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穿越絲路(精)/三聯生活周刊文叢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611-886
【優惠價】
382-554
【介質】 book
【ISBN】978750866896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08668963
  • 作者:編者:李偉
  • 頁數:573
  • 出版日期:2017-01-01
  • 印刷日期:2017-01-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480千字
  • 當**第二經濟體量的中國,以“一帶一路”為紐帶——選擇像征和平的、交流的與共享——的方式締結中國與世界關繫的時候,正在完成偉大復興的中國,會創造出什麼樣的未來?“一帶一路”政策,又緣何會成為中國中長期*為重要的發展戰略?它將給中國乃至相關**帶來怎樣的影響?
    《三聯生活周刊》編輯部歷時一年,足跡踏遍絲綢之路沿線,從歷史、經濟、文明、器物、現場幾個角度,深度挖掘“一帶一路”在中國的前世今生,在歷**產生過的巨大影響,對當下及未來中國的巨大戰略意義。李偉著的這本《穿越絲路》提供了大量**手資料及圖片,另有手繪地圖,是當下*具深度、*全面的“一帶一路”剖析圖書。
  •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祖先跨越重重阻礙, 九死一生地前往一個未知之地,去探索未知文明?在 往返以數十年計的時代,他們付出了巨大的成本,究 竟得到了什麼?今日中國如何被這條道路所塑造?世 界是否為中國所改變?拋去那些浪漫想像,今天這條 道路上的國家保持著怎樣的聯繫? 耗時一年,行程兩萬公裡,作者李偉親赴絲綢之 路上的眾多國家: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 吉斯斯坦、亞美尼亞、格魯吉亞、意大利、馬來西亞 、新加坡……重新回溯這條道路的行走史,以及這一 過程中的文明交融史。 在破碎化時代,《穿越絲路》以最美的圖與文, 提供認識絲路繫統化的故事脈絡與知識體繫,關於中 國人發現世界、認識世界的方式與勇氣,城市、器物 在交流中的演化與融合,物種傳播的影響與意義,以 及文化與宗教的傳播與交融。 時至今天,重走絲路仍然危險重重,在感嘆我們 祖先之偉大的同時,作者也把眼光由歷史投向未來: 這條道路會如何塑造未來的中國與世界?或許,這纔 真是有挑戰性的問題。
  • 。。。
  • 文叢總序
    第一章 中國發現世界:絲綢之路
    概述
    發現世界的中國方式
    絲綢路上,那些偉大的西行者
    往西,絲路上的古今費爾干納
    *西,在絲路上觸踫中亞文明
    逐水而行:中亞水資源考察
    古地圖裡的陸上絲綢之路
    絲路回響:中西交流下的中國古地圖
    第二章 中西風物:文明的交融——織與造的傳奇
    概述
    東方絲與西洋鏡的平行宇宙
    絲路之絲:一種重新認識世界的方式
    東西物流中的早期創業者
    物種輸入,1500年的歷程
    絲綢之路的植物
    那些來自異域的動物
    第三章 從長安到羅馬:融合之路
    概述
    絲路起點,我們的長安
    絲路盡頭,那座羅馬城
    莫高窟壁畫:中西融合之美
    絲路明珠:中外交流與敦煌文化
    “官制”下的天文“西學東漸”
    龜茲樂舞,洛陽家家學胡樂
    從安化到聖彼得堡:中國茶葉的絲路之旅
    第四章 中國人的海洋之路
    概述
    穿越馬六甲海峽,有船隻,還有歷史
    從廣州出發,中國人駕船出海
    海上絲綢之路:古典**化時代
    考古材料裡的海上絲路
    第五章 古老絲路與現代崛起:“一帶一路”背後的大國戰略
    概述
    “一帶一路”:大國崛起中的路徑選擇
    向西,“一帶一路”戰略及其推進
    人民幣**化的“熱”與“冷”
    “一帶一路”,海外基礎設施規劃
    後記
  • 推開通向世界之門 西部的陽光總是遲遲不肯退場,強風卷起沙礫發 出刺耳的聲音,卷起一處處漩渦。漢代長城的殘垣就 聳立在沙漠戈壁之中,如陣列式,仿佛依然在等待檢 閱。夕陽之下,溝壑斑駁的黃土牆壁也被鍍上了一層 金色光芒。它就像堅守戰場的老兵,已在此靜立了 2000多年,傲然凝視著對面祁連山的皚皚雪峰。
    蘭州向西過烏鞘嶺,便進入了河西走廊。北側是 連向內蒙古阿拉善高原的沙漠,南側是祁連起伏的群 山。冰雪從山頂融化,會聚成河,流入戈壁中,便形 成了一個個綠洲與草原。公元前119年,漢王朝開始 在河西走廊修建長城,經張掖、酒泉向西延伸,直至 敦煌。再向西穿越羅布泊、沿孔雀河後,不再築城牆 ,建烽燧直向西到新疆天山腳下的庫車。
    漢長城建造就地取材,牆體多由紅柳、蘆葦、沙 石混築而成,又被稱紅柳長城。中原王朝依托長城對 抗飄忽不定的草原民族。以步兵據守要塞周旋騎兵, 將流動戰場變為固定戰場。使直逼內地與中樞的戰火 ,遲滯在邊遠地區。烽火傳遞,也為應對突然襲擊贏 得時間。
    漢朝長城還有另一個作用,便是守護絲綢之路, 為旅行者提供水源與給養。漢長城的軌跡,也是古絲 綢之路的路線。每一座烽燧就像沙漠裡的島嶼和燈塔 ,指引著行進的方向。
    沿著長城殘垣西行,過酒泉至瓜州再轉向西南, 穿越200多公裡長的沙漠,便是歷史名城敦煌。敦者 大也,煌者盛也。但**的敦煌*像是一條斷頭路的 終點,用《史記》的說法是“不當孔道”。西行主路 已沿著河西走廊過瓜州後向西北而去,經柳園、星星 峽進入新疆哈密,是為甘新大道。
    但在2000多年前,敦煌則是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 ,是進出中原王朝的門戶。西行之旅,或出敦煌西北 的玉門關,或出西南的陽關。
    玉門關,西漢武帝所設置。一般認為,敦煌西北 的小方盤城就是當年的玉門關。它就聳立在戈壁灘狹 長地帶中的砂石崗上。南邊有鹽堿沼澤地,北邊不遠 處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長城,長城北是疏勒故道。關 城全用黃土夯築而成,坐北朝南,呈長方形。在這座 城正南長城內側有烽燧,叫“玉門千秋燧”,是漢代 防備西域敵兵入侵的報警繫統。關城方形如盤,北、 西兩面有門,北門外不及百米即疏勒河。
    但小方盤城實在太小了,內部還不到一個籃球場 大。因此,也有很多專家認為這並不是大名鼎鼎的玉 門關。東漢時,班超經營西域多年,功勛卓著,年老 思鄉要求退休。他在給朝廷的奏章中說:“臣不敢望 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不管怎樣,班超心中 的玉門關也不會離此地太遠了。
    事實上,此玉門關並非“春風不度”的玉門關。
    後者是唐朝的玉門關,已向東退了200多公裡,位於 酒泉瓜州雙塔堡附近,其具體遺跡也湮沒於沙丘戈壁 之中,難以尋找。當年玄奘西行取經,就是從那裡秘 密過境。王之渙的《涼州詞》膾炙人口——“黃河遠 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但黃河如何“遠上” 呢?“一片孤城”又在哪裡?唐朝的玉門關也距離黃 河千裡之外,怎樣都是望不到黃河的。詩人恐怕要說 的是,玉門之外便是另一個世界了。
    另一位詩人王維的《渭城曲》,經配曲吟歌,名 《陽關三疊》,表達的也是相近的心態。詩歌纏綿淡 雅,離愁暗藏。“西出陽關無故人”,“西出陽關” 後會遇到什麼?不說也罷。在王維的時代,出了陽關 就相當於踏出了國門。
    陽關遺址位於敦煌西南70公裡的“古董灘”上, 因在玉門之陽而得名。昔日陽關城早已蕩然無存,隻 有墩墩山還保存著一座烽火臺。山下南面有一片望不 到頭的大沙灘。那片蒼茫沙灘之下,便埋藏著陽關的 遺址。不遠處的南湖綠洲,被沙丘包圍,但仍綠意盎 然,葡萄籐隨風搖曳,如一個精致的盆景。
    陽關與玉門關的選址都十分講究,占據了沙漠中 *後的一處水源。再向西便進入了令人生畏的羅布泊 荒漠。前路茫茫,生死未卜。很長時期以來,這裡便 是中國人的心靈邊界,關外是一個未知的世界。走出 去,意味著無限的遙遠與無窮的兇險。
    ***部地理著作《禹貢》中,這樣描寫** 的邊界:“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 於四海。”要探索未知的世界,傳播文明,就必須向 西穿越流沙,向東渡過大海。
    公元前126年,張騫出使西域返回長安,**次 帶回了外部的信息與知識,將中國人的視野延伸了幾 千公裡,不再困於傳說的迷霧之中。
    幾乎與此同時,漢武帝發動了一繫列對匈奴的反 擊戰。其中以公元前121年的春夏戰役*為重要。年 僅20歲的驃騎將軍霍去病深入大漠,迂回出擊,大敗 匈奴。渾邪王降漢,河西走廊**為漢朝控制。漢武 帝先後設置武威、張掖、酒泉、沙洲(敦煌)四郡, 駐軍屯田,移民實邊。
    《史記》如此記載這場輝煌的勝利——“驃騎將 軍復與合騎侯數萬騎出隴西、北地二千裡,擊匈奴。
    過居延,攻祁連山,得胡首虜三萬餘人,裨小王以下 七十餘人。”這場戰役的重要性**不亞於張騫出使 西域的成功。河西歸漢,中原王朝終於拿到了進入西 方世界的鑰匙,絲綢之路由此正式開通。
    漢代中國開闢絲綢之路的價值不僅在於拓展了交 通路線。中原華夏文明由此開始有意識關注外部世界 ,並大大延伸了本土文化的活動空間。此後各朝政府 都延續了這種對外交往的傳統,並在唐代達到了高峰 。
    自從通向世界之門被打開後,它再也無法被封閉 。
    P7-1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