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綠洲新韻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外國詩歌
【市場價】
318-460
【優惠價】
199-288
【介質】 book
【ISBN】978754900751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甘肅文化
  • ISBN:9787549007516
  • 作者:柴永賢
  • 頁數:227
  • 出版日期:2014-09-01
  • 印刷日期:2014-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70千字
  • 柴永賢著的《綠洲新韻》是一部以綠洲讀書人自己的眼光反映民勤綠洲和西部生活的詩文集,多角度地呈現了西部特別是綠洲民勤的自然地理、風俗人情、人物故事、時代風尚以及生存狀況等。書中各首詩、詞、曲皆是老瓶新酒,清韻傳情;散文新穎別致,厚重有味。
  • 《綠洲新韻》是作者柴永賢社會生活與心路歷程 的寫照,是他剖析社會、解讀人生的結晶。
  • 詩在體悟中
    悟詩
    自嘲
    學詩兩年記感
    陽春曲·待嫁
    得詩
    少年留珍憶
    生命,從10歲開始
    小桃紅·學趕冰硓
    兒歌過訴衷情·丟手絹
    童趣·滾鐵環
    蝶戀花·憶**次坐汽車並進城
    青哥子·麻崗記憶
    殿前歡·憶中學時上灶
    殿前歡·憶中學時住校
    水仙子·書緣
    武陵春·開門辦學
    蘇幕遮·童年過年看戲
    江城子·小城記憶
    寄生草·小學批判會
    寄生草·挖野菜
    武陵春·搶(藏)道道
    卜算子·天天讀
    醉花陰·盼過年
    山川好放歌
    蝶戀花·遊九寨溝
    塞鴻秋·觀諾日朗瀑布
    長相思·遊黃龍山
    塞鴻秋·走進藏家
    清江引·過烏鞘嶺
    塞鴻秋·過蒙古高原
    青玉案·夜登巴音營盤山
    遊巴音王爺府
    踏莎行·出行
    遊巴音
    夜行船·過渤海
    青玉案·過渤海
    長城詠嘆調
    一剪梅·渤海觀日出
    搗練子·鄂爾多斯印像
    鷓鴣天·逛京城
    京城迷信
    過京杭運河
    內蒙古騰格裡工業新區印像
    念奴嬌·訪騰格裡工業新區
    搗練子·大連觀“人妖”
    沉醉東風·列車過沙破頭地段
    遊雅布賴
    過青土湖北到阿右旗
    黃昏過阿右旗戈壁灘
    滿江紅·讀甘肅
    搗練子·蘭州印像
    遊五泉山
    駐足蘭州中山橋
    滿江紅·武威
    念奴嬌·祁連山
    烏鞘嶺
    木蘭花慢·連霍高速
    過烏鞘嶺隧道
    金張掖
    與雪漠、張萬儒、辛天慶天祝金沙峽一日遊
    馬踏飛燕的傳說
    心歌獻綠洲
    民勤綠洲,真的很美
    鵲橋仙·民勤綠洲
    ***來民勤
    石羊河
    民勤羊肉
    沙蔥
    飲馬歌·濱河柳
    七律·登紅崖亭
    讀王清雲
    太常引·遊瑞安堡
    再讀瑞安堡
    踏莎行·柴灣
    涼州詞
    七律·登紅崖亭
    民勤綠洲
    生查子·民武公路雙槐
    七古·寫意民勤生態園
    喜春來·蘇武山
    喜春來·紅崖山水庫
    搗練子·感青土湖再揚波
    沙鄉迎春曲
    浣溪沙·散步
    早春夜雪
    清平樂·老虎口
    夢雨
    黃案行
    好事近·參觀薛百張麻小康村
    蘇山詩社
    四塊玉·蔥農
    壽陽曲·城東門瓜攤主
    釵頭鳳·遊*杆嶺山
    定風波·再走麻崗道
    新河小商販
    青哥兒·毛頭風
    醉高歌·農家樂
    江城子·秋收
    破陣子·寄語共同努力網
    念奴嬌·黑風暴
    醉花陰·四月初五湖區大雨
    沉醉東風·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八日記事
    撥不斷·二。一三年三月一日記事
    柳營曲·三月三日水庫開閘放水
    天淨沙·賣瓜
    蝶戀花·三月二十五日記風
    壽陽曲·沙鄉鼕風天
    定風波·春晨漫步
    浣溪沙·遊紅崖山水庫
    陽春曲·一涼灘
    八聲甘州·沙米涼粉
    民勤街頭商鋪
    邊牆抒懷
    杏園春秋美
    種書田的民勤人
    浪淘沙·為師
    一叢花·鄉村教師
    謎語三則
    教室

    觀雜技獅虎表演
    山花子·校園變
    告別黑板
    為學校論文集《燭光集》作的前言
    為學校個性化班名賦詩
    阮郎歸·中學再開寫字課
    勸生三首
    溫室之花
    一叢花·聞推全民讀書計劃
    阮郎歸·學雷鋒五十周年有感
    阮郎歸·學校行雙休
    祝英臺近·學生畢業感懷
    與某餐飲老板一席談
    生查子·大活動課
    玉樓春·大活動課
    駐馬聽·觀學校文藝晚會
    觀沙畫《母馬乳子圖》
    點絳唇·感世
    相思令·學子
    駐馬聽·鼕晨上班
    踏莎行·讀《天方夜譚》
    南歌子·夜班回家
    減字木蘭花·母教
    步步嬌·步行上班
    好事近·觀新河中學慶祝七一學生畫展
    卜算子·誇孩子
    卜算子·感為學生配營養餐
    為李樹軍畫題詩
    采桑子·校園黃玫瑰
    醉花陰·觀沙畫
    卜算子·高考**天記夜風
    天香引·高考第二天記雨
    雁兒落過得勝令·六月八日記雨
    阮郎歸·遊縣城南郊
    卜算子·次女亞萍二本錄取
    柳梢青·校園紅玫瑰
    駐馬聽·臺灣大學生
    醉落魄·酸心故事
    莫言上大學
    原物抒我懷
    原葉
    迎春花
    牛皮鼓
    十月菊
    鏡子
    詠葉
    登山
    清明節
    正月十六夜
    喜歡看天
    小桃紅·癸已年元宵節觀燈
    詠金銀花
    閱金經·曇花
    卜算子·夏夜小城即景
    駱駝
    胡楊
    西江月·花
    踏莎行·牡丹花
    老寨牆
    手表
    後庭花·霾
    癸巳中秋賞月
    詠電波
    南柯子·人看耕牛
    耕牛自看
    掉進枯井的牛
    秋分節
    唐多令·端陽節
    沉醉東風·仙人柱
    南柯子·春
    中秋月
    搗練子·重陽節
    西山玉
    少年遊·金錢樹
    螃蟹
    天淨沙·霧凇
    浣溪沙·夏夜
    浣溪沙·紅柳
    浣溪沙·詠柳
    浣溪沙·沙棗樹
    恐龍蛋
    樓下松
    鷓鴣天·戲說颶風

    鷓鴣天·忙人
    陽春曲·老來俏
    十六字令·橋

    江南好·鼕
    夜行船·瓜農背瓜
    觀霧
    搗練子·口
    柳梢青·麻雀
    卜算子·喜鵲
    卜算子·烏鴉
    采桑子·親戚
    蒼蠅
    錢是啥東西
    錢三題
    青錢山
    踏莎行·遊恭王府
    千秋歲·和珅
    生意的藝術
    水調歌頭·民勤商業傳奇之一
    命運
    搗練子·題小陳釀皮店
    搗練子·題王有雄先生紅崖山生態園
    錢的詠嘆調
    普天樂·網絡反腐
    少年遊·“誇”二奶
    江南好·“誇”小偷
    生查子·二奶
    少年遊·聞村官四妻十子
    山坡羊·進言貪官
    鷓鴣天·劉志軍領刑死緩
    聞四川漢龍集團黑社會案
    清平樂·平均收入
    黑漆弩·民勤理發價漲至十五
    醉太平·聞犯案
    醉太平·又聞犯案
    高樓行
    鷓鴣天·中國股市
    叨叨令·富人
    叨叨令·窮人
    明鋻青天懸
    定風波·嘆秦皇
    百字令·新民主主義革命贊
    水仙子·西漢初年事
    張居正
    自度曲·商鞅見秦孝公
    碧玉簫·商鞅
    商鞅
    張良圯上得兵書
    張良贊
    踏莎行·張良無後
    呂雉
    讀海瑞
    讀史有得
    相思令·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塞鴻秋·王安石變法詠嘆
    張居正不用海瑞析
    回心院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嘆屈原
    搗練子·英雄短
    大德歌·贊吳佩孚
    踏莎行·讀吳佩孚
    踏莎行·再讀吳佩孚
    木蘭花·曾國藩
    國恥
    雪恥
    國再恥
    南鄉子·甲午戰爭一百二十周年祭
    **設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感懷
    **設立南京大屠殺公祭日有感
    七七事變七十七周年
    民勤歷史人物繫列
    讀蘇洵
    贊歌唱英雄
    痛何玥
    千荷葉·痛何玥
    落梅引·贊張麗莉
    一半兒·贊艾起、周月華
    木蘭花·贊淑珍
    寨兒令·贊林俊德
    關河令·贊李文波
    相思令·贊高秉涵
    大德歌·贊陳家順局長
    喜春來·贊陳斌強
    喜春來·寄語湄公河“105案”專案組
    閱金經·哀羅陽
    雁兒落過得勝令·十英雄共贊
    大德歌·贊蘭州女教師李成環
    大德歌·贊胡丙申局長
    賀新郎·神舟十號順利升空
    念奴嬌·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對接成功
    蟾宮曲·贊聶海勝
    蝶戀花·王亞平太空授課
    蝶戀花·嫦娥三號**奔月
    嫦娥三號**軟著陸
    袁隆平贊
    張存浩贊
    程開甲贊
    ***高科學獎
    喜春來·中國航天英雄群體贊
    贊劉盛蘭
    贊陳俊貴
    贊黃旭華
    贊甘祖昌將軍
    贊姚厚芝
    贊方俊明
    贊胡佩蘭
    贊龔全珍
    贊瀋克泉、瀋昌健父子
    贊格桑德吉
    贊段愛平
    贊張立元
    永遠的榜樣
    踏莎行·贊朱彥夫
    偉大中國夢
    偉大中國夢
    千年中國夢
    水仙子·罡風起
    感清風
    迎仙客·罡風
    凌波仙·八條新規出
    無題
    感時四首
    觀《**干部》
    觀督政
    塞鴻秋·觀吏治
    官品
    蝶戀花·感政事
    搗練子·感遼寧艦入部隊序列
    飲馬歌·“四·二〇”四川雅安地震記感
    眾相入我心
    鵲橋仙·無題
    環衛工人
    青玉案·涼州拉面館
    踏莎行·街頭麻將館
    踏莎行·替同學討債命筆
    武松打虎
    再走民湖路
    感雲南三·〇一恐怖事件
    路見某村鏟溫棚
    臨江仙·“五一”勞動節一百零三周勻
    十二月十一日上海出差三日
    席宴歌
    席上一瓶酒

    鷓鴣天·潘氏老宅牆頭古榆
    相思令·蒼蠅老鼠老虎戲變歌
    送葬有感
    卜算子·聞街頭嗩吶聲
    賣花聲·四川暴雨成災
    剩宴
    折桂令·冷眼觀世
    千荷葉·吏治
    卜算子·光盤行動
    好事近·驚蟄
    水仙子·“三八”感懷
    鷓鴣天·記夢
    叨叨令·回鄉有感
    天香引·感空心村
    搗練子·為政
    南柯子·招工、就業難
    造鬼城
    西江月·醫院
    夜班車去蘭州
    搗練子·又到“三·一五”
    相見歡·古浪赴趙國卿之子婚慶
    聞左遷贈友人
    解三酲·無題
    大德歌·換屆
    楚天遙帶過清江引·世界末日
    思友人
    叨叨令·這個女人
    踏莎行·無題
    讀宋江
    戲說酒蟲
    凡眼看世界
    虞美人·美國
    卜算子·日本
    日本***
    塞鴻秋·英國
    卜算子·伊拉克
    普天樂·德國
    五律·法國
    漁家傲·俄羅斯
    南柯子·以色列
    南柯子·韓國
    憶少年·朝鮮
    朝天子·菲律賓
    謁金門·伊朗
    木蘭花慢·寄語中國
    心波這樣流
    五十感懷
    無題
    無題

    江城子·為長女婧源工作寄言
    玉樓春·看盤
    七律·晤雪漠
    調笑令·財神
    居室
    人月圓·節過鼕至
    四塊玉·居家
    清江引·人生
    生查子·祭灶日有感
    自嘲
    搗練子·股市
    二〇一四年元旦感懷
    清江引·心之門
    蝶戀花·賴床不得
    釵頭鳳·巴音數十至親再聚
    忍辱
    癸巳年祭灶
    知己
    昭君怨·過鼕
    後庭花·適應社會
    寄生草·拼爹不過
    靜夜思
    秋三題
    我寫我有情
    長相思·贈石新中老師
    贈石新中老師
    南歌子·贈石新華老師
    慶東原·贈何自立老師
    清江引·贈李守科老師
    迎仙客·贈王以儒老師
    訴衷情·贈李玉壽先生
    贈李玉壽先生
    搗練子·贈李忠民副縣長
    點絳唇·贈許少英校長
    憶王孫·贈趙登睿
    贈潘有維局長
    贈吳有平校長
    憶王孫·贈雪漠
    《獵原》的環境和人物
    用全部生命來做一件事的人
    讀許有琴先生《青土琴韻》
    水仙子·贈智先四哥
    紅繡鞋·贈奇先哥
    贈李憲德大哥
    閱金經·贈田國興
    贈石葉青
    四塊玉·贈王軍國
    青玉案·贈宋寅虎
    寄俞詠江
    贈吳英元
    贈吳開華
    搗練子·贈馬仲禮
    搗練子·贈辛天慶
    搗練子·贈張萬儒
    贈段開平校長
    贈瀋品道
    贈樊成斌
    點絳唇·贈俞發宏
    謝池春·贈袁平年
    紅繡鞋·贈劉生榮
    塞鴻秋·贈趙國宏
    踏莎行·贈石玉中
    陽春曲·贈李勝德
    壽陽曲·贈李培林
    天香引·贈盛玉
    再贈盛玉
    折桂令·贈劉鴻德
    贈柴爾紅
    贈陳福元
    贈王以銳老先生
    讀《王以岱詩文集》
    觀潘秀琳畫展有感
    蝶戀花·贈阿拉善右旗石培禮大哥
    贈表妹葉建平
    甘草子·贈軍賢
    贈柴翔宇
    贈表弟楊年山
    寫給老妻
    叨叨令·校工田
    逝者長已矣
    踏莎行·弔羅法瑞老師
    蝶戀花·哭舅
    哀嶽母大人離世
    南鄉子·聞福則姪亡故
    哀念石誠彥君
    悼師文(代人作)
    搗練子·悼李文龍
    挽李文龍
    挽張建功
    挽潘老大人聯
    挽楊老大人聯
    挽三媽聯
    【附錄一】白生武和他的打油詩
    【附錄二】民勤方言俗語拾遺
    【附錄三】中國古代文人的釋道情結
    【附錄四】歌曲
  • 生命,從10歲開始。因為此前的生命雖然*加重 要,卻沒有留下多少記憶;此後有很多事情,卻留下 了深刻的印像。
    生命,從10歲開始。因為10歲時,我開始上學, 讀書識字,走向文明;此前則是混沌一片。
    我是從耕讀校轉入正規學校——中和學校的。關 於耕讀校的經歷,能夠搜尋到的,隻是記住了耕讀校 的老師,至於怎樣學習,學到了什麼東西,包括是不 是識了一個字,我實在沒有確切的記憶。但是轉學的 事情卻歷歷在目:我們一起轉學的四個同齡人,因著 我的個子小被安排到一年級,其他人則直接上二年級 ,這是有記憶以來**次受到的打擊和傷害。我一直 懷疑,人生許多時候的自卑感和平時做事情時的不自 信,都與這件事有關。但是無論如何,我上學了,感 到十分高興。
    我們的學上得十分輕松,“***萬歲”“共產 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各族人民大團結 萬歲”“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些簡單的口 號,作為課文內容,讀一遍就記著了,我們也記著了 許多選人課文的***語錄。關鍵的問題是識字,聽 老師講,民勤二中有一位老師**厲害,背下了《新 華字典》,我們大家就相約向家長要上1元錢,買上字 典,開始識《新華字典》,紙是**稀缺的,鉛筆也 舍不得用,我們就以大地為紙,用木棍、碳棒(干電池 的芯子)、黃羊角角以及蘸筆杆子做筆,開展識字運動 ,擁有黃羊角角是令人羨慕的,擁有蘸筆杆子則讓人 羨慕得要死,因為它意味著它的主人要麼有親戚當老 師,要麼受到了老師的青睞。我們識了不少字,但是 遺憾的是,在整個小學到高中階段,沒有哪個老師給 我們教過拼音。後來經過考證,我們知道了我們沒有 學下拼音的原因是我們的老師不會拼音。
    我們沒有什麼課業負擔,*沒有課外作業、家庭 作業和假期作業的概念。我們有很多時間,這時候便 去學校東面的供銷社去尋機做點掙錢的事情,比如裝 糖菜之類,那時候也沒有勤工儉學的概念,但是能夠 賺上三元五元錢,大家**高興。
    書自然是少得可憐,但是《林海雪原》《烈火金 剛》《紅岩》《敵後武工隊》《西沙兒女》等小說, 我們都讀過。有一位同學不知從哪裡弄到過一本《大 刀記》,我們便采用各種辦法討好他,結果是我們分 享了那本小說。我們渴望讀書,也就有了在夜黑風高 的夜晚到我們泗湖小學存書室“偷”書的經歷,我的 “贓物”除一本無皮的《水滸傳》之外,還有一本精 裝的《世界地圖冊》和一本介紹了蘇聯科學家米丘林 進化理論的《植物學》。
    連環畫,倒是**多,每個商店裡都在大量銷售 ,價格也**便宜,幾分錢到幾毛錢,向媽媽要幾個 雞蛋賣了,就能夠擁有一本。同學們都愛看,都這樣 買,因此班裡連環畫冊就很多,大家交換著看。總之 ,我們看了不少,像《小兵張嘎》《地道戰》《地雷 戰》《長發美》等籌,以及各種樣板戲的畫冊要有就 有。在整個連環畫時代,我們看過的大約在百種以上 。我們*愛看的是軍事題材的,也就是所謂打仗的, 看得多了,也就產生出一種濃濃的英雄崇拜和英雄情 結了。我們用木頭削了各式各樣的*支,學著英雄的 樣子,演繹著各種各樣的故事。現在回憶起來,真正 感激連環畫,在那個缺書的年代,它給了我們莫大的 滋養。
    我們的課堂,有時候也會變成批判會。記得一位 姓徐的同學在讀書的時候,把“日本鬼子弓著腰,端 著*”一句中的“日本鬼子”,讀成了“八路軍”, 當堂就響起了“打到徐某某”的口號,直到這位同學 低頭“認罪”方罷。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早期,先是批 林批孔,後是評《水滸》,我們被布置寫批判文章, 我們不會寫文章,但是我們有訣竅,這就是從報紙上 抄或套,在抄或套中,我們認識了孔子,知道了他的 許多故事,比如周遊列國、到處踫壁、如喪家之犬, 比如殺少正卯,比如“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克己復 禮”等等。我們也知道了儒家和法家的概念和他們之 間的不同主張。“評《水滸》”則是我們記著了投降 派宋江的嘴臉,因為我擁有《水滸》,每每讀到宋江 把一場轟轟烈烈的起義葬送了,把一個個頂天立地的 英雄給戕害了的時候,就佩服***的高明,覺得毛 **說出了我心中產生過但說不出來的想法。
    P4-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