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孫明經眼中的老北京/流影繫列/北京學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紀實文學
【市場價】
318-460
【優惠價】
199-288
【介質】 book
【ISBN】978730124310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243107
  • 作者:孫健三|主編:張妙弟
  • 頁數:230
  • 出版日期:2014-06-01
  • 印刷日期:2014-06-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00千字
  • 《孫明經眼中的老北京》作者孫健三先生長期致力於中國早期珍貴的影史和影像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他對真實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做出了貢獻。其父孫明經是一代影視大師,*是中國電影廣播高等教育的先驅和拓荒者。書中展示了孫明經先生不同時期在老北京拍攝的珍貴照片,*講述了其家族在中國電化教育**的傳奇往事。
  • 孫健三編著的《孫明經眼中的老北京》首次發表 孫明經先生1937年、1950年、1959年三個時期拍攝的 老北京圖片130幅,內容涉及文化、經濟、教育、城 市建設、社會生活等方面。這些圖片真實地記述了老 北京的歷史、留下了永恆的瞬間,為北京的文化建設 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史料。
  • 編著者自序
    1937年2月 在北平市內拍攝的老照片
    北京天安門
    天安門前的華表
    午門
    故宮
    故宮保和殿後的巨大丹陛
    故宮西南角樓與紫禁城外的大鐵門
    午門城樓內展出的北京建築模型
    “雲輝玉宇”牌樓
    天壇祈年殿模型和祈年殿
    西交民巷東口的“振武”牌樓
    景德街牌樓
    白塔寺內之白塔與白塔寺廟會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門前石獅
    1937年2月 在北平香山拍攝的老照片
    香山慈幼院女所(女校)的藝術地毯廠
    1937年2月在北平門頭溝拍攝的馱與橋老照片
    門頭溝老照片……馱與橋
    1937年2月 在北平門頭溝拍攝的電與煤礦老照片
    門頭溝老照片——電與煤礦
    1937年2月 在北平拍攝的北平鴨老照片
    在北平拍攝的北平鴨老照片
    1937年6月 在北平拍攝的老照片
    再赴北平拍攝的老照片
    1950年10月 在北京拍攝的老照片
    在北京拍攝的老照片
    1959年12月底 在北京天安門拍攝的老照片
    北京天安門等處雪景
    天安門及天安門前的天街
    北京電影學院校園門外教工清雪
    電影學院民兵太平湖公園雪中操演
    給您講講孫明經
  • 這是一本照片集,刊載了一百多幅北京城有趣的 老照片,拍攝這些老照片的攝影者名字叫做孫明經。
    為了這個原因,筆者不能不為各位讀者講講和孫明經 這個人有關的一些事。
    孫明經從1934年大學畢業至1992年去世,前前後 後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其間他兼任過各式各樣不同 的職務,但“大學教師”卻是他自1934年至1992年一 天也沒有改變過的身份。講孫明經拍攝照片的事,就 不能不講“大學”。因為,從1934年以後他的一切拍 攝活動都是以大學教師的身份進行的。
    **在我們中華大地上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各式各 樣的高等院校超過三干所,對於我們這個擁有五千多 年文明的古老國度,**我們所說的“大學”這種學 校的樣式其實並不是我們祖先們創造的。它們原本並 不是“中國貨”,對於中國人來講,“大學”這東西 算得上***的舶來品! 我們中國大地上早期的大學,或是洋人一百多年 前從外國移植到我們古老國度來的,或是到外國留過 洋歸來的中國學者前輩們仿著洋人辦大學的樣式在中 國辦起來的。
    “照片”和“大學”對於咱中國人來講同樣都是 舶來品,因此**我來編這本孫明經分別拍攝於1937 年、1950年和1959年的老北京照片集,就不能不從洋 人在中國辦大學的故事開始說起。
    1863年7月3日,一個27歲名叫狄考文的美國小伙 子從紐約登上一艘載重僅僅900噸的小海輪,跨大西 洋、過好望角在茫茫大海上漂了160天終於到達中國 的上海。他們沒在上海停步,那個當時和後來吸引著 成千上萬西方人和各式各樣冒險家的花花綠綠的上海 沒有吸引住他們,他們對於為人類誕生過偉大教育家 、思想家孔子和孟子的齊魯大地懷有特別的向往,在 上海沒有待多久,便轉道來到山東的煙臺。
    這位名叫狄考文的美國博士,剛剛娶了一位美麗 的金發女郎,他放棄了在美國做中學校長的機會,帶 著志同道合的新娘狄朱麗葉和同鄉郭顯德一起登上那 艘載重900噸的小海輪,開始了他為古老中華掀開教 育歷史全新篇章的歷程。
    狄考文自幼生活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鄉下,他心 靈手巧,學得一手木匠手藝,還是一個很好的鐵匠和 機器匠。在他剛剛讀中學的時候,聽一位老師對他講 了很多有關遙遠又神秘的中國的有趣故事,小小年紀 ,便對中國產生了神往。那位老師告訴狄考文,在神 秘古老的中國,很少有人知道上帝的存在,那裡的人 卻千百年崇敬聖人,那裡有一片遼闊的土地名叫山東 ,那裡誕生過中國的文聖孔子、亞聖孟子、武聖孫子 、書聖王羲之。
    **的蓬萊市,當時名叫登州府,距煙臺市中心 80公裡。狄考文和夫人一起在這裡找到一座原來名叫 “觀音堂”的業已荒廢的廟院,經過一番收拾建起了 一所小小的、**和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學校不一樣 的學校,名叫“蒙養學堂”。他們在這裡開始了他為 中國開創與**接軌的“高等教育”事業艱難卻有趣 的辦學經歷。
    經過18年的艱苦努力,在這所小小的學校的基礎 上狄考文先辦了中學,1882年又辦起了大學部,取名 “登州文會館”,這就是我們泱泱中華大地上的** 所高等教育機構。後來到了1902年,在另一位美國教 育家路思義等人的努力下,登州文會館和濟南醫學院 等幾所洋人辦的大學合並,1908年定名“齊魯大學” ,校址遷到山東濟南,這是後話。
    對**的中國人來講,年輕的學子們年年都要干 軍萬馬爭過獨木橋一樣地考大學,**的中國人誰不 知道上大學是大大的好事。可狄考文和他年輕的妻子 當年在登州創辦大學部那陣子,想要把**的年輕中 國學子們引進他們的學校卻並不容易。在踫到種種難 以克服的溝溝坎坎之後,為吸引有志的**中國青年 上大學,狄考文終於想出一個妙招: 招生的老師在趕集的日子,到集市上擺了三樣洋 玩意兒: 一是一張招生的老師本人的大幅照片; 二是一具船用單筒高倍望遠鏡; 三是一架顯微鏡。
    **這三樣東西當然沒有什麼稀奇,可1882年在 地處山東海邊的小城登州就大大的不同了。
    中國的繪畫自古以來或使用線條,或使用線條加 顏色來表現。畫面中沒有影調*沒有質感。19世紀中 葉的華夏大地上出現了照片這東西,對於**次見到 它的中國年輕人來講,實在是太神奇了:不僅頭發胡 子真真切切一絲不差,連臉上的汗毛孔都歷歷在目, 照片上的人看上去居然會和本人一樣一樣的。
    那時登州全城很有本事的人中間也難得找出幾個 全見過這三樣東西的,把長長的圓筒往眼前一放,大 海裡遠遠的一個小白點,瞬間就變成一條大大的帆船 ,連船上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的。把一根頭發絲往那 個不知道叫什麼的稀奇洋物件裡一放,再一看,比壓 面杠子還粗!試想,這三樣東西的奧妙對於一百多年 前生活在山東海邊小村小鎮的年輕人何等神奇。
    到了1886年,一個名叫孫熹聖,出生於膠東掖縣 ,村名叫做“槐樹裡頭”的小伙子,被那三樣洋物件 神奇的科技含量強烈地吸引著。於是,這一年他成為 登州文會館的大學生。在他之後,他的五個弟弟一個 姐姐,都先後做了登州文會館的大學生,成為登州文 會館大學部從1882年成立開始到1952年消失為止,唯 一一家七姐弟全做過該校大學生的人家。
    話說回來,狄考文到了登州後,對中文和中國文 化不僅表現出**的崇敬熱愛,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 表現出極大的天賦與勤奮。到達登州不久,在連英漢 字典都沒有的情況下,他借助一部英日詞典和聘請的 日籍教師的幫助,迅速掌握中文的聽說讀寫。短短幾 年工夫不僅全部“三字經”朗朗上口,一字不錯,他 給學生講課時對孔孟之道也常常引經據典,對被稱為 “四書”的((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 如數家珍。到1882年大學部正式開辦時,狄考文已經 是一位漢學學養深厚的地地道道的中國通了。
    1882年在中國開辦大學,頭一個踫到的問題就是 教材。當時全世界也找不到一本適合在中國運用的並 且學術水準達到歐美**“大學”水平的中文大學教 材或教科書,狄考文從自己培養出的中學畢業生中尋 找助手,一邊創建大學課程,一邊創建學術水準與當 時世界接軌的*早的中文大學教材。
    從無到有創建幾十門大學課程和全套中文教材談 何容易。在這一漫漫過程中,一些讓自己得意的學生 ,逐步成為他的助手。孫熹聖的勤奮好學與學業** ,漸漸得到狄考文等中外教師們的贊賞。狄考文一步 步把孫熹聖也當做助手中的一個,這也是後話。
    在登州文會館裡,孫熹聖遇到了一個讓他不能不 傾心關注的女孩。
    就在那個校園裡,一幅洋人學者拍攝於北京遠郊 山巔的長城照片,成為一個奇妙的媒介,在當時中國 傳統禮教*嚴格的齊魯大地上,催生出一段無須“父 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自由戀愛並終成眷屬的傳奇姻緣 。那是19世紀的80年代,整個膠東乃至全中國的漢族 女人,人人裹著一雙小腳,那時一遇天刮大風女人們 走路就必須扶著路邊的牆走,望眼登州,全城僅僅一 個漢族女人走路不用扶牆,這女孩便是孫熹聖在登州 文會館的女同學,名字叫做隋心慈。P188-19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