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幽處滿茶煙(上下)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1131-1638
【優惠價】
707-1024
【介質】 book
【ISBN】978750605131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東方
  • ISBN:9787506051316
  • 作者:王晶//汪富亮
  • 頁數:450
  • 出版日期:2012-09-01
  • 印刷日期:2012-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33千字
  • 品茶,是一種生活方式,愛茶的人,內心都不會太浮躁,當你推開茶館的門,你就開始了修煉。
    從古今茶人到名茶軼聞,從茶館風貌到人生百態,本書是茶友了解茶文化的**讀本。
    從大隱隱於市的茶樓到藏於山水間的小館;本書精選了各具特色的茶樓,供您一探究竟。
    從茶人到茶道,從茶器到茶館,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為茶友奉上值得珍藏的圖文讀本。
    王晶、汪富亮編著的《幽處滿茶煙》,一本說明,亦或是一卷散文,或者也可以稱之為一路遊記,讓愛上茶香的你我,一起出發,走進茶的前世今生,去領略漫漫五千年的茶香世界,去見識到被評為全國*佳茶館的風采真情。
  • 王晶、汪富亮編著的《幽處滿茶煙(上冊)》是一卷散文,也可以稱為 一部遊記,讓愛上茶香的你我,一起出發,尋訪茶的前世今生,走進茶的世 界,去見識那些風味獨特的茶館。   《幽處滿茶煙(下冊)》則精選了全國各地的特色茶館,按照地區羅列 ,希望讀者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找到最喜愛的茶館。
  • 《幽處滿茶煙(上冊)》
    前言
    一茶世界
    茶史
    芳澤起中華:茶的起源
    比屋之飲,殆成風俗:成於唐朝
    雅俗共賞,鬥茶成風:興於宋代
    香飄巷陌,福澤萬家:盛於明清
    東方贈予西方的*好禮物:茶的傳播史

    茶道
    中國茶道:盡在功夫
    櫻式茶道:東洋茶道
    英倫茶道:下午茶
    茶藝四要:茶、水、火、器
    茶境四諦:清、靜、和、美
    茶香入食:茶膳傳統

    茶禮
    茶不輸酒:以茶待客之道
    以茶聚友:茶話會與社交
    喝茶定終身:茶與姻緣
    茶罷恩怨了:茶與情仇
    禮尚往來:茶葉送禮傳統

    名茶
    六大茶類:各具韻味
    悠然茶香:美麗傳說

    茗家
    茶可雅志:千古文人與茶
    君不可一日無茶:帝王與茶禪
    禪茶一味:佛教與茶
    天人合一:道家與茶
    茶情茶趣:紅樓與茶

    老館
    北京茶館
    杭州茶館
    天津茶社
    四川茶館
    廣東茶樓
    上海孵茶館
    參考文獻

    《幽處滿茶煙(下冊)》
    老舍茶館
    ***家民俗茶館——記老舍茶館
    清香林
    溫馨的港灣——記北京清香林茶樓
    玉恆祥
    都市減壓閥——記北京玉恆祥茶樓
    泉茗緣
    一場泉水與茗茶的愛戀——記北京泉茗緣茶店
    印家
    一杯茶,一捧生活——記北京印家天生茶館
    湘水
    在追求自立和榮譽的路上——記湘水茶園
    潤宏富
    茶香不怕胡同深——記潤宏富茶館
    湖心亭
    百年茶飄香,湖亭兩相映——記湖心亭茶樓
    秋萍茶宴
    茶與美食的饕餮盛宴——記上海秋萍茶宴館
    紫怡茶道
    紫氣東來,悠然自怡——記上海紫怡茶道
    大可堂
    深弄香茗——記上海大可堂茶園
    風雅頌
    詩經、美與茶的唱和——記風雅頌茶館
    荔花村
    “健康飲茶”為你我——記荔花村茶藝館
    尚泉茶韻
    品茗尚泉樓,悠然浸茶香——記濟南尚泉茶韻茶館
    山東有朋
    有朋之韻,韻然天成——記山東有朋茶業集團
    萬年春
    千簍龍芽萬年春——記煙臺萬年春茶館
    鴻漸
    荊楚茶香引鳳來——記荊州鴻漸茶藝館
    大河
    石雕與茶的踫撞——記大河茶館
    明惠舂園
    明德修身,惠己達人——記湖南婁底明惠春園茶莊
    淥羽
    淥水旁邊,茶香漫情——記淥羽茶藝館
    西湖老龍井
    茶水雙*——記西湖老龍井御茶園
    大唐茶韻
    唐朝並不遙遠——記大唐茶韻茶館
    感德龍馨
    “冰城”品茗正當時——記哈爾濱感德龍馨
  • 陸羽認為,“至若救渴,飲之以漿。蕩昏寐,飲之以茶”。口 渴隻需湯水,而飲茶,*能使得頭腦清醒,勵志律己。中國文化素 來都十分重視個人的修身和道德的完善,陸羽開創的修德思想,比 較容易為文人士大夫們所接受。而這種對茶德的共同追求,不但讓 茶文化*加深刻,也在茶史中留下了不少品茶愛茶之茗家的故事。
    俗話說:酒壯英雄膽,茶引文人思。其實,茶在許多文學家、 藝術家眼裡已經不止是一杯解渴或者招待客人的普通飲品了,而是 逐漸變成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飲茶能怡神醒腦,有助文思,因此格外受文人喜愛。而這份不 解之緣,也使得茶文化成為中國人文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於唐朝 興起並在之後得到較大發展的茶文化,同時也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 豐富、高雅、含蓄的特點。
    “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從古至今歷朝歷代**的 文人墨客們不僅酷愛飲茶,而且還經常借詩言志,在自己的作品中 去描寫和歌頌茶葉,為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茶詩、茶畫、茶歌、 茶戲等作品。
    如果品茗隻為品滋味,把玩精美器具,滿足一時的感官享受, 那麼,再精細考究的茶藝也會流於形式,*終因為缺少生命力而消 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所以品茗的*高層次是品性,即在飲茶的同 時又達到精神的愉悅和升華,這纔可以稱為茶道。唐代茶道內涵十 分豐富,概括地說,它溶注了中國文化的精髓,將修身養性之道貫 穿其中。而這些功勞,也不能不感謝那些真心愛茶的文人騷客們。
    唐朝以來流傳下來的茶文、茶詩、茶畫、茶歌等,無論在數量 和質量上,形式和內容,都大大超過了唐以前的任何朝代。飲茶過 程既是品味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調節和修養的過程,是靈魂的淨 化過程。
    茶文化為中華民族異彩紛呈、燦爛輝煌的傳統文化增添了新 的形式和內涵,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飲茶、賦詩、會友,根植於 民間百姓的社會生活,為廣大人民所普遍接受,逐漸積澱和固定下 來,成為一種**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態,這是茶文化得以順利發 展,且盛行、繁榮至今的堅實基礎。
    揚州八怪之鄭板橋——茶之怡情養性 作為揚州八怪之首的怪纔鄭板橋,曾經做過12年的七品官,因 為為人清廉剛正,所以終身沒有在仕途上有大的作為。但是一生清 雅清貧,卻是鄭板橋為之驕傲的地方。
    鄭板橋喜歡將茶飲與書畫相提並論,他認為飲茶的境界,其實 與書畫創作的境界是相互契合的。還在任的時候,鄭板橋曾經畫過 一幅墨竹圖,上面題詩日:“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作為他創作的重要伴侶,茶見證著這位清廉官員對下層民眾的 深厚感情。而在鄭板橋的創作中,我們也總能夠看到他的詩文書畫 的背後,不時透露出對民情風俗的濃厚的興趣。這種清新的內容與 別致的格調,讓鄭板橋的身影,隱藏在傲然挺立的竹菊之間,永不 消散。
    “茅屋一間,新篁數竿,雪白紙窗,微浸綠色,此時 獨坐其中,一盞雨前茶,一方端硯石,一張宣州紙,幾筆 折枝花。朋友來至,風聲竹響,愈喧愈靜。” “墨蘭數枝宣德紙,苦茗一杯成化窯。” “楚尾吳興,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 “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鬥茶。白菜青鹽祝子 飯,瓦壺天水菊花茶。” “不風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節柯。*愛晚涼佳客 至,一壺新茗泡松蘿。” “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閑時來喫茶,黃土築牆茅蓋 屋,門前一樹紫荊花。” 愛國詩人陸遊——茶以表心 陸遊是南宋**的愛國主義詩人,一生為**和百姓嘔心瀝 血,也留給後人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譬如“壯心未與年俱老,死 去猶能作鬼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至今還 都廣為人們所吟誦。
    據史料記載,僅陸遊的一部《劍南詩稿》,就有詩九千三百多 首。他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並非虛數,而這其中涉及茶事的就 有三百首之多,為歷代詩人之冠。
    陸放翁一生曾出仕福州,調任鎮江,又入蜀、赴贛,輾轉祖 國各地,在大好河山中飽嘗各處名茶。而正所謂茶孕詩情,裁香剪 味,因此陸遊的茶詩情結,也是歷代詩人中*突出的一個。
    陸遊的茶詩,涵蓋的面很廣,從詩中可以看出,他對江南茶 葉,尤其是對故鄉茶的熱愛,幾乎達到了痴迷的境界。他還自比詩 中陸羽,“我是江南桑苎翁,汲泉閑品故園茶”。
    陸遊在詩中還對宋朝開始流行的“分茶遊戲”作了不少的描 述。分茶是一種技巧性很強的烹茶遊戲,善於此道者,能在茶盞上 用水紋和茶沫形成各種圖案,因此,分茶也有“水丹青”之說。
    陸遊在詩中寫道,他常與自己的兒子進行分茶,調劑自己的生 活。陸遊在《臨安春雨初霽》一詩中吟道:“矮紙斜行閑作草,晴 窗細乳戲分茶。”詩中表露的閑散心境,也間接地反映出在**多 事之秋,愛國志士被冷落的沉重的社會景像,也反映出南宋王朝的 腐敗和衰落。
    當代文人——茶之文思催化劑 被稱為“能夠插入敵人心髒的匕首”的名作家魯迅,也是一位 茶愛好者。魯迅自棄醫從文,就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如何拯救 廣大民眾的精神上來。而平日裡,他經常是一邊構思寫作,一邊悠 然品茗。在他客居廣州的時候,他就曾經這樣贊嘆:“廣州的茶清 香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談。” 因此,當年廣州陶陶居、陸園、北園等茶居,都曾經留有魯迅 尋茶品茶的足跡。對品茶,魯迅還有一套自己獨到的見解:“有好茶 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首先就必須練功夫,其次是練出來的特 別感覺。” **文人郭沫若從青年時代就喜愛飲茶,他不僅愛茶,而且 還稱得上是一位品茶行家,對中國名茶的色、香、味、形及歷史典 故都很熟悉。1964年,他到湖南長沙品飲高橋茶葉試驗站新創制的 名茶——高橋銀峰,大為贊賞,揮毫寫下了《初飲高橋銀峰》詩: “芙蓉國裡產新茶,九嶷香風阜萬家。肯讓湖州誇紫筍,願同雙井 鬥紅紗。 腦如冰雪心如火,舌不怠來眼不花。協力免教天下醉, 三間無用獨醒嗟。” 作家秦牧的故鄉廣東澄海縣屬潮汕地區,當地“功夫茶”的習 俗名播中外。環境所致,他從小接觸功夫茶,也練就了一身過硬的 辨茶功夫。1967年夏至1970年秋,當時任《羊城晚報》副總編的秦 牧與廣州各報總編一起,被集中在廣州一座干校接受審查,“老總 們”都有飲茶習慣,有**大家突發奇想,要對各自所帶茶葉評出 高低,結果一致推舉了秦牧為評茶師。秦牧還寫有《故鄉茶事甲天 下》等茶散文描述潮汕近乎傳奇的茶俗,被廣為傳誦。
    當代**作家葉君健從年輕時起就愛好飲茶,在重慶大學教書 時,常與友人去茶館喝茶聊天,而且他特別喜歡品四川的沱茶。他 說:“中國美好的東西太多,茶是其中突出的一種。它既高雅,又 大眾化。中國人的生活,除柴、米、油、鹽、醬、醋以外,還必須 有茶。” P154-150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