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盛唐的危機 潘孝偉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歷史小說 現代當代文學 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563-816
【優惠價】
352-510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7022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70220
商品編碼:10030731002662

品牌:鳳凰新華(PHOENIX
代碼:68

    
    
"

產品特色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通俗類歷史讀物。作年間的歷史拐點為切入點,從政治、經濟、軍事、社會、邊疆、朝廷紛爭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了盛唐的轉折,揭示其中蘊含的危機,包括安史之亂及平定的過程。作者認為,盛唐的危機,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執政者安而忘危,治而忘亂,治國理政發生了方向性的重大戰略失誤。以歷史的教訓昭示後世:對一個偉大的文明國家、一個強盛的大國而言,危險莫過於來自內部,內憂比外患更危險,要居安思危。

內容嚴謹豐富,觀點角度獨特,文筆優良,兼具專業性與通俗性,具有很大出版價值。


作者簡介

潘孝偉,1948年生,安徽安慶人。1981年江蘇省揚州師範學院中國古代史專業研究生畢業,研究方向為隋唐五代史,導師是卞孝萱先生。1981—1997年5月任安徽安慶師範學院歷史繫副主任。1997年6月調至福建省集美大學師範學院中文繫任教,後歷任該院副院長、集美大學圖書館館長。現為福建省集美大學退休教授。長期從事歷史教學和研究,曾發表《唐代馬球風靡之謎》《論唐朝宣撫使》《唐代義倉制度補議》等論文三十多篇,出版專著《唐代體育》(西北大學出版社1995年)。


精彩書評

★不蔓不枝、情文並茂的陳述,帶領我們進入那個驚心動魄的歷史場景;披沙揀金,抽絲剝繭,引導我們不斷探索、追尋世界之星的盛唐王朝跌落的歷史真相:大變局時代,在與歷史對話過程中.引發我們無限思考。
——盧華語 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唐史學會常務理事

★大唐盛衰治亂,慧眼妙筆評說。
——陳明光 原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廈門大學圖書館館長、歷史繫教授、博士生導師

★唐朝盛世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光輝燦爛的時期,同時也是世界歷史上為人稱道的輝煌時期然而長達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卻終結了這一盛世,使唐朝陷入長期的藩鎮割據狀態,並一直延續到五代十國時期潘孝偉教授的大作從“安史之亂”前後的史實出發,深入剖析了引發“安史之亂”的各種原因,即盛唐的危機,生動詮釋了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思。既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又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參照通鋻紀事本末體的體例,以事件為綱,分別論述清楚同時在寫法上.作者也改變了學術著作中文中加注的常規寫法,而是將資料出處統:一放到每一卷的後面加以說明,從而方便了讀者閱讀r總之,這是一部兼有學術價值和警世意義,又方便閱讀的好書。
——寧志新 原中國唐史學會理事,河北省史學會理事,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目錄

第一二十四年——盛唐歷史的拐點
安祿山免死:邊疆戰爭升級的信號
張九齡罷相:開明政治的終結
李林甫主政:保守政治的開端

第二卷 蕭牆之禍——唐玄宗揮之不去的夢魘
“花萼相輝”的背後
太子李瑛之死
立誰為新太子?
“弗保朝夕”

第三卷 雙刃劍:軍力布局的外重內輕
府兵制瓦解,中原武備廢弛
邊疆狼煙四起,50萬常備軍構築邊防鐵壁
節度使權力的擴大

第四卷 “全盛日”
盛唐氣像
勵精圖治之路

第五卷 盛唐天子的浪漫人生
封禪大典
《山水圖》取代了《無逸圖》
傾國之戀

第六卷 傳奇般的政治發跡史:解讀安祿山
邊疆節度使的蕃將化
混血胡兒,互市牙郎
驍勇善戰,邀功固寵
寒族無黨,政治投機
善伺人情,賄賂逢迎

第七卷 悲壯慘烈的邊疆戰爭
河西、隴右:吐蕃東擴與邊境戰爭
安西、北庭——唐朝的西域邊疆
天山以南:唐與吐蕃爭奪戰
遠程奇襲小勃律
唐與大食角逐中亞
怛邏斯之戰
《平胡》:“武功今已立”
“雲南五月中,頻喪渡瀘師”

第八卷”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錢谷之司唯務割剝”
上層社會:富裕而奢靡
“哀民生之多艱”
……
第九卷 “山雨欲來風滿樓”
第十卷 “漁陽鼙鼓動地來
第十一卷 國殤
第十二卷 光復兩京
第十三卷 危機重重
第十四卷大反攻:平定安史之亂
尾聲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盛唐的危機》:
經濟負擔如此沉重,府兵制度得以實行便有賴於均田制度的保障。
唐代初期,人口較少,荒地較多。國家頒布田令,從收歸國有的土地中拿出一部分,分配給少地或無地的農民經營,使之成為發展經濟的主力軍,也成為國家賦稅徭役的重要源泉。
府兵主要就是來自這些自耕農的家庭,另外加上一部分普通中、小地主和富農的子弟。服兵役的年限通常是21歲至59歲。服役期間,免除本人的租庸調(即賦稅徭役)負擔。他們也有可能因戰功獲得國家授予的勛階,從而提高社會地位,還可以按勛階得到額外授田,能夠合法多占有土地。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現實的變化,這項曾經卓有成效的兵役制度開始“亮起紅燈”。
府兵既是耕戰相兼的義務兵,按照制度便允許他們每年有一定的時間在家務農。但在現實中,軍事上的不確定性,卻有可能隨時影響輪番服役的時間,從而耽誤府兵的農時。特別是進入唐高宗、武則天時期,邊疆軍事形勢逐漸惡化,致使越來越多的府兵頻繁出征或戍邊,甚至逾期不歸,府兵的家屬則長期在缺少強壯勞動力的情況下辛苦耕耘,既要向國家繳納本身的租庸調,又要負擔自家府兵的甲仗衣糧,艱難困苦不言而喻。
而更糟糕的是,社會上的土地兼並之風愈演愈烈,又使越來越多的府兵家庭雪上加霜。
人類不同民族和國家的歷史,在共性的基礎上,還會“顯示出無窮無盡的變異和程度差別”(馬克思語),體現出“自己的特點”以及“不完全一樣”的“走法”(列寧語)。
中國古代,大致上從春秋、戰國之交起,在經濟領域內,以土地市場流轉為重要特征的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逐步獲得經濟支配權和控制權,進而又助推地主階級在政治領域逐步掌握了統治權,並建立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官僚制的國家。這樣,就形成了中國特色的地主階級社會。——這是一種適合中國古代國情的原創性的社會形態。
而自從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出現以後,就始終與土地兼並結伴而行。私有土地的自由買賣,土地所有者之間自覺或不自覺的競爭,勢必導致土地愈益集中,擁有少量土地等生產資料的分散的小生產者,常常處於弱勢,從而易於成為被兼並者。
因此,如果反用法國摩萊裡《自然法典》裡的話說,那麼凡是有“私有財產的地方”,就會有“因私產而引起的惡果”。
初唐的土地所有制,是私有制與國有制並存,仍以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導地位。均田制雖表現為土地國有形式,但具體施行起來,實質上大體還是一種土地私有制。因而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貧富分化的擴大,勢必導致土地所有權的轉移,出現土地的兼並和集中。
早在唐高宗初期,土地兼並就已顯端倪。爾後,王公百官以及僧俗地主富豪多置田莊,更愈發恣行兼並,莫懼章程。而自耕農和半自耕農,包括府兵家庭在內,經濟地位本來就很不穩定,一旦不堪賦役負擔或者遭遇天災人禍,便會被迫賤賣抑或抵押自己的土地。
然而“土地是一切生產和一切存在的源泉,並且它又是同農業結合著的”(馬克思語),所以喪失土地的農民也就再也無法維持自耕農經濟,再也無力承擔賦稅徭役。他們被迫逃離家鄉,脫離國家控制的戶籍,前往異地謀生:或開墾邊遠荒地,或租種地主土地,或流入城市從事服務業。而喪失土地的府兵家庭,也同樣踏上背井離鄉之路。
武則天後期,這些所謂的逃戶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迨至唐中宗時期,更出現“天下戶口亡逃過半”的驚人說法。由此造成的嚴重後果,便是稅源減少,國用不足,軍府的兵源也日漸枯竭。
後來,唐睿宗和唐玄宗相繼整頓府兵制度,縮減兵役年限,但卻治標不治本,依舊回天乏術。府兵家庭愈益貧弱,逃亡略盡,最終就連京師衛戍部隊的衛士都難以湊齊了。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