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蒲劇史話/中國史話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戲劇
【市場價】
208-300
【優惠價】
130-188
【介質】 book
【ISBN】978750978405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09784051
  • 作者:編者:楊煥育
  • 頁數:170
  • 出版日期:2016-01-01
  • 印刷日期:2016-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88千字
  • 楊煥育編著的《蒲劇史話》通過翔實厚重的史料,豐富多彩的內容,雅俗共賞的筆調,對蒲劇起源的時間和形成的文化因素;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和流變、**演員與流派;表演風格和特技、經典劇目以及蒲劇的現狀等方面,作了比較全面的介紹。 作者楊煥育在編劇的同時,熱衷於戲曲理論研究,曾參加《蒲州梆子志》編纂工作,出版有“梨園英華叢書之一”的《王秀蘭》和戲劇評論集、《劇作選》等專著。縱觀全書,廣征博引,條理清晰,文筆流暢,可讀性強。並配有珍貴的史科照片,圖文並茂,裝幀精良,是弘揚中華戲曲藝術,宣傳戲曲文化,普及戲曲知識的大眾化通俗讀物。
  • 蒲劇也稱蒲劇梆子,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戲曲 藝術。因興於山西古蒲州一帶而得名。楊煥育編著的 《蒲劇史話》以翔實厚重的史料、豐富多彩的內容、 雅俗共賞的筆調,介紹了蒲劇的起源、發展、流變和 現狀,以及蒲劇的經典劇目、流派等,充分展示了蒲 劇的獨特藝術魅力。本書還配有珍貴的史料圖片,圖 文並茂,是弘揚中華戲曲藝術,宣傳戲曲文化,普及 蒲劇知識的通俗讀物。

  • 一 蒲劇的起源
    1.蒲劇起源的時間
    2.蒲劇形成的文化因素
    二 蒲劇的發展與流變
    1.清朝鼎盛時期的蒲劇
    2.清末民初的蒲劇
    3. 20世紀50年代的蒲劇
    4.蒲劇的兩次浩劫
    5.改革開放時期的蒲劇
    三 蒲劇的藝術特點和風格
    1.蒲劇的音樂唱腔
    2.蒲劇的表演與臉譜
    3.蒲劇的特技
    四 蒲劇的**演員及流派
    1.清末民初的蒲劇**演員
    2.新中國成立後的**代**演員
    3.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二代**演員
    4.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三代**演員
    5.蒲劇的眾多流派
    五 蒲劇的經典劇目
    1.《薛剛反朝》
    2.《西廂記》
    3.《竇娥冤》
    4.《港口驛》
    5.《麟骨床》
    6.《蘇三起解》
    7.《寇老西升堂》
    8.《關公與貂蟬》
    9.《土炕上的女人》
    10.《山村母親》
    六 蒲劇的現狀——“三憂”“八喜”
    參考書目
    後記
  • 一 蒲劇的起源 蒲劇,因發源於山西省南端的運城市古蒲州(今 屬永濟市)而得名,也稱“蒲州梆子”,新中國成立 後定名“蒲劇”。
    蒲劇還有眾多名稱。相對於鑼鼓雜戲、曲子戲、 清戲、線偶戲、道情等當地的小劇種而被稱為“大戲 ”;因音樂急管繁弦,唱腔音高板急,民間稱之為“ 亂彈”;又因用棗木梆子擊節,故被稱為“蒲州梆子 ”;根據地理位置和文化淵源,西北各省稱蒲劇為“ 山西梆子”;晉中、晉北則稱蒲劇為“南路戲”。此 外,東北、京津一帶因分不清秦、蒲兩地的語言和腔 調而把蒲劇稱為“秦腔”或“山陝梆子”;又因唱腔 尾音上挑,北京人稱之為“勾腔”。
    蒲州梆子和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合稱 “山西四大梆子”,而蒲州梆子居“四大梆子”之首 。其他三大梆子的形成,都曾受到蒲州梆子的影響, 同時蒲州梆子還影響到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 子等的衍生形成,因而蒲劇被尊為梆子戲的鼻祖。
    運城位於黃河金三角之東角,古稱“河東”。這 裡不僅孕育了華夏文明,也是中國戲曲的搖籃。
    追根溯源,戲曲源於歌舞說唱,歌舞說唱又始於 勞動人民在生產和生活中的號子和歌謠。據傳,黃帝 和蚩尤為爭奪運城鹽池而戰時,曾用鼉皮作鼓,敲擊 鼓點,激勵將士奮勇殺敵;堯王執政時,就有《康衢 謠》《擊壤歌》民歌流傳,舜帝巡視鹽池時,曾撫五 弦琴作《南風歌》;春秋時,晉國曾出現樂師師曠、 伶人優施。孔子編輯《詩經》,其中《魏風》《唐風 》就是流傳於河東的民歌。這些民歌和民間鑼鼓以及 祭神祀天的舞蹈,逐漸形成戲曲的雛形。
    縱觀戲曲的源流,從春秋戰國到秦時期,有表演 歌舞的優伶和驅鬼逐疫的儺戲;從漢代到三國、兩晉 、南北朝,有百戲、散樂和線偶戲;到隋、唐、五代 ,戲曲逐漸成形,有了表演形式的參軍戲。尤其是唐 玄宗設教坊、興梨園,招收梨園弟子學藝演戲。唐玄 宗也曾粉墨登場,扮演角色,被奉為戲曲祖師爺,而 供於後臺。運城聞喜縣的禮元鎮就是因唐代在此設梨 園而得名,是唐玄宗設在河東的“戲劇分校”,現有 唱戲凹遺址佐證。宋代已有雜劇活動,金稱院本。元 代雜劇日趨成熟,達到高峰期。從河東出土的戲曲文 物漢代百戲樓,稷山、垣曲金墓中的雜劇磚雕,元代 芮城永樂宮石棺上的線刻戲曲故事和現存的宋代《樂 樓碑記》,以及保留在晉南大地的六座元代舞臺、七 座明代戲臺,都充分證明蒲州、平陽一帶歷代戲曲活 動的盛況,這些成為衍生蒲劇的豐饒沃土和文化基因 。
    1 蒲劇起源的時間 關於蒲劇起源的時間問題,戲劇界一直存在兩種 說法:蒲劇發祥地運城和臨汾兩市研究蒲劇史的專家 和學者認為,蒲劇起源於元末明初,成熟於明代中葉 ,興盛於明末清初;而北京和省城太原的一些戲劇專 家認為,蒲劇起源於明末清初。
    我們認為,蒲劇起源於元末明初的說法比較符合 歷史事實,理由有三。
    一是明初朱棣曾經流放政敵到蒲州充當樂戶。史 書記載,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病 逝,因太子朱標死得早,便傳位於長孫朱允炆,年號 建文,史稱“惠帝”。建文四年(1402),朱元璋的四 子,被封為燕王的朱棣,欺負姪兒朱允炆年幼,便起 兵奪了皇位,改元永樂,史稱“明成祖”。他把都城 由南京遷到他的封地燕京,改名北京。朱棣為了封住 文武大臣和老百姓的口,命侍講學士方孝孺為他撰寫 一份承父替姪兒登極的詔書,以制造輿論,被方孝孺 一口拒*。朱棣以滅九族相威脅,方孝孺秉性剛直, 仍拒*道:“你滅我十族我也不寫!”朱棣氣急敗壞 地說:“我就滅你十族!”朱棣一怒殺了方孝孺。因 為法律隻有滅九族一說,並無十族可滅。為了爭回面 子,在滅其九族後,朱棣硬把方孝孺的學生作為十族 治罪,流放到山西蒲州去做樂戶賤民。
    P1-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