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風雨相隨(在文學山川間跋涉)/京師學術隨筆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學理論
【市場價】
275-398
【優惠價】
172-249
【介質】 book
【ISBN】978730314651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北京師大
  • ISBN:9787303146512
  • 作者:童慶炳
  • 頁數:238
  • 出版日期:2013-01-01
  • 印刷日期:2013-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10千字
  • 《風雨相隨(在文學山川間跋涉)》是童慶炳編著的一本學術隨筆,《風雨相隨(在文學山川間跋涉)》收錄了《愛國?思鄉?》;《“真體驗”——合理、合情和合意》;《真與奇》;《藝術從“稍微”兩字開始》;《“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句雙解》;《杜甫《八陣圖》詩的歧義》;《“推敲”再評議》;《把謊話說得圓》;《比喻與審美》;《“不隔”之美》;《不寫之寫》;《*少就是*多》等文章。
  • 《風雨相隨(在文學山川間跋涉)》是“京師學術隨筆”繫列之一。 《風雨相隨(在文學山川間跋涉)》是童慶炳編著的一本學術隨筆,收 錄《隱喻之美》;《“魚”與“熊掌”應“得兼”》;《愛國?思鄉?》 ;《“真體驗”——合理、合情和合意》;《真與奇》;《藝術從“稍微 ”兩字開始》;《“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句雙解》;《杜甫《八陣 圖》詩的歧義》等文章。
  • 上編 文學之根
    第二次天真/3
    雛菊與雨果的遐想/6
    太陽照樣升起/9
    “文學是入學”新解/12
    作家的位置/16
    遭遇與藝術創造/19
    古典的李白現代的李白——紀念李白誕辰
    1300年/21
    “內視點”與文學的生命力/25
    重建歷史世界——歷史文學談之一/28
    隱喻現實世界——歷史文學談之二/31
    暗示哲學意味——歷史文學談之三/34
    金錢的藝術形像/37
    漫議“綠色文學”/40
    與契訶夫對話/46
    “人外無詩,詩外無人”/50
    人物命運的文學意義——從遊蔣介石的
    南山別墅談起/52
    生命撞擊的鐘聲/60
    聽泉經驗的藝術啟示/63
    文章與酒/65
    以真為假和以假為真/67
    由“我”自己伸張出來/69
    中編文學之理
    文學與燈光/75
    文學與繪畫/78
    枯燥藥方為何熠熠生輝/80
    妙玉的潔癖和意識形態/83
    風姐登場分析的發明權問題/86
    米洛的維納斯與缺陷美/90
    “偷維納斯的腰帶”/93
    米洛的維納斯與研究熱/96
    陶淵明的《飲酒》與意識形態/99
    由此岸向彼岸張帆遠航/103
    假如我們從藝術角度來看《詩經》/106
    冷眼深情/110
    美與形式/114
    夢醒時分——兼談美在關繫/116
    齊白石的《蝦》《青菜》為何價值連城/120
    歧義的魅力/123
    審美的層次/125
    詩為活物/129
    “通感”產生詩意的再考察/134
    談藝術的常規和慣例/136
    文學的**要素/141
    文學批評不是“寄生”性的/145
    文學語言奧秘/147
    “幸福”與“不幸”/149
    藝術的“強詞奪理”/152
    語盡而意不窮/157
    隱喻之美/159
    “魚”與“熊掌”應“得兼”/162
    愛國?思鄉?/166
    “真體驗”——合理、合情和合意/169
    真與奇/175
    下編 文學之技
    畫框、距離與《紅樓夢》的開頭/179
    藝術從“稍微”兩字開始/182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句雙解/185
    杜甫《八陣圖》詩的歧義/187
    “推敲”再評議/189
    把謊話說得圓/192
    比喻與審美/195
    “不隔”之美/197
    不寫之寫/200
    *少就是*多/203
    含淚的微笑/206
    懷舊情調與作品的開頭/208
    黃筌拒改吳道子《掐鬼圖》的啟示/210
    聲律與感情/212
    詩的三重境界/214
    春天對嚴鼕的感慨與沉思——讀王蒙的《雜色》/217
    香山櫻桃溝的山桃花/223
    寫什麼與怎麼寫/225
    意盡言止/227
    眼中、胸中、手中/229
    一切景語皆情語/231
    藝術形像的具體與概括/234
    藝術形像:形與神/236
  • 時代向前發展了,歷史條件變化了,難道我們不可以換一個角度來 論證“文學是人學”這個舊問題嗎? **的社會物質生活誠然豐富了許多,這是現實主義的勝利。試想 一想,如果我們**還像三年困難時期那樣嘴裡喊著階級鬥爭,或者像 “文化大革命”時期那樣喊著“不斷革命”,卻要憑票購買有限的糧食, 憑票購買有限的豬肉,甚至憑票購買蔬菜、購買點心,整天餓著肚子, 那種日子是人過的嗎?馬克思、恩格斯早就說過,人必須首先滿足了喫、 喝、住、穿,然後纔能從事別的活動。我們現在終於明白這個道理,終 於能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20多年過去了,我們也終於看到,中國人 在搞經濟的問題上並不比別的民族差,搞現代化也不比別的民族差。盡 管前面還會遇到困難,但是隻要我們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不動搖,我們 就一定能夠戰而勝之。但是,毋庸諱言的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帶 來了它的一些伴生物,那就是人的本能欲望的膨脹,於是在一部分人那 裡拜物主義、拜金主義成為生活中的一面旗幟。作為拜物主義、拜金主 義的滋生物,出現了腐敗墮落,出現了貪官污吏,出現了假冒偽劣,出 現了嫖娼賣淫,出現行兇搶劫,出現了親情泯滅(前幾天從報上讀到一 位大學三年級的學生因功課不好無法面對自己的親人,在開學前夕竟然 把自己的奶奶和爸爸殘酷地殺害了,我的心不禁戰栗起來)……對於這 些把拜物主義、拜金主義奉為旗幟的人來說,他們不但是精神的殘疾者, 嚴重的則**喪失了人性,他們已經從人變成了非人,他們不是人。對 於目睹這種現像發生的多數人而言,他們處於焦慮狀態,對這個社會的 負面陰影感到有點陌生,有點隔閡,有點惶恐,有點失望,有點恐怖, 概而言之,他們感到精神家園的失落。
    當然,我們必須指出,拜物主義和拜金主義並非中國工業化的特產, 實際上任何一個**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這都是不可避免的。正如 法國19世紀**思想家托克維爾所說:在工業化過程中,“人性得到了 ***的發展,也是*殘暴的發展,文明表現了它的奇跡,文明也幾乎 使人成為了野人”。
    從根本上說,人們精神家園的失落意味著什麼呢?可以肯定地說, 意味著人文精神的**匱乏。人文,人文主義,人文精神,人文關懷, 是近幾年關心社會發展的知識界談論得*多的問題之一。那麼,人文主 義究竟是什麼呢?就西方思想來看,可以分成三種不同模式看待人和宇 宙。**種模式是**自然的,上帝是至高無上的,把人看成是神所創 造的一部分,人不過是神的奴僕, “墮落的生物”;第二種模式是自然 的,這就是科學的模式,這是在文藝復興之後建立起來的模式,這種模 式的核心在自然,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不過是自然之子,人與 其他的生物都是科學認識的對像,科學纔是至高無上的;第三種模式是 人文主義模式,這種模式認為在宇宙中人纔是核心,以人的經驗作為對 人、對神、對宇宙的了解的出發點,人是人自身的主人。①因為人是自 身的主人,尊重人的不可估量的尊嚴,發揮人性的巨大的潛能,看重人 所**的良知,塑造人自己的生活,人應該成為自己命運的建築師,成 為人文主義的基本內涵。近現代以來,由於科學主義的流行壓迫了人的 地位,人的精神家園有喪失之危險,所以近現代的西方思想家如尼采、 海德格爾、薩特、加繆等一批人,都在呼喚適合於人生存的人文主義和 人文關懷。當然,人文主義如果不作為一種思想運動而作為一種精神追 求,那麼在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中也是十分豐富的,儒家、道家有許多不 同,但在關懷人的生存、注重人性的發展、看重人的尊嚴上面是相通的。
    儒家的創始人孔子所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箴言,強調人與人 之間那種感同身受的關繫,強調人的價值,可以說就是人文精神的經典 的表述。道家的代表莊子所說的“獨與天地萬物相往來”的話,雖然重 在自然,但落腳點還是人的精神的自由,也是富於人文精神的。**, 我們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遇到了人文精神的匱乏問題,我們就應在 新的歷史條件下,吸收前人的人文主義的精神財富加以改造和發展,形 成一種適合於我們**社會的新的人文主義、新的人文關懷。
    那麼,這種人文精神的資源*集中儲藏在哪裡?應該說文學、歷史、 哲學、教育等一切人文學科的著作中都有人文精神,但*集中儲藏在一 切**的文學藝術作品中。我們說文學是人學,就在於**的文學作品 總是以具體的審美的形態,表現人性的各種情感,表現人的童心,表現 人的善良,表現人對自己的信心,表現人決心掌握自己命運的決心,表 現人性的美麗……如果說資本片面生產財富,而不注意對人的關懷的話, 那麼文學藝術**的目的就是關懷人,關懷人性,我們正是在這個意義 上說“文學是人學”。
    發展經濟不是也不應該是我們*後的目的,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我們 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但巨大的財富也不是也不應是我們*後的目的。我 們*後的目的是培育全面發展的人。因此我們的目光不能隻是停留在技 術理性工具上面,讓文學藝術這個營造人的精神家園力量也進入我們的 視野中。文學藝術不會**之內就讓人的善心都呈現出來,它是改造人 性的一種潛移默化的無形的手,但隻要我們認同文學是人學這個命題, 長久地關注它,培育它,那麼我們*終將讓千百萬人獲得精神的溫馨家 園,找回失落的人文理想。P13-1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