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陳君葆全集 文集(2冊) 陳君葆 著 劉秀蓮,謝榮滾 編 中國近代隨筆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學
【市場價】
1424-2064
【優惠價】
890-1290
【作者】 劉秀蓮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3290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ISBN編號:9787218132907
書名:陳君葆全集?文集 陳君葆全集?文集
作者:劉秀蓮

代碼:260
開本:16開
是否是套裝:否

出版社名稱:廣東人民出版社

    
    
"

陳君葆全集 文集(2冊)

作  者: 陳君葆 著 劉秀蓮,謝榮滾 編
size="731x8"
定  價: 260
size="731x8"
出?版?社: 廣東人民出版社
size="731x8"
出版日期: 2019年09月01日
size="731x8"
頁  數: 0
size="731x8"
裝  幀: 精裝
size="731x8"
ISBN: 9787218132907
size="731x8"
目錄
● 甲篇時評
日本的南進侵略
苦悶的法國
莫洛托夫出席三藩市會議
三藩市會議前之三國會談
論波蘭問題
第二次三頭會議
的裡雅斯德問題之糾紛
戰後歐洲局面
歧路中之歐洲——民主主義乎?共產主義乎?
安全機構與印度獨立
日本土決戰戰略觀
三巨頭會議與三國軍事同盟
達達尼爾問題與英蘇關繫
波蘭終投入蘇聯的懷抱
三頭會議之諸議題
宋子文赴蘇使命的觀測
俞鴻鈞論渝通貨膨脹
佛朗哥政權與蘇聯
西姆拉會議的失敗
英國工黨掌政與對日作戰
三頭會議與東亞問題
英國工黨掌政以後
波茨坦會議兩宣言
《新生日報》發刊詞
“歲聿雲暮”
英蘇之間
美蘇之間
侮辱女性
史太林對邱吉爾的反駁
安全理事會個難題
蘇聯退出安理會
英訪印代表團的使命
先黨後國抑先國後黨
談談戰後教育方針——答粵教廳長姚寶猷先生
罷教
黑市
中國的當前問題
歐洲局面的展望
民主政治在今日
美國的罷工風潮
“聯合國周”在香港
邱吉爾與史太林
克利浦斯夫人訪華
對目前時局應有的認識
越南獨立戰爭之我見
到和平之路
對於和平的信念
擁護和平運動
我們要加強對和平的信念
平安年
對我國熱核爆成功發表談話
對我國進行第二次原子彈試爆成功發表談話
FOREWORD
乙篇北遊紀實
引言
出發之前
在劍門船上
在廣州
北行前夕的快樂家宴
車過粵北引起的思憶
到漢口
在風景優美的武大作客
武大的學習新風
參觀中國最早的圖書館
依依別武漢
穿越華北大平原
北京天
家庭溫暖在北京
參觀了協和醫院
從青年新思想看時代
參觀古舊的文化
古城添新顏
京華訪故舊
思想動態與生活在北京
暢談保家衛國的意義
中國是“尚德”的民族
彭澤民先生一席話
訪瀋鈞儒院長想到的
北京的水果與三輪車
北京人的儉樸生活
頤和園屬於人民了
居庸關八達嶺之遊
遊長城路上所見
登“極目危巒望八荒”的長城
由長城磚想到文物保護
離開北京之際
在天津
參觀華北造紙公司
政府關懷工人福利
天津工業新姿
津濟青道中觀艷麗晚霞
在青島的天
從工業發展上看青島
景色秀麗文物豐的青島
從文物展中看透帝國主義野心
參觀了山東大學
山大同學的參軍熱情
大學生參加治淮工程
山東大學幾個特點
濟南
山東古管會巡禮
參觀齊魯大學
與齊魯大學同學在一起
遊充滿詩情畫意的大明湖
趵突泉惹人留戀
抵“龍蟠虎踞”的南京
在史處長的宴席上歡談
南京在轉變中
登鐘山謁中山陵
從南京博物院看我國燦爛文化
參觀唐代的文物
參觀南京大學和金陵大學
南京的工人文化宮
滬寧路上瑣憶
到了新生的上海了
下榻上海摩天大廈
參觀魯迅故居與復旦大學
中國福利會托兒所兒童活潑可愛
謁見宋慶齡副主席
旅途中的一個波折
上海醫生的新風尚
從醫院看到社會轉變
與上海話別時的印像
廿年重到西湖路
杭州絲織業一瞥
參觀浙大與浙江圖書館
遊靈隱寺登北高峰
浙江省麻紡織廠
從蘇織廠看中國人的聰明纔智
在吳市長宴席上談拱宸工業區印像
西湖
遊龍井與虎跑泉
夜遊三潭印月
別杭州
浙贛路上書所見
火車上的良好服務
倚湘江望南嶽
又回到廣州來了
廣州訪故知
參觀中大圖書館
中大有優良的傳統
在羅秘書長的宴席上笑談謠言
踏出了南天門
祖國的可愛
回到香港來以後
丙篇十載觀成散記
北京在飛躍中
從天安門說起
新北京的建設
十年間的轉變
看工業交通展覽
新北京的工業
十三陵水庫
在出都時的車中
赴洛途中
渡黃河過鄭州
“洛陽城裡春光好”
歷史上的洛陽
舊洛陽已成過去
新洛陽在興建中
洛陽拖拉機廠
礦山機廠和軸承廠
工業城市的洛陽
伊闕與關林
看龍門石刻
萬佛洞佛像雄偉多姿
休道秦關百二重
在關陝道中
登慈恩寺雁塔
西安的交通大學
十年增長七十倍
驪山與華清池
痛恨美國盜我國寶——參觀西安博物館有感
月夜過秦嶺
灌縣都江堰
紅光公社及其他
住重慶的五日
丁篇談藝論學
漢譯《伊斯蘭真義》序
口號與民族革命戰爭的文學
有關中國文化與新文字演詞
水雲樓隨筆
猴子的悲哀——水雲樓隨筆之七
對教育的諷刺
《教育周刊》編後話
《教育周刊》編後記
關於八人畫展
關於藝術的一個觀點
關於中國圖書的播遷
觀曾幼荷女史國畫後記
魯迅與現階段的文藝
從歷史角度看藝術
《一九五〇年人民年鋻》序
值得推薦的《不要離開我》
果戈裡的名著改編
關於李鄭屋村古墓的發現的一些論據
《闔第光臨》的諷刺性
新出版的《韜奮文集》
關於降頭術
讀畫偶筆
寫在一個畫展之前
伍步雲先生的畫展
木版水印畫展覽觀後
從影展看家鄉新貌
漫談書畫展覽
中國圖書展覽會漫記數則
看春節書畫展
潮劇觀後感
十人畫展中的合作畫
李可染的山水畫
我與《鄉土》——借詩獻禮
瓶花燈下觀書畫
《關漢卿》在香港——為華革會戲劇組演出《關漢卿》而寫
喜看八人畫展
記“冷月棲篁”盤
喜看中國油畫展
還鄉記——石岐華僑大廈落成觀禮後作
看了個兒童畫展——在香港是首開紀錄
“四人畫展”觀後記——為任真漢、李汛萍、陸無涯、鄭家鎮四人國畫聯展
而寫
看名人書法文玩展
談“小說”
關於龔自珍、譚嗣同
“塞些事乎廬”之類
文字緣同骨肉深
就一些詩句談起
詩話臺灣
幾首詩
《禮蓉招桂龕綴語》發刊序
讀《假若胡適也看看東北》後
談謝松山先生的《血海》
也談談《赤雅軒憶語》
從讀《窺園留草》看臺灣
臺灣原是個好地方——從讀《窺園留草》看臺灣之二
《夜店》演出及其他——寫在華革賑災義演之前
民族主義與愛國
努塞北論阿拉伯民族主義
戊篇友朋憶舊
胡適與線裝書
前進底思想與思想的前進——培先生
偉大的獃子
紀念魯迅先生
一個先驅的拉運領導者——紀念馮裕芳先生
悼念馮裕芳先生
關於龔自珍
十六個年頭過去了——為紀念鄒韜奮先生而寫
柳亞子先生的六封舊札
悼念鄭振鐸先生
悼念馬季明先生
李淑一訪問記
柳亞子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
馮春航與柳亞子
梅蘭芳在香港時——追記在港大中文學會歡迎會上的梅蘭芳先生
異乎尋常的人物——記陳嘉庚先生給我的印像
傾家興學的陳嘉庚先生——為悼念愛國老人陳嘉庚先生而寫
《生春堂集》著者陳少蘇先生
在南洋發達的陸祐
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五十周年
悼馮玉祥先生
柳亞子與南社
黎萱與《桃花扇》
從蕭紅想到東北
我所認識的何永佶
文章話故知
“數風流人物”
遲暮的感覺
“這裡是南邊”
聖誕節的回憶
己篇瑣談雜感
證明書
青年節感言
從“雙十”說到辮子
保衛中國同盟三年來工作報告
不談政治
擴大“新”的領域
開端語——從學潮說起
“師道”
從增加學費說起
罪言打破因襲的教學——為持恆函授學校寫
中國婚姻的故事
“五四”的革命傳統
日本投降三周年感想
三十七度的國慶日
我的中學時代的回憶
動機
一九四九年的展望
談所謂法統
祝擁護和平大會的成功
我們談談海吧!
紀念“五四”在今天
歷史不是一個人做成的
談香港的革新運動
全國文工大會開幕了
開學時的話
又一次國際正義的伸張——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而作
一年來的香港教育界
目前拉運的幾個問題
偉大的新的一年
參加廣東屆人代會後書感
假使魯迅先生今天仍活著
在廣東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上講話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周年香港華人革新協會第四屆委員就職典禮暨會員聯歡晚會代
祝詞
一九五四年帶來的希望
新年獻辭
歡欣鼓舞祝國慶
一九五五年與我們的任務
在華革會盛大歡迎會上陳君葆講祖國實情
“五四”在廣州
“五二四”事件為何會爆發
抗議港英遞解杜伯奎出境講話稿
雷州半島西北的安鋪鎮
南三聯島之行
也是一次“爐邊談話”
四十年的回憶——寫於“五四”運動四十周年
談談鴨餛飩
“木棉花開山雨積”的時候
香港最高的一棵樹
我的回憶中的新加坡
再談回憶中的新加坡
馬來半島與新加坡
陳君葆強烈譴責印尼當局阻撓華僑回國
盆栽外語——記盆栽展覽中的幾張書畫品
洛陽敬事街小學參觀記
談新年希望
辛亥革命紀念的意義
海邊小語
下三峽瑣記
看《小星淚》
一些回憶,一點印證——寫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生一百周年的時候
三十年的回顧
圖書館事業與香港
談校名

諾爾曼之死
迫害
重話“九一八”舊事——蕭齋散記
柴門外的流水
“春節”瑣語
“梅蘭菊竹”而外
談“分”與“合”
內容虛線

內容簡介

size="789x11"

《陳君葆全集·文集》是香港有名學者、教育家、文學家陳君葆先生全集中的一種,收錄了陳君葆先生見諸報紙、雜志、手稿及其他一些載體的文章。內容大致按主題分為時評、北遊紀實、十載觀成散記、談藝論學、友朋憶舊、瑣談雜感六篇,每篇內再以編年體形式編排,時間跨越20世紀40至60年代。文章大致分為三類:一是陳君葆先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抗戰期間的時政文章;二是雜談他對教育、文化、藝術等方面看法的內容;三是抒發他對往事、故人、生活緬懷與感觸的作品;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應邀到內地參觀考察的遊記。文集對了解陳君葆先生的生平事跡和愛國熱忱有重要幫助,具有較高的文化和歷史價值。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