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拒絕光滑(張俊東談藝錄)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494-716
【優惠價】
309-448
【介質】 book
【ISBN】978750219303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石油工業
  • ISBN:9787502193034
  • 作者:張俊東
  • 頁數:267
  • 出版日期:2013-01-01
  • 印刷日期:2013-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58千字
  • 《拒*光滑(張俊東談藝錄)》由張俊東著:一個不讀書、沒有文化的畫家是畫不好畫的,文化體現在哪裡?*每體現在對自己內心和靈魂的反省能力。隨著年齡增長,審美和心態越來越樸實,句子也平實了。“後之視今,猶如今之視昔”也許再過幾年看此書中文字還會覺得有很多浮華,不成熟處,這不能不使我膽怯和心虛,常有想退卻的念頭。
  • 《拒絕光滑(張俊東談藝錄)》由張俊東著。之所以要做這本書,第一個 原因是源於喜歡。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歡讀書, 喜歡寫東西。從兒時喜歡小人書開始,養成了讀書的習慣。此讀書習慣不是 階段 性,不是偶爾,不是一曝十寒,而是持續,甚至是不曾一天間斷。書讀了一 些, 達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會有一些感悟、感想,所以也就經常在書上作一些標記 和眉 批。這是這些隨筆的最早雛形。第二個原因是多年的一個夙願。寫了一些文 章, 自然就想集結成冊。其實寫得最多的是評論、批評文章。那些評論、批評文 章大 多都發表過,也在書畫界產生過一些反響。而在讀書、寫評論文章之餘,隨 手、 隨意寫下的小文,或一個感悟、頓悟,或記錄一種心情、心緒,或一個展覽 、一 本集子的前言或跋,雖說是“邊角料”,卻有很多靈光乍現,讓自己驚喜、 情感 所至深深打動自己的東西。第三個原因是對父親的懷念。2002年8月12日, 我當時從黑龍江大慶來北京看 首屆流行書風、印風展覽,而就在此時父親突發腦溢血,趕回去時父親已沒 有清 醒意識。因為熱愛書法藝術去看展覽耽誤了父親的最佳治療,一直是我愧疚 和遺 憾的心結。今年8月22日父親去世整整十年。之前寫的《想念父親》《紙上 種植的 果園》《母親的話》等文也收入這本《拒絕光滑(張俊東談藝錄)》,權當對 父親和母親的交代和懷念。
  • 堅持
    由播音員“流口水”的特殊效果想到的
    意臨吳冠中的《美盲要比文盲多》
    學問和學術
    **次畫菊
    去看展覽的心情
    為藝的真誠
    藝術需要什麼
    是做藝術家,還是做賺錢機器?
    為什麼去批評?
    又是這樣的夜晚
    為了什麼?藝術是什麼?
    炎炎夏日裡的那個“冷顫”
    說說我的書法是怎麼回事
    零點心跡
    從《走向表現》到走向表現
    離不開鉛筆
    如遇故人
    詩情
    39分鐘的精神盛宴
    那枝玫瑰
    自由
    吳振立先生悄悄出現在京城
    關於沃興華先生專程抵京聽石開先生篆刻講座的感想
    “**經典”
    生命的渴望
    在路上
    “虛己問道”書法網絡展序
    與狼共舞
    夢想
    盛夏的清涼
    在“書畫同源”提名展上海站展覽座談會上的發言
    《王羲之筆法及其流變研究》後記
    《王羲之筆法及其流變研究》又記
    不滿意和深愛著並不矛盾
    大雪與孤獨
    這場春雪,讓我倍感孤獨
    對,有用嗎?
    繁華落盡,無心自達
    疏曠天岸馬,野逸雲中鶴
    詩意的追尋與執著
    心存高遠求文氣,能過關者自知之
    對傳統的理解和思考
    爛漫至極復歸平淡
    尋找直線與曲線
    形式構成與氣韻生動
    用“有”去表現“無”
    齊白石:人罵我我也罵人
    春夜裡,有淡淡的風吹過
    初春,拜訪邱振中先生
    老戈,一路走好
    公者,在這深深的夜晚很想與你喝一杯
    美女和藝術家關於“天纔與生命意義”的對話
    對書畫藝術的一種擔當和責任
    喝湯時,你會流淚嗎?
    斯琴高娃使《月牙兒》生韻
    感受孔祥東鋼琴演奏《黃河》
    比蒙娜麗莎smile迷人百倍的盧舍那
    張繼鋼三次“擁抱愛情”之淒美
    不聽音樂不是好孩子
    缺少了音樂的清晨
    紙上種植的“果園”
    想起父親
    母親的話
    寫給過七周歲生日的女兒
    寫給女兒八周歲生日的信
    女兒制造的感動
    悼恩師金開誠先生
    追憶金開誠先生三二事
    四哥
    能不能再為你跳一支舞
    為別人還是為自己
    清冷的夜

    寫給30歲的*後**
    我們一起走過
    寫在2006年的12月12日
    五年了,我們把真情當做生命的痕跡鐫刻在彼此心裡
    北京“窩”跡
    代後記 有點“小清新”
  • 堅持 又是歲末年初,與去年一樣,北京以一場瑞雪迎接新年的到來。
    早上送女兒去上學,還是在馬路邊的那個路口,還是那個老人,還是那 個小推 車,隻是因為大雪的原因,本來每天都要擺些青菜、面食的小推車蓋上了塑 料布。
    我猜想,小推車上一定還是和往常一樣,擺著看上去並不很新鮮的青菜。
    **次在這個路口看到這個老人和小推車,以及以後每一次看到,我都 會 想,在這樣天還是很黑的早晨,在這樣一個人們匆匆趕路的路口,賣這樣的 東西 能賺到錢嗎?而老人每天都要起得那麼早、那麼辛苦,值得嗎? 從*初看到老人時的疑問,到後來有點佩服,直到**這個下著雪的早 晨, 我對這位老人有了些許理解。其實生活中,一個人選取什麼樣的方式生存, 采取 什麼樣的方式和態度面對周圍的人們、面對身邊的這個世界,大多取決於自 己內 心世界對於一種價值的判斷。選擇在這樣的一個路口每天賣這樣的東西或許 是老 人生存的需要,但不一定必須要這麼做。作為一個旁觀者,我想在這種選擇 中, 一定有老人的想法和內心的一種堅守在支撐。特別是在這樣一個天黑黑的下 著大 雪的早晨,那個塑料布蓋著的小推車,那個佇立在雪中的老人其實是給我們 一種 標志和信念,如果在某一個清晨你看到過路口的老人,或者買過老人提供的 雖不 很新鮮但很方便的東西,**的老人無疑會給你一種力量和感動。
    在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一個經濟利益可以摧毀一切的時代,很多 人 已經懷疑是否還有恆久不變的東西。其實,無論世事如何變化,能夠按照內 心的 想法和操守做出一種選擇和判斷,盡管被別人看來可能是微弱、痴傻和沒有 意義 的,但對自己來說卻是一種信念、內心的洗禮和崇高。因為很多事情,不僅 是為 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的內心。
    2007年末北京這個下著雪的清晨,安德路27路車站旁邊路口的這位老人 讓我 肅然起敬,*讓我懂得了堅持的可貴。
    2007年12月28日 於京華安德路蝸居 由播音員“流口水”的 特殊效果想到的 ——兼談傳統意義上書畫藝術真摯情感的作用 2006年11月24目下午17:35分,坐T47火車從北京回大慶。上車不久, 列車 播音員在播餐車已經可以用餐並播報菜譜時,明顯聽到播音員在播音中有因 口水 溢出而發出的特殊聲音。播音員不是有意這樣做的,她也許還會因為自己有 口水 溢出影響自己音質而不安。其實這特殊聲音,特別是這一特殊聲音隱含的內 容, 以及與那些菜的味覺記憶混在一起的感覺,使筆者口舌生津,也有口水流出 ,並 帶來很強烈的馬上要去餐車就餐的欲望。我想那一時刻乘坐那列火車的很多 人都 會有筆者同樣的感覺。
    播音員流口水的特殊聲音,為什麼會有如此強烈的感染效果呢?後來想 ,一 是因為當時的時間是晚上六點多了,播音員肚子餓了,我和其他乘客也餓了 ,有 共同的感受和需求。二是因為意像的刺激功能。這裡說的意像不是現實中的 真實 事物,而是一種對事物的感覺記憶。播音員播報菜名時,我憑著對這些曾經 喫過 的菜的一種口味記憶產生食欲刺激,從而口舌生津,流口水。第三是因為播 音員 播音時有切身體會,感覺真摯。本來是一次很正常的播音工作,卻因為播音 員很 真摯的“流口水”*後使乘客流口水完成了一次從藝術加工到藝術演出再到 收到 良好效果的全過程。
    從上邊分析的三個原因看,欣賞藝術作品(演出活動),一方面需要觀者 有 需求、有願望。如果當時筆者酒足飯飽,肚子不餓,可能播音員如何流口水 ,筆 者也不會注意到,*談不上有什麼特殊感覺。第二,參與藝術欣賞活動需要 觀者 有一定的“欣賞能力”,並不是沒有經過任何專業培訓和藝術修養的所有人 都能 很好地欣賞藝術。好的藝術作品(活動)都是在其精微、細微處,需要觀者具 備 **敏銳的感受能力。如果筆者和乘客感受能力不夠敏銳,也許就不會捕捉 到、 感受到播音員流口水的特殊播音效果,也就談不上什麼刺激和感受。第三點 是藝 術家在創作時一定要有切身體會,要有真摯情感投入。如果前兩點都具備了 ,但 藝術家沒有真摯情感投入,也很難達到好的藝術感染效果。對於藝術家而言 ,這 點是*重要的。大家都知道要讓觀者動容,表演者一定先感動;要讓觀者流 淚, 表演者首先在心裡先流淚。如果播音員沒有“餓”的感覺,這些菜譜也沒有 帶給 她意像刺激,她就不會有流口水的切身體會,也不會把流口水的聲音傳播出 來, 當然筆者和其他乘客也不會口舌生津,大流口水了。
    當我們面對書畫藝術時也是這樣。如果不是發自內心喜歡,其實以內心 喜 歡這樣的標準來衡量有些低,應該說,如果一個人立志在書畫藝術上有所成 就、 有所擔當,對書畫藝術應該是內心的一種需要。這種內心的需要體現在學習 、研 究與創作的方方面面。在創作時,如果沒有一種真切情感的投入,沒有在一 種狀 態裡,何異於抄了一段書、臨了一張構圖,又怎麼會打動別人。因為書畫藝 術傳 遞的不僅僅是技法、書寫內容、描繪景物等外在形式,重要的是它要傳遞一 種情 感、一種狀態、一種境界等內形式。這種內形式我們稱它為內韻、格調或境 界。
    當前很多藝術院校學生在創作上都很講究形式構成中的誇張、造型等新手段 ,我 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對,關鍵是在做這些誇張和變形時,是不是一種真實的狀 態, 有沒有一種真情感的表達。我們都知道媽媽對孩子的愛一般都是比較誇張的 ,孩 子經歷了一點點小事,比如手上扎了一個小刺,媽媽的表情、感覺、動作一 般都 很誇張,我們可能會覺得有點過,但是都能理解和接受。為什麼,因為媽媽 的情 感、感覺和動作是真摯的。
    為什麼我的眼裡總噙滿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藝術是這樣 , 傳統意義上的書畫藝術*是這樣,你真摯地對待她,她就真摯地對待你。
    2009年2月12日晨 於京華雍和堂 P002-00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