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題畫詞與詞意畫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古詩詞
【市場價】
576-835
【優惠價】
360-522
【介質】 book
【ISBN】722204882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雲南人民
  • ISBN:7222048820
  • 作者:吳企明//史創新
  • 頁數:354
  • 出版日期:2007-02-01
  • 印刷日期:2007-0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30千字
  • 筆者為每首題畫詞或每幅畫撰寫一篇解讀文字。每篇內容包括:詞作出處和畫幅收藏單位的交代,詞人與畫家的介紹,詞牌、詞題的說明,畫與詞的藝術分析、評論。如豐子愷的《無言獨上西樓圖》、李煜《漁父詞·題衛賢春江釣叟圖》 、蘇軾《定風波·題墨竹圖》等使這些耳熟能詳作品*加生動易懂。
  • 提寫在畫幅上的詩,實際上分為題畫詩和詩意畫兩大類型。題在畫上的 詞,毫無例外地也分為題畫詞和詞意畫兩類,本書便依次分為甲、乙兩篇, 按畫家和詞人的生年序次編排而成。 甲篇為題畫詞專輯。畫家為自己的畫,詞人為他人的題畫寫一首詞,或 則描繪畫面具像,再現畫鏡,純寫畫面,將繪畫美轉化成詞意美。讀畫的人 通過詞畫對讀的鋻賞方法和藝術思維方式,細細品位著畫境美、詞藝美,以 及詞畫融會、滲透後形成的獨特審美效果,分別體識不同類型題畫詞深層意 蘊、審美情趣和審美特征。 乙篇為詞意畫專輯。詞意畫即畫家根據前人的詞意構思立意,或取前人 整首詞意作畫,或取前人一句、數句詞意作畫,將詞意、詞境轉化為畫意、 畫鏡,畫成一幅富有意蘊夫人繪畫作品。
  • 前言
    甲篇 題畫詞
    一 李煜《漁父詞·題衛賢春江釣叟圖》
    二 蘇軾《定風波·題墨竹圖》
    三 秦觀《南鄉子·題崔徽寫真圖》
    四 仲殊《減字木蘭花·題李公麟山陰圖》
    五 揚無咎《柳梢青·題四梅圖》
    六 陸遊《桃源憶故人·題華山圖》
    七 辛棄疾《念奴嬌·戲贈善作墨梅者》
    八 楊妹子《訴衷情·題馬遠松院鳴琴圖》
    九 吳文英《望江南·賦畫臨照女》
    一0 吳文英《夢芙蓉·題趙昌芙蓉圖梅津所藏》
    一一 吳文英《極相思·題陳藏一水月梅扇》
    一二 吳文英《蕙蘭芳引·賦藏一家吳郡王畫蘭》
    一三 吳文英《暗香疏影·賦墨梅》
    一四 周密《夷則商國香慢·賦子固凌波圖》
    一五 劉辰翁《如夢令·題四美人畫》
    一六 王沂孫《一萼紅·丙午春赤城山中題花光卷》
    一七 張炎《湘月·題徐平野晉雪圖》
    一八 張炎《疏影·題賓月圖》
    一九 張炎《清平樂·題畫蘭》
    二0 張炎《浪淘沙·墨水仙》
    二一 張炎《臨江仙·題墨水仙》
    二二 張炎《浪淘沙·題陳汝朝百鷺圖卷》
    二三 趙孟煩《漁父詞·題漁父圖》
    二四 吳鎮《漁父詞·題漁父圖軸》
    二五 吳鎮《漁父詞·題洞庭漁隱圖》
    二六 王德璉《清平樂·題黃公望丹崖玉樹圖》
    二七 王德璉《菩薩蠻·題倪瓚惠麓圖》
    二八 張翥《疏影·題王元章墨梅圖》
    二九 高啟《水龍吟·題朱竹畫卷》
    三0 瞿佑《賀新郎·題秦女吹簫圖》
    三一 瀋恆吉《一剪梅·自題小像》
    三二 瀋周《人月圓·自題采菱圖》
    三三 瀋周《小玉山·題梔子花圖》
    三四 文徵明《水龍吟·題蕉陰仕女圖》
    三五 文徵明《柳梢青·題梅花四段圖(一)》
    三六 文微明《柳梢青·題梅花四段圖(二)》
    三七 文徵明《柳梢青·題梅花四段圖(三)》
    三八 文徵明《柳梢青·題梅花四段圖(四)》
    三九 文徵明《鵲橋仙·題瀋周為祝淇作山水圖》
    四0 陳淳《浣溪沙·題墨松圖軸》
    四一 徐渭《眼兒媚·書唐伯虎所畫美人》
    四二 瀋宜修《霜葉飛·題君善祝發圖》
    四三 曹溶《浪淘沙·題茵次收綸濯足圖》
    四四 曹爾堪《滿江紅·題柳村漁樂圖》
    四五 戴本孝《菩薩蠻·題曉窗梅影圖》
    四六 陳維崧《沁園春·題徐渭文鐘山梅花圖》
    四七 朱彝尊《邁陂塘·題其年填詞圖》
    四八 楊晉《浣溪沙·題秋林放牧圖》
    四九 納蘭性德《南鄉子·為亡婦題照》
    五0 納蘭性德《金縷曲·題側帽投壺圖》
    五一 納蘭性德《漁父詞·題楓江漁父圖》
    五二 邊壽民《轉應曲·題蘆雁圖》
    五三 邊壽民《萬年歡·題古缶清供圖》
    五四 邊壽民《百字令·題雜畫冊之十一》
    五五 鄭燮《一剪梅·題蘭竹石圖》
    五六 羅聘《桂殿秋·題歲寒三友圖》
    五七 吳錫麒《孤鸞·題顧洛小青小影圖》
    五八 樂鈞《南鄉子·題水南村舍圖》
    五九 顧春《蒼梧謠·正月三日自題墨牡丹扇》
    六0 顧春《醉翁操·題雲林湖月沁琴圖小照》
    六一 江開《渡江雲·題董嘯庵焦山望海圖》
    六二 周僖《疏影·題姜白石像》
    六三 王鵬運《浣溪沙·題丁兵備丈畫馬》
    六四 朱孝臧《虞美人·題任頤臨窗觀梅圖》
    六五 包棟《憶秦娥·題仕女圖》
    六六 包棟《浣溪沙·題仕女圖》
    六七 吳梅《清平樂·題鄭所南畫蘭》
    六八 向迪琮《浣溪沙·題吳湖帆雙兔圖》
    六九 吳湖帆《鷓鴣天·題峒關蒲雪圖》
    七0 吳湖帆《鷓鴣天-題靈鷲峰圖》
    七一 吳湖帆《卜算子·題風嬌雨秀圖》
    七二 吳湖帆《菩薩蠻·題陸抑非雙飛圖》
    七三 張大千《浣溪沙·題巫峽清秋圖》
    七四 張大千 《滿江紅·題落雁峰圖》
    乙篇 詞意畫
    一 徐賁《一竿風月圖》
    二 瀋周《牡丹圖》
    三 唐寅《梁溪山水圖》
    四 董其昌《秋興八景圖》(二)
    五 董其昌《秋興八景圖》(四)
    六 董其昌《秋興八景圖》(五)
    七 董其昌《秋興八景圖》(六)
    八 董其昌《秋興八景圖》(八)
    九 張宏《蜀葵圖》
    一0 《詩餘畫譜·登樓遠眺圖》
    一一 《詩餘畫譜·深山圖》
    一二 《詩餘畫譜·秋思圖》
    一三 《詩餘畫譜·重陽登高圖》
    一四 《詩餘畫譜·初夏午後圖》
    一五 《詩餘畫譜·秀林吹笛圖》
    一六 《詩餘畫譜·觀梅圖》
    一七 《詩餘畫譜·端午遊湖圖》
    一八 《詩餘畫譜·漁父圖》
    一九 《詩餘畫譜·賞春圖》
    二0 《詩餘畫譜·清曉欲行圖》
    二一 《詩餘畫譜·手捻花枝圖》
    二二 《詩餘畫譜·深院秋千圖》
    二三 《詩餘畫譜·秋日漫行圖》
    二四 《詩餘畫譜·小樓凝思圖》
    二五 《詩餘畫譜·高士品茶圖》
    二六 王翠《杏花春雨江南圖》
    二七 石濤《花卉圖》
    二八 羅聘《曉風殘月圖》
    二九 餘集《落花獨立圖》
    三0 王素《梧桐仕女圖》
    三一 王素《朝雲小像》
    三二 費丹旭 《仕女圖冊》(一)
    三三 費丹旭 《仕女圖冊》(二)
    三四 費丹旭《仕女圖冊》(三)
    三五 費丹旭《仕女圖冊》(四)
    三六 費丹旭《仕女圖冊》(五)
    三七 費丹旭《仕女圖冊》(六)
    三八 費丹旭《仕女圖冊》(七)
    三九 費丹旭《仕女圖冊》(八)
    四0 費丹旭《仕女圖冊》(九)
    四一 費丹旭《仕女圖冊》(一0)
    四二 任熊《人物圖冊》
    四三 任熊《孫道絢南鄉子詞意圖軸》
    四四 任熊《吹笙圖》
    四五 任頤《蜀主王衍詞意圖》
    四六 周慕橋《陳與義臨江仙詞意圖》
    四七 周慕橋《秦少遊如夢令詞意圖》
    四八 周慕橋《吳文英唐多令詞意圖》
    四九 周慕橋《周晉點絳唇詞意圖》
    五0 周慕橋《孫道絢憶秦娥詞意圖》
    五一 周慕橋《溫庭筠訴衷情詞意圖》
    五二 吳士鋻《馮延巳采桑子詞意圖》
    五三 趙雲壑《梅石圖》
    五四 吳湖帆《霧障青羅圖》
    五五 吳湖帆《紅荷圖》
    五六 吳湖帆《春江漁隱圖》
    五七 楊無恙《雜畫冊》(二)
    五八 楊無恙《雜畫冊》(四)
    五九 楊無恙《雜畫冊》(五)
    六0 楊無恙《雜畫冊》(八)
    六一 豐子愷《無言獨上西樓圖》
    六二 陸儼少《辛棄疾鷓鴣天詞意圖》(一)
    六三 陸儼少《辛棄疾鷓鴣天詞意圖》(二)
    六四 陸儼少《辛棄疾太常引詞意圖》
    六五 陸儼少《辛棄疾水龍吟詞意圖》
    六六 陸儼少《毛澤東減字木蘭花詞意圖》
    六七 陸儼少《毛澤東浪淘沙詞意圖》
    六八 潘天壽《江山多嬌圖》
  • 二《定風波·題墨竹圖》蘇軾 元豐五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飲釀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詞。
    雨洗娟娟嫩葉光,風吹細細綠筠香。秀色亂侵書帙晚,簾卷,清明微過 酒樽涼。人畫竹身肥擁腫,何用?先生落筆勝蕭郎。記得小軒岑寂夜,廊下 ,月和疏影上東牆。
    本詞選自《東坡樂府》卷二。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嘉祜二年(1057)進士。宋 神宗時,任祠部員外郎,因不滿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後移知 密州、徐州、湖州。元豐三年(1080),以作詩“訕謗朝廷”罪,貶謫黃州 。哲宗朝,任翰林學士,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被謫惠州、儋州,遇赦回,卒 於常州。蘇軾多纔藝,文風雄健,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詞開豪放一派, 對後代影響深遠。擅書畫,其書法與蔡襄、米芾、黃庭堅合稱“四大家”。
    有《東坡七集》傳世。
    蘇軾是宋代融通詩畫藝術貢獻*大的一位藝術家,他寫過許多首**的 題畫詩,但是,很少寫題畫詞,尤其是用集句詞題畫,*屬少見,因此,本 詞彌足珍貴。本詞*大的藝術特征便是“集古句作”。“集句”,詩人依據 自己的立意,截取前人一家或數家詩人的成句,集合而成一首新詩,稱為集 句詩。始自晉傅咸《七經詩》,唐人稍作,兩宋盛行。影響所及,宋人也寫 集句詞。蘇軾寫過多首集句詞,分為兩類,一類是整首詞均為前人詩句,如 《南鄉子·集句》三首;一類是集前人句而稍加變化,本詞便屬於這一類。
    宋元豐三年至六年,蘇軾謫居黃州,任團練副使。五年七月,他在友人 王齊愈家達軒飲酒,醉後畫墨竹圖,並用集句詞體題詞一首。“王文甫”, 即王齊愈,字文甫,嘉州犍為人,其弟王齊萬,字子辯。東坡在黃州日,與 王氏兄弟交往甚密。
    詞的前闋,先寫畫面形像,形容墨竹的形態、色澤、香味和風神,集杜 甫《嚴鄭公宅同詠竹得香字》中的詩句。杜詩雲:“雨洗娟娟靜,風吹細細 香”,“色侵書帙晚,陰過酒微涼”。東坡對其稍加變化,使之符合詞的格 律。首句加“嫩葉光”三字,托出杜甫詠竹之“靜”意。次句加“綠筠”兩 字,扣住墨竹圖。竹畫本無“香”,詞人運用“通感”之法,挪移嗅覺於視 覺,刻畫嫩竹之馨香,*有韻味。第三句增“秀”、“亂”兩字,使詞意* 為明確具體,嫩竹娟秀,竹葉微動,綠色映在書帙上時有變化,故日“亂侵 ”。第五句增“清”、“微”兩字,尤得新竹之神理,新竹色嫩,所以竹陰 清而不濃,微微透過窗戶,使酒樽生出涼意,故日“微過”。詞人在前闋著 意描寫墨竹之藝術美,也映帶出詞人謫居黃州時的生活情趣,他讀書以適意 ,飲酒以遣愁,借畫以寄慨。詞人的這番情意,融化在墨竹形像的描寫之中 ,含而不露,耐人尋味。
    後闋分兩層詞意。換頭處描寫畫竹的人。“人畫竹身肥擁腫”,句出白 居易《畫竹歌》,用成句,無變化。“先生落筆勝蕭郎”,這句詞是東坡的 手筆。“先生”,東坡自謂。“蕭郎”,指唐代畫家、協律郎蕭悅,善畫竹 ,曾畫墨竹十五竿贈白居易,樂天贈以《畫竹歌》,稱贊他的畫竹“莖瘦節 節竦”,“枝活葉葉動”。東坡直言自己的墨竹藝術水平勝過蕭悅,符合實 際情況。因為蘇軾是宋代文人畫的代表人物,他師從畫竹名家文同,反對形 似,追求神韻,“運思清撥”(米芾評語,見《畫史》)。孫承澤評蘇軾墨竹 “筆酣墨飽,飛舞跌宕,如其詩,如其文”(《庚子銷夏記》卷二)。這些都 足以證明蘇詞洵非虛言。後一層詞意,寫出墨竹的神韻。“記得小軒岑寂夜 ”,“月和疏影上東牆”,集宋代女詩人曹希蘊《墨竹詩》中的成句(出《 東坡詩話》,“和”字,曹詩作“移”字。本詞以寫景收結,扣合前闋對墨 竹的細致描寫,傳達出墨竹畫的藝術效果,再現竹畫的神采。
    集句詞以不留痕跡、如出己手為上乘。本詞集唐人杜甫、白居易,宋人 曹希蘊的詠竹詩句,或用成句,或稍變化,有時也夾人幾句詞人自己的句子 ,如“簾卷”、“何用”、“先生落筆勝蕭郎”、“廊下”,集句與自己的 詞句渾然一體,幾乎使人分辨不出,信以為東坡自作,致使龍榆生先生箋注 本詞時,未注出“記得小軒岑寂夜”兩句出於曹希蘊詩(見《東坡樂府箋》) ,足以證明蘇軾寫作集句詞融徹的功力。
    三《南鄉子·題崔徽寫真圖》秦觀 妙手寫徽真,水剪雙眸點絳唇。凝是當年窺宋玉,東鄰;隻露牆頭一半 身。往事已酸辛,誰記當年翠黛顰?盡道有些堪恨處,無情,任是無情也動 人。
    本詞選自《淮海居士長短句》卷中。
    秦觀(1049~lloo),宋代詞人,字少遊,別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 屬江蘇)人。元豐八年(1085)進士,歷任太學博士、國史院編修。紹聖初, 坐黨籍貶處州、郴州。徽宗朝赦還,至滕州,卒。他工詩善詞,與黃庭堅、 張耒、晁補之遊蘇軾門,人稱“蘇門四學士”。有《淮海居士長短句》傳世 。
    蘇軾收藏的崔徽的寫真畫,是友人章質夫寄贈給他的(見《章質夫寄惠 崔徽真》詩)。秦觀是蘇軾的學生,元祜五年(1090)至七年(1092),任職秘 書省。元祜六年(1091),蘇軾來京任翰林學士承旨,兩人同在京師,秦觀有 可能在蘇宅觀看過崔徽真,本詞亦當作於此時。
    真,寫真,畫家稱人物肖像畫為寫真,乃畫科之一。“徽真”,就是唐 代河中府名娼崔徽的肖像畫。唐興元節度使府幕僚裴敬中出使河中府,結識 崔徽,邂逅月餘。敬中使滿回興元府,崔徽因不能長期隨從而憂郁成疾,便 托畫師丘夏描繪自己的真容,寄給敬中,附信雲“崔徽一旦不及畫中人,且 為郎死。”後終於發狂而死。事見元稹《崔徽歌並序》。丘夏及他畫作的崔 徽真,畫**沒有記載,賴元稹詩而傳之後世。丘夏畫的崔徽像早已失傳, 章質夫寄給蘇軾的崔徽真,是否為丘夏所作,抑或其他畫家的仿作,也無明 文記載,但是,崔徽的儀容風采,卻因淮海詞的傳世而約略可以窺見。
    詞的前闋,就崔徽肖像畫的面容著筆。首句迅即著題,直寫崔徽畫像, 詞人隻說這位畫家是“妙手”,沒有點明姓氏。次句描繪崔徽畫像的面容, “水剪雙眸”,畫面上崔徽的眼睛如秋日水波;“點絳唇”,她的嘴唇點綴 著絳脂,楚楚動人,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像。“水剪雙眸”,語出李賀《唐 兒歌》:“一雙瞳人剪秋水。”眼睛是人物畫中*傳神的部位,《世說新語 ·巧藝》記載晉代畫家顧愷之畫人物,數年不點睛,人問其故,答日:“傳 神寫照,正在阿堵中。”所以,秦觀題崔徽真,首先抓住她的眼睛下筆。後 三句借助宋玉《登徒子**賦》的文意,將崔徽比作宋玉筆下的“東鄰少女 ”,她“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 如翠羽,肌如白雪,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進一步形容崔徽的儀容 ,與上兩句刻畫崔徽眼唇的文字互為表裡,交替使用直接描寫和側面烘托的 藝術手法,著意描繪崔徽的半身肖像畫,創造出清純秀美、淒楚動人的女子 形像。
    後闋詞意由崔徽真的“容”向她的“神”深化。“往事已酸辛”兩句, 寫崔徽的心事,當年,翠黛合顰,雙眉深鎖,為什麼呢?原來,她正經歷著 酸辛的往事,心愛的人遠去,幸福隨之消逝,使她陷入難解的悲苦之中。“ 翠黛顰”,正是她內心情感的外露。即使這樣,整幅真容仍然使人傾倒,詞 的結尾三句寫出了詞人觀畫後的感受:“盡道有些堪恨處,無情,任是無情 也動人。”詞人慨嘆著,面對佳人的畫像,面對佳人酸辛的往事,確實“有 些堪恨處”,恨她“不解語”(蘇軾《章質夫寄惠崔徽真》語),恨她“少口 氣兒”(湯顯祖《牡丹亭·玩真》),畫像不會說話,無法互訴情愫,真是“ 無情”。歇拍處,秦觀逆挽一筆,說出“任是無情也動人”的話來。這一句 ,用晚唐詩人羅隱《牡丹》詩中“若教 解語能傾心,任是無情也動人”的 成句,借前人詩句人詞,巧妙妥 帖。任她畫像無情,但仍然能撥動人的心 弦,激起人們的情思。宕 轉的結尾,回歸到全詞贊美崔徽*妙儀容的題旨 上來,低回婉轉, 富有情致,充分體現出少遊詞“專主情致”(李清照《詞 論》)的藝 術長處。蔡伯世評少遊詞雲:“子瞻辭勝乎情,耆卿情勝乎辭, 辭 情相稱者,惟少遊而已。”(《詞苑萃編》卷四引)本詞可當“辭情 相稱 ”之譽。P17-2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