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浪漫主義/牛津通識讀本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藝術理論
【市場價】
292-424
【優惠價】
183-265
【介質】 book
【ISBN】978754477609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譯林
  • ISBN:9787544776097
  • 作者:(美國)邁克爾·費伯|譯者:翟紅梅
  • 頁數:321
  • 出版日期:2019-03-01
  • 印刷日期:2019-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浪漫主義很難**界定,但是作為一項運動,它又必定存在著一些共同特征,有著一些**的成員。本書從探討“浪漫主義”(Romanticism)一詞的詞源和定義入手,以華茲華斯、拜倫、雪萊、濟慈、雨果、拉馬丁、繆塞、奈瓦爾、斯塔爾夫人、歌德、席勒、施萊格爾兄弟、謝林、荷爾德林、密茨凱維奇、普希金、舒曼、肖邦、李斯特、柏遼茲、瓦格納、貝多芬、舒伯特、透納、德拉克洛瓦、愛默生、梭羅、狄金森、惠特曼等多位19世紀文學、藝術和哲學領域的創作天纔為經緯,勾勒出浪漫主義的總體樣貌,展現了這一思潮的紛繁和豐富。
  • 浪漫主義和我們理解的一般意義上的“浪漫”並無多少關聯,它是藝術和哲學領域的一場運動,重新定義了西方文化思考自身和世界的方式。邁克爾·費伯在書中對“浪漫主義”進行了界定和探討,探究了誰是浪漫主義者,以及他們在觀念、信仰和志向等方面的共同之處。全書涵蓋了文學、音樂、繪畫領域廣泛的藝術形式,以及宗教、哲學和科學等主題,考察了浪漫主義在整個歐洲的誕生和發展,並通過舉例和引證,對這一紛繁多樣的思潮給出了清晰洞見。
  • 邁克爾·費伯 1966年獲美國斯沃斯莫爾學院學士學位,1975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為新罕布什爾大學英語教授,研究生教育主管。學術興趣包括浪漫主義、詩歌、希臘文學、莎士比亞、詩學、像征主義、語言學、翻譯以及戰爭文學等。著有多部關於布萊克和雪萊的作品,另著有《文學像征辭典》(2007)、《歐洲浪漫主義指南》(2005)等。
  • 致謝
    第一章  “浪漫主義”的含義
    第二章  情感主義
    第三章  詩人
    第四章  宗教、哲學和科學
    第五章  浪漫主義社會願景
    第六章  藝術
    人名附錄
    索引
    英文原文 
  • 第三章 詩人 早逝詩人 浪漫主義詩人或藝術家英年早逝依舊是老生常談的話題, 他們多死於肺結核、自殺、決鬥或是餓死在閣樓裡或流放途中。英語世界裡,盡管**代詩人布萊克、華茲華斯和柯勒律治終其天年,濟慈、雪萊和拜倫這些“第二代”浪漫主義詩人仍將英年早逝的印像深深印在了我們的腦海之中。濟慈25歲時因肺結核病逝於羅馬,雪萊29歲時溺亡於勒瑞奇海灣,拜倫36歲時因高燒死於希臘,普希金37歲時在一場決鬥中受傷而亡。卡羅利妮· 馮· 岡德羅德26 歲時,被她所愛的男子拒*,開*射向自己的心髒。但是,這些浪漫主義者自己生前已經前往那些早逝詩人的墓前進行祭拜。
    現今幾乎已被遺忘的法國詩人查爾斯· 洛森(1791—1820), 在英年早逝的前一年寫下了《臨終臥床的年輕詩人》(1819),從而在法國掀起了閱讀早逝詩人詩歌的熱潮。但是,他的其他事情*值得我們關注。正如聖伯夫在1840年一篇隨筆中寫到的那樣, 洛森在西班牙有處城堡,城堡帶有一個與世隔*的小樹林。
    在樹林*僻靜的地方,種植了一小片柏樹、樺樹和常青樹,用來悼念那些英年早逝的年輕作家們。洛森為此所設置的細節也很引人入勝。一簇草叢上擺放著骨灰甕,甕上刻著提布盧斯的名字,在附近的樺樹樹皮上,我們能看到多米提烏斯· 馬爾蘇斯的兩行詩句: 你也一樣,提布盧斯,維吉爾的摯友,不公地死去;在花樣年華去往極樂世界。
    不遠處,紫杉之間黑色大理石金字塔喚起人們對於26 歲早逝詩人盧坎的記憶。人們認為他是其打破常規思想的受害者,又或許是暴君忌妒心的犧牲品。碑上,我們可以讀到《法沙利亞》中的幾句詩行: ……用你的劍攻擊我吧, 我,這無用法令和虛空權利的守護者。(2.315—316) 垂柳下的兩隻鴿子,再現了24歲早逝的讓· 塞孔作品《吻》中的意像。我們領悟了其中的思想,這個思想一直被人們所遵循和豐富。我們也沒忘記去馬爾菲拉特和吉爾貝的大理石墓碑前祭拜。打翻的一籃花像征著米勒瓦英年早逝的命運。早年自殺的查特頓的墳墓前隻有一塊光禿禿的石頭。隨後,我們參觀了安德烈· 謝尼埃的墓,這是*美的地方之一。洛森似乎早就預感到自己的結局,因此,提前與他鐘愛的詩人們居住在他極樂世界中的秘密樹林裡。
    洛森翻譯過提布盧斯的很多詩歌。古代世界*偉大的哀歌,即奧維德的《戀歌》第三卷第九節中曾經稱贊過提布盧斯。在那首挽歌中,奧維德聲稱吟遊詩人是神聖的,受到諸神的關注;他想像著提布盧斯和其他詩人一起隱居在極樂世界的山谷裡,就像是在洛森的小樹林中一樣。盧坎曾著有《法沙利亞》, 該44 詩被譽為維吉爾《埃涅阿斯》之後*偉大的拉丁語史詩;他迫於尼祿的壓制,自殺而死。在雪萊悼念濟慈的挽歌《阿童尼》中,很多已故詩人,“一些未成就的聲譽的繼承者”都站起身來迎接濟慈,其中之一就是“盧坎,死使他受到稱贊”。讓· 塞孔(即亞努斯· 塞昆德斯,原名揚· 埃費拉茨)是16世紀荷蘭用拉丁語進行創作的詩人。其作品《吻》主要模仿了卡圖盧斯的詩作。接下來談到的是三位法國詩人,他們均受傷而死。我們很快會在下文中談到托馬斯· 查特頓和他那塊光禿禿的石頭。1819 年浪漫主義重新興起時,人們再次關注到安得烈· 謝尼埃的詩歌。他在1794年“恐怖統治”期間被送上斷頭臺,而幾天之後,“恐怖統治”就被推翻了。維尼將小說《斯岱洛》(1832)中*長的部分獻給了謝尼埃(和另外兩位詩人查特頓和吉爾貝);普希金1826 年也以他為主題創作了一首詩歌。
    洛森在其後院(仿照奧維德)再建了一個極樂世界,是*熱切推動年輕詩人崇拜的人。很多法國詩歌中均可以找到他心中所有的崇拜對像和其他偉人。托馬斯· 查特頓是其中*有名的一位,也是離世時*年輕的。當時,他正要憑借自己的非凡纔華大展宏圖,卻被蒙上“騙子”的名頭。他1752 年出生於布裡斯托爾,從孩提時起就常去聖瑪麗雷德克裡夫大教堂拜讀喬叟、斯賓塞和其他古代詩人的作品。12歲時,他用古英語創作詩歌來冒充中世紀的詩歌。1770年,他搬到倫敦,他那些假托15世紀托馬斯· 羅利修道士之名的“羅利”詩歌受到人們的關注和贊美。當時,他經濟狀況不容樂觀,可能不久之後,有人揭穿了他的騙局。因為這些或是其他別的原因,他服毒身亡,時年17 歲。
    柯勒律治大約在1790年,僅比查特頓早逝時的年齡大不到一歲時,寫下了一首《哀查特頓之死》。詩中,他將這個男孩悲慘的命運歸咎於“貧困和冷漠的無視”以及“恨麻木的心投來無盡的侮辱,/ 悲無望塵世間淺薄之徒”,世人和出版商的思想過於獃滯而未能識別他的天賦異稟。但是,現在他已是“天佑亡魂”,在天使中傳播他的聖歌,“聖歌飛越極樂之地,/ 天使為之狂喜”。柯勒律治和他的朋友騷塞迎娶弗裡克家兩姐妹時,就是在聖瑪麗雷德克裡夫大教堂舉行婚禮的。
    華茲華斯在1802年創作的《決心與自立》中抒發了他行走荒原時的淒涼感受: 我憶起查特頓,那**的大男孩, 那不眠的靈魂,枯萎在鼎盛之年;憶起他,他自豪快樂地行走, 走在犁地後,走上山腰[羅伯特· 彭斯,逝於37 歲]: 我們的精神將我們奉若神明; 我們這些詩人年輕時以歡愉開始, 但是到頭來總變成沮喪和癲狂。
    和柯勒律治一樣,瑪麗· 魯濱遜也寫了一首悼詩《追憶查特頓》(1806),哀悼貧窮困頓和懷纔不遇給查特頓帶來了無盡的痛苦。她將他比作一朵被扼死在萌芽期的花朵:“淡白色的報春花,五月*美的蓓蕾,/還未綻放美麗就已枯萎。”濟慈喜歡放聲朗讀查特頓的詩句,他似乎與查特頓感同身受,都是那凋零的希望之花。濟慈在一首**組十四行詩《噢,查特頓!》(1815)中寫道:“你卻已凋零,/初開的蓓蕾。”但正如柯勒律治和魯濱遜一樣,濟慈也將查特頓安置於天堂,“對著旋轉的蒼穹,/你甜美地歌唱”。三年後,濟慈嘗試寫作了他的**首史詩《恩底彌翁》,並將其獻給了查特頓。威廉· 亨利· 艾爾蘭德創作了組詩《被忽視的天纔》(1812),分別講述斯賓塞、彌爾頓、德萊頓、湯姆森、哥爾德史密斯和其他數名詩人的傑出和不幸,並以查特頓結束組詩: 傑出的查特頓喚醒我悲傷的歌, 詩人群體中*非凡的年輕小哥; 幻想的子宮孕育出多產的神童, 生而發光,隨之腐朽在墳墓中。
    這些詩句或許揭示了威廉· 亨利· 艾爾蘭德自身纔華遭到忽視的原因,但其將可憐的托馬斯· 查特頓視為典範,並能對他作出這樣心領神會的解讀,這*加值得關注。與柯勒律治和濟慈的詩句相比,這些詩句或許纔氣不足,卻*能凸顯出對查特頓的狂熱崇拜。似乎所有這些詩歌(還有*多的詩歌)都是供奉在神殿上的許願燭,用來阻擋沮喪和瘋狂,又或者是在無情的批評家的弓上鳴*示警。
    受難詩人 如果說相較於“早逝詩人”,“被忽視的天纔”是一個*大的群體,那麼,比它還要*大的群體便是“受難詩人”了。無論他們是否被忽視,浪漫主義者們用一首接一首的詩歌、一部接一部的戲劇作品來振奮精神,激勵自己或同齡人。烏戈· 福斯科洛獨力將朱塞佩· 帕裡尼因尖銳諷刺貴族而招致的艱苦生活譜寫成神話;他在其*為**的詩篇《墓地哀思》(1807)中,用一個章節生動描述了帕裡尼遺體被扔進一個普通墳墓時所遭受的侮辱。拉馬丁將其《光榮》(1820)獻給長壽詩人弗朗西斯科· 馬諾埃爾· 多· 納西門托(1734—1819)。納西門托被驅逐出葡萄牙,不久前剛剛去世。詩中,拉馬丁追憶起荷馬: 這裡,正是那位老人,忘恩負義的愛奧尼亞 看見他四海漂泊,歷經苦難, 雙目失明的他竟以自己的天纔作為代價 乞食一塊被淚水浸濕的面包。 接著,又追憶起塔索: 那裡,塔索,充滿著致命**, 為榮耀和愛情而身陷囹圄, 在即將獲得輝煌的勝利之際, 卻墜入了黑暗。
    然後,又追憶起被雅典流放的將軍阿衛斯提得斯和被羅馬流放的英雄科裡奧蘭納斯。在*後一節中,追憶了被流放至黑海托彌的奧維德: 在墜入死亡之岸前, 奧維德向天堂舉起哀求的雙手: 他把遺骸留給了野蠻的薩爾馬提亞人, 卻把榮光留給了羅馬人。
    偉大的意大利詩人托爾誇托· 塔索( 1544—1595)創作了史詩《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和多首十四行詩。根據傳說,他愛上了費拉拉公爵的妹妹利奧諾拉,並被視為瘋子監禁了七年。塔索獲釋後,教皇克萊門特八世計劃在朱庇特神廟將其加封為桂冠詩人,但他在加封大典舉行之前就去世了。不正當的愛情、盲目的瘋狂、極權統治者的殘暴、太晚纔受到認可的天纔—這些均是極為誘人的浪漫素材。歌德用戲劇作品《塔索》(1790)掀起了一股“塔索風”,斯塔爾夫人在影響廣泛的著作《論德國》中對該作進行了解讀。拜倫在1817年發表的《恰爾德· 哈羅德遊記》的第四章和《塔索的悲哀》中均對詩人塔索進行了描述。後者是寫給利奧諾拉的長篇書信體詩文,在信中,有“兒歌之魂”美譽的詩人塔索為自己長期身陷囹圄而感到悲哀:但是在費拉拉政權瓦解後得知“詩人的花環應是你**的王冠,/詩人的地牢應是你*遠的名望”時,他感到些許安慰。1818年,雪萊計劃以塔索為主題創作一部戲劇,後來寫了一個場景並且譜了曲。弗雷西亞·海曼斯創作了《塔索獲釋》(1823)和《塔索和妹妹》(1826),其中《塔索和妹妹》借鋻了斯塔爾夫人的作品《柯麗娜》。在俄羅斯,巴丘什科夫創作了《垂死的塔索》(1817)。拉馬丁又重新以塔索作為主題創作了多首詩歌;他晚年時在回憶錄中記錄了他1821年早期在那不勒斯因閱讀塔索傳記、思索塔索瘋病而引發的神經崩潰。19世紀二三十年代,德拉克洛瓦繪制了不同版本的《瘋人院中的塔索》和一幅《獄中塔索》。1833 年,多尼采蒂以該故事為原型創作了一部歌劇。1849 年,李斯特創作了交響詩《塔索》。塔索不幸的一生歷經的場所變成了聖地。1817年,拜倫拜謁了費拉拉,一年後,雪萊也前去拜訪並參觀了塔索被幽禁的牢房。1831年,柏遼茲和門德爾松一同到達羅馬瞻仰了塔索的墓地。
    著有《變形記》(和《提布盧斯挽歌》)的詩人奧維德的部分詩歌可能觸犯了凱撒· 奧古斯都,因此被流放至黑海之濱人跡罕至的羅馬前哨,周圍生活的是錫西阨人或薩爾馬提亞人。他把自己的諸多詩歌都寄給了在羅馬的朋友,並被收集在《哀怨集》和《黑海書簡》中,但是這些詩歌卻未能讓他得到赦免,*終客死他鄉。在《哀怨集》第三章第七節中,奧維德認為他作為詩人的名聲將會永存,並以此來安慰自己:“隻要從她那勝利的七丘,/羅馬俯瞰被征服的世界,我的詩歌就會被人誦讀。”普希金因為觸犯他的凱撒而從聖彼得堡被流放,途中,他拜訪了托彌並憶起這幾行詩,這比奧維德所希望的*有先見之明。羅馬的滅亡甚至也未能撼動奧維德的名聲!但普希金自己卻被淹沒在人潮中,注定默默無聞,無人聆聽他“粗俗”的吟誦(《致奧維德》,1821)。在澳大利亞,弗朗茨·格裡帕澤沒有像普希金那樣遭受流放,但他自1826年便開始創作《哀怨集與黑海書簡》,一組關於*望與藝術貧乏的組詩。德拉克洛瓦被失去自由的塔索吸引,也被這一主題吸引,他兩次繪制了《錫西阨人中的奧維德》。
    注意到有多少重要的浪漫主義詩人是流亡者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他們要麼是因為政治原因被流放,要麼是嫌自己**專制與殘暴而流亡。普希金曾被流放至克裡米亞半島或被限定於自家田園。萊蒙托夫被流放至高加索地區一年。波蘭詩人亞當·密茨凱維奇被捕後流放至俄國,盡管可以自由遊歷,但是他自此再也沒回過波蘭。意大利詩人烏戈·福斯科洛出生於希臘的扎金索斯島,當時該島受威尼斯人控制,他因自由傾向的政治觀點而逃離威尼斯。後來,出於相同的原因,他又逃離了米蘭, 在瑞士待了一段時間後移民到英國,並一直生活在那裡直至去世。維克多· 雨果在澤西島和根西島度過了20年纔等到拿破侖三世政權垮臺。拜倫和雪萊逃離英國,到了“流亡者的天堂”意大利(盡管這不是烏戈·福斯科洛的天堂)。海涅離開德國去了巴黎。這些詩人各自的情況和他們的性格一樣,差異很大,因此我們不能確定是否能通過流亡軌跡找到他們的共性,但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一方面,詩人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流亡有助於浪漫主義運動發展為**性的運動。所有這些詩人均能說兩至三種語言,可以讀懂*多種語言。密茨凱維奇曾在巴黎以斯拉夫文學為題發表演講,海涅也曾在那裡以德國文學為主題寫作;福斯科洛曾在倫敦評論意大利文學作品。但是, 這些流亡者似乎也體現了我們在本章中探討過的主題:在祖國不受敬重的預言者、因說著奇怪話語而隱居的人。這被驅逐的、受難的或是瘋狂的詩人形像擁有美好的未來:例如,19世紀70 年代,蘭波和魏爾倫在法國過著**的生活;近一個世紀後,凱魯亞克、金斯伯格和其他“垮掉一代”的作家們在美國總是不停漂泊,享受著藥物所致的幻覺。
    在所有這些強調詩人崇高和不幸的斷言中,憤世嫉俗者可能會發覺這些顯然是浪漫主義詩人為了得到*多尊重、讓其作品*為暢銷以及為宣傳他們的群體而發出的訴求。這一觀點的確不無道理。當時,詩人的主要謀生手段正由接受贊助轉向向普通民眾銷售書籍,而浪漫主義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對這種過渡時期的一種回應。取悅貴族或者收取昂貴的訂閱費,通常需要謙遜和禮貌;而要引起購書中產階級的興趣似乎需要*為大膽甚至令人震驚的某種東西。正如丑聞纏身的拜倫所知道的那樣,負面宣傳也是一種宣傳。諷刺作品是貴族贊助時代的一種詩歌典型,而這些諷刺作品可能有些大膽,但是因為贊助人們自己會陷入派繫鬥爭,因此掌握諷刺的技巧也是這些雇傭文人的長期飯票。另一方面,單憑宣稱自己是先知或是立法者不大可能贏得很多貴族的支持,當然,也有例外。夜鶯本身無可厚非, 但它若非要假扮成鷹,那就會像詩人假扮成貴族一樣荒謬可笑。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