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月亮與六便士 [英]W.薩默塞特·毛姆 著 浙江文藝出版社 毛姆代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486-704
【優惠價】
304-440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3395885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33958855
商品編碼:10040620397605

品牌:鳳凰新華(PHOENIX
出版時間:1900-01-01
審圖號:9787533958855

代碼:59

    
    
"

內容簡介

《月亮與六便士》是毛姆的長篇小說代表作。

這不是一部平庸的通俗小說,在與傳統道德觀念衝突中發展出的情節並不是扁平的德育故事。小說的故事線並不復雜:中年股票經紀人斯特裡克蘭放棄工作,拋棄家庭,跑去巴黎學畫畫,最後躲到與世隔絕的小島上畫完餘生,死後名聲大噪,成了世人公認的成功畫家。這部小說並不隻是“月亮”與“六便士”之間簡單的取舍問題,它不是畫家高更的傳記,它隻是借這個人物原型去講述幾乎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選擇。剝離掉主線,毛姆作為故事的講述者“我”穿插在故事中間的那些“題外話”,那些探究精神是否大於物質,個人追求能否優於社會道德等終極問題的議論性文字,其實纔是整本書的精華。


作者簡介

英國小說家,劇作家,散文家。二十世紀最雅俗共賞、最暢銷的作家之一。早年因長篇小說創作聲名鵲起,三十三歲時成為倫敦最負盛名的劇作家。代表作有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刀鋒》《尋歡作樂》、劇本《圓圈》等。另著有隨筆、遊記和文藝批評若干。


精彩書評

葉紫遇見毛姆,一拍即合,盡情盡興,種種曼妙幽微,都在節奏和色彩。

——《奇跡男孩》譯者 雷淑容

葉紫的這個譯本極度忠實於原文,更可貴的是把握住了毛姆的氣質,可以說傳遞出了神髓。

——萊昂納德·科恩傳記譯者 陳震

別有風味的譯本,一字一句都能看得到譯者的良心。

——《發光的小說》譯者 施傑

毛姆難譯,要得其雅趣,恤其苦心,傳其孤傲。葉紫這個譯本行文灑脫,有纔人之風,可成一家之譯。

——《黃昏的訴說》譯者 馬紹博

譯在月亮與六便士之間。

——本書譯者 葉紫


精彩書摘

實不相瞞,初與斯特裡克蘭打交道時,我絲毫沒覺得他身上有任何獨一無二的地方,可如今,幾乎沒有人會否認他的偉大。我所謂“偉大”,並非政客的一時風光,也非軍人的戰功赫赫——這種“偉大”,與其歸於個人的造化,不如說是地位使然,一旦時過境遷,便會黯然失色。司空見慣的是,一個下了臺的首相,留給人們的記憶不外乎曾經冠冕堂皇、華而不實的演說;一位解甲歸田的將軍,離開槍棒,流於市井,也威風難再。查爾斯·斯特裡克蘭的偉大是真正的偉大。也許你並不欣賞他的藝術,但你無論如何都無法抵抗它對你的吸引。他的作品令人不安,攝人心魄。他曾經飽受譏諷,但那個時代已經過去;如今你贊美他,成為他的擁躉,甚至頂禮膜拜之,都不足為奇。瑕不掩瑜,即使雞蛋裡能挑出骨頭,他的那些過錯也被視為他成就不朽藝術的必要條件。他在藝術史上擁有何等地位,大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世人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並且反復無常、毀譽相易。不過有此一點不容置疑:他是個天纔。在我看來,一個藝術家的個性是藝術最j吸引力的部分;隻要是特立獨行的藝術家,縱使他渾身是刺、一無是處,我也絲毫不以為意。竊以為,作為畫家,委拉斯克斯比埃爾·格列柯更為傑出,可同一個人的畫看慣了,難免覺得乏味,喜愛也會減少幾分;相較之下,那位來自克裡特島的畫家筆下的世界卻充斥著強烈的感官刺激與悲劇美,仿佛殉道般地呈獻出他靈魂深處的秘密。藝術家,不論是畫家還是詩人、音樂家,都以自己崇高而美麗的方式點綴人間,滿足世人的審美;而這與人類的性本能也同根同源,共享著那種原始的野性:藝術不僅是藝術本身,更是天賦英纔的藝術家們自身的寫照。探索一個藝術家內心的秘密好比閱讀一部偵探小說,透著股迷人的魅力。當然,和宇宙的奧秘一樣,這個謎題沒有答案。即便是從斯特裡克蘭最微不足道的作品中,也隱約可見他那種異於常人、飽受折磨,又復雜難懂的人格;正因如此,就算是那些不喜歡他的畫作的人,也無法對他的藝術漠然置之;也正因如此,人們纔對他的生活軌跡與性情人格充滿了這般濃厚的興趣。

直到斯特裡克蘭死後四年,莫裡斯·於雷纔於 《法國信使》發表了那篇使得這位生前默默無聞的畫家終不至於被歷史遺忘的文章,並為後來的作者們開闢了道路。他們或多或少地因循了於雷的軌跡;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一位批評家能像於雷那樣享有不可挑戰的權威;他的一言一行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像,雖說顯得誇大其詞,但之後世人的判斷卻印證了他的預言;查爾斯·斯特裡克蘭的名聲如今正在他所限定的範疇內得到確立。這稱得上藝術史上最j浪漫主義意味的事件了。不過,除非某幅畫與他的性格有所關聯,我無意在此對他的作品評頭論足。有些畫家聲稱普通人對繪畫一無所知,門外漢欣賞畫作的最好方式就是閉嘴付錢。對此我無法苟同。把藝術當作一件隻有工匠自己纔能透徹理解的工藝品來看待,是一種對藝術的荒謬曲解;所謂藝術,是情感的表露,而情感所傳遞的語言人人皆能理解。當然,我可以認同的是,大多評論家因為不諳技法又無實際經驗,所以在論及藝術作品的真正價值時選擇緘口沉默;而我自己對繪畫恰巧也是一竅不通。所幸,我無須冒險下筆品評,因為愛德華·萊格特先生——我一位在寫作、繪畫上均有造詣的朋友——已在一部小著中對查爾斯·斯特裡克蘭的作品進行了十分詳盡的討論,且總體來講,以其行文之雅,這部著作堪稱典範,隻不過在英國,這種文雅遠不如在法國那樣喫香。

莫裡斯·於雷在那篇著名的文章中勾勒出查爾斯·斯特裡克蘭一生的輪廓。他善於取舍,寫得詳略得當,更激發了讀者探知的興趣。當然,他對藝術擁有純粹的熱情,不摻雜任何個人的好惡;他誠摯地渴望著,渴望世間智者能對一位如此獨一無二的藝術天纔投去關注的目光,隻不過他精於寫作,又洞悉人性,深曉為達目的必先弔足胃口的道理。當那些昔日裡與斯特裡克蘭有過交集的人——包括在倫敦與他相識的作家以及在蒙馬特爾的咖啡館與他有過幾面之緣的畫家——喫驚地發現曾與自己擦肩而過的那個默默無聞、毫不起眼的藝術家竟是個名副其實的天纔時,他們驚訝不已;而隨之而來的一篇篇追憶、懷念、欣賞與贊美如潮水般在法蘭西與美利堅的雜志上湧現,不斷解答著人們的疑惑,同時也激發了更強烈的好奇心。話題不斷發酵時,魏特布雷希特-羅特霍爾茨亦煞費苦心,在其以斯特裡克蘭為主題的專著中,令人眼前一亮地從浩瀚文海中揀選並列舉了頗具權威性的篇目。

創造神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仰賴這種天賦,人們對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插曲近乎貪婪地敏感。奇聞也好,逸事也罷,隻要與那些出類撥萃的人有關,人們便會究根問底、緊抓不放,進而筆墨伺候、塑造傳奇,並成為它狂熱的信徒。這正是浪漫精神對“慘淡人生”的反抗。那些奇聞逸事編織起傳奇,也成了英雄人物邁向不朽的通行證。且看沃爾特·雷利爵士,相比將英國的名聲傳播到未知的國度,他的流芳百世更得益於他以披風為毯、載童貞女王御步的故事;念及於此,即便是成天板著臉、滿嘴諷刺挖苦的哲學家怕也會忍俊不禁吧。查爾斯·斯特裡克蘭的一生是模糊的。他樹敵不少,卻鮮有知己。也難怪那些提筆述說他的人唯有借助充分的想像纔能掩飾回憶的稀薄;當然,顯而易見的是,雖然關於斯特裡克蘭人們所知有限,但這僅有的了解,對富有浪漫氣息的文人來說,作為原始素材也已足夠。他性情怪異,骨子裡透著股乖僻,生活中充斥著怪異可怕之事,命運也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少可悲的注腳。他的傳奇既誕於偶然,又存乎必然,因而對此,明智的歷史學家並不會妄加指摘。

然而,要論何為明智的歷史學家,羅伯特·斯特裡克蘭牧師則無疑可做反面教材。他為父立傳,大義凜然地宣稱“訛傳已致生者不堪愁苦”,並要“止訛傳於當下”,為父親的後半生正名。眾所周知,有關斯特裡克蘭的生平,在世間流傳的版本中有諸多堪稱“家丑”的成分;而閱讀他的這部傳記,不但讓我啞然失笑,也使我佩服自己,因為其內容著實枯燥乏味。斯特裡克蘭牧師在書中塑造了一位出色的丈夫、稱職的父親,一位具有優秀品質的正人君子——心地善良、孜孜不倦、品行端方——躍然紙上。這位現代牧師不懈地鑽研——鑽研一門 (依我愚見) 名為“解經學”的科學,於其間領悟了一種令人瞠目結舌的技法並付諸實踐,旨在撥亂反正、消除任何有關他父親的“疑點”;不消說,作為一名盡職的兒子,他對父親的回憶自然事無巨細,而當他對父親的生平做出“重新詮釋”時,其措辭之微妙,我想假以時日,必能使他成為宗教界的翹楚;我仿佛能看見他那雙肌肉發達的小腿被主教的綁腿緊緊裹住的模樣了。然而,他寫出這樣一部傳記,雖說勇氣可嘉,其實卻很冒險,因為斯特裡克蘭的聲名鵲起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其廣為人知的傳奇故事;不少人也正是因為唾鄙他的性格,抑或同情他慘死他鄉,纔對他的藝術萌生興趣,而他兒子的一片好心到頭來不外乎一盆冷水,在他父親的仰慕者頭上狠狠澆下。這部傳記甫一問世便招致紛紛議論。餘熱未退之際,斯特裡克蘭生前最重要的畫作之一《撒馬利亞的女人》(由於那位獨具慧眼的收藏家在拍下這幅傑作九個月後便突然撒手人寰) 再次流入佳士得拍賣行;果不其然,相比九個月前,此番拍賣的成交價跌了足有二百三十五鎊。如此一部傳記,寒了全天下的獵奇之心,要不是那種對神話的非凡執著使人們怒而選擇無視它的存在,斯特裡克蘭的個人魅力再大,藝術上的原創性再強,恐怕也難以力挽狂瀾。也幸虧魏特布雷希特-羅特霍爾茨博士恰在此時發表了論著,方纔安撫了所有藝術愛好者的心。

魏特布雷希特-羅特霍爾茨博士所屬的歷史學派信奉“人性本惡”(且在他們看來,人性又豈止“本惡”),所以毫無疑問,相比那些居心叵測、借世俗道德的洪流淹沒偉大天纔的浪漫氣息還以此為樂的筆杆子,這一歷史學派的作品更能予人愉悅。於我而言,安東尼與克萊奧帕特拉之間若隻是單純的金錢關繫,這部劇作定不招我待見;同樣,要讓我相信提比略是個像喬治五世一般完美的君主,光憑現有的證據怕是遠遠不夠——真是謝天謝地!魏特布雷希特-羅特霍爾茨博士對羅伯特·斯特裡克蘭這部天真無邪的傳記的評論可謂刻薄:傳記中,牧師不便直言、訴諸省略之處,被批作虛偽;委婉曲折、冗繁贅述之處,則被不留情面地斥為謊言;連沉默不語、一言不發都被貶成背叛——讀來倒讓人很難不對這位可憐的牧師心生憐憫。然而,書中的種種瑕疵,於傳記作者而言確實堪受指摘,但他作為主人公的兒子,卻也並非不可寬恕。然而在魏特布雷希特-羅特霍爾茨博士犀利的筆鋒下,連盎格魯-撒克遜民族也慘遭株連——假正經、謊話多、惺惺作態、滿腹欺詐,個個油頭滑腦,連廚藝都堪憂……依我淺見,斯特裡克蘭牧師在論及雙親關繫時確實不夠審慎;當外界深信他父母的婚姻生活“不甚和諧”之際,他引一封家書為證,聲稱在來信中查爾斯·斯特裡克蘭將自己的妻子稱作“一位了不起的女人”,並以此駁斥“流言”;不幸的是,魏特布雷希特-羅特霍爾茨博士在著作中附上了信的復印件從而使真相大白——原文如下:“去她的。我老婆還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人。我巴不得她死了。”遙想過去,教會勢力如日中天之時,面對礙眼的事實,可不會像這位牧師一般草率行事。

魏特布雷希特-羅特霍爾茨博士對查爾斯·斯特裡克蘭熱切推崇,但人們完全不用擔心他會出言為這位畫家洗白。一切險惡的用心,哪怕披著天真無邪的外衣,都逃不過他的火眼金睛;他是個藝術研究者,同時又是一個精神病理學家;他洞悉人心,相比神秘主義者,他更能發掘隱藏在平凡事物背後的深意;神秘主義者隻能明了不可言說之事,而他卻能知曉不可言喻之意。為了還原心中英雄的本色,他憑借淵博的學識,搜羅出一切對斯特裡克蘭不利的細枝末節,那股子熱忱勁兒真有種與眾不同的魅力。面對斯特裡克蘭的殘忍與刻薄,他能夠不吝同情,而當他邂逅落在遺忘邊緣的事跡並發現它足以讓孝心滿滿的牧師汗顏時,他仿佛置身宗教法庭,化身法官,在審判異教徒的過程中汲取無上的快樂——如此殫精竭慮,直教人驚嘆不已。他一絲不苟、明察秋毫,即便是查爾斯·斯特裡克蘭留下的一張尚未付清的洗衣賬單,抑或是他欠著誰半毛錢沒還,也請諸君放心,因為不論何等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會被一一記錄在案。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