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在他鄉 遠去的老調 二十一世紀中國作家經典文庫 在漸漸遠去的鄉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475-688
【優惠價】
297-430
【作者】 經典文庫編委會經典文庫編委會 
【出版社】河海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306025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河海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3060252
商品編碼:65080770036

出版時間:1900-01-01
代碼:59
作者:經典文庫編委會,經典文庫編委會


    
    
"
內容介紹

“在他鄉”繫列精選了幾位D代ZM作家的散文作品,集結成冊,力求打造一套J具文學價值、審美價值的文化叢書。 書中充滿泥土氣息的文字,彌漫著鄉愁的韻味,鄉村裡的那些人和發生過的故事,都是遠在海角天邊的遊子們無法割舍掉的情愫。《遠去的老調》一書聚焦於那些曾經存在過、卻正在消失著的舊物事,在漸漸遠去的鄉風民俗中,感受歲月無聲的嘆息。

關聯推薦

《遠去的老調》一書聚焦於那些曾經存在過、卻正在消失著的舊物事,在漸漸遠去的鄉風民俗中,感受歲月無聲的嘆息

 
目錄

竹風蕭蕭紙宵節裡高樁會 民歌悠悠唱三江 尋訪羅城老戲臺 夾江年畫古風在 遠去的老調 風箱記憶 帕上婉韻 遠去的年畫 老屋,褪不去的時光 折子戲 土磚牆 喫中藥的習俗

 

竹風蕭蕭紙鄉行

宵節裡高樁會

民歌悠悠唱三江

尋訪羅城老戲臺

夾江年畫古風在

遠去的老調

風箱記憶

帕上婉韻

遠去的年畫

老屋,褪不去的時光

折子戲

土磚牆

喫中藥的習俗

甜酒釀裡的民俗

民間瑰寶—高照燈

又到粽子飄香時

家祭

節日散記

天荒地老話婚姻

水碓

鄉村年味

九鬥碗

鍋邊馍馍

青團

木板橋

北路梆子

麻紙的光陰

顯示全部信息

在線試讀

竹風蕭蕭紙鄉行 朱仲祥 出夾江縣城往洪雅方向行十餘公裡,便進入ZM的紙鄉馬村。 其實在夾江,成片的竹子有數萬畝,分布在青衣江的東西兩岸,包括南安、迎江、中心和馬村等地,形成莽莽蒼蒼的無邊竹海。於是,一千多年來,夾江人便傳承蔡倫的手工造紙工藝,利用豐富的竹資源生產文化用紙,也使夾江成為蜚聲中外的紙鄉。而今保持傳統手工造紙技術的地方J在馬村。 離開公路主干線,車沿綠竹簇擁的小溪而行,兩邊的竹子蒼翠欲滴,構成一道綠色長廊。這裡的竹以清秀婀娜的慈竹為主,夾雜著秀挺繁茂的苦竹、瀟灑多情的斑竹、纖細柔媚的水竹和金竹,偶爾還可見到粗壯如椽的楠竹,高低錯落, 多姿多彩。而用來造手工書畫紙的主要是柔韌細致的慈竹。 據記載,早在東晉時期,葛洪J曾寓居夾江。葛洪《抱樸子》“ 逍遙竹素, 寄情玄毫” 中的“ 竹素” 被認為是竹紙。唐代天寶十五載(7 5 6 年),“ 安史之亂” 中跟隨唐明皇進川的大批工匠,將中原已臻成熟的“竹紙”制作技術帶到了夾江。 其實, 長江流域和江南很多省份盛產各種竹類, 故竹紙多產於南方。《天工開物· 殺青》中“ 造竹紙” 一節, 開篇J提到:“ 凡造竹紙, 事出南方, 而閩省D專其盛。” 一千多年來, 夾江手工紙J因其種類多、品質優、產量高而名揚海內外。史載康熙二十年( 1 6 8 1 年),該地一種名為“長簾文卷”和“方細工連”的產品被欽定為“文闈卷紙”(科場用紙),每逢科舉之年, 如數上貢朝廷, 歷時兩百多年。到了清代中期,夾江造紙產量進一步增加,《嘉定府志》曾這樣記載:“今郡屬夾江產紙,川中半資其用……”由此可見,夾江紙在清代同治年間已具備相D規模。其間, 夾江全縣一半以上的鄉鎮從事或曾經從事手工紙生產。有一段時間,夾江因此被譽為“蜀紙之鄉”,名揚全國。而今,夾江手工造紙繼承了古代造紙技藝,從選料到成紙共有十五個環節、七十二道工序, 與明代《天工開物· 殺青》所記載的生產工序WQ相合, 這種技藝凝結了中國古代人民偉大的科學智慧, 具有鮮明的民間特性和地域特征。夾江手工竹紙與安徽宣紙一道被稱為“國之二寶”,而且被列入了1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竹風蕭蕭紙鄉行

朱仲祥

出夾江縣城往洪雅方向行十餘公裡,便進入ZM的紙鄉馬村。

其實在夾江,成片的竹子有數萬畝,分布在青衣江的東西兩岸,包括南安、迎江、中心和馬村等地,形成莽莽蒼蒼的無邊竹海。於是,一千多年來,夾江人便傳承蔡倫的手工造紙工藝,利用豐富的竹資源生產文化用紙,也使夾江成為蜚聲中外的紙鄉。而今保持傳統手工造紙技術的地方J在馬村。

離開公路主干線,車沿綠竹簇擁的小溪而行,兩邊的竹子蒼翠欲滴,構成一道綠色長廊。這裡的竹以清秀婀娜的慈竹為主,夾雜著秀挺繁茂的苦竹、瀟灑多情的斑竹、纖細柔媚的水竹和金竹,偶爾還可見到粗壯如椽的楠竹,高低錯落, 多姿多彩。而用來造手工書畫紙的主要是柔韌細致的慈竹。

據記載,早在東晉時期,葛洪J曾寓居夾江。葛洪《抱樸子》“ 逍遙竹素, 寄情玄毫” 中的“ 竹素” 被認為是竹紙。唐代天寶十五載(7 5 6 年),“ 安史之亂” 中跟隨唐明皇進川的大批工匠,將中原已臻成熟的“竹紙”制作技術帶到了夾江。

其實, 長江流域和江南很多省份盛產各種竹類, 故竹紙多產於南方。《天工開物· 殺青》中“ 造竹紙” 一節, 開篇J提到:“ 凡造竹紙, 事出南方, 而閩省D專其盛。” 一千多年來, 夾江手工紙J因其種類多、品質優、產量高而名揚海內外。史載康熙二十年( 1 6 8 1 年),該地一種名為“長簾文卷”和“方細工連”的產品被欽定為“文闈卷紙”(科場用紙),每逢科舉之年, 如數上貢朝廷, 歷時兩百多年。到了清代中期,夾江造紙產量進一步增加,《嘉定府志》曾這樣記載:“今郡屬夾江產紙,川中半資其用……”由此可見,夾江紙在清代同治年間已具備相D規模。其間, 夾江全縣一半以上的鄉鎮從事或曾經從事手工紙生產。有一段時間,夾江因此被譽為“蜀紙之鄉”,名揚全國。而今,夾江手工造紙繼承了古代造紙技藝,從選料到成紙共有十五個環節、七十二道工序, 與明代《天工開物· 殺青》所記載的生產工序WQ相合, 這種技藝凝結了中國古代人民偉大的科學智慧, 具有鮮明的民間特性和地域特征。夾江手工竹紙與安徽宣紙一道被稱為“國之二寶”,而且被列入了1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粗獷有力的竹麻號子, 引導我們穿過茂密的竹林, 來到紙農造紙的作坊。隻見九位孔武有力的漢子, 在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指揮下, 圍著一個約三米高的大鐵鍋, 吼著鏗鏘有力的勞動號子, 有節奏地一下下用力舂搗著, 陽光照在他們赤裸的臂膀上, 閃閃發光。竹麻號子衍生於手工造紙環節中的勞動號子,具有節拍明確、韻律感強的特點,槽戶(紙農)手握杵杆,邊杵邊唱,保證了動作的整齊劃一,有效地激發了槽戶的勞動激情。竹麻號子多為“ 恨杵” 即興發揮, 內容多詼諧歡快, 一領眾和。打竹麻的勞動單調而繁重, 竹麻號子的歌唱題材卻談天說地、多種多樣,歌詞具有J大的即興成分,好的歌詞因此流傳開來, 成為槽戶中的“ 流行歌曲”。愛情題材是竹麻號子歌唱的重要內容,比如,“紙槽加藥水滑滑喲,妹兒心思哥難料吔! 隻怕水隨竹簾過喲,撈起愁思淌簾笆哦! ”歌詞或含蓄委婉或率真潑辣。

他們唱著鏗鏘有力、熱情洋溢的號子, 所做的是造紙工序中Z基本的一道程序:蒸煮竹麻,J是把選取的竹料經過捶打後進行蒸煮, 那口大鐵鍋J是蒸煮竹麻的篁鍋。此時鍋下的火正熊熊燃燒, 鍋上水汽蒸騰裊繞。已經蒸煮過的竹麻被漢子們用木杵使勁舂搗著, 他們要把竹麻搗成細細密密、碎爛如泥的紙漿。據說, 每年五月砍竹子時, 人們J邊喊號子邊圍著篁鍋填料, 一般的篁鍋能裝兩三萬斤原料( 竹子), 據說Z大的篁鍋能裝下十萬斤竹子。蒸煮的時間一般一次一周,還要反復地發酵、清洗, 然後纔能搗碎、抄成紙, 再貼在牆上陰干。如今, 篁鍋被高壓蒸鍋代替了, 一批原料隻需蒸煮YT時間,大大縮短了造紙工期。

砍竹水浸、捶打漿灰、二蒸煮熟、浸洗發酵、搗料漂白、抄紙脫水、焙紙切割……在竹海深處的金華、石堰等村,傳承千年的手工造紙工藝正在這裡天天上演。夾江手工造紙工藝,從原料竹子到一張完整的紙, 整整需要十五個環節。前人概括為二十四個字:“砍其麻、去其青、漬其灰、煮以火、洗以水、舂以臼、抄以簾、刷以壁。”即砍竹麻、捶打、蒸煮、漂洗、

漚料、搗料、漂白、抄紙、壓榨、刷紙。其中, 造紙工具主要包括紙槽、紙簾、紙臼、紙刷、撕紙標、竹麻刀、紙槽鋤、竹麻錘、抓料耙、料刀、紙矛刀、切紙刀和割紙刀等。夾江古佛寺中立於清代的蔡翁碑, 對夾江的造紙技藝有更為精練的描述。透過千年歷史的厚重塵埃, 夾江造紙這一原生態的技藝似乎並沒有從先民那裡消解掉文化的內涵, 在夾江那些造紙槽戶人家的院壩裡, 竹子青青, 蒸汽蔓延, 槽戶們在一道道復雜的工序裡,延續著先民們的光榮和夢想。

在這裡, 除了唱著竹麻號子搗竹漿外, 其成紙環節也很吸引人眼球。隻見師傅將竹簾在紙漿池中輕輕一舀, 再緩緩篩動, 待紙漿在簾子上分布均勻後小心揭起, 往一旁的紙墩上一傾倒, 一張濕漉漉的手工紙便成型了。然後再將這些紙輕輕揭起, 一張張往紙牆上刷上去, 經柔柔山風一吹, 宜書宜畫的手工紙便完成了。D然, Z後還要用刻好了花紋的模板, 在一張張紙上印上福壽團花、瓦D圖案之類的暗紋。這Z後兩道工序一般由婦女來做。她們無論手拿刷子將濕漉漉的紙刷在牆上,還是手拿印模在潔白綿柔的成紙上印上暗紋,都如舞蹈一般,嫻熟而優美。

石堰村有一處完整的四合院, 坐落在青山下竹海中, 被D地人稱作大千紙坊。這個典型的川西民居, 見證了國畫大師張大千同夾江國畫紙的一段特殊情緣。

張大千先生曾經到重慶尋找紙源, 這時有人給他推薦了夾江手工紙。張大千聽說後來到夾江馬村, 發現夾江紙雖總體不錯, 但存在拉力不足等缺陷, 便與D地槽戶石子青一起反復試驗,在紙漿中適D加入棉麻之類,以增強紙的柔韌性,經過反復試制、試寫、試畫,新一代夾江國畫紙問世了。而且,D時張大千還根據繪畫的需要, 親自定下了夾江紙的大小規格“四尺乘二尺、五尺乘二尺五寸”,親自設計了寬紋紙竹簾,並巧妙地制成暗紋印在紙上,在紙的兩端做上雲紋花邊和“大風堂造”的字樣。經過這番改進,一車車潔白細膩、浸潤性好、書畫皆宜的夾江書畫紙走向了山外, 成為文人們爭相追捧的書畫用紙。如今, 大千紙坊內完整地保留了夾江紙制造所需要的器械, 如鐮刀、石槽、篩子、刷紙牆等, 甚至很多已經過時的工藝器材,大千紙坊依然保留著。

在“ 青衣JJ處” 的夾江千佛岩, 坐落著全國W一一家手工造紙博物館。它前臨青衣江, 後枕千佛山, 風景優美,環境宜人。博物館共分四個展廳: 功垂千古、作範後昆、古涇流風和蔡倫紀念館。館藏文物和實物標本兩千三百多件,並陳列有數百個品種的古今中外名紙和全國ZM書畫家的數十幅夾江書畫紙作品。功垂千古展廳, 進門1先看到的是蔡倫的塑像, 並有再現蔡倫改進造紙術的圖畫。以文物圖畫和實物標本, 展現了紙前時代人類記事的各種方法和造紙術在中國的發明發展。作範後昆展廳, 以夾江手工造紙的工具、原料等實物,表現了手工造紙的工藝流程,對七十二道工序、十五個環節都有所介紹。同時,這裡還形像地展示了造紙工具,包括料池、篁鍋、石臼或石碾、紙槽、紙簾、大壁、紙架等。古涇流風展廳, 展示的是夾江造紙的悠久歷史, 以及夾江生產的各類紙品、紙加工品, 使用夾江紙的各類書畫作品、報刊等。其中,Z有價值的是明代以來手工造紙的八十六個品牌、一百三十多個花色樣紙,張大千2 0 世紀3 0 年代在夾江研制、改良並監制的“ 大風堂造” 書畫紙和古契約也彌足珍貴。D四展廳是蔡倫紀念館, 塑有蔡倫坐像。夾江人把造紙之師蔡倫奉為紙鄉之神。館內還有碑刻, 紀念蔡倫以及為紙鄉做出貢獻的人們。

在華夏五千年文明的悠悠長河中, 總有一些曾經閃耀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華絕粹無法穿越歷史的迷霧, 悄無聲息地隕落。然而歷史在帶給我們更多遺憾和迷惑的同時, 卻總會在不經意間給我們莫大的驚喜。四川夾江馬村一帶, 其傳承古法的手工舀紙制造技藝,上承晉代的“竹紙”生產工藝,又與明代《天工開物》所載工序WQ相合, 幾乎原版地復活了造紙術,至今仍閃耀著中華民族的文明華光!

顯示全部信息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