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楓葉荻花(精)/盜火者文叢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民間文學
【市場價】
454-659
【優惠價】
284-412
【介質】 book
【ISBN】978751173413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央編譯
  • ISBN:9787511734136
  • 作者:張裕禾
  • 頁數:360
  • 出版日期:2017-11-01
  • 印刷日期:2017-11-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33千字
  • 《楓葉荻花(精)》是一本文集,分為3輯。**輯收入8篇文章,主要是探討“文化身份”問題。這個問題在當下**間人口流動頻繁的大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前導性。作者張裕禾主攻社會學,較早提出“文化身份”的問題,並得到學界的響應。第二輯收入8篇文章,內容集中於文學藝術的評論。第三輯名之以魁北克篇,內容有社會學方面的(如社會融合、身份變異等)、文學、個人經歷等等。
  • 位卑未敢忘憂國。作者張裕禾從讀書到工作,無 論在中國還是在加拿大,以至退休之後,一生孜孜以 求的夢想,就是能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盡一點綿薄之力 。收在這本《楓葉荻花(精)》裡的文章主要是以一個 中國人的視覺,寫給中國人看的。旨在將作者自己的 讀書心得,將自己的餘熱回饋給社會,回饋給祖國。 至於文章的價值,作者覺得隻能留給讀者和後人評說 了。
  • 一輯 文化與文化身份篇
    關於文化身份問題的備忘錄
    跟錢林森教授漫談文化身份研究
    民族文化與民族文化身份
    從何著手研究文化身份
    文化身份重構問題
    家庭體制、藝術形像與文化身份
    為什麼不把思維方式作為文化身份的組成成分?
    文化多樣性和文化融合的關繫
    二輯 法國文學藝術篇
    一段往事的追記
    《德彪西論音樂藝術》譯後記
    德彪西,一個為後人開闢道路的音樂家
    《德彪西論音樂藝術》序言
    亨德爾,一個為大眾寫作的音樂家
    《亨德爾傳》譯後記
    西方畫家的“藝術革新”與“社會反抗”
    試說法國新小說
    法國的“新小說”與中國的《紅樓夢》
    梅特林克及其像征主義戲劇
    《梅特林克戲劇選》序言
    20世紀法國主要文學流派
    輯三 魁北克篇
    試說偏見、歧視及其他
    魁北克文化身份的演變
    魁北克人心中的華人形像
    從現實生活到藝術虛構
    應晨——現代小說藝術的探索者
    魁北克華文文學的誕生及其發展前景
    在魁北克華人作家協會“2014年新書發布會”上的發言
    詩集《果園集錦》序——弘毅詩社成立十周年紀念
    楓葉荻花秋瑟瑟,柴門初啟越重洋
    70年代末的點滴回憶(1978年9月—1980年5月)
  • 文化身份問題的存在由來已久。自從地球上居住 著人類,自從人類群居在家庭、氏族、部落、城邦、 王國、帝國或者結構或多或少現代化了的**裡,這 個問題就存在了。群居的人便有了自己的文化身份。
    人類由於發現了新的土地、水源,或者為尋找*適宜 居住的地方,或者因為戰爭、殖民、征服,在歷** 經歷了無數次的遷徙、流動、民族混和。歷**的這 些事件都曾引起民族文化身份的變化,因為遷徙者要 適應新的自然環境,適應新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每遇到這種情況,重新適應常常會伴隨著兩種或多種 文化問的融合。本民族的文化和外來的文化,多數人 的文化和少數人的文化,“強”文化和“弱”文化, 逐漸融為一體。我們強調融為一體,是把本民族的、 多數人的、占主要地位的強文化和外來的、少數人的 、占次要地位的弱文化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著眼 於它們之間的互相影響和互動作用,而不贊成“同化 ”論,不贊成處於主要地位的強文化“喫掉”處於次 要地位的弱文化的說法。其理由是,外來民族在跟本 民族文化融合的過程中,總是帶來自己的文化投入。
    在北美定居的中國移民給北美社會帶來了烹飪藝術和 中華武術,同時經歷了社會、文化融合的過程,逐步 接納社會的行為模式,並發展他們跟北美人的社會關 繫。滿族入主中原以後,滿族的文化同中原文化也經 歷了融合的過程。漢人接受了滿人的服飾和發式。中 國男人過去腦勺後面拖著的那條大辮子,作為奴役和 恥辱的標志,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纔剪掉。可是 被漢族婦女采納的兩邊開衩的旗袍,經過多次的改進 ,現在無論是中國人還是西方人,都視之為中國的“ 民族”服裝、“傳統”服裝。而漢族婦女的服飾則早 已傳到日本,成了日本婦女的“傳統”服裝。
    如果文化間的接觸是在自然狀態下、沒有壓力的 狀態下進行的,文化融合可以實現得很順利。眾所周 知,猶太人無論生活在什麼地方,都保持著自己的宗 教信仰和風俗習慣,自成一體。可是歷**曾有一批 猶太人來到中國,定居在中國當時的首都開封。他們 繼續信奉自己的宗教,說自己的語言,與漢民族通婚 ,數百年後這批猶太人便跟漢族人混同了。歷**還 有一批被打敗了的羅馬軍隊,被帶回中國,定居在中 國的西北,一兩千年後,他們雖然還保留著某些體形 上的特征(如眉骨突出,眼窩凹陷,頭發偏黃),但 也跟漢族人差不多了。然而,如果文化問的接觸受到 行政的壓力,強行實施同化政策,文化融合就會由於 抵制、反感和忍受而變得十分痛苦。日本把朝鮮和臺 灣變成殖民地後,強迫朝鮮和臺灣兒童進日本學校、 說日語,就屬於這種情況。
    19世紀下半葉,歐洲人的殖民征服把文化身份問 題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殖民地給宗主國提出了一繫 列的社會、文化問題。文化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 會學家因循**的需要,把研究的興趣轉向殖民地和 殖民地人民。人類文化學、民族學和社會學都因而獲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