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鄭珍研究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學理論
【市場價】
704-1020
【優惠價】
440-638
【介質】 book
【ISBN】978751618727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16187272
  • 作者:曾秀芳
  • 頁數:365
  • 出版日期:2016-08-01
  • 印刷日期:2016-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36千字
  • 曾秀芳所著的《鄭珍研究》是我國第一部全面繫
    統的鄭珍研究專著。全書以晚清時期僻居貴州山野、
    窮處文化邊緣卻享有“西南巨儒”美譽的學者兼詩文
    家鄭珍為研究對像,采用歷時性與共時性研究相結合
    等方法,探究鄭珍為學、為詩、為文的個性風貌。全
    書在鄭珍經學研究的大背景下展開,對其詩歌研究,
    注重從“學人視角”、“地方視角”、“農家視角”
    三大視角,以及鄭珍與宋詩派中堅何紹基的橫向比較
    展開。對其散文研究,指出緣於大山的耳濡目染與雄
    偉奇崛,其散文創作具有與“大山地理”氣勢相稱的
    “大山風格”。該書對鄭珍研究、沙灘文化研究以及
    貴州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理論價值。
  • 緒論
    一 選題緣起
    二 研究現狀
    三 研究意義
    第一章 鄭珍的生活圖景與著述
    第一節 三個生存鏡頭
    一 內外交困的晚清時局
    二 發展遲緩的山國貴州
    三 鐘靈毓秀的遵義沙灘
    第二節 三段人生歷程
    一 耕讀求仕時期
    二 三任教職時期
    三 戰亂流徙時期
    第三節 著述概述
    一 經部著述
    二 史部著述
    三 子部著述
    四 集部著述
    第二章 鄭珍的經學研究
    第一節 考經證史的樸學背景
    一 樸學的興起
    二 樸學的治學路徑
    三 樸學的發展流變
    四 道成間的學術宗尚
    第二節 獨步西南的平民學者
    一 平民學者
    二 獨步西南
    第三節 鄭珍與鄭玄的經學淵源
    一 鄭氏家族淵源
    二 人生遭際淵源
    三 經學主攻
    四 申明鄭義
    第四節 鄭珍的治經路徑與學術旨歸
    一 治經路徑
    二 學術旨歸
    第五節 從《輪輿私箋》的後世征引管窺鄭珍的經學成就
    一 孫詒讓《周禮正義·鼕官考工記》對《輪輿私箋》的征引
    二 現代《考工記》研究者對《輪輿私箋》的征引
    三 **外大型辭書對《輪輿私箋》的征引
    第六節 大醇中的小疵
    第三章 鄭珍的詩歌研究
    第一節 尚學宗宋的道咸詩壇
    一 道成詩壇的詩學宗尚
    二 道咸間的黔中詩壇
    第二節 鄭珍的詩學思想
    一 讀書養氣,觀照力行
    二 自打自唱,學古能化
    三 吟詠性真,去鞍除羈
    四 詩無定品,風格多元
    五 學詩當自學人始
    第三節 鄭珍詩歌創作的學人視角
    一 以學入詩
    二 書蠹情結
    第四節 鄭珍詩歌創作的地方視角
    一 書寫黔中山水奇悶
    二 展現黔中民俗異彩
    三 輯錄黔中一方詩雅
    第五節 鄭珍詩歌創作的農家視角
    一 對農耕田居生活的敘寫
    二 對農家疾苦的關注
    三 對農民大起義的矛盾抒寫
    第六節 鄭珍詩歌創作與蘇軾的淵源——以鄭珍《播州秧馬歌》和蘇軾《秧馬歌》為考察文本
    一 蘇軾《秧馬歌》與鄭珍《播州秧馬歌》的詩歌文本
    二 《播州秧馬歌》與《秧馬歌》二詩的交彙點
    三 鄭珍與蘇軾二人的交彙點
    第七節 鄭珍對韓愈的景仰與研究
    一 取號柴翁
    二 力闢佛老
    三 跋文韓詩
    第八節 鄭珍與何紹基詩歌比較研究
    一 共性特質
    二 本質差異
    第九節 一部《播雅》的斷想
    一 映現清代地域詩歌總集編纂之風熾熱
    二 映現清人對地域文化之重視
    三 凸顯鄭珍之士子桑梓情懷
    四 凸顯鄭珍於貴州詩歌總集編纂體例之先導與典範
    五 顯現鄭珍於女性詩人之關注
    第四章 鄭珍的散文研究
    第一節 桐城派**下的清代文壇
    第二節 清代黔中文壇
    第三節 鄭珍的散文創作
    一 異趣桐城
    二 自出機杼
    第四節 鄭珍散文的個性特質
    一 學術氣質
    二 大山風格
    三 悱惻沉摯
    四 奇峭清麗
    第五章 鄭珍崛起西南的原因和影響分析
    第一節 鄭珍崛起的原因
    一 巴蜀文化的濡染浸潤
    二 沙灘文化的滋養熏陶
    三 恩澤嗜纔的期待效應
    四 亂世治文墨的恬然自適
    五 海天一葉的風雲裁成
    第二節 鄭珍對後世的影響
    一 沾溉黔中學人
    二 影響晚清詩風
    結語
    附錄一 鄭珍釋《考工記》車制之“藪”
    附錄二 鄭珍釋《考工記》車制之“綆”
    附錄三 鄭珍對《考工記》車輿形制的考訂
    參考文獻
    後記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