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人間詞話 葉嘉瑩講本 王國維著 葉嘉瑩講解 點評王國維詩詞美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441-640
【優惠價】
276-400
【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 
【ISBN】978754705741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
ISBN:9787547057414
商品編碼:10037694468923

品牌:鳳凰新華(PHOENIX
代碼:68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中華詩詞終身成就獎、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2020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葉嘉瑩逐則深入講評《人間詞話》。

★長文解讀“人生三境界”,品讀王國維詞選。

★一部彙集文學、美學、哲學思想的經典作品

★立足原文,附錄王國維生平年表、原文所涉145首詩詞、114位人物傳記、46個詞牌格律。

★水墨畫家林曦繪制封面,唯美享受

★雙色印刷,難點注釋,生僻字注音,更加易讀的友好版。

★環保紙張,久讀不傷眼。

內容簡介

《人間詞話》是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的代表作,以傳統詞話的形式,融合西方哲學、文學和美學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學進行了精彩而獨到的點評。全書以“境界”說為核心,立論精闢、自成體繫,是中國古典文學批評裡的經典作品。

本書收錄王國維刪改修訂《人間詞話》手定稿64則和未刊稿50則。並對每則都做了適當的注解和文白對譯,以及葉嘉瑩先生對王國維《人間詞話》的解讀,讓讀者輕松地走進王國維的文藝美學思想殿堂。同時隨文附錄詩詞、詞牌、王國維《人間詞》選、王國維生平、詞人小傳等內容。邀請知名畫家林曦為本書繪制封面。

作者簡介

王國維

(1877—1927)字靜安,晚號觀堂,又號永觀。中國近現代享有國籍聲譽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近代中國最早運用西方哲學、美學、文學觀點和方法剖析中國古典文學的人,是中國史學史上將歷史學與考古學相結合的開創者。

葉嘉瑩,號迦陵。1924年生於北京。教育家、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專攻古典文學方向。南開大學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國內十幾所高校客座教授,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中華詩詞終身成就獎,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2020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精彩書評

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陳寅恪

我個人認為中國有史以來,《人間詞話》是*好的文學批評;開發性靈,此書等於一把金鑰匙。——傅雷

j二三十年來中國學者關於文學批評的著作,就我個人所讀過的來說,似以王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為*精到。——朱光潛

精彩書摘

代序:談詩歌的欣賞與 《人間詞話》的三種境界

葉嘉瑩 / 文

多年前偶然有幾位青年學生向我提出過一個問題說: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曾舉過幾段詞,說那是代表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的三種境界,這三種境界究竟是指怎樣的境界,希望我能為他們簡單解說一下。這篇小文就是對那幾位同學的一個簡單的答復。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曾說過下面一段話: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第一種境界所引者為晏殊《蝶戀花》之句,第二種境界所引者為柳永《鳳棲梧》之句,第三種境界所引者為辛棄疾《青玉案》之句。若自原詞觀之,則晏殊的“昨夜西風”三句,不過寫秋日之悵望;柳永的“衣帶漸寬”二句,不過寫別後之相思;辛棄疾的“驀然回首”三句,不過寫乍見之驚喜。這些詞句與所謂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其相去之遠,真如一處北海一處南海,大有風馬牛不相及之勢,而王國維先生竟比並而立說,其牽連綰合之一線隻是由於聯想而已。

“聯想”原為詩歌之創作與欣賞中之一種普遍作用。就創作而言,所謂“比”,所謂“興”,所謂“托喻”,所謂“像征”,其實無一不是源於聯想,所以《螽斯》可以喻子孫之盛,《關雎》可以興淑女之思,美人香草,無一不可用為寄托的像喻,大抵聯想愈豐富的,境界也愈深廣,創作如此,欣賞亦然。而且這種欣賞的聯想更早自孔子便已曾對之大加推許和贊揚了,《論語·學而》篇曾記載著孔子與弟子子貢的一段談話: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論語·八佾》篇又記載著孔子與子夏的一段談話: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由以上所引的二段《論語》中的問答看來,一段是子貢由“貧而無諂,富而無驕”,與孔子所說的“貧而樂,富而好禮”的兩種不同的為人的態度境界,而聯想到了詩經所歌詠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詩句。另一段則是由子夏所問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的詩句,而引起了孔子以繪事為譬的回答,又引起子夏“禮後乎”的聯想。他們的種種聯想,都與原詩句沒有必然的關繫,卻都得到了孔子的稱美贊許,由此看來,可見孔子所認為“可與言詩”的人,原來乃都是一些告往知來善得啟發的讀者,換一句話說也就是善於自欣賞中引發聯想的讀者。不過欣賞者之聯想與創作者之聯想又微有不同之處。創作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將自己抽像之感覺、感情、思想,由聯想而化成為具體之意像;欣賞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將作品中所表現的具體的意像,由聯想而化成為自己抽像之感覺、感情與思想。創作者的聯想我們可以找到兩個簡明的例證。其一是李後主《清平樂》詞中的二句:“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其二是秦少遊《減字木蘭花》詞中的二句:“欲見回腸,斷盡金爐小篆香。”自“離恨”到更行更遠還生的“春草”,自“回腸”到金爐斷盡的“篆香”,這當然是聯想。而“離恨”和“回腸”是抽像的感情,“春草”和“篆香”則是具體的意像,使讀者自此具體之意像中,對抽像之感情、感覺、思想,得到鮮明生動的感受,這是創作者之能事。至於欣賞者的聯想,則我們自《人間詞話》中就可以另外也找到兩個例證,其一是評南唐中主《攤破浣溪沙》詞的話,王氏雲:“‘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其二是評馮延巳《鵲踏枝》詞的話,王氏雲:“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詩人之憂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繫在誰家樹’似之。”自“菡萏香銷翠葉殘”到“美人遲暮”,自“百草千花寒食路”到“詩人之憂世”,當然也是聯想,而“菡萏香銷”和“百草千花”是具體的意像,“美人遲暮”之感和“詩人憂世”之心則是抽像的感情,自作品具體之意像中,感受到抽像的感情、感覺和思想,這是欣賞者之能事。這種由彼此之聯想而在作者與讀者之間構成的相互觸發,形成了一種微妙的感應,而且這種感應既不必完全相同,也不必一成不變,隻要作品在讀者心中喚起了一種真切而深刻的感受,這就已經賦予這作品以生生不已的生命了,這該也就是一切藝術作品的最d的意義和價值之所在。當然,我這樣說也並不是以為欣賞單隻著重聯想,而便可以將作者之原意完全抹殺而不顧,我隻是以為一個欣賞詩歌的人,若除了明白一首詩的詞句所能說明的有限的意義之外,便不能有什麼感受和生發,那麼即使他所了解的絲毫沒有差誤,也不過隻是一個刻舟求劍的愚子而已;但反之亦然,若一個欣賞詩歌的人,但憑一己之聯想,便認定作者確有如此之用心,那麼即使他所聯想的十分精微美妙,也不過隻是盲人摸像的痴說而已。所以我以為對詩歌之欣賞實在當具備兩方面的條件:其一是要由客觀之理性對作品有所了解,其二是要由主觀之聯想對作品有所感受。《人間詞話》三種境界之說,當然隻是王國維氏由一己主觀之聯想所得的感受,但王氏的可貴之處則在他並不將一己之聯想指為作者之用心,就在這一段三種境界之說的後面,王氏就曾自作說明道:“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晏、歐諸公所不許也。”這種態度就比專以寄托說詞的清代常州諸老明達得多了。而且這種說詞的方法還有一點好處,就是他能以他自己的感受給其他讀者一種觸發,將其他讀者也帶入了一個更深廣的境界,雖然每個人之所得仍不必盡同,但每個人卻都可以各就其不同的感受而加深加廣,這種觸發的提示豈不是極可貴的麼?

……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