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太原散文選(共2冊)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外國詩歌
【市場價】
760-1100
【優惠價】
475-688
【介質】 book
【ISBN】978753784628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北嶽文藝
  • ISBN:9787537846288
  • 作者:總主編:張體仁
  • 頁數:804
  • 出版日期:2015-12-01
  • 印刷日期:2016-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860千字
  • 《太原散文選》分為古代卷和現當代卷兩冊,總字數約85萬餘字。
    主編張體仁對古代散文的甄選原則大致如下:一是太原籍作家創作的散文作品,例如唐王績所撰的《遊北山賦》、傅山的《書法散論》等;二是曾在太原長期居留任職的歷朝帝王及官員所撰寫的詔令、奏議、碑志等,例如李世民的《晉祠之銘並序》、溫彥博的《安置突厥議》等;三是作者所寫的景物、人物、事件與太原有緊密關繫,例如李白的《秋日於太原南柵餞陽曲王贊公賈少公石艾尹少公應舉赴上都序》、柳宗元的《桐葉封弟辨》等。以上作品大致以朝代*迭為序進行排列。
  • 張體仁主編的《太原散文選》分為古代卷和現當 代卷兩部分。古代卷部分主要輯錄太原籍作家創作的 散文佳作,主要來源於古代典籍之中。現當代部分主 要輯錄省城太原籍作家創作的優秀散文,或者非太原 籍作家創作的反映太原山川形勝和人文歷史等方面的 優秀散文作品。
  • 《現代卷》
    顧頡剛 初到太原
    胡正 部藝生活拾趣
    林徽因
    梁思成 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節選)
    吳伯簫 難老泉
    趙樹理 語言小談
    趙樹理 下鄉雜憶
    彭雪楓 說太原
    何其芳 一個太原的小學生
    李束為 撈河炭
    孫謙 鬧紅火
    ——緬懷俺爹
    汪曾祺 水母
    馬烽 寫自己熟悉的生活
    西戎 也談深人生活問題
    李夜冰 虎年賞虎
    李夜冰 晚塘夕陽
    李敖 我在太原的童年經歷
    梁楓 遙遠的姐姐
    張厚餘 記吳組緗先生
    梁志宏 太陽不會隕落
    ——悼念世紀詩翁艾青
    梁志宏 壯哉!!行大峽谷
    梁衡 我寫《晉祠》
    ——談山水文章怎樣發現美、表現美
    孫濤 君子樹
    ——我父親與甄華的一段往事(節選)
    李海清 古韻濃情三月三
    李克仁 莊園主之夢(節選)
    李益榮 夢縈太原大關帝廟
    劉緒源 晉祠隨記
    張德一 晉祠析疑八題(節選)
    田毅 “石頭”小記
    田毅 夢中的橄欖綠
    楊新雨 文壇的變遷
    楊新雨 懸念
    張玉虎 狄公故裡看新槐
    張玉虎 退想齋裡石如詩
    蔣韻 幻想做個好主婦
    蔣韻 想像的邊界
    吳國榮 桃園三巷
    哲夫 黃河五重奏
    長弓 王家大院
    ——合在歷史蚌殼裡的砂
    陳威 龍泉寺的前世今生
    徐捷 勞動與人生
    ——一位寫作者的心靈剖白(節選)
    李文清 穿越太古
    陳馳 雲丘山傳奇
    徐洋 我和收音機
    李元紅 生命,於筆墨中綻放(節選)蘭亭路上
    裴孟東 三心草
    裴孟東 看,太陽多美
    王靈仙 玉壺冰心慰忠魂(節選)
    趙少琳 看電影
    趙少琳 想當兵
    劉雲成 既是為山平不得
    王宏偉 穿越時空話太原
    張憲平 **聲聲
    張憲平 揮不去的記憶
    陳春瀾 生與死的懷想
    郭子林 賣泥哨的老鄉
    金汝平 假如我再不能寫詩
    金汝平 寫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幾句話
    徐大為 兒子
    趙明生 素王與帝王的對決
    介子平 人不如其字其文
    潘洪科 你的柔情,我真的懂
    王劍威 不老武家莊(節選)
    趙樹義 涅槃或重生
    ——長篇散文《蟲洞》節選
    晉侯 屠過場(節選)
    唐晉 呼吸的證據
    董增紅 走讀龍山(節選)
    劉照華 雲丘山的秘密
    馬竣敏 回望***
    附:***生平大事記
    蔣殊 我在不遠處
    李圓 煙火流年(節選)
    劉寧 茶葉枕頭
    劉寧 新生裡一號
    徐建宏 養兒如重生
    翟麗芳 柳溪
    ——歷史深處的詩意存在
    指尖 交響樂
    邊素庭 鼕至
    盧靜 漪汾橋紀事
    閻扶 捕蟬
    楊紅光 獨居高樓斷想
    楊紅光 遷移
    蔭麗娟 暖紅的剪紙
    梁傑 喫·情
    史楓 文化內涵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水伊 化身為十八種生物(節選)
    闫海育 霜紅崛圍山
    楊文慧 龍城的幸福密碼
    堯陽 一雙六二年的翻毛皮鞋
    張軍 閑話杏花嶺(節選)
    張翔洲 寞寞煙柳畫橋
    ——記纔子玉三兄
    張翔洲 詩化的光韻
    ——李科的藝術印像
    闫文盛 煙火之城(節選)
    成向陽 雲好的時候
    成向陽 厭倦
    陳欣瑤 故鄉在山西

    《古代卷》
    箕子 尚書·洪範
    欒盈 奔楚過周辭於周行人
    韓厥 對問大業之後為祟
    羊舌胖 詒鄭子產書
    魏絳 授僕人書
    姬僑 子產說範宣子輕幣
    荀子 修身
    趙鞅 鐵誓
    董安於 書趙簡子夢之帝所事
    揚雄 並州箴
    蔡邕 王子喬碑
    郭泰 蘇不韋方伍員論
    何進 請釋王允疏
    鐘會 母夫人張氏傳
    王凌 與太傅司馬宣王書
    郭淮 白司馬宣王書
    孫資 對明帝詔問萬年後計
    王昶 家戒
    王澹 與從叔征南將軍昶書
    郝昭 遺令戒子凱
    王渾 奏對詔訪元會問計吏所宜
    王瀋 到豫州下教
    王濟 槐樹賦
    王述 與庾冰箋
    王坦之 與殷康子書論公謙之議
    王蒙 議立奔赴之制
    王蘊 賢人論
    王恭 抗表罪狀王國寶
    晉書·列傳 劉琨
    晉書·列傳 王浚
    晉書·列傳 王湛—王忱
    孫楚 菊花賦
    孫盛 老聃非大賢論
    孫綽 三月三日蘭亭詩序
    張敏 神女賦(並序)
    溫嶠 移告四方征鎮
    王玄漠 報南郡王義宣書
    梁書·列傳 王神念
    孫詵 皇太子納征議
    王延秀 重議郊祀
    王琰 冥祥記自序
    王茂 答釋法雲書難範縝神滅論
    王僧辯 與貞陽侯淵明啟
    王曼穎 與沙門慧皎書
    元子攸 爾朱榮進位太師詔
    郭祚 奏奸吏逃刑止徙妻子
    溫子升 舜廟碑
    高歡 上節閔帝出師表
    郦道元 《水經注》(選)
    王延業 皇太後輿駕議
    邢劭 並州寺碑
    宇文邕 並州平大赦詔
    宇文護報母閻姬書
    庾信 成王刻桐葉封虞叔
    釋慧命 酬濟北戴先生逵書
    北史·列傳 王慧龍
    魏收 魏書·王瓊王遵業
    李百藥 北齊書·婁昭一婁睿
    逸名 齊故假黃鉞右丞相東安王墓志之銘
    逸名 齊故太尉公太保尚書令徐武安王墓志
    逸名 齊故庫狄氏武始郡君斛律夫人墓志銘
    逸名 賀撥昌墓志
    逸名 大隋故儀同虞公墓志
    楊廣 手詔勞楊素
    楊侑 遜位唐王詔
    蕭皇後 述志賦(並序)
    王元規 郊壇丈尺議
    盧思道 後周興亡論
    李德林 天命論
    薛道衡 祭江文
    王劭 言符命表
    智顗 與晉王書論毀寺
    與晉王書請為匡山兩寺檀越
    答晉王請撰淨名義疏書
    與晉王書請為天臺玉泉十住三寺檀越
    答晉王書謝度人出家
    答晉王書論放徒流
    答謝晉王施物書
    赴晉王召道病遺書告別
    智越 謝晉王遣使弔天臺山眾啟
    李播 天文大像賦
    隋書·列傳 王頍
    李淵 舉義旗誓眾文
    李世民 晉祠之銘(並序)
    李治 立武昭儀為皇後詔
    武則天 織錦回文記
    李顯 答敬暉請削武氏王爵表敕
    李隆基 幸並州推恩敕
    李純 授張宏靖太原節度使制
    李炎 減放太原及沿邊州郡稅錢德音
    王績 自撰墓志銘
    裴寂 勸進疏
    溫大雅 為高祖報李密書
    溫彥博 安置突厥議
    陳叔達 答王績書
    顏師古 太原寢廟議
    許敬宗 唐並州都督鄂國公尉遲恭碑
    上官儀 冊周王顯為並州都督文
    竇靜 論頡利部眾不便處南河封事
    劉仁軌 陳破百濟軍事表
    王福時 王氏家書雜錄
    上官靈芝 王居士磚塔銘
    狄仁傑 諫造大像疏
    王勃 春思賦(並序)
    楊炯 王勃集序
    駱賓王 代李敬業討武氏檄
    韋湊 諫造寺觀疏
    王隱客 議沙門不應拜俗狀
    陳子昂 申州司馬王府君墓志
    張說 兵部尚書代國公贈少保郭公行狀
    張楚金 樓下觀繩伎賦
    富嘉謨 為並州長史張仁亶謝賜長男官表
    吳少微 為並州長史張仁直進九鼎銘表
    魏知古 諫造金仙玉真觀疏
    武三思 大周封祀壇碑(並序)
    宋之間 祭王城門文
    李嶠 攀龍臺碑
    岑羲 為敬暉等論武氏宜削去王爵表
    徐彥伯 汾水新船賦
    王泠然 清泠池賦
    新潭賦
    止水賦
    初月賦
    蘇合山賦
    論薦書
    孫翌 蘇州常孰縣令孝子太原郭府君
    墓志銘(並序)
    孫逖 伯樂川記
    李華 弔古戰場文
    王維 白鸚鵡賦
    責躬薦弟表
    山中與裴迪秀纔書
    贊佛文
    西方淨土變畫贊(並序)
    裴僕射齊州遺愛碑
    六祖能禪師碑銘
    工部楊尚書夫人贈太原郡夫人京
    兆王氏墓志銘
    張嵩 雲中古城賦
    李隆 重與蕭十書
    楊綰 汾陽王妻霍國夫人王氏神道碑
    潛真 新譯文殊師利菩薩佛剎莊嚴經疏奏
    元、應 興國寺故大德上座號憲超塔銘(並序)
    郭子儀 論吐蕃書
    薛邕 丹甑賦
    顏真卿 河南府參軍贈秘書丞郭君神道碑銘
    王鐵 請舍宅為觀表
    李白 秋曰於太原南柵餞陽曲王贊公賈少
    公石艾尹少公應舉赴上都序
    喬琳 太原進鐵鏡賦
    王大悅 雲居寺門右石浮圖銘(並序)
    徐季鴿 屯留令薛僅善政碑
    林諤 太原府交城縣石壁寺鐵彌勒像頌(並序)
    蘇惋 對越人駕像人庭判
    唐次 祭龍潭祈雨文
    王縉 進王維集表
    王之賁 對初稅畝判
    常袞 御史大夫王公墓志銘
    王緯 謝賜中和節御制詩序表
    郭少聿 黃山三祖塔銘(並序)
    盧杞 唐太原府司錄先府君墓志銘(並序)
    竇蒙 題述書賦語例字格後
    王涯 瑤臺月賦
    崔恭 唐右補闕梁肅文集序
    權德輿 故尚書工部員外郎贈禮部尚書王公
    神道碑銘(並序)
    梁肅 送周司直赴太原序
    昆山縣學記
    令狐楚 為太原李少尹謝上表
    王仲舒 昭陵寢宮議
    王顏 白雀賦
    韓愈 送王秀纔序
    燕喜亭記
    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左散騎常侍兼
    右金吾衛大將軍贈工部尚書太原
    郡公王公神道碑
    江南西道觀察使贈左散騎常侍太
    原王公墓志銘
    檢校尚書左僕射右龍武軍統軍劉
    公墓志銘
    柳宗元 桐葉封弟辨
    設漁者對智伯
    箕子碑(並序)
    唐相國房公德銘之陰
    劉禹錫 代諸郎中祭王相國文
    圓仁 《人唐求法巡禮行記》選
    王叔平 唐故監察御史裡行太原王公墓志銘(並序)
    王播 請禁帶**牧放奏
    獨孤良弼 並州太原縣令路公神道碑
    王藹諷詐
    李程 河東節度使太原尹贈太尉李光顏神道碑
    王起 擲地金聲賦
    李絳 兵部尚書王紹神道碑
    元稹 白氏長慶集序
    白居易 動靜交相養賦(並序)
    傷遠行賦
    大巧若拙賦
    君子不器賦
    臘日謝恩賜口蠟狀
    論姚文秀打殺妻狀
    晉謚恭世子議
    對纔識兼茂明於體用策
    與元微之書
    與濟法師書
    草堂記
    李陵論
    與元九書
    唐揚州倉曹參軍王府君墓志銘
    唐太原白氏之殤墓志銘(並序)祭
    弟文
    醉吟先生墓志銘(並序)
    李德裕 祭唐叔文
    許志雍 唐故江南西道觀察判官監察御史裡
    行太原王公墓志銘
    李宗閔 故丞相尚書左僕射贈太尉太原王公
    神道碑銘(並序)
    戴少平 鎮國大將軍王榮神道碑
    狄兼謨 請編次建中以來制敕奏
    封敖 批宰臣賀太原破回鶻奪得太和公主表
    王彥威 東都廟主議
    瀋亞之 異夢錄
    白敏中 如石投水賦
    李景讓 南瀆大江廣源公廟記
    瀋昫 授盧鈞太原節度使制
    李商隱 刑部尚書致仕贈尚書右僕射太原白
    公墓碑銘(並序)
    代諸郎中祭太尉王相國文
    溫庭筠 再生檜賦
    上蔣侍郎啟二首
    上裴相公啟
    上宰相啟二首
    為人上裴相公啟
    段成式 寄溫飛卿葫蘆管筆往復書
    李節 餞潭州疏言禪師詣太原求藏經詩序
    周遇 劉氏太原縣君霍夫人墓志銘(並序)
    王孟諸 唐故軍器使內寺伯賜紫金魚袋贈內
    常侍袁公夫人太原郡夫人王氏墓志銘(並序)
    皮日休 論白居易薦徐凝屈張祜
    張魏賓 唐故太原郡王處士墓志銘(並序)
    司空圖 故宣州觀察使檢校禮部王公行狀
    樂彥楨 致太原汴州兩鎮書
    張為 詩人主客圖序
    闕名 太原鄉牒(唐大歷十四年四月)
    唐太原節度使韋湊神道碑
    孝子朝議郎行大理司直上柱國郭
    府君墓志銘
    李克用 上昭宗自述表
    李存勖 減膳宥罪德音
    石敬瑭 改元大赦文
    石重貴 征契丹還大赦文
    柴榮 求言詔
    曹貞簡 遺令
    王溥 《唐會要》選
    司馬光 《資治通鋻》選
    宋史·列傳·米芾
    郭若虛 《圖畫見聞志》選
    元好問 元好問送秦中諸人引
    明史·列傳 於謙
    明史·列傳 王瓊
    王英 無際禪師塔銘
    傅山 仕訓
    作字示兒孫
    題自臨蘭亭後
    跋孔宙碑
    書法散論
    閻若璩 《尚書古文疏證》選
    黃宗羲 《尚書古文疏證》(原序)
    劉肇孔 重修聖壽庵碑記
    朱彝尊 遊晉祠記
    劉大櫆 遊晉祠記
    楊二酉 柏月山房記
    趙謙德 入境軒前記
    劉大鵬 喬莊簡公宇傳
  • 一 一九四〇年鼕天,我隨晉西北決死二縱隊呂梁劇 社到延安學習,先到了魯迅藝術學院部隊藝術干部訓 練班。魯藝部干班在延安城東十裡地的橋兒溝村口天 主教堂內。半年後,即一九四一年夏天,新成立了部 隊藝術學校,我們呂梁劇社的大部分同志便轉入部藝 ,我到了部藝**隊戲劇班學習。部藝。也在橋兒溝 ,在村東山坡上幾戶村民的窯洞上面新打的一排排土 窯洞,那便是部藝的校址。
    我們到部藝的**件事,便是打窯洞。由當地打 窯洞有技術有經驗的老鄉指導。學員們以自力*生、 艱苦奮鬥的精神,為創建自己的校舍,在山坡上打下 了一排排土窯洞。在土窯洞的牆壁上還挖了一個小書 櫥、一個小碗櫥。隨後又去深山老林砍樹木,兩人抬 一根粗的木材,或一人扛一根細的木材,運回來。然 後請木匠師傅用木柱把土窯頂撐穩,再裝好門窗。戲 劇班有兩孔窯洞,每孔窯洞住著十幾位學員。夏天在 窯洞外的小院子裡上課,鼕天在窯洞內上課。
    打好窯洞住下來後,接著是去背糧、背炭。每隔 一月左右,便要到幾十裡以外的農村或糧站以及煤窯 上背一次糧食,背一次煤炭。每人背一大塊煤炭,供 伙房燒用,背一袋小米送到伙房裡供我們食用。清早 出發,天黑了纔能回到學校。
    有一次背炭時,我背了一大塊煤炭走了四十多裡 路,翻過一座山後,天色漸漸黑暗下來,黑沉沉的夜 空閃爍著幾顆星星,我覺得背上的炭塊越來越沉重了 。我和兩位同學掉隊落在了後面,當時正值炎夏,背 上火燒火燎,身體又累又乏,口干舌焦,饑渴難忍。
    路過一塊西瓜地時,我們三人商議,想請老_鄉.幫 忙,慰勞我們一下,因為我們雖然口干似火,想以瓜 解渴,卻無分文。於是,先讓一人到瓜庵裡和看瓜人 攀談,我們兩人在夜幕的掩護下爬進瓜地抱出兩顆大 西瓜,然後到路邊的樹叢後面,在炭塊上砸碎,不管 西瓜是否成熟,也不顧西瓜上還帶著煤渣,便大喫起 來。喫完西瓜,到延河邊洗了手臉,然後便瞠過水深 齊膝的延河,向前趕路。肚裡不感到饑渴了,背上的 炭塊也覺得輕了,很快追上了前面的同學,高高興興 地回到了學校。
    二 到農村或糧站背糧時,每人要背幾十斤重的一口 袋小米。在學校,每天早飯是小米稀粥,中午、晚飯 都是小米干飯。逢年過節纔能喫一頓白面。三八婦女 節也隻給女同學喫一頓白面蒸馍,我們男同學仍然是 小米干飯。好在有幾片豬肉的燴菜也給男同學一份。
    我們平時喫不到肉,菜也很少,在一大鍋水煮的蘿卜 、山藥蛋上面滴幾點油花,給每人碗裡打上半勺,就 算澆上燴菜了。
    入夏以後,秋糧接不上了。甘肅慶陽那邊收獲小 麥後,便給學校裡調來了白面。但白面不多,每頓飯 隻能是稀湯面條。雖然每人喫幾碗不限,但每碗中面 條不多,稀湯卻不少。又明令不準把稀湯倒掉。喫罷 飯上過一節課後,肚子便“咕嚕咕嚕”叫喚起來。我 們隻好想了_個不太聰明的辦法:把飯碗伸到飯桶上 打飯時,讓飯碗傾斜一些,以使面條留在碗內,稀湯 流到飯桶裡。但很快就被*為聰明的炊事員看出來了 ,他隻給你打半勺,盛半碗,面條雖然留在碗內,稀 湯也不會流到飯桶裡了。後來我忽然**興奮地發現 了我的碗底有一條小小裂縫,常常漏下來幾滴湯水。
    受此啟發,我想為什麼不讓裂縫稍大一點呢?於是我 去打飯時,用手指捂住碗底的裂縫,打出飯來後便把 手指放開,讓稀湯流於地下,面條進入肚中。同學們 在院裡喫飯時,多是幾人蹲在一起邊喫邊說笑,現在 發現我常是一個人找一背靜地方埋頭喫飯,便奇怪地 過來看我。這一看不要緊,秘密被發現了,好在他們 並沒有向炊事員揭發,而他們也無法向我取經,因為 他們的碗底沒有裂縫漏洞。不過好景不長,秋天新糧 下來後,我們又去幾十裡以外的農村或糧站背回小米 來,又是每天喫小米飯了。
    生活雖然艱苦,但我們卻過得有趣、有味,** 愉快。
    P6-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