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活人大戲(精)/中國戲曲藝術大繫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戲劇
【市場價】
540-784
【優惠價】
338-490
【介質】 book
【ISBN】978710404212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戲劇
  • ISBN:9787104042129
  • 作者:陳墨香|編者:李世強|總主編:鈕驃
  • 頁數:491
  • 出版日期:2015-01-01
  • 印刷日期:2015-01-01
  • 包裝:精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530千字
  • 《活人大戲(精)/中國戲曲藝術大繫》為陳墨香根據自身早年觀戲,而後學戲、演戲、編戲的經歷改編的長篇紀實小說。以親歷者的視角生動記述了近代北京戲劇圈裡的人和事,對於諸多劇目的編排和演繹進行了詳細的評述,文筆從容流暢,展現了陳墨香對於戲曲藝術的豐富而深入的解讀。既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又具有可讀性和趣味性。
  • 《活人大戲(精)/中國戲曲藝術大繫》繫陳墨香 根據自身早年觀戲,而後學戲、演戲、編戲的經歷改 編的長篇紀實小說。本書以親歷者的視角生動記述了 近代北京戲劇圈裡的人和事,對於諸多劇目的編排和 演繹進行了詳細的評述。文筆從容流暢,展現了陳墨 香對於戲曲藝術的豐富而深入的解讀。既具有一定的 史料價值,又具有可讀性和趣味性。《活人大戲 (精)/中國戲曲藝術大繫》連載於《三六九畫報》, 未竟作者即逝,但後來有心人尋訪到家屬所存餘篇的 遺稿,在《新天津畫報》上刊行完畢。本書對上述報 刊發表部分進行整理校訂,《活人大戲(精)/中國戲 曲藝術大繫》最終以完壁面世。
  • 楔子
    **回 宴佳賓衣冠大會述舊事父子閑談
    第二回 正禮制兩湖修館騁遊觀上海聽歌
    第三回 暢談楊猴子遺聞追述李像寅妙對
    第四回 湖廣館破臺開鑼俞潤仙演戲逞技
    第五回 毛孝廉茶園逢故友李毓如酒肆說奇聞
    第六回 陶然亭高唱昆山曲張之洞細究玉堂春
    第七回 賓筵聽中堂詼諧戲場見神聖威肅
    第八回 引《品花寶鋻》評日一色談真靈位業證戲文
    第九回 觀淫戲正言訓子見美伶亂性著魔
    第十回 太史第談心述往事琉璃廠無意遇名伶
    第十一回 書肆逢師聆正論歌樓聽戲識佳人
    第十二回 占柱臣對酒談心餘玉琴勸人唱戲
    第十三回 心亂神昏一宵感夢興高采烈連日聽歌
    第十四回 大柵欄重建戲園寶勝和廣邀腳色
    第十五回 初與美伶交言屢觀名班演戲
    第十六回 名伶呈色相古聖顯神威
    第三十五回 神情多恍惚夢境太迷離
    第三十六回 夢覺還如夢迷途仍是迷
    第三十七回 談伶人瑣事述串客舊聞
    第三十八回 評新舊唱腔論今昔捧腳
    第三十九回 有意學蘭芳氣概無意穿瑤卿行頭
    第四十回 餘玉琴談昆相國王勁聞說潘尚書
    第四十一回 臺下觀新戲樽前說舊規
    第四十二回 受貶譏心生忿恨聞贊美意又歡欣
    第四十三回 歷城縣張壽筵神堂巷論戲曲
    第四十四回 尚論心傾陳叔至閑談舌戰王勁聞
    第四十五回 玉琴贈戲助票友勁聞講字評伶人
    第四十六回 同商劇本自作開篇
    第四十七回 瞿兆僧談楊桂雲潘鏡芙駁《循環報》
    第四十八回 滿口鬧羊毛一身翻虎跳
    第四十九回 排亂彈腔**戲聽水磨調《一種情》
    第五十回 重遊舊地屢唱新詞
    第五十一回 《福壽鏡》眾友紛爭《因果報》一人獨樂
    第五十二回 談新戲慟哭失聲改舊曲勾心鬥角
    第十七回 太史氏評吳朔文眾伶官演關公戲
    第十八回 派戲起爭端觀優生煩惱
    第十九回 伶人哭舊君歌館演佳劇
    第二十回 受譏嘲吞聲忍氣捐愧恥披發毀容
    第二十一回 兄弟齊肩登帝闕賓朋攜手入王門
    第二十二回 感事傷懷生幻境逢場作戲鬥新妝
    第二十三回 佛理悟是都是佛魔頭深處總逢魔
    第二十四回 恩仇了了述前事情意綿綿思故人
    第二十五回 黃學會一曲高歌正乙祠幾番閑話
    第二十六回 又搬《長阪坡》初試《能仁寺》
    第二十七回 人材有廢興學問分邪正
    第二十八回 議修《梨園外史》詳說菊部舊聞
    第二十九回 結米喜子小傳做《梨園史》總評
    第三十回 甘作掃邊日一苦充梅蘭芳
    第三十一回 舊戲重排加偽造古書多讀去疑團
    第三十二回 打戲碼毀名伶走外串跑宮女
    第三十三回 無面目自稱名腳鬥齒牙同論外江
    第三十四回 持論詳分內外行登臺不著男女相
    第五十三回 暢論老戲欣逢故人
    第五十四回 酒後說六朝茶餘談三國
    第五十五回 駁紙上談逢夢中友
    第五十六回 青雲閣品茶留香館赴席
    第五十七回 留香館逢故人慶豐堂演大戲
    第五十八回 暢談捆羊不教《戲鳳》
    第五十九回 潘鏡芙進正言張慕蝶翻舊戲
    第六十回 白雲觀再作遊人《寶蓮燈》永辭票友
    第六十一回 心泉制宋詞譜瑤卿歌唐詩篇
    第六十二回 大會留香館初入芳信齋
    第六十三回 富察氏贈曲文李將軍倡壽戲
    第六十四回 王瑤卿做壽荀令香拜師
    第六十五回 屢遇故交思往事重排舊戲仗名伶
    第六十六回 黃翠娘歌創新聲梁文士筆述佚事
    第六十七回 座上作閑談夢中聞妙論
    第六十八回 翻閱舊文字推敲新劇名
    第六十九回 登場顯伶人執筆仗文士
    第七十回 偶對《一兩漆》高談《十萬金》
    第七十一回 瑤卿告老結前文作者留餘開後部
  • 到得那裡,下車進去,走到正廳前,看見裡面, 塑著一尊神道,鳳目美髯,認得是漢壽亭侯,神前匾 額,是“*倫逸群”四字,對面戲樓。忙奔到那邊, 已經開鑼,這是在門外已聞鑼鼓之聲,不是此刻方知 。
    居士帶了墨香走至搭桌之處,滿場都是方桌,每 桌兩椅四凳,通是六位,一律繡花幃墊,桌上蓋碗六 隻,戲單一張。梁上掛著錫蠟臺,約有七八個。這種 蠟臺的樣子,與家裡用的不同,一根短杆,四面倒須 簸兒,杆頭繫了長繩,用滑車送到梁上,再把繩頭拴 在兩旁抱柱上面,除了戲樓裡,這物件是沒處用的。
    墨香從喫奶時,便在戲樓打混,年復一年,見識 日增,此刻已認得戲,並知演戲腳色是誰。看那臺上 恰演的《也是齋》,花旦李紫珊,將扮了皮匠老婆出 來,這是外搭班的好腳,不是科徒。墨香見是這一出 ,心中好生不快,兩眼不往臺上盯,隻看向四下晾望 。隻見衣冠濟濟,那邊官員,差不多擠滿,都是本科 同年翰苑,由長班舉著名片引入,一揖就坐。居士這 邊請的客,也陸續來到。臺上戲文又唱了幾出,纔擺 酒席。早見臺上跳起加官,臺下由茶役用銅盤遞過賞 封,臺上扮個紅人,出來磕頭謝賞。
    那戲接二連三唱的是些《戲妻》《進宮》《牧羊 卷》,都有旦腳,在那裡哼個不了,墨香*不喜的是 旦戲,他們偏出出有旦。正是: 旦腳雖有妙趣,兒童自應不知。
    墨香不喜看旦,日後卻不如斯。
    原來墨香自幼染了重男輕女的習氣。當時風俗, 幼孩不論男女,都擦脂粉,梳抓髻,墨香偏要本來面 目,梳一個小辮,你若給墨香擦脂粉時,墨香便道: 這是女孩子擦的東西,我是男孩子,不擦不擦!縱然 大家按著頭皮,給墨香擦了,墨香自會走向洗臉盆邊 ,掬水洗掉。僕婦們偶爾同墨香取笑,叫一聲“小姐 ”,墨香立刻暴跳如雷。三歲時節,居士正作福建學 政,墨香隨到福州,住在學院,這些笑話,都是那時 鬧的。
    福州廟宇甚多,常有人找了戲班,在廟內唱戲敬 神,做那古來的路歧生涯。與今時路歧生涯不同,福 州戲班,歸學政管轄,朔望到轅,由武巡捕官點名, 本地人喚他們作儒家班。他們有戲,學院的人可以預 先知道,家丁們常抱墨香去看。墨香那時比現時*小 ,哪裡知道甚麼叫做戲,隻到了戲臺底下,便覺高興 ,卻隻見不得旦腳,見了時,好似五百年前的冤家, 一定要叫家丁抱著走路。倘若不走,墨香捏起小拳便 打,雖然不疼,隻打得不能睜眼,隻得依著墨香,抱 了便走,學院內傳作笑談。待居士北返,事隔數年, 墨香見著旦腳,仍然討厭,隻勉強坐得住罷了。正是 : 莫信如今面目,未知向後心腸。
    當日財盛館,正唱得熱鬧,天色已晚,擺上晚飯 ,滿座換了便服,茶役托著木盤,那盤底都有鐵釘, 插些點著的大蠟,走進來,解開柱上長繩,順著滑車 ,放下錫蠟臺,把蠟插好,一扯繩頭,蠟臺又上去了 ,茶役托著空盤走開,倒也照得滿臺通明,看得見人 物。
    臺上改上一出戲,是青衣旦鄭盼仙,扮了個鄉下 女子,被一兇僧搶進廟去,勒逼成親不允,兇僧又擄 來一個少年書生,是小生陸華雲扮的,正要殺害,卻 得武旦餘玉琴,扮了個俠女來到,殺死兇僧,救了這 一男一女,給他做媒,配為夫婦,送他們上路。滿臺 下,十人倒有九個,不認得是一出甚麼,莫說墨香了 。
    隻聽居士道:“這一出戲,雖是初見,這件故事 ,是《兒女英雄傳》裡的,鄭盼仙扮的是張金風,陸 華雲扮的是安龍媒,餘玉琴扮的是十三妹。這一段, 是十三妹在能仁寺,彈斃兇僧,刀殲餘寇,成就安、 張龍風姻緣,順手殺了不要臉婦人,就是小花臉趙寶 琳扮的那個自稱‘賽西施’的和尚元配大奶奶。這部 小說,是文鐵仙手筆,沒有刻板,隻隆福寺聚珍堂, 用活字印行,上海同文書局,也有石印。董酲卿尚書 曾有批注,同文是連董批印出,我倒看過,隻不知這 戲是誰編的,看他一切穿插,倒還緊湊,總算不錯。
    ” 座間有位貴築李學士道:“這件故事,本來驚人 ,恰是戲料,不過亂彈的穿插,另是一路,專求火熾 ,我總覺不及昆腔風雅。” 有位宜興徐太史,坐在 學士身旁,拍手稱是。居士和這兩人交誼極厚,曉得 李學士曲子唱得甚精,徐太史能夠制譜,*善吹笛, 都是被昆腔迷到十足,便不和他辯駁。隻這種意思, 是居士回來說出的,墨香彼時尚幼,焉能察言觀色, 曉得老人家的用心。
    說到此間,墨香要學文鐵仙《兒女英雄傳》套子 ,加一段議論:要知天下人樂與不樂,沒甚真憑據。
    我說是樂,你未必樂,你說不樂,他又說是樂。即如 聽戲,原是取樂的事,**墨香不愛看旦,偏旦腳戲 太多,便覺不樂,李、徐二公專愛昆曲,臺上隻唱亂 彈,二公也就有些不樂了。這是墨香知道的,至於滿 場賓客,人各一副面貌,正是古人所說心之不同如其 面,他們或樂不樂,墨香便不能知。一個戲臺之下, 人的樂與不樂,已經十分復雜,請問到底樂者是,不 樂者是,大約都是由著人心造成,你往哪裡尋真憑據 去? 當夜又唱了幾出,隻見正中的場面桌兒,移到上 場門,便知要演有大切末的燈彩戲。果然是一出《盤 絲洞》登臺,雖非西皮二黃,據李、徐二公說,也不 是昆曲,隻是一種有牌兒名的吹腔,與《昭君》是一 類玩藝,比《奇雙會》細致。
    《盤絲洞》唱到一半,後臺有人出來,撥那錫蠟 臺上的蠟,插在小紙燈籠裡,仍往後臺去了。這是不 相干的配腳,已沒用他配搭的戲,提燈步行回家,省 得買蠟的小算盤。
    P3-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