[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中國最美皮影/圖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民間藝術
【市場價】
360-521
【優惠價】
225-326
【介質】 book
【ISBN】978753945946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湖北美術
  • ISBN:9787539459462
  • 作者:關紅|主編:王海霞
  • 頁數:111
  • 出版日期:2013-03-01
  • 印刷日期:2013-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關紅編著的《中國*美皮影》從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的門類中,選擇具有視覺美感的傳統美術和手工藝作品——皮影,對構成其形態的傳統制作技藝進行描述和分析,讓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認識其珍貴而又獨特的價值。這項美好的傳統藝術蘊含了人們的創造智慧,表達了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和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 《中國最美皮影》是“圖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繫列之一,由關紅編 著。 《中國最美皮影》講述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的有關內容。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 物剪影,在燈光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演戲,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 一。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 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皮影戲是 中國民間的一門古老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
  • 序 王文章
    前言 王海霞
    一、皮影歷史沿革
    唐五代——宋元——明清——近代
    二、皮影的種類與產地分布
    陝西 河北 河南
    山西 甘肅 青海
    東北 四川 浙江
    湖南 湖北 福建
    廣東 雲南 北京
    三、皮影的制作工具與工藝流程
    四、皮影的保護與傳承
    五、皮影作品賞析
    (一)頭茬
    (二)人物角色
    (三)戲曲故事與民俗生活
    (四)景物、家具、車馬、動物
    (五)神怪變化、珍禽異獸
  • 一、皮影歷史沿革 皮影是中國古人的偉大創造,它是巧妙地利用光與影 發明和創造的一種融繪畫、雕簇、文學、戲曲、音樂、 表演於一體的古老而又**特色的藝術形式,充滿神 奇與夢幻,被譽為世界上*早供人欣賞的“幕影”藝術, 國外學者稱中國皮影是後世電影的前驅和開山之祖。
    皮影的歷史**悠久,其起源與影子嬉戲、古代弄影 幻術、剪紙、祭祀等活動不無關繫。據《漢書·外戚傳》 所載,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終日思念不已, 方士齊人李少翁夜張燈燭,設帷帳,使武帝另坐他帳, 遙觀故人之影。此記載雖未言明李少翁所弄之術是否 是皮影戲,但的確是運用了光影效果,因此學界一般 以仳典故作為皮影戲發展之嚆矢。唐朝(618—907)是 我國歷**文化大繁榮時期,皮影戲在故都陝西興起, 並由宮廷逐漸傳人民間。五代(907—960)時,寺院 俗講僧“裝屏設像”宣傳佛教。道教也有一種宣傳教 義的說唱形式即“道情”,來源於道曲,但當時圖像 仍不會動,這是影戲的雛形期。真正的影戲始於北宋 (960—1127),它是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和市民說唱 文學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宋朝,影戲隨都城的變遷, 從陝西傳至宋都汴京(開封),並日臻完善,孟元老在《東 京夢華錄》中記載了崇寧、大觀以來影戲藝人的姓名, 還描述了“每一巷口,無樂棚去處,多設小影戲棚子”, “諸棚看人日日如是”等影戲演出的繁盛場面,可見 宋代的皮影戲已成為一種民間普及的藝術形式。北宋 亡,金兵擄走影戲等倡優伎藝百餘人,影戲隨之北傳; 南宋(1127—1279)偏安於臨安(杭州),皮影也由 娛神發展到娛人,由講經到講史,此時的影人由北宋 素紙雕簇改為羊皮彩繪,社會上出現了“繪革社”(皮 影的專業組織),是影戲的成熟期。這時的影戲也傳 播於湖、廣、皖、浙等南方各地,皮影戲逐漸由黃河 流域擴至全國。元朝(1271—1368)皮影戲得到了進 一步的發展和傳播。由於征戰的緣故,蒙古軍還把皮 影戲帶到了波斯等阿拉伯**。到了明(1368—1644)、 清(1644—1911)兩代,皮影戲迅速向全國發展,是 影戲的鼎盛期,劇目曰趨豐富,雕簇技藝*加精巧, 用皮也改為牛皮或驢皮。各地的民間影戲班社數不勝 數,就連京城的王公貴族也大興“養班”之風。皮影 戲隨著海上交通的發展,從我國傳人南亞以及歐洲等 地區和**。至清代,皮影戲在全國各地廣為流傳, 並發展成為各具特色的諸多流派,其故事腳本、音樂 唱腔、表演技法、人物造型都各具特色。20世紀30 年代至今,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傳統民俗日漸式微, 影戲也隨之衰落。近代也有一些反映現代生活和兒童 題材的影戲。
    P6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