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蔣勛破解德加之美/蔣勛藝術美學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藝術理論
【市場價】
368-534
【優惠價】
230-334
【介質】 book
【ISBN】978755025948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北京聯合
  • ISBN:9787550259485
  • 作者:蔣勛
  • 頁數:252
  • 出版日期:2015-09-01
  • 印刷日期:2015-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0千字
  • ●《蔣勛破解德加之美》是美學大師蔣勛先生的經典作品——“蔣勛藝術美學”繫列第五本。
      德加,印像派重要畫家,凝視繁華的孤寂者!
      願你在喧囂時代,與偉大的靈魂在書中相遇,找回*純粹的自我與感動。
      ●文化導師餘秋雨**美學讀物:“跟著蔣勛先生徜徉歐洲藝術殿堂,是一件高雅的美事。”
      ●美學大師蔣勛親自執筆,直剖德加世界的孤寂與自由:
      以畫芭蕾舞者聞名的德加,孤獨與潔癖,旁觀與投入,節制與自由。他的作品,凝結一個時代橫剖面的縮影,直剖繁華人間的深度荒涼。
      美學大師蔣勛親自執筆,引我們走進“凝視繁華、沉澱孤獨”的德加美學,看到人世間的繁華、荒涼、熱鬧、孤寂,深入了解這位大師精彩和特立獨行的一生。
      ●全彩四色印刷,精選德加100餘幅經典作品;附德加重要作品列表及收藏博物館。

  • “藝術美學”繫列,美學大師蔣勛談過文藝復興 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談過印像派的梵高、莫奈, 這次,他通過《蔣勛破解德加之美》一書選擇了德加 。 德加出身貴族,卻沒有被貴族的身份框架局限。 他受到現代美學啟發,面向正在變化的工業革命城市 ,城市的中產階級,城市的賽馬賭博,城市的歌劇院 與芭蕾舞,城市的咖啡廳,咖啡廳角落孤獨落寞的女 性,看到了新興城市的熱鬧繁華,也透視到繁華背後 人與人疏離的孤寂與荒涼。 德加比同時代的畫家都更具深沉的思考性,因此 沒有停留在五光十色的繁華表層,他的畫筆總是透視 到更內在的人性。德加是顛覆者、革命者,他提出一 連串對生命的詢問,不滿足歷史總在原地踏步。 德加的繪畫,像是一個時代橫剖面的縮影。在一 個擠滿芸芸眾生的城市,他同時看到了繁華,也看到 了荒涼,看到了熱鬧,也看到了孤寂。 “藝術美學”繫列,美學大師蔣勛談過文藝復興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談過印像派的梵高、莫奈,這次選擇了德加。   德加出身貴族,卻沒有被貴族的身份框架局限。他受到現代美學啟發,面向正在變化的工業革命城市,城市的中產階級,城市的賽馬賭博,城市的歌劇院與芭蕾舞,城市的咖啡廳,咖啡廳角落孤獨落寞的女性,看到了新興城市的熱鬧繁華,也透視到繁華背後人與人疏離的孤寂與荒涼。   德加比同時代的畫家都更具深沉的思考性,因此沒有停留在五光十色的繁華表層,他的畫筆總是透視到更內在的人性。德加是顛覆者、革命者,他提出一連串對生命的詢問,不滿足歷史總在原地踏步。   德加的繪畫,像是一個時代橫剖面的縮影。在一個擠滿芸芸眾生的城市,他同時看到了繁華,也看到了荒涼,看到了熱鬧,也看到了孤寂。
  • 蔣勛,福建長樂人。1947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臺灣。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繫、藝術研究所畢業。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1976年返臺後,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並先後執教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現任《聯合文學》社社長。   蔣勛先生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近年專注兩岸美學教育推廣,他認為:“美之於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 作者序
    德加:凝視繁華的孤寂者
    **部 德加之謎
    一張割破的畫
    未完成的傑作
    德加與卡莎特
    芭蕾與同情
    私密**
    第二部 蔣勛現場
    妹妹與莫比裡公爵
    青年斯巴達
    德加-卡莎特
    夫人慶生
    第三部 德加
    德加
    德加家族畫像
    德加與馬奈
    德加在新奧爾良與商場繪畫
    賽馬和運動
    德加與卡莎特
    城市生活與時尚
    洗衣女工
    芭蕾與表演
    妓院與女性身體
    附錄 重要作品列表
    作者序
    008 德加:凝視繁華的孤寂者

    **部 德加之謎
    016 一張割破的畫
    017 未完成的傑作
    019 德加與卡莎特
    020 芭蕾與同情
    023 私密**

    第二部 蔣勛現場
    026 妹妹與莫比裡公爵
    028 青年斯巴達
    032 德加-卡莎特
    036 夫人慶生

    第三部 德加
    044 德加
    054 德加家族畫像
    068 德加與馬奈
    080 德加在新奧爾良與商場繪畫
    094 賽馬和運動
    117 德加與卡莎特
    131 城市生活與時尚
    153 洗衣女工
    170 芭蕾與表演
    218 妓院與女性身體
    242 附錄 重要作品列表
  • 自畫像   德加是沉重的、古典的、莊嚴的,他的美學正好與印像派的輕盈相反。他仿佛希望看到生命*深處,不隻是表層的繁華,而是透視到*內在的心靈上的荒涼。這些特殊的美學品質,使他是印像派,又不同於印像派。
      賽馬前   德加內在世界的孤寂之感,使他渴望一種自由,不受羈絆的自由,不受驅使的自由,不受奴役的自由。德加的美學仍然如此凝視繁華,在*熱鬧喧囂的賽馬場,在*布爾喬亞的炫富的時尚空間,他還是看到生命底層本質的人的孤獨。
      苦艾酒   德加在如此平凡的生活素材裡放進了深沉的哲學性思考:文明是什麼?繁華是什麼?為什麼如此靠近,卻又如此孤獨?為什麼如此繁華,卻又如此虛無?他在一幅小小的畫作裡,開啟了現代美學面對城市文明的新的困惑與質問。
      芭蕾排演   德加美學*耐人尋味的核心,在於他關心人,遠超過關心藝術。他也希望剝開藝術的包裝,看到*真實的一個人內在的表情與動作。
      …… 德加 一直很想談一談德加。在《蔣勛藝術美學》繫列 裡,談過文藝復興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談過印像 派的莫奈,後期印像派的梵高。大多是把個別畫家放 進一個時代或流派裡討論。為方便起見,創作者當然 可以做時代分類、派別分類。但也必須注意到:每一 個創作者,應該作為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個性特別強 的創作者,也常常有不容易分類的特質。例如德加, 在藝術**,剛好就是一個流派分類上的難題。
    一般的畫派歸類,都會理所當然地把德加放在印 像派。然而,有趣的是,德加始終不承認自己是印像 派。即使為了釐清個人與畫派歸類的問題,讓喜愛美 術的讀者注意到黑白分明的流派標簽,並不一定適合 每一位創作者,也應該談一談德加了。
    許多藝術創作者,隻忠實於自己內在的感覺,並 不隨意趨附一個畫派。當然*不會隨波逐流,為某種 流派的教條服務。
    藝術創作裡的孤獨性,藝術創作裡保有的純粹自 我,都異常珍貴。在人雲亦雲的一窩蜂潮流裡,德加 始終保持他的孤獨,甚至與原來流派裡的同伴意見相 反,*不隨便妥協。這種個人品格上的孤獨,這種美 學堅持上的孤獨,都異常難能可貴。中國不是一個容 易保有個人“孤獨”的環境,向讀者介紹這位特立獨 行的創作者德加,或許不隻是希望跟大眾一起思考他 的藝術,其實*是希望我們在繁華熱鬧之餘,可以沉 靜下來,認識一個生命如此孤寂的煮義吧。
    藝術史的不同時期,分不同流派,有助於了解一 個創作者和他的時代環境的背景關繫。但是,我們的 矛盾是:一旦有了流派的歸類,很容易就替一個創作 者貼上了固定的標簽,例如:莫奈常被稱為是印像派 的命名者,的確,是因為莫奈一八七四年展出的一張 畫作《日出印像》,產生了歷**重要的一個繪畫流 派——印像派(Impressionism),把莫奈和印像派 連接在一起,是一種歸類的簡便方式。
    有許多畫家可以歸類於印像派。一八七四年前後 ,也的確有一群年輕創作者,對抗當時的學院美術, 對抗官方的主流繪畫評審制度,試圖為新來臨的工業 革命、城市文明找到全新的美學價值。
    印像派的主流畫家,莫奈生於一八四○年、雷諾 阿生於一八四一年、西斯萊生於一八三九年、莫裡索 生於一八四一年、塞尚生於一八三九年——這一群大 約都出生於一八四○年前後的創作者,在一八七四年 前後,三十幾歲,正當盛年,他們坐著工業革命帶來 的*初的交通工具—一火車,走向海濱,走向戶外, 沿著塞納河尋找大自然裡跳躍明亮的光,尋找自然光 線裡瞬息萬變的色彩。他們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機械、工業,商業貿易,快速改變了傳統的生活方 式,城市人口暴增,城市從傳統市鎮轉變為大都會( Metropolitan),像巴黎,一八五。年前後經過全新 的改變,人們的衣食住行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全新的建築、交通、社交、時尚,娛樂,取代了原有 單調而沉重的手工業市鎮和簡陋的農村生活。
    米勒畫《拾穗》《晚禱》是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 。歌頌農村、歌頌勞動、歌頌土地的《拾穗》《晚禱 》,是對傳統農業信仰*後的致敬。但是,無論如何 莊嚴,無論如何留戀,傳統農業勞動,已經是*後的 一瞥了。《晚禱》的夕陽餘暉終將褪淡消逝,教堂晚 鐘飄散。二十年後,大地上亮起來的就是印像派的日 出,以全新的璀璨曙光向世界昭告新美學的來臨。
    莫奈是吹響印像派號角的號手,一群年齡相近、 志趣相投的創作者,聚集在一起,要為自己的時代發 聲高歌了。
    一八七四年印像派的團體,為了對抗強大的學院 保守主流,也刻意強調一種新美術的創作姿態,如: 不用黑色,在自然光裡觀察色彩——凡是美術運動, 大抵都會有宣言、有宗旨、有共同創作的理念或目標 。為了團結對抗保守派,宣言也容易變成不容置疑的 教條。
    因此印像派成立了,印像派也成了一種標簽。
    凡是和莫奈等人理念相近的創作者都被貼上印像 派的標簽,凡是參加了一八七四年的**次印像派大 展的畫家,也都被貼上了印像派的標簽。
    於是,德加被貼上了印像派畫家的標簽,因為他 參加了一八七四年的印像派的**次大展,因為他與 印像派往來密切,也與印像派許多畫家的創作理念近 似。
    但是,德加一生,極力否認自己是印像派。他不 願意被貼上標簽,他害怕被貼上標簽,他一定常常想 :一個好的創作者,會輕易被別人貼上標簽嗎?如果 不得已要被貼上標簽,德加寧可選擇較為平實的寫實 主義,他說:“我是寫實主義。” 在藝術史的歸類、分期之外,也許德加提醒我們 ,永遠要回到創作的原點,創作的原點永遠是“人” ,是創作者“自己”,好的創作者,不可能輕易被歸 類,也不會輕易被歸類。
    所以,對德加的討論應該從“不是印像派的印像 派”開始吧。
    P44-46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