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銀幕艷史(都市文化與上海電影1896-1937)(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影視/媒體
【市場價】
620-899
【優惠價】
388-562
【介質】 book
【ISBN】978754581682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上海書店
  • ISBN:9787545816822
  • 作者:張真|譯者:沙丹//趙曉蘭//高丹
  • 頁數:613
  • 出版日期:2019-01-01
  • 印刷日期:2019-01-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450千字
  • 在這本《銀幕艷史(都市文化與上海電影1896-1937)(精)》中,作者張真試圖達到的是通過戰前擁有世界主義品質的上海電影文化之鏡,折射出一部中國現代性的文化史。
    本書已成為中國早期電影研究的經典之作,曾於2012年在上海書店出版社推出,本次出版進行了若干文字修訂,並增加作者訪談等三篇附錄文字,*為完整呈現作者近些年對於上海電影文化和都市文化的思考。
  • 20世紀早期的上海因其藝術與文化而充滿活力。 隨著武俠片等通俗類型的發展、現代電影人之間的論 爭以及有聲時代的到來,電影文化改變著都市生活。 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使這一切被迫戛然而止。 直到最近,世界電影史和中國現代史的這一重要章節 並沒有得到充分的考量。作為第一部海外學界對發生 期的中國電影史進行繫統研究的論著,張真著的《銀 幕艷史(都市文化與上海電影1896-1937)(精)》以精妙 的筆觸展現了電影的重大文化意義和它在社會變遷中 所產生的媒介力量。 書名來自一部展示早期電影工業的重要影片(僅存 部分殘片),《銀幕艷史》揭示了上海早期電影的錯綜 復雜,探討了電影與諸如攝影、建築、戲劇和文學等 其他藝術形式之間的關繫。通過對歷史資料的發掘梳 理,張真考察了之前忽視或遺忘的諸多影片,重新解 讀了部分經典,並拓展了重要的有關白話現代和都市 文化的論題,包括電影作為“新媒體”如伺在20世紀 早期的中國展示和建構了現代的社會機制和性別角色 。 這不隻是一部電影史,也無可避免地成為了一部 文化史。它為我們精彩地展示了傳統電影研究與發生 在一個歷經政治巨變、重省自我的上海的一繫列變革 之間的交彙。
  • 英文版序
    導論
    上篇 白話景觀
    第一章 白話現代主義及其影像體現
    第二章 世俗上海與大都會觀眾
    第三章 茶館、影戲和《勞工之愛情》
    第四章 娛樂與教化:興建一個電影王國
    下篇 競爭摩登
    第五章 劇本寫作、“詭術”攝影和情節 劇中的因果報應
    第六章 武俠電影:恣越的身體語言
    第七章 摩登女郎:軟硬電影之爭
    第八章 《夜半歌聲》:聲音的驚悚和歷史的異像
    尾聲
    圖錄
    參考文獻
    參考影片
    附錄
    侯曜,格裡菲斯“熱”與中國早期通俗劇的文化生態
    白話現代主義和中國電影研究
    胡蝶,電影皇後與文化偶像
    2012年版後記
    增訂版後記
  • 電影和現代生活 將早期上海電影的發展放置在**環境之中,我們有 必要先評述一些探討電影與現代性共生關繫的*新研究。
    新的早期電影批評史已經將注意力轉向促進電影誕生及其 在**範圍內蔓延的那個時代。這一學術領域始於一個實 驗性的“考古學”工程——對殘存的早期電影進行搶救和 解釋,但現在已經發展為對電影與現代文化之間的聯繫作 嚴謹的探詢——雖然這類研究至今仍主要參照歐美的相關 經驗。**波學術浪潮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一些 檔案保管者和電影史學者掀起,他們是無聲電影的愛好者 ,使用的大多是一種實證主義和文本中心的研究方式。第 二次浪潮則由*注重理論建構的一些電影和藝術史學者引 領,他們對“早期電影”這一概念作出了拓展,使它不再 局限於1915年之前的非敘事電影或“前經典的(pre- classical)”,敘事電影。借鋻批評理論的思想和方法, 這些學者亦在研究中結合了齊奧爾格·西美爾、瓦爾特· 本雅明和西格弗裡德.克拉考爾等前輩的著述——這些在 過去二十年中已逐步被*為繫統地譯介和闡釋。
    早期電影和大眾文化的第二次研究熱潮在90年代中期 電影誕生百年之際達到了高潮。在電視與互聯網急劇發展 的背景之下電影的屹立不倒,以及新舊銀幕技術和社會實 踐的交流變通,進一步促使學者對電影誕生的初年進行批 判性的探索。“第二波”的學者們探討了電影的大眾魅力 ,以及為何這種集故事敘述和感官體驗之大成的媒介成為 現代性(及其未竟的事業——後現代)的**載體。《電影 和現代生活的發明》是1995年出版的一本論文集,它展示 了將電影和其他文化形式相聯繫的一繫列研究途徑及方法 論。仿佛是作為這個新興領域的宣言,書中聲稱,在19世 紀和20世紀,“電影……成為了現代性諸多特征的綜合以 及*為充分的表達”。這些作者認為,電影之前的以及與 之同時代的一些實踐——諸如印像派繪畫、攝影、情節劇 、蠟像館、陳尸所、郵購目錄和全景書寫的文學類型—— 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關繫,它們或對電影產生了重大影響、 或源起於這種銀幕實踐。通過這些論述,他們提供了將“ 觀影經驗”理解為“一種歷史實踐”的關鍵。這些先於電 影或者和電影同時代的現代文化實踐與其說為電影的出現 提供了一種量的積累,或進化發展的前提,不如說是為之 造成了一種“認識論上的壓力”;而後者轉而“標識了這 些摩登現像***的交彙場域”。電影將現代生活的“ 組成部分”凝結為一種“活性的化合……在為現代生活的 多元成分提供一個反映場所方面,較之於其他既存的文化 形式,意外地*勝一籌,這使得它的地位*終遠非又一個 新奇的小把戲”。因此,把早期電影放置在現代日常生活 的矩陣中來考察,不僅行之有效,也是一種必要的研究途 徑。這就要求我們將電影的繁榮與豐富的大眾文化和商品 文化結合起來,同時關注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的轉型 。
    P37-39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