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眨眼之間(電影剪輯的奧秘第2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影視/媒體
【市場價】
206-299
【優惠價】
129-187
【介質】 book
【ISBN】978755020956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北京聯合
  • ISBN:9787550209565
  • 作者:(美)沃爾特·默奇|譯者:夏肜
  • 頁數:134
  • 出版日期:2016-11-01
  • 印刷日期:2016-1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2
  • 印次:6
  • 字數:117千字
  • 《眨眼之間電影剪輯的奧秘(第2版)》由沃爾特·默奇1988年在澳大利亞**電影委員會的演講記錄稿修訂而成,部分內容也曾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戲劇影視學院1990年2月的**剪輯課程內談到。它不是一本關於如何剪輯的技術手冊,而是關於剪輯的思考和對電影與人性關繫的獨特洞見,其中*容易為人所記住的,莫過於作者將剪輯跟人眨眼的內在心理一情感機制進行觀察比較所得出的“一個剪切就是一次眨眼”的結論。
  • 《眨眼之間電影剪輯的奧秘(第2版)》凝結了 著名剪輯師沃爾特·默奇極具創造性的、多層面的思 考,可以說這對過去的剪輯觀念形成了一定的挑戰。 開篇他便提出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為什麼剪接可以 被接受?從這裡開始,默奇帶領讀者進入了一段不可 思議的旅程,貫穿其間的既有美學上的追求也有實際 操作上的考量。他對以下議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例 如剪輯時、做夢時、現實生活中影像的連貫性與非連 貫性,判斷好剪輯的標準,眨眼的動作既類似於剪輯 時的畫面切換又是出於一種情感暗示,等等。在新版 本擴充重寫的部分中,默奇總結了數字剪輯在技術與 藝術層面的優勢與可能產生問題。 《眨眼之間電影剪輯的奧秘(第2版)》由沃爾 特·默奇編著。
  • 致中國讀者
    **序一 弗朗西斯?科波拉
    **序二 周新霞
    譯者前言
    第二版前言
    前 言
    上篇
    眨眼之間
    01 剪切:可見與不可見切口
    02 為什麼剪接可以被接受?
    03 把拍壞了的部分剪掉
    04 以少勝多
    05 剪輯的六條原則
    06 誤導:魔術師的障眼法
    07 畫幅邊沿以外
    08 描繪夢境:訴說者與傾聽者的合作
    09 團隊協作:多個剪輯師合作的問題
    10 決定性瞬間
    11 手法與設備:石頭與陶土
    12 試映:反射性疼痛癥
    13 別害怕,這不過是電影
    14 法網
    15 滿天星光閃爍
    下篇
    數字剪輯的過去、現在
    以及設想中的未來
    01 天文數字
    02 數字的優勢
    03 數字:回到未來
    04 從模擬到數字的過渡
    05 發展中的問題
    06 一個和半個《英國病人》
    07 當人遇到機器
    08 隨機存取和速度問題
    09 數字剪輯——*快、*快、*快
    10 一般觀察:賽璐珞組成的***叢林
    11 數字現狀
    12 數字未來
    13 Gesamtkunstkino--**的藝術電影
    出版後記
  • 02 為什麼剪接可以被接受? 事實是,《現代啟示錄》跟所有其他劇情長片一 樣[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奪魂索》( Rope,1948)可能是個例外 ],是由很多片段連接 在一起而成的影像拼圖。連接那些碎片,即美國人術 語中稱的“剪切” ,雖然造成了一個**的、瞬間 的視野轉換-這種轉換有時甚至造成了一種時間或空 間上的巨大跳躍,但神奇的是,它們確實可以被觀眾 接受並得到有效的理解。
    剪接的結果看起來是可接受的、有效的,但情況 也可能**是另外的樣子,因為日常經驗中沒有類似 的體驗讓我們對此有所準備。實際上,我們每天從早 上睜開眼睛到晚上閉上眼睛睡覺,接受的視覺現實是 一個連續不斷的、前後關聯的圖像流。數百萬、千萬 年以來,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如此感知世界的。然而該 片由10 個長鏡頭組接而成,每個鏡頭長10 分鐘左右 ,幾乎不知不覺地連在一起,看起來**沒有經過剪 輯。在20 世紀初,人類突然遭遇到了一種新的視覺 現實,這就是經過剪接的電影。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發現人類的大腦因為已 被進化和經驗預先“敷設好了線路”,從而會拒*接 受電影剪接,這大概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這 樣,那麼盧米埃爾兄弟(Lumière Brothers)的那些 單鏡頭電影,或者希區柯克的《奪魂索》那一類電影 ,就會是電影的標準。謝天謝地由於實踐經驗(以及 藝術上的)的原因,*後的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事情的真相是,電影事實上每秒鐘被剪斷了24 次,每一畫面跟前一畫面比較,影像都有錯位,隻是 因為在一個連續的鏡頭中,前後畫面在空間/ 時間上 的錯位足夠小(20 毫秒),觀眾就隻看到“某種語 境中的連續運動”(motion within a context), 而不是每秒鐘24 個不同的語境。另一方面,如果視 覺的移位太大(比如在剪切之處發生的那樣),我們 就被迫把新的圖像重新評估為一個“不同的語境”。
    奇跡般的是,多數時候我們可以毫無問題地處理這個 任務。
    真正讓我們接受起來有問題的,是那種既算不上 微妙、也算不上巨大的錯位。比如,如果從一個全身 的全景主鏡頭,切到稍微近一點的踝關節以上的全身 畫面,新的鏡頭跟前面的有所不同,可以表示“有什 麼”發生改變了,但這種不同又並沒巨大到足以讓我 們重新估量其語境:視野中圖像的轉換既非由運動引 起,也非由情景變化引起,這前後兩種不同感覺的衝 撞就造成了我們神經上的不適,這種“跳”的感覺, 相對來說是讓人不舒服的。
    從任何意義上說,本世紀早期發現某種情況下的 剪切“可被接受”的事實,差不多立即給了人們啟示 ,發現了電影可以分段地、不連續地拍攝,這於電影 而言類似於發現了飛翔的秘密,真的可以說,電影從 此掙脫了時間和地點這“大地”的束縛。如果我們拍 攝電影時必須同時獲得所有元素,就像在戲劇裡面那 樣,那麼可選的題材範圍就大大縮小了。與此相反, “不連貫”成了“*高法則”,在整個電影制作過程 中,這是事實的核心,幾乎所有的決定都這樣那樣地 跟它有關-怎樣克服它的局限,或者怎樣*大限度地 利用它的長處。
    另外需要考慮的是,就算所有元素都時刻備用, 在拍攝連續的長鏡頭時依然很難保證所有相關元素在 每一次的拍攝嘗試中都同時**地運作。歐洲導演傾 向於比美國同行拍攝*復雜的主鏡頭,但就算你是英 格瑪 ?伯格曼,你還是有一個應對能力的極限:假 設就在某一條拍攝的結尾,某種**沒有達到要求, 或者某人忘了自己的臺詞,或者某個燈泡突然燒掉了 保險絲,那麼整條的拍攝就得重來,越是長的鏡頭, 讓你出錯的機會也越多。
    所以,想要所有元素同時齊備是一個相當巨大的 保障問題,而要所有元素每一次都同時生效是同樣嚴 峻的挑戰。結果是,單從實際操作的角度,我們也不 能學盧米埃爾兄弟或者希區柯克《奪魂索》的榜樣。
    另一方面,除了方便因素,非連貫拍攝也給了我 們機會,為每一種感情或者情節點選擇*佳機位、角 度,這樣剪輯到一起就可以積累出*大的衝擊力。如 果我們被限制到隻能拍攝連續的圖像流,就很難做到 這個,電影也就不可能像現在這樣表達清楚而敏銳。
    還有,就算是不考慮這些,剪輯也不僅僅是一種 便利的工具,可以拿來將非連貫的內容描繪得好像連 貫的一樣。正是那種看似悖謬的突然轉換力量,讓它 顯示出自身存在的價值,這對一部電影的誕生具有非 常積極的意義。就是說,即使非連貫拍攝沒有那麼多 實際的功效,我們也還是會剪輯的。歸結起來,以上 所有這些的核心是:剪輯確實有著巨大的效力。但我 們還是會問:到底為什麼呢?這有點像是大黃蜂的情 形,它似乎不可能飛起來,但它確實飛起來了。
    下面就來談談這個謎。P7-10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