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呼吸(中國農民工30年遷徙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紀實文學
【市場價】
347-504
【優惠價】
217-315
【介質】 book
【ISBN】978753606761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花城
  • ISBN:9787536067615
  • 作者:南都
  • 頁數:293
  • 出版日期:2013-11-01
  • 印刷日期:2013-1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33千字
  • 首部***關注農民工、闡述當代中國巨變的歷史實錄!這是一部大歷史。它不是空泛數字、紙上的遷徙路線,也不僅是農民工的集體群像,而是由一個個生命組成的鮮活的歷史,個人的,家庭的,進而是同家的歷史,世界的歷史……
    《呼吸(中國農民工30年遷徙史)》以紀實的手法,闡述30年來中國的鄉村史、家族史、個人史。當大批的農民流動進入城市,失去主要勞動力後的鄉村,原本面貌一去不復返,走向凋敝和空心化。鄉村的宗法關繫的變化、人際關繫結構、家庭、婚戀、留守老人兒童、回流人口等等,是本書探究的重點。本書由南都著。
  • 《呼吸(中國農民工30年遷徙史)》是一部大歷史 。它不是空泛數字、紙上的遷徙路線,也不僅是農民 工的集體群像,而是由一個個生命組成的鮮活的歷史 ,個人的,家庭的,進而是同家的歷史,世界的歷史 …… 全書以紀實的手法,闡述30年來中國的鄉村史、 家族史、個人史。當大批的農民流動進入城市,失去 主要勞動力後的鄉村,原本面貌一去不復返,走向凋 敝和空心化。鄉村的宗法關繫的變化、人際關繫結構 、家庭、婚戀、留守老人兒童、回流人口等等,是本 書探究的重點。 《呼吸(中國農民工30年遷徙史)》是了解現代中 國鄉村以及時代變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窗口。本書由 南都著。
  • 序一 農民工與中國現代化黃常開
    序二 傾聽脊梁呼吸的聲音楊錦麟
    **部 村莊史
    第一篇 雲南祿村:走出農田
    第二篇 山東臺頭村:夾縫中的城中村
    第三篇 河北遵化西鋪村:紅色“窮棒子社”的時代穿越
    第四篇 湖南芙蓉鎮:“湘南**墟”滄桑
    第五篇 河北定州翟城村:幾度鄉村實驗 農民依然外流
    第六篇 廣東從化市太平鎮鄧村和菜地塱村:“空心村”的寂寥與渴望
    第七篇 山西太谷陽邑村:諸神在消退
    第八篇 彝族覺洛村:祭司世家
    記者手記 發掘廣袤的村史
    專家評述 農民工遷徙中的村莊發展、裂變與整合崔傳義
    第二部 家族史
    第一篇 河南上蔡:河南出了個“農民工司令”
    第二篇 四川萬源縣周述恆家族:沉浮在城市與鄉村之間
    第三篇 湖南洞口蘭陵肖氏家族:三十年鳳凰涅槃
    第四篇 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八古墩:紅安曾三十年融不進的城市
    第五篇 潮州蕭洪村黃榮武家族:父子兩代南洋夢
    第六篇 福建古田墓亭村林家:金翼重生
    記者手記 家族歷史在遷徙中瓦解與重建
    專家評述 自由情理黨國英
    第三部 個人史
    第一篇 安徽樅陽:兩個木材商人的夢想與挫敗
    第二篇 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應氏兄弟:貧困縣裡的百萬富翁
    第三篇 北京保姆馬小朵:打工妹轉身NGO
    第四篇 重慶:塵肺病人羅有仲之死
    記者手記 離開抽像概念,回歸具體個人
    專家評述 農民工市民化:創造歷史的群體即將成為歷史徐增陽
    附 南都(《南方都市報》特別報道組)團隊名單

    編後記
  • 鼕至日這**,團圓飯後,楊穎異和妹妹楊穎慧 去給父親和爺爺上墳。臺 頭村人的墓地集中在離社區3公裡遠的東風山上。山 腳下的土地也全部被海爾等 廠區占據,楊穎異依稀還記得,祖爺爺的墳原來就在 海爾廠區下面的田埂上。
    上午十點半到下午一點半,臺頭村人都會陸續進 山掃墓,楊穎異拿出帶來 的香蕉、桔子和小饅頭,供在先人墓前,然後將黃色 冥紙徐徐點燃。“爸出來 收錢了,拿喫的喝的。”妹妹在一旁小聲召喚。
    楊懋春書中提到的臺頭村敬祖的傳統還依稀看得 到影子。村裡有老人去世 的時候,當天晚上要圓廟,第二天纔正式出殯。圓廟 夜家人穿著殯衣,吹奏師 吹著長喇叭,由村上的白事會會長**著往土地廟那 裡去,在土地廟那裡繞一 圈,然後當街吹奏一個小時後回程。因為村裡修路, 那個半人高的小土地廟後 來給移到了村口對面的澳柯瑪廠區門外,孤零零地顯 得有些滑稽。
    臺頭老人的葬禮一向比年輕人的婚禮辦得*為隆 重。楊穎慧注意到其巾的 區別是,葬禮請的都是本家姓的族人,沒有外姓,平 時沒有交往的族人也會請 來;婚禮請的纔是日常生活中真正有交往的親朋好友 ,不分族內族外。
    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去買一張像征祖先 的畫像掛在老人的堂屋 裡,下面的香臺上鋪上紅紙放上紅燭,再擺上大饅頭 、魚、肉和水果,臺子上 還要擺上六雙筷子。和楊懋春的年代不同的是,村裡 人不再家家戶戶自己做大 花卷,而是去商店裡買裡面裹上棗和栗子的大饅頭。
    除夕夜這天下午,家裡的長子要向畫像敬三杯酒 ,院子裡也擺上了大饅 頭,長子要在天井裡也敬三杯酒,所謂敬天敬祖。然 後晚上12點再開始喫年夜 飯,喫完了就去拜年,按輩分一家家走,完了就守夜 或睡覺。到大年初二,還 有個送節的儀式,把請來一起過年的先人送還回去。
    隻有在這些特殊的日子裡,楊夢珂纔覺得自己和 這個村莊還有些聯繫。其 他大部分的時間裡,她都遊離在臺頭村之外,除了想 念家人和奶奶做的飯,這 裡沒有能吸引她的東西。
    她是臺頭村**個被父母帶到開發區上幼兒園的 孩子,隨後父親又托園長 找關繫進了黃島區*好的黃浦江小學,然後又進了區 裡*好的四中。她是在開 發區受教育長大的孩子,楊穎異很早就意識到臺頭是 個封閉的小圈子,孩子們 要盡早接觸外面*為開放的世界。在開發區合資工廠 工作的父母,接觸到了新 的觀念和技術,希望能把孩子也帶進這個圈子。
    楊夢珂的同學裡還有很多韓國和日本學生,她還 覺得有些得意的是,老爸 雖然隻是個工人,但卻可以和日本人、意大利人交朋 友。她記得上小學的時 候,工廠裡一個日本人送給老爸一套模具和一支自動 鉛筆。那時開發區裡的學 生都還沒見過自動筆,夢珂拿出來給同學看的時候, 覺得特別神氣。在海爾工 廠的門口,她還幫老爸和一個意大利工人做過翻譯。
    不過臺頭像楊夢珂這樣很小就走出去的孩子還是 少數。大部分的家長還是 讓他們的孩子進臺頭小學和七中,考不上大學的就在 離家近的單位或企業找一 份工作。而臺頭小學和七中,大多已經是外地人帶來 的孩子。
    生育二胎的家庭還是遠遠比城市社區要多。楊穎 異和陳英說生下小兒子並 不是為了傳宗接代,甚至也不是為了養老。“人這一 輩子很孤單,多要一個孩 子他們互相可以做伴。”重男輕女的情況不止在楊穎 異家沒有,在其他臺頭家 庭中也很少見了。
    楊宗翰也從小就被送去澳柯瑪小區的幼兒園。楊 穎異希望今年他也能夠進老開發區的學校,但是現在 托關繫擇校的人太多,困難重重,他不知道能否成功 。
    小兒子6歲已經開始學跆拳道,很有天賦。楊穎 異說自己沒有繼續找工作, 也是為了彌補過去陪家庭時間太少的損失,此外“工 廠的環境太封閉、單調, 跟外界**沒有交流,不了解外面的信息”。他看重 現在時間的自由,*多的 時間用於陪孩子和上網。
    社區改造的消息也並沒有多麼觸動這個家庭,這 場風暴會*先席卷到那些 有大量違建房產的臺頭人身上。而這正是剛剛連任的 社區書記陳葉明*為擔心 的。他估摸著對改造臺頭人“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 ,不同意的中隻有一半是 能做通工作的”。
    楊穎異*為關心**對2006年以後征地的追加補 償,個人部分從每畝12400 元追加補償到40900元。“錢已經到了村裡,為什麼 不補?”針對這樣的質問, 陳葉明考慮的*多的是“補了這70多戶,剩下的390 多戶該怎麼辦”?在村內分 配資源,平衡利益關繫幾乎成為基層干部的本能。
    對於堆積的矛盾和1981年以來*大規模的社區改 造,臺頭人不知道能否把 握住自己的命運。這個從來沒有成為過主角的村莊, 迎來了它*後一次轉身的 機會,對於陳葉明和臺頭人來說,這是*棘手也*富 挑戰性的時刻。P28-29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