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蔣勛破解莫奈之美/蔣勛藝術美學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藝術理論
【市場價】
368-534
【優惠價】
230-334
【介質】 book
【ISBN】978755024800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北京聯合
  • ISBN:9787550248007
  • 作者:蔣勛
  • 頁數:266
  • 出版日期:2015-07-01
  • 印刷日期:2015-07-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0千字
  • ● 《蔣勛破解莫奈之美》是美學大師蔣勛的經典作品——“蔣勛藝術美學”繫列第四本。
    莫奈,用顏色鎖住陽光的詩人!
    美學大師蔣勛親自執筆,解讀印像派大師,在光影流動的世界裡,追尋莫奈無所不在的生命之光。
    願你在喧囂時代,與偉大的靈魂在書中相遇,找回*純粹的自我與感動。

    ● 文化導師餘秋雨**美學讀物:
    “跟著蔣勛先生徜徉歐洲藝術殿堂,是一件高雅的美事。”

    ● 蔣勛破解莫奈,大師筆下的大師:
    莫奈,光的追隨者。他一生在繪畫裡尋找光,光成為他領悟生命的符咒。他走進光,看到“干草堆”,看到“日出”,看到“睡蓮”,看到生,也看到死亡,給世界留下*美印像。
    美學大師蔣勛親自執筆,引我們走進莫奈幸福明亮的世界。從莫奈的天光雲影裡,追尋他無所不在的生命之光,重現一個偉大且迷人的藝術生命。

    ● 有一種光影,屬於莫奈:
    如果梵高是藝術創作世界中熾熱、瘋狂、純粹的典型;莫奈恰好相反,他的世界明亮、溫暖,流動著幸福愉悅的光彩。
        莫奈一生在繪畫裡尋找光,光成為他領悟生命的符咒。在莫奈的畫中有一種長久的耐心、觀察與等待,不疾不徐,使其漸漸企及一種仁心仁境。他的畫幾乎去除了一切虛妄

  • 蔣勛編著的《蔣勛破解莫奈之美》講述了,莫奈 的一張畫誕生了一個畫派。他在破曉的河口邊架起畫 架,從黑夜的盡頭開始等待黎明,等待水面上第一道 日出之光,畫下了《日出印像》。這幅當年飽受嘲諷 的畫作,後來不僅成為劃時代的偉大巨作,他留下的 光,更繼續照亮這個世界。 在莫奈的世界裡,沒有單純的顏色,他的顏色都 是一種光。因為光,所有的色彩都泛著一種瞬息萬變 的明度。莫奈引領我們開啟了另一種視網膜上的感覺 ,像是要拯救我們觀看的方式。我們感受到黎明破曉 的晨霧浮遊於水面,一朵蓮花靜靜綻放,我們感受到 雨後垂柳上的水滴,滴入水池,蕩漾起一圈一圈漣漪 ,我們感受到夕陽的光的倒影,一片沉靜的金黃,像 是無限委屈,要訴說什麼,卻終究沉默逝去。 美學大師蔣勛親自執筆,解讀印像派大師莫奈偉 大而迷人的藝術生命。莫奈的美學是光的信仰,也是 生命的信仰。
  • 蔣勛,福建長樂人。1947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臺灣。臺灣文化大學歷史學繫、藝術研究所畢業。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1976年返臺。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並先後執教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繫,現任《聯合文學》社長。 其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著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近年專事兩岸美學教育推廣,他認為,美之於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而自己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 作者序
    印像派的命名者──莫奈
    **部 蔣勛現場
    聖拉扎爾火車站
    干草堆
    垂柳
    睡蓮
    四季睡蓮垂柳
    第二部 莫奈
    莫奈童年
    莫奈與漫畫
    莫奈與布丹
    莫奈走向巴黎
    聖亞德斯的庭院
    *初的巴黎——馬奈的影響
    草地野餐
    卡蜜兒——莫奈的**個女性
    一八七〇,莫奈在倫敦與荷蘭
    莫奈與巴齊耶
    一八七二,《日出印像》
    一八七五,哈佛港與阿讓特港
    光的跳躍
    光與卡蜜兒
    一八七七,聖拉扎爾火車站
    卡蜜兒之死
    一八七八,莫奈與世界博覽會
    愛麗絲──莫奈的第二個女性
    一八七九,維特伊雪景
    莫奈與吉維尼
    干草堆──繫列畫作
    魯昂教堂
    二十世紀——倫敦國會大廈
    威尼斯──一次失敗的旅程
    **次世界大戰
    白內障與戰爭
    垂柳──垂淚之樹
    莫奈花園
    *後的睡蓮
    後記
    附錄 重要作品列表
  • 聖亞德斯的庭院 莫奈繪畫上有一個獨特的習慣,他在一段時間會 專注一個主題,對主題反復觀察,時間常常長達數年 。
    莫奈繪畫生涯**個不斷重復寫生的主題就是聖 亞德斯海灘。
    在一八六四年到一八七。年之間,真正的海灘主 題在莫奈的作品中逐漸浮現。他關心的其實不隻是自 然風景,還有風景裡的特定人物。
    莫奈畫過海邊的當地居民,以捕魚維生的漁民, 他們可能世世代代住在這裡,也並不覺得聖亞德斯海 灘的風景美麗,他們到海灘來,就是為了出海捕魚, 或來收網,大多是為了勞動維生,並沒有閑適休憩的 心情。
    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的寫實主義畫家可能關心的就 是漁民如何勞苦生活,米勒的畫裡就充滿對勞動農民 的同情。
    但是莫奈生活於法國工業化以後一個新的時代, 他在巴黎居住,感覺到工業化都會的繁華、便利,感 覺到工業革命帶來的交通速度改變的快樂。
    傳統農民、漁民是不會有休閑生活的,也沒有度 假觀光的觀念。傳統的勞動生活裡“遊手好閑”是一 個被批判的負面名詞。
    然而,時代改變了,工業使人口集中,形成人類 歷**少有的大都會,巴黎正是工業革命後法國*早 形成的“大都會”。
    巴黎的工業、商業人口需要休閑,需要度假,需 要觀光,需要短暫離開都會,到寧靜悠閑的鄉村、海 邊度假。 在度假與休閑的心情下看到的風景是** 不一樣的,我們試著在莫奈聖亞德斯畫的一件名作裡 解讀這種心情。
    《聖亞德斯的庭院》大概創作於一八六五年前後 ,同一個時問,莫奈畫了不少以外地觀光客在聖亞德 斯海邊度假為主題的畫作。
    一般人想到莫奈,聯想到的常常是高明度的色彩 ,風和日麗。他的繪畫世界永遠晴朗明亮,沒有陰郁 沉重的黑色,卻有陽光在畫面的每一個角落跳躍歡唱 。
    莫奈畫風的**次展現大概就是這幅《聖亞德斯 的庭院》。
    一個濱海的庭院,隔著木制的圍欄,外面就是大 海。海洋上密集著船隻,有三角形風帆的船隻,遠處 也有高高煙囪冒著黑煙的機器帆船,工業革命的機械 引擎已經運用在現代交通工具上,莫奈的畫裡反映著 他生活的時代。
    一直到米勒。寫實主義的畫家們的畫裡是沒有工 業的,沒有城市文明,沒有現代化的火車輪船。米勒 與寫實主義的許多畫作,像《拾穗者》《晚禱》,創 作的年代正是在一八六五年前後,也就是與莫奈畫《 聖亞德斯的庭院》司時。然而寫實畫家對一切現代文 明視而不見,但是年輕一代的莫奈不同,農村漁村對 他而言太陌生了,他熟悉的是火車的轟隆聲音,他感 覺到興奮的是蒸汽輪船鳴汽笛的聲音,他嗅聞著煤煙 噴發的火車頭的氣味,乘坐火車來到風景優美的海濱 小鎮,在風和日麗的度假的日子,他悠閑地坐在濱海 的庭院裡,眺望海景,庭院花圃裡盛放著艷紅的劍蘭 和各種色彩明艷的花朵。
    應該看得出來,這庭院*不是一般當地居民的住 房,而是一問專門供外地觀光客來度假的飯店或別墅 。庭院是特別精心設計整理過的,*明顯的是高高飄 揚在風裡的兩面旗幟,一面是法國國旗,另一面可能 是當地政府或者飯店的標志。一般居民是不會在自己 的住房上懸掛旗幟的。
    畫裡*吸引人注意的其實不是海景,而是徜徉在 庭院的兩對男女。其中一對坐在庭院中央的露天咖啡 座上,四張籐制的戶外座椅,男子頭上戴草編遮陽帽 ,女子手中拿著小洋傘,背對畫面,正在欣賞大海。
    另外一對男女在畫面後方,倚靠著欄杆聊天,男 子右手拿著手杖,女子也撐著洋傘。
    從他們的服飾打扮一眼看得出來不會是當地居民 ,而是遠地來度假休閑的都市居民。
    隻有工業革命之後纔有城鄉之間的巨大差距,纔 有都會的觀光度假習慣,纔有**所謂的周休二日。
    莫奈正是工業革命以後歐洲*早表現都會度假生 活的一代。《聖亞德斯的庭院》裡洋溢著生活富足以 後纔可能有的悠閑,洋溢著悠閑生活裡人們陶醉在風 和日麗的風景中的愉悅。
    許多人喜愛莫奈,或許是向往他畫裡永遠悠閑、 愉悅,永遠明亮的幸福之感吧。
    莫奈還沒有成名,還沒有創立印像派,然而他的 美學風格在聖亞德斯的海邊,已經與來自巴黎的都會 中產階級遊客一起完成了。
    《聖亞德斯的庭院》應該拿來作為莫奈*早表現 市民中產階級度假美學的作品。
    初到巴黎的十年,莫奈一直在摸索戶外野餐或遊 憩的市民中產階級的生活。他們衣著講究,很明顯他 們是現代都會追求時髦摩登的青年,是工業革命帶來 物質富裕後成長的一代,他們徜徉在城市廣場、戶外 的公園、風景優美的河畔及夏日的度假海濱。男男女 女的身影,擺脫了農業時代的貧窮、簡陋和勞動的沉 重,他們是現代都會文明的**代,以自信優雅活潑 的姿態登上了藝術史,創造了全新的美學內涵。莫奈 常常被認為是一名風景畫家,但是他初到巴黎,他感 受到的時代氣氛其實是在人物身上,是工業商業發達 起來以後的都會人物,他們在物質富裕之後追求著人 I生的解放,追求著悠閑自由與幸福。P56-6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