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弟子規/中國古典名著百部藏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324-470
【優惠價】
203-294
【介質】 book
【ISBN】978722207855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雲南人民
  • ISBN:9787222078550
  • 作者:(清)李毓秀
  • 頁數:438
  • 出版日期:2011-08-01
  • 印刷日期:2011-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懂禮貌、講信用、孝敬師長、關愛他人、與人平等相處、懂得寬容待人……這些都是《弟子規》告訴我們的“規範”。可以說,《弟子規》是一套繫統的“兒童行為守則”,奠定孩子人生成功幸福的基礎。
    《弟子規》為“中國古典名著百部藏書”繫列之一,由李毓秀編著。
  • “弟子”,就是學生,當然不僅僅指小朋友,廣而言之,凡是想要學習 古聖先賢文化的人,都可以稱為“弟子”。“規”即規範、規矩。因此,《 弟子規》就是教導我們為人處世的規範的啟蒙書。 《弟子規》分成盡孝、行悌、謹言、守信等篇章,為了便於吟誦,三字 成為一句,朗朗上口,每一句講述的都是至關重要的做人的道德和規範。 《弟子規》為“中國古典名著百部藏書”繫列之一,由李毓秀編著。
  • 一 總敘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二 盡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鼕則溫 夏則清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返必面
    居有常 業毋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惡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三 行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顯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餘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四 謹言
    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淨手
    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污穢
    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分 下稱家
    對飲食 勿揀擇 食適可 勿過則
    年方少 勿飲酒 飲酒醉 *為丑
    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緩揭簾 勿有聲 寬轉彎 勿觸稜
    執虛器 如執盈 人虛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
    鬥鬧場 *勿近 邪僻事 *勿問
    將入門 問孰存 將上堂 聲必揚
    人問誰 對以名 吾與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借人物 及時還 人借物 有勿慳
    五 守信
    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說話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見未真 勿輕言 知未的 勿輕傳
    事非宜 勿輕諾 苟輕諾 進退錯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己 莫閑管
    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
    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
    惟德學 惟纔藝 不如人 當自勵
    若衣服 若飲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聞過怒 聞譽樂 損友來 益友卻
    聞譽恐 聞過欣 直諒士 漸相親
    無心非 名為錯 有心非 名為惡
    過能改 歸於無 倘掩飾 增一辜
    六 愛眾
    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纔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有能 勿輕訾
    勿諂富 勿驕貧 勿厭故 勿喜新
    人不閑 勿事攪 人不安 勿話擾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說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揚人惡 即是惡 疾之甚 禍且作
    善相勸 德皆建 過不規 道兩虧
    凡取與 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
    將加人 先問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報 怨欲忘 報怨短 報恩長
    待婢僕 身貴端 雖貴端 慈而寬
    勢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無言
    七 親仁
    同是人 類不齊 流俗眾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諱 色不媚
    能親仁 無限好 德日進 過日少ll
    不親仁 無限害 小人進 百事壞
    八 學文
    不力行 但學文 長浮華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學文 任己見 昧理真
    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讀此 勿慕彼 此未終 彼勿起
    寬為限 緊用功 工夫到 滯塞通
    心有疑 隨札記 就人問 求確義
    房室清 牆壁淨 幾案潔 筆硯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處 讀看畢 還原處
    雖有急 卷束齊 有缺損 就補之
    非聖書 屏勿視 蔽聰明 壞心志
    勿自暴 勿自棄 聖與賢 可馴致.
    附錄一、了凡四訓
    ** 訓立命之學
    第二 訓改過之法
    第三 訓積善之方
    第四 訓謙德之效
    附錄二、聲律啟蒙·上卷
    一 東
    二 鼕
    三 江
    四 支
    五 微
    六 魚
    七 虞
    八 齊
    九 佳
    十 灰
    十一 真
    十二 文
    十三 元
    十四 寒
    十五 刪
    附錄三、聲律啟蒙·下卷
    一 先
    二 蕭
    三 肴
    四 豪
    五 歌
    六 麻
    七 陽
    八 庚
    九 青
    十 蒸
    十一 尤
    十二 侵
    十三 覃
    十四 鹽
    十五 咸
  •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親有疾①,藥先嘗②。晝夜③侍④,不離床。
    ①疾:疾病。
    ②嘗:用嘴試味道。
    ③晝夜:從早到晚。晝,白天。
    ④侍:侍奉。
    如果父母生病了,熬制好的湯藥我們要先嘗,看冷熱是否適合。白天黑 夜都要在父母身邊服侍守候,不要離開他們的病床。
    生老病死是人生在所難免,生了病就要喫藥,侍奉長輩喫藥的基本儀節 就是自己先嘗一下,《禮記》上說:“君有疾,飲藥,臣先嘗之;親有疾, 飲藥,子先嘗之。”大概古代以湯藥為主,先嘗一下以免太燙,古人並無講 衛生的觀念。除了喫藥之外,病人需要陪護服侍,這也是子女的義務。
    侍奉生病的父母的小故事在古代是很常見的,這樣的事一般沒有什麼復 雜的情節,基本上都是強調做子女的能夠持之以恆,不怕艱苦。漢文帝的事 跡是同類故事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漢高祖劉邦的妻子呂雉是一個很有手腕的 厲害女人,劉邦死後,她實際上操控了西漢王朝的政權,並且想讓呂氏家族 取代劉氏成為天下之主,*終是一批忠於劉邦的老臣和劉家的年輕人合力鏟 除了諸呂。但是,呂後在劉邦死後大肆剪除劉邦的女人和孩子,以至於這時 要找一個合適的劉邦的繼承人都十分困難。*終,大家想到遠在北方邊境還 有一個代王劉恆是劉邦的親兒子,此時他正和母親薄氏遠離皇朝的政治漩渦 。一*終,歷經了許多周折,劉恆被接到了長安,成了漢文帝。在劉邦的眾 多女人中,薄氏的身份很低微,他們母子又很早被派到了遠方,所以他們* 終躲過了災難,而這段艱辛的生活也使劉恆特別了解民間的疾苦,養成了仁 愛慈孝的性格。劉恆在位期間,輕徭薄賦,削減酷刑,惠賜天下孤寡。他崇 尚簡樸,示範天下,終於使海內殷富,遠來近悅,天下大治。對母親,他則 極盡孝子之能,每天向薄氏請安問候,還盡量抽時間陪伴。母親生病時,他 放心不下宮女們的照顧,經常來到母親寢宮,守護在母親床前,親自為母親 端水送藥,一心想著讓母親盡快好起來。為了*好地照顧母親,文帝還親自 了解醫理,對所用藥物的劑量、服用時間、煎制要領等都能恰當地掌握。母 親每次服藥前,文帝必會親自先嘗,品一品熬煮的濃度是否適當,溫度是否 合適,如有不妥,立即返工,直到適宜母親服用之後,纔放心地端過去。在 古人看來,孝是家庭化的仁,仁是社會化的孝,仁和孝本來就是同一種品質 的不同側面,漢文帝是一個孝子,也是一個好皇帝,這兩方面是統一的。皇 帝隻是天下一人,而孝子卻是人人應該做的。在這樣的思想背景下,古人進 行道德評價時,往往習慣性地先看其人在家能否盡孝。在漢代,一個平民要 想躋身上流社會,那麼通常要先被推舉為孝廉——這個名詞的取意就是在家 能孝悌,在外能廉潔。
    **的醫療衛生狀況與古代有著天壤之別,所以,傳統孝道中的嘗藥侍 親大有需要權變的地方。現在基本不用湯藥來治病,治療、護養、觀察等一 整套醫療手段早已專業化、流程化,子女可做的大抵隻有住院陪護和支付醫 療費,而前者同樣可以雇傭專業人員,後者則大多已納入社會保障體繫,就 是說,過去分攤在每個子女身上的這部分任務正在被日趨完善的社會體制消 化接受。但有時候也會出現一些古人難以遇到的新問題,比如受醫療制度和 技術水平的局限,人們常常會遇到困難的選擇,帶風險的手術是否接受?隻 能延命不能治病的昂貴藥物是否要用、用到什麼程度?這些新問題對舊有的 觀念產生衝擊,人們常常要在彼此並不**一致的輿論、良心和現實之間做 艱難的選擇。繼承和發揚傳統的孝道並沒有什麼不合適,但任何抽像的大原 則總會遇到不特定的現實問題,如何妥當地根據原則解決問題纔是*重要的 ,對於不可避免的父母疾病問題,人們還有很多需要認真權衡的細節。P41 -4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