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西方現代藝術視覺文本(卡塞爾文獻展1955-2007)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工藝美術
【市場價】
3272-4742
【優惠價】
2045-2964
【介質】 book
【ISBN】978753669578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重慶
  • ISBN:9787536695788
  • 作者:(德)張奇開
  • 頁數:972
  • 出版日期:2008-09-01
  • 印刷日期:2008-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本書對文獻展的起源、歷史動機、發生背景、運作方式,策展理念、策展人員、組織機構、媒體傳播、學術定位,展示效果,展覽範圍、參展作品以及參展藝術家均作了深入細致的分析與評價。除了配有兩千多幅歷屆展覽有極高專業參考價值的珍貴圖片外,本書還附錄了其他與文獻展有關的大量圖文資料。作為一個闡釋學文本,它不僅僅記錄和總結了文獻展的發展歷史,而且還梳理了從現代到當代西方藝術清晰的歷史線索。
  • 被喻為國際當代藝術首席大展的德國卡塞爾文獻展,不僅隻屬於德國 ,它已經是國際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坐標,是先鋒藝術的實驗現場,是西 方文化關注的焦點,是西方現代藝術一部完整的視覺文本,也是西方社會 的時代鏡像。通俗地說,在國際藝術界,文獻展就相當於體育界的奧林匹 克,電影界的奧斯卡。 本書是一部全面研究文獻展的專門著作,對文獻展的起源、歷史動機 。發生背景、運作方式,策展理念、策展人員。組織機構。媒體傳播、學 術評價,展示效果,展覽範圍、參展作品以及參展藝術家均。作了深入細 致的研究與闡釋。除此之外,各屆文獻展的作品圖片與文。獻展有關的大 量圖文資料也作為附錄收入其中。本書對文獻展整體歷史如此詳實、深度 與全面的理論總結與視覺展示,至今為止,在文獻展的發生國——德國, 或者說在國際當代藝術界都是絕無僅有的。本書不僅僅隻記錄和總結T文獻 展的發展歷史,同時它也梳理出了從西方現代主義到當代藝術清晰的歷史 發展線索。 本書文筆優美,視野恢弘、觀念新穎、思想深刻,是一本超越於藝術 領域的人文視覺讀本,而且具有一般學術著作難得的可讀性。本書是知識 分子、專業學者、職業藝術家、藝術院校學生和一切關注當代藝術與當代 文化的人士的必備書籍。
  • 注釋
    附錄1/波德計劃/哈夫特曼:文獻展目錄介紹
    附錄2/策展人
    附錄3/媒體評論
    圖錄
    弗裡德利希阿魯門博物館部分展區平面圖
    藝術家名單
    第二屆
    展覽主題:1945年以後的藝術
    展覽理念:藝術歸於抽像
    第二屆文獻展概述
    藝術家、藝術品、藝術道路
    藝術——世界語功效
    冷戰的文化策略
    注釋
    附錄1/阿諾特·波德與赫波特·馮·巴特拉:關於第二屆文獻展的公開言論
    維爾勒·哈夫特曼:1945年以後的繪畫(第二屆文獻展畫冊)
    維爾勒·哈夫特曼:1959年7月11日第二屆文獻展上的開幕詞
    附錄2/媒體評論
    圖錄
    弗裡德利希阿魯門博物館部分展區平面圖
    藝術家名單
    第三屆
    展覽主題:百日博物館
    展覽理念:藝術就是重要藝術家的所作所為
    第三屆文獻展概述
    作品——展覽的靈魂
    布展調度
    策展人
    內部衝突
    傳媒攻略
    政治與文化同時出場
    主題與形像運動
    改變的組織形式
    新的力量
    注釋
    附錄1/**對話:波德教授訪談
    附錄2/波德:第三屆文獻展序言
    附錄3/哈夫特曼:第三屆文獻展介紹
    附錄4/媒體評論
    圖錄
    藝術家名單
    第四屆
    展覽主題:**藝術展
    展覽理念:迄今為止*有活力的文獻展
    第四屆文獻展概述
    激蕩的時代背景:
    轉入民主的組織程序
    來勢洶洶的波普藝術和新面子L出場
    躲不開的批評
    被關注和忽略的藝術家
    歷史性的成果
    注釋
    附錄1/阿諾特·波德:第四屆文獻展畫冊序言(寫於1968年5月的*後一周)
    布洛克的參觀者學校
    附錄2/媒體評論
    圖錄
    藝術家名單
    第五屆
    展覽主題:質問真實——**圖像世界
    展覽理念:百日事件
    第五屆文獻展概述
    左傾文化背景
    主題
    真是一些令藝術家們感到可怕的命題
    作品,勢不兩立的姿態
    組織與策展
    定位“百日事件”
    批評,來自右翼與左翼的雙重夾攻
    結尾
    注釋
    附錄1/“百日事件”概念詮釋
    附錄2/藝術家羅伯特·莫裡斯致哈爾特·塞曼的一封信
    附錄3/1972年,第五屆文獻展主要策展人哈爾特·塞曼就邀請《收租院》群雕參加卡塞
    爾文獻展給組委會**的信
    附錄4/策展人
    附錄5/媒體評論
    圖錄
    藝術家名單
    第六屆
    展覽主題:藝術在傳媒社會中的身份與定位
    展覽理念:藝術在傳媒社會中的身份與定位
    第六屆文獻展概述
    展覽印像
    第六屆文獻展的形成
    主題與作品
    媒體觀念
    新工具的誕生
    文獻展引發的對批評的批評
    注釋
    附錄1/曼弗雷德·施奈肯伯格:關於第六屆文獻展的公開表述
    洛塔爾·羅邁和施奈肯伯格:第六屆文獻展的基本原理
    施奈肯伯格:第六屆文獻展目錄的前言
    附錄2/策展人
    附錄3/媒體評論
    圖錄
    藝術家名單
    第七屆
    展覽主題:(本屆空缺)
    展覽理念:將藝術從各種束縛和激變中解放出來
    第七屆文獻展概述
    主題缺失的展覽
    沒有主題,作品就是一切
    無視理論的後現代主義
    市場
    歷史處境
    注釋
    附錄1/魯迪·福克斯給被邀參展藝術家們的信
    附錄2/策展人
    附錄3/媒體評論
    圖錄
    藝術家名單
    第八屆
    展覽主題:藝術在歷史和社會中開啟一個新的窗口
    展覽理念:藝術在歷史和社會中開啟一個新的窗口
    第八屆文獻展概述
    策展與理念
    背景和概況
    部分作品
    觀念的智慧含量和美學的技術含量
    注釋
    附錄1/理念闡釋
    曼弗雷德·施奈肯伯格:第八屆文獻展的新聞發布會
    附錄2/策展人
    附錄3/媒體評論
    圖錄
    部分展區平面圖
    藝術家名單
    第九屆
    展覽主題:從肢體到身體到群體
    展覽理念:從肢體到身體到群體
    第九屆文獻展概述
    眼花繚亂的視覺盛宴
    參展藝術家類型
    策展人與作品遴選
    策展方向
    空間借用與協調
    藝術及藝術家的參與使命
    批評與贊揚
    突出的成果
    注釋
    附錄1/揚·霍特:第九屆文獻展目錄介紹
    揚·霍特:給考文的信——醞釀中的第九屆文獻展
    附錄2/策展人
    附錄3/媒體評論
    圖錄
    藝術家名單
    第十屆
    展覽主題:文化的形像與形式表現
    展覽理念:在**化的時代當代藝術實踐同時體現出審美與政治的雙重力量
    第十屆文獻展概述
    如此背景下的展覽
    百位來賓——文化政治搜索引擎
    人文影視
    歷史使命線索
    文化空間
    城市規劃
    建築
    注釋
    附錄1/卡特琳娜·達維特:第十屆文獻展新聞發布會
    附錄2/策展人
    附錄3/媒體評論
    圖錄
    藝術家名單
    第十一屆
    展覽主題:後殖民和**化
    展覽理念:第十一屆文獻展在五大平臺的基礎上,對當今的文化本土化以及本土文化與**其他認知繫統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繫問題進行探討
    第十一屆文獻展概述
    新奇的策展人
    四個平臺——說話
    第五個平臺——展覽
    難以解讀的集合裝置
    圖片
    繪畫
    影像
    介入文獻展的中國藝術家
    展覽理念的出發點
    主題闡釋:後殖民與**化
    注釋
    附錄1/奧克維·恩維佐:第十一屆文獻展的簡要介紹
    附錄2/策展人
    附錄3/媒體評論
    附錄4/**化潮流與本土性關懷——許江與奧克維對話
    附錄5/衝突的歷史:藝術家拒*和被拒參展/弗裡德海姆·夏夫,格塞納·希爾門
    圖錄
    部分展區平面圖
    藝術家名單
    第十二屆
    展覽主題:形式的遷徙
    展覽理念:現代主義是我們的古代嗎?什麼是生活的本質?怎麼辦?
    第十_屆文獻展概述
    展覽的時代背景
    策展理念詮釋
    展出路線及作品分類
    部分作品闡釋
    歷史“創舉”——四件失敗的作品
    批評的聲音
    注釋
    附錄1/卡塞爾市市長的展覽致辭
    附錄2/策展人
    策展人的展覽前言
    圖錄
    部分展區平面圖
    藝術家名單
    卡塞爾文獻展50年——移動的檔案館/50J[ahrs/Yearsdocumental9ss_2005:archiveinMotion
    概述
    祝辭
    前言
    卡塞爾文獻展50年——移動的檔案館中國展區
    重慶展場
    展覽組委會
    上海展場
    學術研討會
    學術座談會
    學術講座
    鳴謝
    重慶展場前言/羅中立
    上海展場前言/瀋其斌
    重慶展場學術研討會專家發言現場記錄
    1.德國卡塞爾弗裡德利希阿魯門博物館藝術理論家芭芭拉·海因裡希女士的主題發言:文獻展50年——移動的檔案館
    2.德國卡塞爾文獻展資料館館長斯籐格女士的主題發言:卡塞爾文獻展與中國親密接觸
    3.中國美術館學術部副主任徐虹女士的主題發言:展覽策劃中的問題意識
    4.上海證大美術館館長瀋其斌先生的主題發言:態度決定一切——文化態度和文化復興
    5.德國藝術史家克利斯多夫·朗格博士的主題發言:作為政治的藝術——維爾勒·哈夫特曼和文獻展
    6.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教授的主題發言:尋找黃盒子——中國美術學院策展藝術中心思考
    7.上海美術館學術部主任肖小蘭女士的主題發言:女性藝術需要精神自立
    8.批評家陸蓉之女士的主題發言:新文人的雜異美學
    9.德國自由藝術家卡特琳·馮·馬爾常女士的主題發言:移動檔案館資料之一,圖表64
    10.德國自由藝術家弗克勒先生的主題發言:無題
    11.四川美術學院牟群教授的主題發言:傳媒時代和消費社會中的前衛藝術
    12.四川美術學院申玉女士的主題發言:文獻展的開放性——加強女權主義
    13.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繫特聘教授張奇開的主題發言;文獻展與中國藝術謀略
    14.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璜生先生的主題發言:策展的公眾性
    15.批評家王林教授的主題發言:重要的是思想——關於展覽策劃與文化復興
    附錄1/與“歐洲中心主義”互動——一次關於卡塞爾文獻展的對話
    附錄2/卡塞爾文獻展50年——“移動的檔案館”——張奇開訪談
    附錄3/我不代表政府——采訪卡塞爾市文化副市長榮格先生
    專訪芭芭拉·海因裡希女士
    與“卡塞爾文獻展50年——移動的檔案館”組織機構的部分往來信件
    卡塞爾文獻展50年——移動的檔案館展覽特別條款
    媒體報道
    1945年後**藝術事件年表
    中國藝術與卡塞爾文獻展相關活動年表
    致謝
    附錄/雜志資源.網站資源
    參考文獻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