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天地過客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321-467
【優惠價】
201-292
【介質】 book
【ISBN】978754730608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 ISBN:9787547306086
  • 作者:曾紀鑫
  • 頁數:360
  • 出版日期:2013-09-01
  • 印刷日期:2013-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24千字
  • 《天地過客》由曾紀鑫著,在一個浮躁與喧囂的社會泅渡,經常會有一種失去自我的感覺。
    我們被時下流行的服裝所包裹,在西方人創造的物質文明中度日,於如潮的人流與車流中奔波,實難明了自己異於他人的不同之處到底何在。因此,時常免不了惘然四顧,一種探究與追問不由自主地漫過心頭:一個真正的我,屬於自己的我,到底在哪裡?
    隻有發出自己的聲音,纔能擁有一片獨特而明媚的天空;經常傾聽自己的聲音,纔不至於迷失自我;無數獨特的聲音與無數明媚的天空相互交彙、融合在一起,可以預見的是,必將構成一個充滿**、勇於創造、搖曳多姿的燦爛世界……
  • 《天地過客》由曾紀鑫著,本書所收100多篇作 品,創作時間拉得很長,基本囊括了作者自1985 年開始發表作品以來的散文、隨筆、雜感之精華。除 個別篇章外,大多比 較短小,約三分之二的文章僅千字有餘。 盤點20多年來斷斷續續隨手寫下的這些文字,值 得欣慰的是,其中 少有應景之作。收入《天地過客》的“鄉村情懷”、 “生命的洗禮”、“無法逃避”這三輯中 的文章多屬一二十年前的舊作,至今似乎也沒有過時 。它們發出的聲音 雖然那麼微弱,也談不上多麼獨特,更不見得有多大 價值,但至少沒有違 心之語——總得感於心,動於懷,悟於中,方能形諸 筆墨。也就是說,多 少算得上屬於自己的聲音。
  • **輯 天地過客
    天柱山感悟
    在北碚
    西部二題
    臺灣二題
    額濟納之旅
    茶馬古驛那柯裡
    映秀的涅槃與新生
    溫暖魯迅生命的永恆亮色
    湖北人
    武漢的橋
    鄂西三“神”
    邊緣化的沃土
    西塞山下龍舟會
    一座年輕而古老的城市
    滄桑民居寫春秋
    鼓浪嶼,持續百年的中西混搭
    茶山茶人茶情
    一座小島的魅力與認同
    定海古城
    日常生活的華彩樂章
    定格□埔
    皇城遺夢望汴京
    第二輯 鄉村情懷
    啞者的聲音
    安身立命的土地
    生命中的水稻
    溫暖而潔白的棉花
    在暴風雨中
    印章——孩提紀事之一
    綠色的世界——孩提紀事之二
    顫動的黎明
    我與“國球”
    初為人師
    望月
    野菜
    懷念野味
    別致的室內樂
    都市裡的耕耘
    蘿卜干
    都市裡的綠蟈蟈
    回家的路
    第三輯 生命的洗禮
    浸潤音樂
    在邊緣行走
    享受孤獨
    何處是歸鄉
    生命的洗禮
    泅過喧囂是寧靜
    列車之旅
    穿越城市
    寧靜與躁動
    夜行記
    漫漫旅程
    *望的逃走
    朋友
    城市短章
    “反面教材”的**
    書非買不能讀也
    淘書的樂趣與創作
    閱讀是一種修煉
    第四輯 無法逃避
    下流與上流
    下跪與傳統
    認識金錢
    誠信的缺失
    關於消費
    官場訣要
    快餐文化
    找點事做
    放松自己
    追趕時髦
    適度表演
    人生的缺憾
    輸的藝術
    換一個角度
    守住自己
    雙面鋼鐵
    壓力與創造
    調整順序
    人生坐標
    面對死亡
    無法逃避
    真正的瀟灑
    好鋼用在刀背上
    為自己高歌與悲泣
    邁向生命的永恆
    痛苦,不可或缺的享受
    傳統文化與揚棄之路
    民間文化的死與生
    愛情逆反心理
    第五輯 時代風雲中的抉擇
    另類思想家李贄
    偉大的作家與超撥的人生——紀念托爾斯泰逝世100周年
    武昌首義回望與反思——辛亥革命100周年祭
    從剃頭到理發
    嚴復的起點與歸宿
    紅十字閃爍的天空
    時代風雲中的抉擇
    後記:傾聽自己的聲音
  • 天柱山感悟 面對 隻要稍具地理知識的人都知道,我國五大名山乃 東嶽泰山、西嶽華 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但是,卻很少 有人知道,在我國古代 歷史中的一段時期,南嶽並非衡山,而是位於安徽省 西南部的天柱山。
    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南巡,登臨天柱山, 設臺拜祭,封為“南 嶽”。直到589年,隋文帝為了開拓南疆,纔改封湖 南衡山為南嶽。其間 近七百年的時間裡,天柱山一直以“南嶽”享譽於世 。
    從此以後,天柱山的冷落與寂寞可想而知。盡管 唐、宋、明朝時天柱 山是佛教、道教的興盛之地,但它再也無法回歸往昔 被譽為“南嶽”時的 顯赫與熱鬧了。20世紀80年代初,天柱山被列為** 重點風景區,似 乎又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注目稱道了。
    我們是在一個初秋的日子進入天柱山的。天氣轉 涼,各地名山皆從 燥熱與喧囂中掙脫而出,呈現出它本真的容顏。而隻 有面對事物的本來 面目,我們纔談得上去真正地感受它,認識它。
    站在天柱山腳下,面對浩浩莽莽的大山,人,似 乎變得格外渺小。汽 車沿盤山公路緩緩行駛,我們漸漸深入山腹,天柱山 變得親切起來。汽 車行至天柱林場,山勢*加陡峭了。下了車,一行人 走在長長的山道上, 見不到一個遊客,偶有個把行人,也是當地的山民或 是風景區的管理人 員。四周一片幽靜,人也變得純粹了。雖然如此,能 感到的不是融入其 間,而是在靜默之中,我們與天柱山的一草一石似乎 開始了一場喃喃 對語。
    天柱山的每座山嶺,皆由怪石組成。一塊一塊的 石頭,層層堆壘著 砌成了一座座高大而嶙峋的山峰。這不禁使我想起了 搭積木的遊戲,一 雙無形的大手操縱著千姿百態的岩石,隨心所欲地構 建著人間奇跡。這 奇跡的制造者並非上帝,而是大自然。天柱山岩石的 礦物組合十分獨 特,歷經成千上萬年的斷裂與剝蝕,纔形成了我們今 天所見到的奇特景 觀。有時,風化的獨特達到了令人驚嘆的地步。我們 仰望一座高大的石 壁,岩石漫漶出一幅別致的圖案。導遊指著圖案說, 瞧,這不是咱安徽省 的地圖嘛!掏出地圖一比照,還真的像極了,神奇得 令人費解。飛來峰 高聳入雲,為天柱山第二大峰,奇怪的是峰頂穩穩地 壓著一塊三丈有餘 的岩石,仿佛自天外飛來,給飛來峰戴上了一頂石帽 。*有趣味的要數 神秘谷中的洞穴了。一條一裡多長的峽谷,全由方形 、圓形、月牙形等各 種岩石組成,洞套洞、洞連洞,置身其中,屈身前行 ,左拐右旋,如入迷宮。
    在緊要處,你斷不可往光亮之處前行,否則將是一條 “*路”。哪裡漆黑, 你就邁向哪兒,這樣纔能尋到出路。神秘谷之神秘, 由此可見一斑。
    因為風化,天柱山有些山嶺覆蓋了一層細碎的石 子、流沙。我走在 隊伍前面,腳踏碎石與流沙,弓腰向上攀緣。爬到山 頂,喘吁吁地回頭一 望,不覺驚獃了,一行人仿佛置身廣闊的沙漠地帶, 一步一步地尋找著生 命之泉,耳邊隱約傳來悅耳的駝鈴聲,頓時一陣粗獷 雄奇的勁風拂過我 的心頭…… 又是風化,使得天柱山險峻無比,那奇谷天梯、 一線天、千丈岩,聽聽 名字就夠驚險的,*不用說身臨其境去攀緣、遊歷和 感受了。
    與風化相關,值得一書的奇景還有煉丹湖。在崇 山峻嶺的懷抱中, 靜靜地躺著一個湖泊,幽藍的湖水倒映著蔚藍的天空 ,美麗極了。盡管 滲漏、流失,但天柱山地區1900毫米的年降雨量仍使 它一年四季儲滿 清水,永不枯竭。
    正是風化,形成了天柱山的奇特,增添了它的豐 富多彩,造就了它的 包羅萬像。天柱山既有泰山的雄偉,也有華山的險峻 ;既有江南的秀麗, 也有西北的壯美;既有坦蕩無遺的裸露與呈現,也有 神奇古怪的隱秘與 訴說…… 終於站在了海撥1488.4米的*高峰——天柱峰前 ,此峰直插九 霄,如錐如柱,似蓮花樓臺,疊嶂層巒,空青積翠, 瑰奇秀麗,不可名狀。
    風吹雲散,隱約可見峰上刻有“孤立擎霄”、“中天 一柱”八個大字。遺憾 的是,天柱峰奇險無比,難以攀緣,從古至今,隻有 三人登上峰巔。無法 體驗“會當凌*頂,一覽眾山小”的意境,唯有面對 天柱山,望“峰”興嘆的 份兒。
    其實,這樣*好。人類過多的侵襲與征服會使天 柱山面目全非,從 而失去它的自然與本真。況且,一定的遺憾與適當的 距離纔是審美的* 佳狀態。如此看來,南嶽由衡山取而代之,天柱山曾 經有過的一段冷落 與寂寞,反倒是它的一大幸事了。
    野花為誰開 一行人走在初秋寂寞而蜿蜒的山道上,沒有風聲 、蟲鳴、鳥叫,靜謐 籠罩山野。我們也沉默著,靜靜地感受周圍的一切。
    空谷足音清晰地回 蕩裊繞,別有一番情趣與韻味。
    突然,我見到了道旁的一朵野花,不覺一聲驚呼 ,趕忙跑了過去,蹲 下身子認真地觀賞起來。這是一朵叫不上名字的深藍 色小花,它開在一 根長長的細莖**。四周是草叢、樹木、籐蔓,野花 卓然獨立,是那麼熱 烈蓬勃、生動可愛,充分展示著生命的燦爛。特別是 它的深藍色彩,恰如 頭頂湛藍的秋空,高遠而深邃,神秘而肅穆,令人心 旌搖蕩,神思翩 躚…… 這時,一聲叫喊將我從欣賞與陶醉中拉回現實, 至友鄧君正站在前 面向我招手。抬眼望去,大家已然走出好遠。我瞧瞧 野花,舍不得就此 撇開離去,便狠狠心,將那細莖掐斷,如獲至寶般地 拿在手中,跑步趕上 前行的隊伍。
    鄧君見了野花,情不自禁地贊嘆它的艷麗,同時 惋惜它的就此夭折, 聲討我對它的“暴行”。我分辯說,野花得感謝我纔 是,它寂寞地開著,又 將寂寞地凋謝,是我發現了它的美麗,其生命價值纔 得以實現。說著,猛 然想起陸遊詞作《卜算子·詠梅》,不覺吟誦道:“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 主,已是黃昏獨自愁,*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 任群芳妒。零落成泥 碾作塵,隻有香如故。”又將野花湊近鼻端,深深地 吸了一口。一股淡雅 的馨香頓時充盈胸腹,於是,不由得反問自己,難道 沒有我的發現,野花 的存在便真的失去意義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在 我沒有見到之前, 它已經展開花瓣存在著,顯示出生命的圓滿;我的發 現反使它慘遭“阨 運”,隻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從這一角度來 看,是我斬斷了它的生 命之源,使它的價值化為烏有…… 就這麼一朵野花,不覺使我心思煩亂,理不出個 明晰的頭緒來。它 開在深山野地,沒有同伴,沒有競爭,自然也就沒了 嫉妒與恭維。那麼, 它到底為誰而開放呢?既不為人類,也不為同伴,難 道為那些野草樹木、 籐蔓岩石、秋蟲小鳥、野兔頑猴,抑或秋雲、風雨嗎 ?顯然都不是!它盛 開著,孤孤單單、寂寂寞寞,卻又旺盛飽滿、熱熱鬧 鬧,真可謂蓬蓬勃勃、 轟轟烈烈了。不在乎環境,不在乎觀眾,不在乎對像 ,作為一種生命,它 曾經生存過,怒放過,輝煌過,既不為別人,也不為 自己。沒有強迫,沒有 **,自自然然孕育,自自然然盛開,又將自自然然 凋零。一切順乎自 然,圓融而完滿。這,難道不是一種天地之大道,一 種永恆的呈示麼?由 此觀之,生命的意義,正在於生命本身,在於生命那 展開的過程之中。
    於是,又想到了一則佛教故事。傳說釋迦牟尼在 靈山會上說法時, 一言不發,隻用一隻手撚起一朵鮮花微笑。弟子們頓 時寂然,用心揣摩 他的用意,但都不甚明了,隻有弟子迦葉心領神會, 突然破顏微笑。於 是,釋迦牟尼便將心印法門傳給了迦葉。這一法門, 有別於正統佛教,它 微妙無相,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傳至我 國,後來發展蔓延為 影響深遠的中華禪宗,演奏出無數繽紛燦爛的千古* 唱。
    釋迦牟尼當時撚著的那朵鮮花,不就是一朵艷麗 無比的野花嗎? P3-6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