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泉州提線木偶戲/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民間藝術
【市場價】
337-489
【優惠價】
211-306
【介質】 book
【ISBN】978721303547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浙江人民
  • ISBN:9787213035470
  • 作者:黃少龍//王景賢|主編:王文章
  • 頁數:206
  • 出版日期:2007-08-01
  • 印刷日期:2007-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68千字
  • 古稱“懸絲傀儡”,民間俗稱“嘉禮”,是流行於閩南語繫地區的古老珍稀戲種,數百年形成了一套穩定而完整的演出規制和700餘出傳統劇目。在全國各類木偶戲中,泉州提線木偶戲又是**仍有自己劇種音樂“傀儡調”的戲種。泉州提線木偶形像,一般都繫有16條以上,甚至多達30餘條纖細懸絲,操弄復雜,與我國多數傳統木偶戲相比,技巧表演難度*高。泉州提線木偶形像結構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頭的雕刻**匠心,輪廓清晰,線條洗練,繼承了唐宋雕刻和繪畫風格,乃馳名中外的民間工藝珍品。
  • 木偶戲,古稱“傀儡戲”或“窟壘子”、“魁榀子”等,指的是由人操 弄傀儡(偶形)搬演故事的特殊戲曲形式。中國的木偶戲是一個技藝紛繁、種 類眾多的龐大家族。泉州提線木偶形像結構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頭 的雕刻獨具匠心,輪廓清晰,線條洗練,繼承了唐宋雕刻和繪畫風格,乃馳 名中外的民間工藝珍品。本書介紹了泉州提線木偶戲的傳承脈絡、傳承形式 、傳統劇目、傳統音樂唱腔、傳統傀儡造型、傳統線功、傳統演出形式及其 嬗變、近55年的傳承與發展等等。
  • 總序
    第一章 傳承脈絡
    第一節 死俑偶、活傀儡、傀儡戲
    第二節 懸絲傀儡戲與泉州
    第二章 傳承形式
    第一節 從“四美班”到“五名家”
    第二節 科班授徒與家族傳藝
    第三節 “正班”與“土班”
    第四節 “高功”領銜與演師應聘
    第三章 傳統劇目
    第一節 落籠簿
    第二節 籠外簿
    第三節 清抄本
    第四節 傳統戲文的主要藝術特點
    第四章 傳統音樂唱腔
    第一節 傀儡調
    第二節 曲牌
    第三節 主要古樂器
    第五章 傳統傀儡造型
    第一節 傀儡戲行當
    第二節 傀儡名色
    第三節 傀儡構造
    第六章 傳統線功
    第一節 基本線位與專用線位
    第二節 傳統線位的主要特點
    第三節 新增線位
    第四節 新增線位的設置特點
    第五節 鉤牌繫線及其執掌特色
    第六節 鉤牌的變革
    第七節 傳統線規
    第八節 基本線規提要
    第七章 傳統演出形式及其嬗變
    第一節 八卦棚
    第二節 階式平面舞臺
    第三節 天橋式立體舞臺
    第四節 全開放型演出形式
    第八章 近55年的傳承與發展
    第一節 傳承形式的變化
    第二節 傳承的努力
    第三節 交流與傳播
    第四節 危機與思考
    第五節 前輩名家傳略
  • 木偶戲,古稱“傀儡戲”或“窟壘子”、“魁榀子”等,指的是由人操 弄傀儡(偶形)搬演故事的特殊戲曲形式。
    中國的木偶戲是一個技藝紛繁、種類眾多的龐大家族。曾見諸歷代各種 史籍的種類有:懸絲傀儡(又稱“提線木偶”、“線戲”等。福建泉州提線 木偶戲和陝西合陽線胡等即是)、杖頭傀儡(又稱“杖頭木偶”,廣東高州木 偶戲、貴州石阡木偶戲,以及當今在北京、上海、廣州、揚州、湖南、陝西 、遼西等地流行的木偶戲大多屬於此類,川北大木偶戲與此類似)、掌中傀 儡(又稱“布袋戲”,福建晉江布袋戲、漳州布袋戲,湖南邵陽布袋戲均是 ,臺灣地區流行的木偶戲大多亦屬此類)、鐵枝傀儡(又稱“鐵枝木偶”,今 存於福建詔安和廣東潮州一帶)、藥發傀儡(今已罕見,浙江泰順藥發木偶戲 乃其遺緒)、水傀儡(清末失傳,今可見於越南)、肉傀儡(待考)、盤鈴傀儡( 待考)。
    中國的木偶戲不僅品種繁多,而且具有悠久的歷史,兩千多年來廣泛流 播於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海峽兩岸,為各民族、各階層的男女老幼所喜聞 樂見。它同歷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與精神生活息息相關,水乳交融,已成為 中華民族**文化的生動載體,閃耀著中華文明的智慧之光,而且在長期而 廣泛的對外文化交流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藝壇享有崇高聲譽。
    理所當然的,木偶戲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6年5月20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於公布**批***非物 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國發[2006]18號)下發,公布了首批入選***名 錄的518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木偶戲名列其中,共有12項,泉州提線木 偶戲列於首位。
    第一節 死俑偶、活傀儡、傀儡戲 木偶戲因操弄方法的不同而分為提線、杖頭、掌中、鐵枝等種類。但不 管什麼種類的木偶戲,都離不開“偶形”這個表演的媒介和工具。偶形來自 於對人、動物或其他物體的模仿或變形。偶形作為人、動物或其他物體的替 代物,因其產生的原因和表征的意義而具有某種精神的內涵和像征性。許多 研究者根據偶形的造型藝術和像征意義,認為中國木偶藝術源於與原始社會 巫文化和宗教祭典息息相關的“俑”。
    俑,指的是用陶、土、石、木、竹、草、紙等材料塑制的人形或動物形 。《禮記·檀弓下》記載:“孔子謂‘為刍靈者善’,謂‘為俑者不仁’。
    ”鄭玄注:“俑,偶人也,有面目肌發,有似於生人。”古籍中,關於“俑 ”和“偶”的記載頗多,且“俑”與“偶”常相混稱。說明在古人心目中, “俑”和“偶”並無本質區別,指稱的都是從商代後期漸次成為活人(奴隸) 殉葬之替代物,陪伴服侍身份高貴的死者的人形或動物形。
    隻有當“俑”或“偶”具備了活動的功能,可以為人所操弄,方纔成為 表演藝術意義上的“傀儡”。那麼,僵死的“俑”、“偶”何時變身為“活 傀儡”呢? 《賈誼新書》載,漢文帝時已出現了“擊鼓,舞其偶人”。《後漢書· 五行志》載,漢靈帝時,“京城賓婚嘉會,皆作魁榀”。唐人杜佑在《通典 》中說:“窟壘子,亦雲魁榀子,作偶人以戲,善舞,本喪家樂也,漢末始 用於嘉會”。根據以上三條文獻大致可以判定,在漢代,原本用於喪葬活動 的“俑”和“偶”,已經具備了機關裝置,可以為人所操弄來進行歌舞表演 了。也就是說,作為殉葬品的死“俑”、“偶”,已變身為一種特殊的表演 戲具——“活傀儡”。
    對此,*具形像感和說服力的佐證出現於1979年春天。1979年11月6曰 《光明曰報》第四版“文史”欄發表了王明芳的文章。據該文介紹,1979年 春,山東省萊西縣院裡公社岱野大隊所在村莊的東邊,一個被稱為“總將臺 ”的地方,發掘出一座西漢古墓。墓中共發掘出13件木俑。“木俑有坐、立 、跪等姿勢,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有木偶人一具。身高193釐米,與真人差不 多高。這具木偶整體用13段木條(細部已腐爛,沒有計算)雕鑿出關節,構成 一具木制骨架,全身機動靈活,可坐、立、跪。在腹部、腿部的木架上,還 鑽有多個小孔。與偶人一起出土的還有四隻虎形鎮和一段長115釐米、直徑0 .7釐米的銀條。這四隻虎形鎮是當時置木偶於席上時作壓席之用,銀條可 能為調度偶人手腳之用。這具木偶是我國考古發掘中所僅見的。……分析這 具木偶,可能是死者的侍衛,亦即古之傀儡。這次發現的木偶,當即後世的 提線傀儡,可為傀儡戲起源添一佐證。” 山東萊西出土的西漢提線傀儡實物,充分證明我國可活動、可操弄的木 偶(而且是提線木偶),至遲誕生於西漢! 許多研究者認為,傀儡作為可用以表演的戲具誕生於西漢的判斷顯得保 守。其說亦有古籍為據,常被引用的有以下幾段: 其一,《列子·湯問篇》載:“周穆王西巡狩,越昆侖,不至弁山,反 還。未及中國,道有獻工,人名偃師,穆王薦之,問曰:‘若有何能?’偃 師曰:‘臣唯命所試。然臣已有所造,願王先觀之。’穆王曰:‘日以俱來 ,吾與若俱觀之。’翌曰,偃師謁見王。王薦之曰:“若與偕來者何人邪? ’對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驚視之,趨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領 其頤,則歌合律;捧其手,則舞應節。千變萬化,惟意所適。王以為實人也 ,與盛姬內御並觀之。技將終,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立 欲誅偃師。偃師大懾,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會革、木、膠、漆、白、黑 、丹青之所為。王諦料之,內則肝、膽、心、肺、腎、腸、胃,外則筋骨、 支節、皮毛、發齒,皆假物也,而無不畢具者。合會復如初見。王試廢其心 ,則口不能言;廢其肝,則目不能視;廢其腎,則足不能步。穆王始悅而嘆 曰:‘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詔貳車載之以歸。” 其二,唐人段安節《樂府雜錄·傀儡子))載:“自昔傳雲,起於漢祖在 平城為冒頓所圍。其城一面,即冒頓妻閼氏,兵強於三面。壘中*食。陳平 訪知閼氏妒忌,即造木偶人,運機關,舞於陴間。閼氏望見,謂是生人,慮 下其城,冒頓必納妓女,遂退軍。史家但雲陳平以秘計免,蓋鄙其策下耳。
    後樂家翻為戲。” 其三,唐人林滋《木人賦》(載於《閩南唐賦》稱“周穆王時有進斯戲 ”,“既有亂於真宰,寧取笑於周穆”。也指稱周代已有木人戲(傀儡戲), 而且已達到相當高的制作水平和表演水平。P2-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