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安靜(周國平散文精粹本)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128-185
【優惠價】
80-116
【介質】 book
【ISBN】978753544612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長江文藝
  • ISBN:9787535446121
  • 作者:周國平
  • 頁數:236
  • 出版日期:2010-10-01
  • 印刷日期:2010-10-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94千字
  • 什麼是人文?什麼是人文精神?有很多人擁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結出的碩果卻並不是很多,真正有獨立的哲學思考,有生動的東西也並不是很多,但無疑周國平算是一位代表人文精神的學者,這位學者既是一位哲學家,也是一位詩人,他用散文的筆調寫他的哲學思考,用哲學思考來貫穿他的文學寫作。這本散文集將**我們用*多的時間去閱讀、思考。作者在大學和其他場合做過若干講座,*近把講稿加以整理,也收在了本書中。
  • 本書是作家周國平的第三本散文集。 本書收集了作者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作品。在將近四年的時間裡 ,作者逃離了鎂光燈的追逐,為自己的心靈保留一個自由安靜的空間,一種 內在的從容和悠閑,由此作者筆下的文字也透露出安靜的意蘊,讓讀者也隨 之處於一種超脫了世俗的浮躁的狀態中,從而對現實、對自己的生存有了一 個更為深刻的認識與升華。
  • 初版序

    **輯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成功的真諦
    好夢何必成真
    小康勝大富
    一個人和三個人稱
    豐富的安靜
    安靜的位置
    精神拾荒三步曲

    第二輯 靈魂的在場
    智慧和信仰
    靈魂的在場
    讓世界適合於小王子們居住
    上帝眼中無殘疾
    臨終的尊嚴
    神聖的交流
    平凡生命的*唱

    第三輯 在維納斯腳下哭泣
    在維納斯腳下哭泣
    能使男人受孕的女人
    欣賞另一半
    愛使人富有
    愛情是一條流動的河
    可能性的魅力
    親密有間
    婚姻如何能長久
    戀家不需要理由
    夫妻間的隱私
    用什麼報答母愛
    溝通、隔膜和關愛
    海灘上的五百六十二枚貝殼

    第四輯 精神尋找形式
    在失語和言說之間
    答《詩刊》雜志問
    詩歌創新和詩人使命
    沒有人是專門寫散文的
    自由的寫作心態
    純粹藝術:精神尋找形式
    一個現代主義者對後現代主義的感想
    零度以下的輝煌
    搖滾的真理

    第五輯 中國人缺少什麼
    紀念所掩蓋的
    人類的敦煌
    讀魯迅的不同眼光
    誠信、信任和人的尊嚴
    中國人缺少什麼

    第六輯 向教育爭自由
    向教育爭自由
    父母們的眼神
    記錄成長
    休閑的時尚
    個性、人性與榜樣
    醫學與人文關懷

    第七輯 靈魂隻能獨行
    南極素描
    孤島斷想

    第八輯 講演輯錄
    哲學是永遠的追問
    哲學與精神生活
    人生的哲學難題
    尼采的哲學貢獻
    人文精神的哲學思考
    與中學生談寫作(提綱)
  • 臨終的尊嚴——山崎章郎《*後的尊嚴》中譯本序 本書的作者山崎章郎是一位有深切人文關懷的日本醫生,在多年治療癌 癥末期病人的實踐中,他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也積累了很多的疑問。於是有 **,當他翻開柯波拉·羅絲的“死亡學”開拓之作《死亡與死亡過程》時 ,他的認識很自然地發生了一個轉折,用他的話說,他到那時為止所認同的 醫學常識被輕易地推翻了。他的這個轉折,簡單地說,就是把對於臨終病人 的態度由徒勞的救治變成了有效的關懷。在書中,他給我們講述了他親自治 療過的十個病人的故事,轉折發生前後的病例各占一半,通過對照令人信服 地證明了這個轉折的合理性。
    對於一個患了*癥並且確實救治無望的病人,要不要把真相告訴他?這 是醫生以及病人的親屬首先會遇到的問題。在多數情況下,人們采取的是隱 瞞和欺騙的策略,並輔以空洞的鼓勵。山崎章郎一開始也是這樣做的。這在 一定程度上是情有可原的,因為病人自己也往往害怕知道真相,不肯接受近 在眼前的死亡。但是,隨著病情實際上的惡化,病人必然會對專門給他準備 的虛假的說明產生懷疑,並且終於**不相信。*後,一個沒有人相信的謊 言橫在病人和世界之間,阻礙著真實的交流,籠罩在病人四周的這種虛偽的 氛圍每每把病人逼入至深的孤獨之中。事情的確古怪:一個人要死了,周圍 的人都知道這件事和討論著這件事,唯有當事人被排除在了外面。一個不能 不問的問題:那個即將死亡的人究竟是誰?山崎章郎確實不斷地向自己問了 這個問題,他終於得出結論:病人有權知道與自己的生命有關的重要信息, 有權決定怎樣度過生命*後的時光。在被告知了真相以後,病人誠然會感到 *望,但這種*望要比那種因為被欺騙然後又識破欺騙所感到的*望好得多 ,他至少可以由於受到信任而產生出自己面對死亡的尊嚴感和勇氣,並且有 可能在坦誠的氣氛中與醫生和家人進行正面的交流了。
    面對患了*癥的垂死病人,醫生遇到的另一個問題是要不要盡一切努力 來延長其生命,哪怕隻是延長一分一秒?現代醫學對此的回答是肯定的,它 也確實擁有這方面的手段。然而,經歷過許多給臨終病人做復蘇術場面的山 崎章郎越來越確信這種做法的無意義,他甚至批評說,這是在對一個全無意 志的軀體進行迫害,把患者與家人之間*富有人性的死別時刻變成了醫務人 員一展雄風的戰場,侵犯了瀕死者的*後的尊嚴。復蘇術隻是一種**的情 形,擴大開來說,就是人們至今仍在爭論的安樂死問題。當*癥患者生命的 延續隻成了無法解除的持續痛苦之時,在患者自願的前提下,是否允許使用 醫學手段幫助他提前結束生命?山崎章郎沒有直接討論這個問題,不過他的 原則是清楚的,就是主張每個人在擁有做人的尊嚴的情況下去迎接死亡。作 為一個醫生,他特別關心除痛對策。他觀察到,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往往會 導致患者的人格崩潰。使他憤慨的是,某些醫生對病人的興趣**於病人身 上的癌細胞,一旦癌細胞的發展超出了他們的能力後,他們對病人越來越劇 烈的身體疼痛表現出令人震驚的冷漠,,病人在他們眼裡就成了一個光會喊 痛的麻煩家伙了。事實上,醫學應該也能夠替癌癥末期病人做的*好的事情 恰恰是盡量替他們解除疼痛,而不是讓他們在疼痛的折磨中盡量苟延殘喘。
    很顯然,山崎章郎關心的問題圍繞著一個中心,就是當醫學對於*癥末 期患者在救治上確實已經無能為力之時,如何使患者獲得臨終的尊嚴。當死 亡仍有可能抵御之時,醫生和患者自己當然應該與死亡搏鬥,而當死亡已經 明顯地不可抵御之時,就應該停止這個搏鬥,共同來面對死亡。在這種情形 下,患者自己的任務是怎樣以尊嚴的方式度過生命的*後時光,醫生的任務 是為此創造條件,包括肉體上的解除疼痛和心理上的克服恐懼,這就是臨終 關懷的要義。然而,要把立場從救治轉變到臨終關懷上來,不是單靠醫生改 變認識就能做到的,*重要的是必須改變現有的醫療體制。山崎章郎原著的 書名是《在醫院死亡》,他在書中反復申述的論點是:現有的_般醫院根本 不是適合於人們迎接死亡的地方。一般醫院的醫療體繫是為救治而設_的, 它的全部忙碌都是圍繞著那些可以治愈、至少可以活著走出醫院的病人,那 些無法救治、注定要死在醫院裡的末期病人就往往被打入了冷宮。因此,有 必要為這樣的病人專門設置安寧病房或安寧醫院,其**的任務就是臨終關 懷。在山崎章郎以及給了他啟示的柯波拉·羅絲看來,*為可取的選擇是居 家死;讓病人在臨終前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在親人的愛護下走向安息。
    在過去的時代,居家死曾經是常規,現代醫學把這個常規打破得如此**, 使得相反的情形成了常規。現在,也許是到回歸傳統的時候了。
    由於本書的研究對像是臨終病人,讀這樣一本書當然不會是一件輕松愉 快的事情。但是,我覺得,讓自己為讀它而沉重一些時間是**值得的。一 個不幸的事實是,我們一生中會不止一次地面對臨終的親人。另一個不幸的 事實是,我們自己也遲早會成為一個臨終病人。因此,我們每個人和書中討 論的問題都有逃不脫的干繫。譬如說,如果我們的親人患了*癥,要不要告 知真相?如果*癥到了末期並且造成極大痛苦,是否采取安樂死?或者反過 來,我們自己處於這種境地,我們希望親人怎麼做?對於這類問題,我們通 常采取回避的態度,潛意識裡是把它們的解決交給了大難臨頭時的本能反應 。然而,由於沒有認識上和精神上的準備,本能的反應往往是盲目和混亂的 。也許較好的法子是預先把這些揪心的問題想清楚了,在親人之間討論清楚 了,心裡有了一個底,到時候反而會感覺一種踏實。我相信這是向除了醫療 體制的決策者和醫生之外的普通讀者推薦本書的一個理由。我要順便指出, 本書文筆流暢,繁簡得體,加之字裡行間透出的體貼和智慧,所以雖然故事 本身是傷心的,卻仍然很能吸引我們讀下去。
    本書所討論的問題僅涉及“死亡學”的某些課題。在西方和日本,“死 亡學”的研究已經十分興旺,內容包括安寧照顧、安樂死、醫療倫理學、醫 療體制改革、末期患者心理、瀕死體驗、精神解脫等等。死亡是生命的重要 階段,一種文化越是關注整體的生活質量和生命意義,就必然會越重視對死 亡問題的研究。這一研究涉及面很廣,需要哲學家、宗教家、心理學家、社 會學家、醫學家等等都加入進來。我期望本書的出版能夠起一個推動作用, 促使我們把*多的有關著作翻譯過來,同時把我們自己這方面的研究開展起 來。
    2000.10 P33-36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