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中國古典文心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古代隨筆
【市場價】
347-504
【優惠價】
217-315
【介質】 book
【ISBN】978730123920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239209
  • 作者:口述:顧隨|整理:顧之京//高獻紅
  • 頁數:336
  • 出版日期:2014-08-01
  • 印刷日期:2014-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6千字
  • 國學大師顧隨學術研究與學術普及的**之美
      國學大家葉嘉瑩珍藏六十多年後**公之於世
      品讀中國文章的大境界
      領悟中華文明的大智慧
      做人為官、治學經商、出世入世不可或缺的素質寶典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國,中國也是一個文脈源遠流長的國度。
      中國古典文章凝聚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與智慧,是*為寶貴的中華民族遺產之一。真正全視野地讀懂中國的古典文章,把它的無窮智慧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的人生充滿人生智慧,是我們**閱讀中國古典文章的佳境。大學者、大文豪顧隨先生對中國古典文章的品讀,真正讓我們在打通文章與人生中,打通古代與**,感受到中國文化傳統的大智慧、中國古典文章的大境界。
      聽顧隨先生講中國古典文章,會讓我們不停地叫好!

  • 《中國古典文心》是20世紀國學大師顧隨學問與人生的巔峰之作,由國學大家葉嘉瑩精準詳實地記錄,並珍藏了六十多年纔公之於世。這部著作把中西文化熔於一爐,把學問與人生融會貫通,把人生、文章融為一體,把學文與學道、作文與做人放在同一高度,使讀者不僅在學問、寫作、知識等方面得到啟示,也可以在為人處世、修身養性等方面得到裨益。它是情與理的有機結合,蘊含著現實的人生哲理,洋溢著誘人的藝術魅力,閃爍著生活智慧的火花。在博大的中國文脈中,傳承古典文化的精華,啟迪當下生活的提升。
  • 顧隨,中國現當代最富影響的學者之一,即是大學者,也是著名作家、詩人、劇作家,還是書法家。1920年北京大學英文繫畢業後即從事教育事業。長期任教於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北京大學、河北大學等高校。他有廣泛的興趣愛好,著作甚多,是“一位極出色的大師級的哲人巨匠”。
  • 開場白
    卷一 《論語》
    **講 “君子”與“士”
    第二講 “低處著手”與“犯而不校”
    第三講 “唯”與“撚花微笑”
    第四講 “三省吾身”與“直下承當”
    第五講 “讬六尺之孤”“寄百裡之命”
    第六講 “以友輔仁”與“為政以德”
    附一 《論語》斷說
    附二 《論語》論詩
    卷二 《文賦》
    第七講 創作之情趣
    第八講 體裁與風格
    第九講 創作與文法
    第十講 創作總說
    第十一講 創作與欣賞
    附一 《文賦》補說
    附二 《文賦》小結
    卷三 《文選》
    第十二講 李陵(少卿)《答蘇武書》
    第十三講 楊惲(子幼)《報孫會宗書》
    第十四講 孔融(文舉)《論盛孝章書》
    第十五講 朱浮(叔元)《為幽州牧與彭寵書》
    第十六講 曹丕(子桓)《與朝歌令吳質書》
    第十七講 曹丕(子桓)《與吳質書》
    第十八講 曹植(子建)《與吳季重書》
    第十九講 嵇康(叔夜)《與山巨源*交書》
    第二十講 劉峻(孝標)《重答劉秣陵沼書》
    第二十一講 李康(蕭遠)《運命論》
    附一 簡說《文選序》
    附二 簡說《文選》文體分類
    卷四 文話
    第二十二講 文話(上)
    第二十三講 文話(中)
    第二十四講 文話(下)
    後記
  • 要曉得作者文心,方纔不致對作品曲解、誤解。
    從諗禪師(趙州禪師)雲:有時將丈六金身(佛身) 做一支草用,一支草做丈六金身用。
    魯迅先生頗能以一支草做丈六金身用,如《阿Q 正傳》。《禮記》所謂: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
    將丈六金身做一支草用,唯太史公能之。如寫《 項羽本紀》項羽大破秦軍於邯鄲一段,不但鋒稜俱出 ,簡直風雷俱出,然不見太史公寫時之慌亂困難。
    不論諸子之說理,屈子之抒情,左氏、司馬之記 事,皆能以安閑寫緊張。雖遇艱難復雜,皆能舉重若 輕。讀時亦不可緊張,忽略古人用心。
    文有痛快淋漓、蘊藉纏綿、晦澀艱深之分。
    蘊藉不是半吞半吐,不是含糊,不是適可而止, 不是想做而不做,也不是做而不肯干。蘊藉是自然。
    痛快、晦澀皆是力,一用力放,一用力斂。
    《左氏》、《公羊》、《谷梁》皆蘊藉,《世說 新語》蘊藉,宋人筆記近之。
    漢人文章使“力”。蓋漢人注意事功,思想亦基 於事實,是“力”的表現。總欲有所作為,向外的多 。
    魏文帝曹丕不是“力”,而是“韻”。
    “力”與“韻”皆非思想。
    “韻”蓋與“感”有關。“感”有二種:一為感 情,心靈的(靈、心);一為感覺,肉體的(肉、物)。
    佛說“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前五 根屬於肉,後一屬於靈。“韻”與感覺、感情有關。
    李陵《答蘇武書》或謂為六朝人偽作,此不可信 。即使非李陵,亦必漢人作。文氣發煌,*非魏晉以 後人所能有。蓋漢人為文,亦好大喜功也。
    魏晉文章清新。與其謂為春天雨後草木發生,勿 寧謂為北方秋天雨後晴明氣像,天朗氣清,天高氣爽 。
    六朝文章成熟,尤其在技術方面(修辭)。
    李陵《答蘇武書》既非魏晉清新,又非六朝成熟 ,而頗有發煌之氣。
    美麗、簡明,六朝文兼之。簡明乃美麗之本。
    蕭氏父子(梁武帝蕭衍、昭明太子統、簡文帝綱 、元帝繹)中,昭明太子不及武帝衍,且不及簡文帝 綱。欲知末路文人情況,可讀簡文帝傳及其文。簡文 帝沒過過**太平日子。
    六朝短賦(小品賦)當以蕭氏父子所作為佳。而昭 明不及其兩位賢弟。梁簡文帝蕭綱、梁元帝蕭繹寫聲 、色,真寫得好。
    六朝時人性命不保,生活困難。文人敏感,於此 時讀書真是“苦行”,而於“苦行”中能得“法喜” (禪悅)。別人視為苦,而為者自得其樂。
    人在安樂中出生,不了解人生;人在苦行中出生 ,纔能真正了解人生。
    太平時文章,多叫囂、誇大;六朝人文章靜,一 點叫囂氣沒有。
    六朝人字面華麗、整齊,而要於其中看出他的傷 心來。
    《世說新語》《水經注》《洛陽伽藍記》,皆可 看。《洛陽伽藍記》漂亮中有沉痛,楊街之寫建築、 寫佛教,實寫亡國之痛,不可隻以浮華視之。
    若以叫囂寫沉痛感情,必非真傷心。
    瀋約《宋書》*可代表六朝作風。人皆謂六朝文 章浮華,而瀋約《宋書》雖不失六朝風格,然無浮華 之病。
    無論是弄文學還是藝術,皆須從六朝翻一個身, 韻纔長,格纔高。
    “氣盛言宜”(韓愈《答李翊書》)之文在六朝並 不難得。無論何代,隻要略有修養。修養,作者皆可 做到。六朝長處不在此,當注意其澀。
    後人的文章在“結實”方面,往往不及秦、漢、 魏、晉。
    文章尺幅有千裡之勢,尤其短篇要如此。公羊、 谷梁短,左氏長,而讀公羊、谷梁並不覺其短,全在 頓挫,個個字錘煉而出。
    文章一坑一塊不成,成漿糊也不成。首先要清順 ,而清順又要有頓挫。首先要流利,然後始可求頓挫 。
    六朝文四字一讀,改為六字句,便頓挫不足矣。
    深刻的思想、銳敏的感覺,二者在文中有一樣就 有內容。
    《左氏傳》無中心思想。作史隻是要真實生動, 不要用自己的意見去征服人,隻把事實點出,自然形 成別人意見。
    文學若從“寫”說,隻要內容不空虛,不管什麼 內容都好。如《石頭記》,事情平常,而寫得好,其 中有“味”。《水滸》殺人放火,比《紅樓》喫喝玩 樂*不足法,不足為訓,而《水滸》有時比《紅樓》 還好。若《紅樓》算“能品”,則《水滸》可日“神 品”。《紅樓》有時太細,乃有中之有,應有盡有; 《水滸》用筆簡,乃無中之有,餘味不盡。《史》《 漢》之區別亦在此。《漢書》寫得兢兢業業,而《史 記》不然,其高處亦在此,看似沒寫而其中有。
    禪宗語錄文章美,似《世說新語》。
    一丘一壑雖小,偉大或不如泰山恆嶽,而明秀過 之。
    胡適說理文條達暢茂,而抒情、寫景不成。歸震 川文集浮淺,而條達暢茂。條達暢茂之文是富於音樂 性的,而易成為濫調。
    明末黃梨洲、顧亭林真了不得,能知能行。黃梨 洲的《原君》《原臣》,在專制時代能有此思想,真 不易。
    《閱微草堂筆記》,腐。
    《聊齋志異》,貧。不是無纔氣、無感覺、無功 夫、無思想,而是小器。此蓋與人品有關。
    一切*高境界是無限,但做到無限的沒有幾個人 。有能者亦有大小之別。司馬遷《史記》上至帝王將 相,下至遊俠滑稽,《平淮書》寫日常生活。以文字 論,《史記》不如《左氏》;以包容之廣大論,《左 氏》不如《史記》。晚明人在使用文字上近於無限, 而內容、境界不成。
    一個大詩人、大文人使用語言*自由而且完善。
    “賦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蘇軾《書鄢陵王主簿 所畫折枝二首》其一),至少不是偉大詩人。一個文 人要能用別人不敢用的字句。
    我國文字愈來離語言愈遠。《史記》與語言尚近 ,引用古書多所改削,其中多用漢當時俗語。大文人 敢用口語中字句去寫文,可是他用上去便成古典了。
    必得有這樣本領,纔配用俗語,纔配用方言。由此點 觀之,凡作文*善於利用方言俗語的都是身上古典氣 極重的人。司馬遷寫《史記》雅潔之至,一切古典皆 雅潔,一切美的基本條件便是潔白受采,“繪事後素 ”(《論語·八佾》)。潔,誠然不是藝術*高境界, 但是藝術的起碼功夫。一個大作家使用俗語用得雅潔 ,故能成為古典。不知文者,以為是大眾化了;知文 者看來,是古典。
    P263-P26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