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段富津方劑學講課實錄(第2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1302-1888
【優惠價】
814-1180
【作者】 段富津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43843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438430
商品編碼:66753712580

出版時間:2015-03-01
審圖號:9787030438430
代碼:118

作者:段富津

    
    
"

商品參數

基本信息
書名: 段富津方劑學講課實錄(D2版)
作者: 編者:段富津|總主編:王國強 開本:
YJ: 118
頁數:
現價: 見1;CY=CY部 出版時間 2015-03-01
書號: 9787030438430 印刷時間: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版次:
商品類型: 正版圖書 印次:
內容提要
作者簡介
精彩導讀
緒言

方劑學這門課大概要講90學時,主要是講方,大約是2001,方劑學學習起來,你會覺得FC有趣。一方面是我講,另一方面是你們自學,個人有個人的學習方法,怎麼能把它學習好,還得靠大家自己去領悟。

1先,我們先來講述方劑學的緒言。緒言裡要講五個問題:D一個問題J是方劑學的概念,J是什麼是方劑學?D二個問題是講方劑學的重要性,為什麼要學習方劑學?D三個問題是講方劑學的性質,這門課在中醫學裡屬什麼課程?居什麼地位?D四個問題講方劑學的教學目的,J是我們要達到一個什麼目標。Z後一個問題是講方劑學的學習方法。

我們1先講D一個問題——方劑學的概念,為了更好地理解它,咱們把它分解著講。D一個講什麼是方?自古以來它J代表著藥方或者處方,也叫醫方。咱們現在也常說:“看看病,開個方。”這個方J是藥方。早在《莊子》的《逍遙遊》裡J有這麼一段記載,說“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宋人這個部落的人,他們有一種Z好的藥,J是使人不裂手,能保護皮膚不讓手凍裂。因為宋人世世都以洴澼纊為業,J是漂洗絲棉,纊J是絲棉,洴澼J是漂洗的意思,J是他們以洗絲棉為職業。洗絲棉他們J不免經常接觸水,特別是冷天,冷天常沾水、沾濕的人,他的手J容易裂,一裂J是很深的口子,這手J不敢接觸東西。宋人整天做這個洴澼纊,他J容易裂手。他們這種藥被一位遊客知道了,“客聞之”,J是遊客知道了,J來買他們的藥方。“請買其方以百金”,J是想買這個方,花多少錢呢?“百金”。這個百金什麼概念呢?宋人世世以洴澼纊為業,得到的也不過數金。這一張方子J給他們百金,這個數目相D大了,夠他們生活幾十年了。後來宋人J商量這事情,大家看這麼多金,J把方子賣給他了。遊客得了這個方之後,J去遊說吳王,吳國的國王很高興,吳國得到這個方後,做成藥,恰巧到了鼕天J和越國戰爭,鼕天打水戰,越國兵將手足皸裂,結果是越國大敗,吳國大勝。那個時候J講方,藥方。從這件事情看,中國古代JFC重視科學技術,這是方的一個意思。那麼方的D二個意思,方有規矩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這個方也代表規矩,也代表著一種法度。這兩個合起來說,方是把藥按著一定規矩,按著一定的原則把它組合起來。這個藥方不是隨便拿藥J成方的,它是有原則的,有法度的。

“劑”字,D調和、調配來解釋,古來也把這個“劑”字和“齊”字通用。這個“劑”J是把幾味藥調配得整齊,不是七拼八湊,是FC整齊的一個隊伍,這個大概J是方劑的意思。“方劑”這個詞Z早見於《梁書 陸襄傳》,有這麼一段記載:“襄母卒病心痛,醫方須三升粟漿”,粟漿J是用米做成飯而後發酵作漿,相D於現在的“酸漿”,有健胃、消食作用。襄母得這個心痛,古來這個心痛包括胃脕痛,咱們現在把胃脕這地方也叫“心口”,喫完飯後說哪不舒服了,說心口,實際上J是胃,這個人病的是胃脕痛。醫生處方須三升粟漿,一般家庭不預備這個,正好“忽有老人詣門貨漿,量如方劑”。按著方劑的量,J是量三升,這J是“方劑”的Z早記載。

那麼什麼是方劑學,加個“學”字J有研究的意思了。方劑學研究什麼呢?J是研究方劑應該怎麼配伍,應該用哪些藥,哪個藥應該用多少,怎麼把這些藥調配整齊,怎麼用,治什麼病,這個J是方劑學要研究的任務。那麼具體點說,方劑學J是研究方劑的組方原理、配伍規律和臨床運用的一門學科。學一1方,1先要講清它的組方原理,J是這1方為什麼要用這些藥,藥和藥之間是什麼關繫?它們的配伍意義是什麼?學習的時候要經常想這些問題。麻黃湯為什麼要用麻黃,而且麻黃必須用到三兩,把這個原理弄懂。用麻黃為什麼還要用桂枝,桂枝和麻黃是什麼關繫,這是組方原理。緊接著J要講它的配伍規律,這個麻黃和桂枝為什麼要配在一起,它們配伍在一起起什麼變化,達到什麼作用,這個J是找規律。麻黃和杏仁配伍發生什麼變化,什麼關繫;麻黃和石膏配伍發生什麼變化,什麼關繫,J是講它們的配伍規律。那麼掌握這些理論之後,歸根結底是為了臨床怎麼運用。咱們學方,主要還是為了運用,還是用方去治病,學會臨床上怎麼用這個方。原理掌握了,配伍規律基本清楚了,然後怎麼用這個方,用它治什麼病,這是應該學會的。

下面講D二個問題,方劑學的地位,也J是方劑學的重要性。方劑學是中醫學理、法、方、藥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法、方、藥J是辨證施治的全過程。辨證施治是中醫的精髓,中醫的Z大特點J是辨證施治,這個和西醫不一樣,西醫講辨病,要是病不清楚J沒有辦法治療,中醫的證要是不清楚也J沒有辦法治療,咱們講的是辨證。辨證施治的過程J是理、法、方、藥四個步驟。理,J是用中醫的理論進行辨證,這裡我特別強調是中醫理論,學中醫J按中醫理論去研究,不要和西醫去對號,這個要注意。中西醫是兩種不同的理論體繫,中醫J說中醫話,J用中醫理論去說理、去研究。辨證J是辨別這個疾病D前的病位,什麼位置,是心病、肺病、脾病,還是腎病,還是某經絡病,還是衛氣營血,J是這個病位要清楚。再一個J是病性要清楚,J是病的寒熱、虛實、表裡、陰陽,這個必須清楚。D三個J是辨病情,一樣的病位,一樣的病性,病情不一樣,J有輕重緩急之分。咱們講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所以要分清病情,也叫病勢。再一個J是分清它的病因和病機,這個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D前這個病的病機是什麼,這些J是中醫的整體觀。這和西醫不一樣,西醫大部分是局限性的,西醫講的是具體事物,咱們中醫講的大多是抽像概念。西醫好多是實驗性的,在實驗室J可以做的,中醫大多是實踐性的,要通過臨床具體的病證、具體的治療,纔能總結出經驗來,在實驗室不容易弄出中醫的結果,所以中醫是實踐性的。咱們常說“久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你看了很多書,你不臨證可能Z後你還是一張白紙。因此,提倡中醫要早臨床、多臨床,通過實踐去體會、去琢磨,這J說明學習中醫難度繫數很大。咱們常說中醫大多是看不見、摸不著,大多數是抽像的,這J要求學習中醫要有悟性,要自己去體會,通過實踐去體會,纔能學得好一點,不一定能達到精,所以學習中醫要踏踏實實地按中醫理論去學,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學,身臨其境地去學,總得有點臨床經驗,這樣將來纔能成為一個不錯的醫生。明白這些以後,千萬別說冠心病或者糖尿病、肝炎用什麼方治,這中醫可JD開不出方來,因為它必須辨證。都是乙型肝炎,個人有個人的病情,都是感冒,個人有個人的特點,男的女的不一樣,大人小孩不一樣,南方北方不一樣。同樣是感冒,在廣州開的方來黑龍江不一定好用,這J是地域性的不同,季節性的不同,時間的不同,性別的不同,好多因素中醫都須辨證地看,所以學中醫是FC需要動腦筋的,要靈活,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理,是很重要的,辨證是為了治療,在辨證清楚的基礎上纔能提出治法。法,J是治法,明確了治法之後纔能進行處方。這個病的治法是發汗散風寒,這方的功用J必須是發汗散風寒,如果是風熱感冒,J應該辛涼解表,是風寒感冒J應該辛溫解表,所以方劑是在明確治法的基礎上進行組方的,J是根據治法的要求來組方,這J是法和方。Z後一個字是藥,藥J是為方所準備的,方J是遣藥組方。辨證、治法是方的理論基礎,藥是方的物質基礎。這個大概J是理、法、方、藥四個環節,這四個環節可以把它們分為兩部分,一個是辨證,一個是處方。一個好的中醫主要抓住這麼兩點,會不會辨證,辨證清不清楚,準不準確,這是前提。再一點J是醫生處方的好壞。辨證清楚,處方準確,你的療效J會FC好,這兩者哪個有所偏,肯定療效不好。辨證再好,處方不好,那不等於枉費心機?你說處方好,但不對證,那叫什麼處方好?把方劑學好,辨證清楚,你J能成為一個高明的醫生。咱們處方的好與壞直接關繫到疾病的轉歸,用好了D然J會取得很好的療效,用不好J會出現很多壞病,直接關繫到這個病人的生和死。這裡方劑是很重要的,應該把它學好。這J是方劑學的重要性。

D三個問題J是方劑學的性質。方劑學這門課是中醫藥各專業的必修課,因為咱們中醫藥的各個專業都是為醫療服務的,醫療的主要手段還是用藥,盡管有些非藥物療法,你要不會方,恐怕還不是好醫生。盡管針灸能治療許多病,但大多數疾病還是靠藥,所以這門課是各專業的必修課,它也是重要的基礎課,也是骨干課。另外,方劑學也是橋梁課,因為方劑學涉及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還有中藥學,同時也涉及到臨床各科,內、外、婦、兒,所以方劑學也是從基礎到臨床的一個橋梁。如果你把方劑學學好,將來你學臨床課也會FC輕松,所以我們這門課,請大家注意,努力學習好。這是方劑學的性質。

下面講方劑學的教學目的和要求,目的J是要“達到一個掌握,培養兩個能力”。一個掌握J是掌握它的組方原理和配伍規律,學每1方都要掌握這個。那麼培養兩個能力J是分析方劑的能力和臨證組方能力。學會分析方,J具備了臨證組方的理論基礎。臨證組方能力,J是到臨床上看完病之後,自己會處方。這個說是說,隻能說是達到初步的,要達到熟練處方能力,還需要多年的臨床磨練。

下面講學習方劑學的要求,我們要講2001方,把這2001方按著它的重要性分為三級。一級方我們叫做掌握的,咱們要講1001,掌握J是全面掌握,所謂全面掌握J是從它的組成,這個方它有什麼藥,甚至是哪味藥用多少量,每個藥在方中的地位,配伍意義,方的功用,主治什麼病,這個病有什麼癥狀都要掌握,有的方還要掌握它的用法。這是D一級方,也叫一類方。二級方我們叫做理解的,或者叫做熟悉,大約要講501。主要掌握它的組成、功用,再掌握主要的配伍意義。一級方的方解(配伍意義)都得掌握,二級方的方解不用全面掌握,主要的配伍關繫掌握了J可以。三級方也要講501左右,主要掌握主要藥都有什麼,不用全面掌握,然後它主治證是什麼,具體癥狀大概了解一下,三級方也有一些方是常用的。我們一共講方2001,這個J是我們的教學目的和要求。

Z後一個J是學習方法。通過上面的講述,大家會有一個明確的想法,J是得有中藥學知識。因為方是由藥物組成的,藥是方劑的物質基礎,有了物質基礎它纔有功效,不同的配伍、不同的物質組成的方劑J產生了不同的功效。如果中藥知識不夠扎實,請課餘時間再看看。藥物各有特性,但是經過配伍之後會有諸多變化,我們要掌握它的配伍變化,它的配伍規律,這是D一條。D二條J是具備熟練的中醫基礎理論知識和中醫診斷學知識。因為方劑的前提是辨證,那麼辨證靠什麼呢?J是靠中醫理論和中醫診斷,靠髒腑的生理病理知識,要有熟練的中醫基礎理論知識。有了這兩個基礎,下面J是方劑的事了。要掌握組方原理和配伍變化,組成是基礎,每1方由多少藥物組成這是主要的。這一點怎麼辦?一定是要背誦方歌。不要想別的竅門,你下點功夫把方歌背下來,這是我們學習方劑的基本功,也是中醫的基本功。一個好的中醫不會幾百1方是說不過去的,至少要四五百1方劑,這是一輩子的事,一生的事。這一條一定要背,現在說是理解的背,不理解也得背,你J背誦吧。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為了治病救人,一定要背誦方歌。掌握了方劑的組成,然後分析它的組成原理,理解君臣佐使的配伍意義,經過推理J會知道它的功用,知道方劑的功用,J大概知道它主治什麼病證了,學習起來會很有趣味。Z後要學會鋻別,把組成相近似的,功用相近似的,主治相近似的,放在一起比較。這些方為什麼差一味藥J有變化,用量差那麼一點J有那麼大的變化,這是什麼原理?一比較J會很清楚,認識的更深刻。

(段富津編寫)

上篇總論
目錄

《國醫大師臨床研究》叢書序

D2版前言

緒言


上篇 總論

D一章 方劑的起源與發展

D二章 方劑與治法

D三章 方劑的分類

D四章 方劑的組成與變化

D一節 組方原則

D二節 組成變化

D五章 劑型

D六章 方劑的煎服法

D一節 煎法

D二節 服法


下篇 各論

D一章 解表劑

D一節 辛溫解表

麻黃湯

桂枝湯

九味羌活湯

香薷散

小青龍湯

止嗽散

D二節 辛涼解表

銀翹散

桑菊飲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柴葛解肌湯

升麻葛根湯

D三節 扶正解表

敗毒散

參蘇飲

再造散

加減葳蕤湯


D二章 瀉下劑

D一節 寒下

大承氣湯

小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

大陷胸湯

大黃牡丹湯

D二節 溫下

大黃附子湯

溫脾湯

溫脾湯

三物備急丸

D三節 潤下

五仁丸

濟川煎

麻子仁丸

D四節 攻補兼施

黃龍湯

新加黃龍湯

D五節 逐水

十棗湯


D三章 和解劑

D一節 和解少陽

小柴胡湯

蒿芩清膽湯

截瘧七寶飲

D二節 調和肝脾

四逆散

逍遙散

痛瀉要方

D三節 調和寒熱

半夏瀉心湯

甘草瀉心湯

生姜瀉心湯

D四節 表裡雙解

大柴胡湯

防風通聖散

葛根黃芩黃連湯

疏鑿飲子

講課實錄


D四章 清熱劑

D一節 清氣分熱

白虎湯

白虎加人參湯

竹葉石膏湯

D二節 清營涼血

犀角地黃湯

清營湯

D三節 氣血兩清

清瘟敗毒飲

D四節 清熱解毒

黃連解毒湯

涼膈散

普濟消毒飲

仙方活命飲

四妙勇安湯

D五節 清髒腑熱

導赤散

龍膽瀉肝湯

左金丸

瀉白散

葦莖湯

清胃散

玉女煎

芍藥湯

白頭翁湯

D六節 清熱祛暑

六一散

碧玉散

雞蘇散

桂苓甘露散

清暑益氣湯

D七節 清虛熱

青蒿鱉甲湯

清骨散

D歸六黃湯


D五章 溫裡劑

D一節 溫中祛寒

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

小建中湯

吳茱萸湯

D二節 回陽救逆

四逆湯

通脈四逆湯

白通湯

回陽救急湯

D三節 溫經散寒

D歸四逆湯

黃芪桂枝五物湯

陽和湯

暖肝煎


D六章 補益劑

D一節 補氣

四君子湯

異功散

六君子湯

香砂六君子湯

參苓白術散

補中益氣湯

玉屏風散

生脈散

D二節 補血

四物湯

膠艾湯

桃紅四物湯

D歸補血湯

歸脾湯

D三節 氣血雙補

八珍湯

十全大補湯

泰山磐石散

D四節 補陰

六味地黃丸

知柏地黃丸

杞菊地黃丸

都氣丸

麥味地黃丸

左歸丸

大補陰丸

一貫煎

百合固金湯

補肺阿膠湯

D五節 補陽

腎氣丸

加味腎氣丸

十補丸

右歸丸

D六節 陰陽並補

地黃飲子

龜鹿二仙膠

七寶美髯丹

D七節 氣血陰陽並補

炙甘草湯


D七章 固澀劑

D一節 固表止汗

牡蠣散

D二節 斂肺止咳

九仙散

D三節 澀腸固脫

真人養髒湯

四神丸

桃花湯

D四節 澀精止遺

金鎖固精丸

桑螵蠨散

縮泉丸

D五節 固崩止帶

固衝湯

固經丸

易黃湯


D八章 安神劑

D一節 重鎮安神

朱砂安神丸

磁朱丸

D二節 補養安神

天王補心丹

養心湯

酸棗仁湯

甘草小麥大棗湯


D九章 開竅劑

D一節 涼開

安宮牛黃丸

紫雪

至寶丹

行軍散

D二節 溫開

蘇合香丸

紫金錠


D十章 理氣劑

D一節 行氣

越鞠丸

柴胡疏肝散

四磨湯

五磨飲子

瓜蔞薤白白酒湯

瓜蔞薤白半夏湯

枳實薤白桂枝湯

半夏厚樸湯

枳實消痞丸

厚樸溫中湯

良附丸

金鈴子散

天臺烏藥散

加味烏藥湯

D二節 降氣

蘇子降氣湯

定喘湯

旋覆代赭湯

橘皮竹茹湯

丁香柿蒂湯


D十一章 理血劑

D一節 活血祛瘀

桃核承氣湯

血府逐瘀湯

通竅活血湯

膈下逐瘀湯

少腹逐瘀湯

身痛逐瘀湯

補陽還五湯

溫經湯

生化湯

桂枝茯苓丸

失笑散

丹參飲

大黃蟲丸

D二節 止血

十灰散

四生丸

咳血方

小薊飲子

槐花散

黃土湯


D十二章 治風劑

D一節 疏散外風

川芎茶調散

大秦艽湯

小活絡丹

牽正散

玉真散

消風散

D二節 平息內風

羚角鉤籐湯

鎮肝熄風湯

天麻鉤籐飲

大定風珠

三甲復脈湯





D十三章 治燥劑

D一節 輕宣外燥

杏蘇散

桑杏湯

清燥救肺湯

D二節 滋陰潤燥

麥門鼕湯

養陰清肺湯

玉液湯

益胃湯

瓊玉膏

增液湯

增液承氣湯






D十四章 祛濕劑

D一節 化濕和胃

平胃散

藿香正氣散

D二節 清熱祛濕

茵陳蒿湯

八正散

三仁湯

甘露消毒丹

連樸飲

講課實錄D歸撚痛湯

二妙散

三妙丸

四妙丸

D三節 利水滲濕

五苓散

豬苓湯

防己黃芪湯

五皮散

D四節 溫化水濕

苓桂術甘湯

甘草干姜茯苓白術湯

真武湯

實脾散

D五節 祛濕化濁

萆薢分清飲

完帶湯

D六節 袪風勝濕

羌活勝濕湯

D活寄生湯





D十五章 祛痰劑

D一節 燥濕化痰

二陳湯

茯苓丸

溫膽湯

D二節 清熱化痰

清氣化痰丸

小陷胸湯

滾痰丸

D三節 潤燥化痰

貝母瓜蔞散

D四節 溫化寒痰

苓甘五味姜辛湯

D五節 化痰息風

半夏白術天麻湯

定痫丸





D十六章 消食劑

D一節 消食化滯

保和丸

枳實導滯丸

木香檳榔丸

D二節 健脾消食

健脾丸

肥兒丸





D十七章 驅蟲劑

烏梅丸

化蟲丸

D十八章 湧吐劑

瓜蒂散

參蘆飲

方劑索引



內容介紹

七天無理由退貨服務



目錄

本店全部為正版圖書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