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幕味(重訪影史與策展實踐)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影視/媒體
【市場價】
382-553
【優惠價】
239-346
【介質】 book
【ISBN】978755027982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北京聯合
  • ISBN:9787550279827
  • 作者:沙丹
  • 頁數:383
  • 出版日期:2016-08-01
  • 印刷日期:2016-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87千字
  • 2016年是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開放二十周年。藉此契機,沙丹著的這本《幕味(重訪影史與策展實踐)》將向各位讀者、觀眾、影迷,講述一些關於老電影檔案和歷史的故事,分享菲林以外、史料之中的大銀幕的滋味。
    本書精選中國電影資料館重點展映的華語片進行文本細讀,以史學視野梳理文本脈絡,尋找過去與**的創作聯繫。每篇文章皆附有一則策展故事,親切講述臺前幕後趣事,兼具學術性與趣味性。
    全書附有百餘幅作者珍藏的經典劇照、明星海報及民國電影雜志刊物圖,盡顯電影檔案的鮮活魅力。並對電影節、電影展映、國片及藝術電影推廣進行了深入思考和總結,提供了可資借鋻的實踐經驗。
  • 《幕味(重訪影史與策展實踐)》是一本兼具學 術性與趣味性的電影文集。作者沙丹從多年來從事電 影策展工作的經驗出發,精選了一批中國電影資料館 重點展映的華語片進行文本細讀,以治史的視野與方 法梳理這些影片的美學坐標與文化脈絡。同時,講述 展映前後的各種故事,既涉及珍稀拷貝的輾轉發現、 獨具特色的映前導覽、重要影人參與活動的幕後趣聞 ,還回顧了放映結束所留下的社會反響和經驗總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對電影資料館的功能定 位和策展思路、中國電影史上傑出影片及影人留下的 寶貴遺產、電影的檔案保存難題、藝術影院的未來都 進行了深入思考與研究,並輔以百餘幅珍藏圖片,與 影迷們分享菲林以外、史料之中的大銀幕的滋味。
  • 序一 迷影的擺渡人
    序二 站在學院和民間的十字路口
    前言 神聖的銀幕
    尋回傳統:中國電影資料館國片放映的策劃與影響
    從“西遊”到“東遊”:《盤絲洞》回歸的意義與啟示
    莉蓮·吉許的魅影:情節劇、悲劇女旦與中國電影業的初興
    穿越“歷史黑洞”:由檔案重思三十年代左翼電影運動
    尋訪自由神:試論三十年代左翼影人的啟蒙理想和大眾文藝觀
    精鐵熔成經百煉:秋瑾影像傳奇
    從大陸視角看臺灣“健康寫實”電影的經驗和傳承
    構建新巴別塔:中美電影的現代交流與跨國合作
    玉人永訣:影星阮玲玉的悲劇表演與視覺政治
    政治光譜下的文藝變革:新中國成立前夕香港左派影人的活動及影響
    夏夢:一個明星的誕生
    病中吟:新中國成立初期老舍思想意識的轉變
    《太太萬歲》:女主人的淚與笑
    《清宮秘史》:娛樂、倫理和政治相交雜的歷史記憶
    《小城之春》:銀幕上的詩情畫意
    大匠的困惑:《山中傳奇》與胡金銓的心靈世界
    附錄一 培育期的北京藝術電影放映
    附錄二 硬盤裡的電影存不了100年
    後記
    出版後記
  • 毋庸置疑,近年伴隨著中國電影業又一個快速發 展的“黃金時代”的到來,電影學術研究的熱點也由 過去偏重於傳統史論轉而向產業政策研究急劇傾斜。
    從學術刊物、網絡自媒體一直到微信朋友圈裡,關於 電影產業現像的討論是此起彼伏、熱鬧非凡。當然, 在這個時候往往學界就會出來一種聲音善意地提醒和 警告說:大量關於電影產業毫無個性和見解的研究, 正在滋生著電影學科建立以來*大的學術泡沫。但無 論如何,還是要樂觀地看到,電影從來沒有如此多地 受到國人的青睞和關注。學界自不必提,有時你去飯 店喫飯或者去咖啡館和朋友閑談,都能經常聽到隔壁 幾個有志青年正在躊躇滿志地規劃著自己的電影夢想 。2014年中國電影票房距離300億元人民幣僅有“一 步之遙”,五年後有望**北美成為世界**票倉, 而由此回望短短十幾年前電影產業化改革初期的艱難 求索,僅從票房這一*“簡單粗暴”的指標衡量,真 的已有天淵之別。而對我本人而言,雖然不在產業內 部,對產業沒有什麼發言權,但我卻也時常思考作為 “電影事業”範疇的資料館國片策展放映工作和電影 產業時代的關繫,直白點說,便是在當下的產業環境 中,如何能夠*好地激發館藏檔案資料影片的功能。
    **,觀眾走進現代化的商業影院可以有豐富的 選擇,這得益於電影生產數量持續地高企,那種若干 年內全國人民隻能看到八個樣板戲的日子已經一去而 不復返。2015年春節大年初一這天,僅扎堆上映的國 產電影就有七八部之多,這充分體現出電影產業化改 革與建設的傑出成就。不過同時,從各個媒介渠道我 們也可以得知,很多觀眾對於國產影片的質量還有著 這樣那樣的批評,認為精品力作還是較少,對此我們 電影工作者尤其要注意和警醒。這不由得讓我聯想起 1956 年,那個時候電影業公私合營改造基本完成, 全國觀眾人數從1949 年的4731萬人次增長到13 億 3000萬人次(那時全國人口6億左右,人均年觀影在2 次以上,比現在可要高得多哩)。而正是在這表面的 一片大好態勢下,上海《文彙報》在1956年11月展開 了一個很嚴肅的討論—“為什麼好的國產片這樣少? ”之所以要討論這個,是因為當時很多一線的創作者 都比較困惑:電影業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數量(1956 年生產38部國產電影,相比五十年代初已算是多的了 )、質量對比兵荒馬亂的早些年反而都有不同程度的 退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少**的電影前輩站出來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比如,曾拍攝過《大路》《小玩意》的孫瑜先生就指 出,我們應該尊重電影的藝術傳統;導演在電影制作 流程中要起到統帥作用;行政部門不要粗暴地干涉藝 術處理;電影不能光為政治來做,還要接近觀眾,講 一些**現代的具有影響力的觀點。我個人*喜歡的 中國演員、導演石揮先生也寫了文章,主旨和孫瑜的 很類似,即強調要重視電影的文化傳統,接受觀眾的 批評。其他還有像老舍、陳白塵、師陀等也陸續發表 了文章,老舍的文章標題甚至就是“救救電影”(後 面我在本書中將單闢一節做個案分析),可見電影當 時確實是出現了一些問題。
    這些老前輩們在“雙百方針”的環境背景下** 坦誠地說了實話,不幸的是,當政治風暴到來的時候 ,這些實話成為他們的罪狀,為此讓他們擔受了很多 委屈,有的甚至釀成了難以挽回的悲劇。相比起來, **的電影人無疑是幸福的:文藝不再**與政治掛 鉤,電影生產越來越回歸其本來的經濟運行規律,創 作者則擁有***的自由度,可以遊刃有餘地處理 各種類型的題材內容。不過,面對著中國電影“大轉 強”的時代要求,面對我們精品力作還不夠多、觀眾 還不十分滿意的現實,我們電影檔案工作者應該達成 很清晰的共識,那就是:首先,電影產業是整個** 電影工作的核心,如若產業都不能解決自身的生存問 題,以檔案影片為重要基礎的藝術電影放映不可能有 健康發展的任何可能。道理很簡單,電影宏觀環境都 不好,全國幾十萬電影從業者飽一頓餓一頓,焦頭爛 額的政府**部門又怎會有餘力為藝術電影放映配置 優厚的政策和資金;就算政府支持,藝術電影也不可 能找到足以支撐自身發展的受眾,獨立的藝術影院也 就難以維繫,*遑論全國性的藝術院線。第二,在這 個快速變革又充滿機遇的時代,檔案影片可以為電影 產業提供有效的文化支持,從而*終實現一榮俱榮。
    這是我在本文中要重點論述的觀點。
    我們首先來看電影資料館的功能。電影資料館是 干什麼的?一般人真未必了解。八年前進館工作時, 母親就以為我在一家圖書館機構供職。其實兩者同屬 檔案機構,性質有相似之處,但電影資料館不光跟圖 書資料打交道,*和影像記憶天然關聯。二十世紀九 十年代初期,臺北的《電影欣賞》雜志專門組織撰寫 、譯介了洋洋灑灑18 篇文章來介紹電影資料館的功 能以及資料館在歐美主要電影**的發展(見《電影 欣賞》總48~49 期)。上面羅列了諸如搜集、保存、 修復、資料整理、國民教育等功能,當然有時還有* 為專業性的指向,比如法國電影資料館的功勛館長亨 利·朗格盧瓦就認為成立資料館是為了“培養未來***的電影工作者”。這種精英主義式的觀點到**仍 然被不少迷影者們認同。他們認為,電影資料館的藝 術電影放映,與主流的電影院線放映不同,應該是“ 陽春白雪”的,應該是小眾甚至邊緣的,應該不放商 業娛樂片,隻放侯孝賢、安哲羅普洛斯、塔爾科夫斯 基這些藝術大師們的作品。我覺得,這種將資料館賦 予精英標簽的做法,在**的中國需要根據現實環境 有所調整和改變。電影資料館的放映雖然主要是面向 特定區域(北京)人群,影片放映具有鮮明的學術性 ,但是這種放映不應該與商業院線的主流放映對立起 來,而應該成為主流放映的助力和補充;電影資料館 也不應該成為一小部分知識精英的電影資料館,由於 受配額及商業利益驅動,正規渠道主流放映的影片數 量、形式還比較有限,電影資料館的放映首先應該起 到大眾文化普及(而非小眾迷影)的作用。通過我們 富有策劃性、引導性的放映,讓公眾能夠不僅願意來 看藝術電影,*能夠學會藝術地看電影;讓電影從一 般性的消遣娛樂中跳脫出來,從而推動公眾文化素養 的穩步提升。
    P5-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