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滿川田紀事(鄉土中國的農民群像)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紀實文學
【市場價】
286-414
【優惠價】
179-259
【介質】 book
【ISBN】978730022828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228280
  • 作者:汪鼕蓮
  • 頁數:276
  • 出版日期:2016-08-01
  • 印刷日期:2016-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53千字
  • 汪鼕蓮著的這本《滿川田紀事(鄉土中國的農民群像)》選取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下轄的一個1000多人口的山村滿川田作為典型,做一個內陸鄉村40年社會變遷的全景描述。
    在書中,作者將細細描繪40年來鄉村農耕方式的變化,婚姻市場的漸變,交通狀況的改善,傳宗接代觀念的瓦解,基礎教育的撤並之痛,皖南民居的零落,親屬稱呼的流變,傳統風俗的遺失;描述泥腿子上岸後,如何充分挖掘山村的土特產潛力以實現經濟的自我救贖,進城農民工有融入的喜悅也有受傷甚至喪命的悲痛;以及城鎮化和市場化浪潮下,當今中西部農村的普遍景像:無心向農的農民對農業生產實行粗放式管理,大量山地遭到棄耕,村莊在萎縮,賭博成為鄉村*有生命力的娛樂方式,化肥農藥成了農民的親密伙伴。
  • 20世紀後20年至21世紀前20年,是中國從傳統的 農業社會走向現代的工業化、城鎮化社會的裂變時期 。毫不誇張地說,整個社會在這40年中發生的嬗變, 超過以往5000年。 為了記錄那些亙古以來就在土裡刨食的人們的生 活嬗變,記錄他們面對千年一遇的社會轉型時那種突 圍與奮進、固守與涅槃,《滿川田紀事(鄉土中國的 農民群像)》作者汪鼕蓮以其家鄉——安徽省黃山市 歙縣下轄的一個1000多人口的山村滿川田為典型,做 一個內陸鄉村40年社會變遷的全景描述。 痛感於傳統的農人正在遠去,新時代的農民,卻 迷失在現代化的十字路口:他們接過農業大旗,卻草 率敷衍;他們亦知傳統的點滴消融卻無力挽住狂瀾; 他們知道老路已被堵死,卻又不知道去路怎麼走…… 作者解剖了滿川田這隻“麻雀”,以此獻給偉大的變 革時代,獻給那些在這波城鎮化浪潮中,注定必須留 在農村,從事土裡刨食事業的後的農民。
  • 滿川田的前世與今生
    左手物質,右手精神
    1.這裡的黃山毛峰不一般
    2.山溝裡遊動著節慶“魚”
    一頭進城,一頭堅守
    1.裂變中的農民工
    2.他們,搭上了城鎮化建設的高速列車
    3.**農民:或固守,或突圍
    4.進城走了十八年
    5.出門打工VS在家做光棍
    後的農民:那些堅守土地的人們
    1.家園的守望者
    2.鄉村醫生的代際傳承
    3.退職職工的幸福晚年
    4.代課教師的一家
    5.三代同堂的領養家庭
    6.老支書的一生
    7.奶奶嫁進山,孫子奔進城
    8.精明女人好當家
    9.超生人家
    10.洪家小店
    11.去打工還是當農民
    12.老校長的黃昏戀
    13.那些早慧的花兒
    無人值守的房子
    1.曾經人聲鼎沸,如今空無一人
    2.末代徽商的後人
    3.一個家庭的上山進城之路
    4.從無房可住到無人居住
    5.兩代人的“房事”
    6.曾經的大家庭
    7.山寨人家
    回歸的農業 迷惘的事業
    1.留守鄉間,卻無心向農
    2.山林回歸,村莊萎縮
    3.萎靡的農人:墮落地享樂
    4.農藥:是“靈丹妙藥”還是毒瘤?
    5.淪喪的農業,無良的加工
    6.生態農業:打破化學農業的迷局
    傳承與,一代人的使命
    1.迷失的家園,引起了“出走者”的關注
    2.回不去的故鄉,記得住的“鄉愁”
    3.風俗的傳承與遺失:時代前進的一體兩面
    4.城鄉一體化發展:復興之路上繞不過去的的環節
  • 滿川田的前世與今生 我的家鄉滿川田村在黃山腳下,位於古徽州府府 衙所在地歙縣東部,四面環山,屬黃山餘脈的一部分 。徽州作為行政區劃源於北宋,*大多數語境下指的 是歷經宋元明清四代,穩定管轄歙縣、黟縣、婺源、 績溪、祁門、休寧六縣的徽州地區。這一長期統轄固 有六縣的行政區劃名稱,在中國歷**前後共計存在 了近780年。1987年,徽州地區被撤銷,成立地級市 黃山市。歙縣成為黃山市下轄的三區四縣之一,四縣 為歙縣、黟縣、祁門、休寧,三區為黃山市所在地屯 溪區、黃山區、徽州區。績溪縣在此次行政區劃調整 中被劃歸安徽省宣城地區,婺源縣則早在1949年剛解 放的時候即被劃歸江西省,但在民間,為保持文化的 整體性和承繼性,恢復“徽州”這一區劃名稱的呼聲 一直沒有停止。
    從歙縣縣城進到滿川田,經過30多華裡相對平坦 的公路後,汽車需在群山中繞行一段路,*後圍繞一 座山頭的“之”字形路線盤旋而上,像不斷盤旋上升 的飛機。很少在山區坐車的人,坐在行駛在這樣山路 的車裡,會產生眩暈感。升到山的頸部,道路平緩了 下來,這個時候就進入了滿川田原來所屬鄉政府所在 地大運裡村的地盤。大運裡原來是鄉級建制,在2004 年的鄉鎮撤並大潮中,大運裡失去一級政府建制,和 滿川田一樣,成為一個行政村。兩個山裡面*大的村 莊,曾經長期存在著“既生瑜,何生亮”的情結,就 像麥當勞和肯德基那樣,既互相競爭又非得扎堆在一 起。兩村互相較勁到*激烈的時候——上個世紀的某 段時間,甚至僵持到了大運裡村的村民不讓滿川田村 的村民過路,逼得滿川田村在村背後的山嶺上另闢“ 新路”,繞過大運裡村出山。世易時移,雖然這條新 闢小徑現在沒人走了,但一提“新路上”,大家都知 道指的是什麼地方,它已經成為一個地理名詞了。這 樣的村際齟齬,也算為那些年那些正值青壯年而又被 困在土地上的人,為那單調而貧瘠的山野生活增添一 絲興味。如今,隨著大量青壯年外出,各村早已沒了 鬥氣的心性,就像歷盡滄桑的老人,大有“度盡劫波 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超然。
    滿川田村依山傍水,一條小河穿村而過,將古老 的村莊分為兩個部分。據族譜記載,村莊已有800多 年歷史,主姓汪,次姓葉、程。村名滿川田,也許是 秉承了“缺什麼叫什麼”的取名原則,就像那些名叫 “富貴”、“大有”的孩子往往是*窮人家的孩子一 樣,滿川田其實沒有田,僅有的20來畝稻田集中於村 尾的廟旁。人民公社時代種植水稻,分田到戶後改成 旱地變成茶園,現在全村已經找不出一畝水田了。這 個開門見山的小山村被稱作滿川田村,體現了先人們 強烈而善良的願望。
    整個村莊共有12個村民小組(人民公社時期叫生 產隊,至今老人們仍習慣稱隊,為敘述方便,下文提 到村民小組時有時仍以隊稱之),一半在村內,一半 坐落於村子周邊方圓十幾裡山寨上。全村鼎盛時期有 2000多口人,2005年底人口統計結果為1890人。
    滿川田的革命歷史值得一提。革命戰爭時期滿川 田曾是新四軍皖南遊擊隊的根據地。1934年,中國工 農紅軍第十軍團第十九師北上抗日先遣隊第三團在滿 川田西山降與國民黨補一旅遭遇,血戰**,22名紅 軍指戰員死亡,史稱“西山降血戰”。1947年10月, 中共皖南地委遷到滿川田,臨時建立了中共黃東委( 這一帶地處黃山東部)。1948年5月初,中共黃東工 委在滿川田正式成立。傳說新中國成立後上級有意把 鄉一級的人民政府設在滿川田,當時的村干部覺得政 府設在村裡會占用寶貴的平整耕地,拒*了提議。這 在總部經濟已經成為專門學問的現代人看來,難以想 像。所謂小農意識,大抵如此。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 了耕地在農民心目中的分量。
    與一些大的村鎮比,處於山窩中的滿川田村實在 小而偏。就是這個偏僻的山區村莊,在黃山的三區四 縣甚至整個安徽省,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在上海及華 東一些城市,以“滿川田”為品牌名稱的茶葉,具有 相當大的知名度。該品牌連續十幾年在上海占據茶葉 ***的位置,多年名列全國茶葉百強名單,銷量 *好的時候排到了二十幾位。也許這個成績不如西湖 龍井取得的成績輝煌,但考慮到這是一個*近十幾年 纔冒出來的品牌,依托的又是可以稱得上是窮鄉僻壤 的皖南山區一個山窩子裡的小村莊,能夠有這樣的品 牌美譽度和銷售業績,還是令人大為驚訝的。除了茶 葉,為滿川田贏得在外名聲的,還有一大寶貝——非 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嬉魚”。這一極具鄉間 特色的民俗風情,在全國一小部分人當中廣為傳播, 時不時還會在中央電視臺各頻道露個臉,成為令人印 像深刻的鄉村記憶。
    P1-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