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浪遊記 自在 鄉愁 共赴一場山川間 文學名家作品 9787301329016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707-1024
【優惠價】
442-640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32901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329016
商品編碼:10051557245654

出版時間:2022-05-01
代碼:88

    
    
"
產品特色

0663612b73242440.jpg2990bd3275b60a53.jpg173e7ffa565917ec.jpg

編輯推薦

 1. 一場與遠方的“紙上相逢”
    在後疫情時代,為現實所束縛,自由自在的隨心旅行,已成一種奢念。如何排遣心中對自在旅行的渴盼,本書為向往遠方的讀者,提供了一次與遠方“紙上相逢”的機會。

    2. 戴錦華、姚晨誠意推薦,李修文傾情作序
    著名文化學者戴錦華、著名演員姚晨誠意推薦本書;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協主席李修文為本書作序,進行深度推薦。

    3. 用“浪遊”表明一種人生態度
    本書嘗試從七個側面來勾勒出“人生這趟旅行”裡的個中滋味。有“自在”、有“鄉愁”,有直面“塵間”尋常中的不尋常,有與“味道”或優雅或煙火氣的邂逅……所謂“浪遊”,並非無目的,而是有過一定人生閱歷與生活沉澱之後的豁然闖蕩。書中超然的氣質,對自我間歇性焦慮的00後年輕讀者,有著很大的吸引力。

    4.治愈繫插畫家“小民老二”專為本書創作插畫
    21幅插畫呈現全書21篇文章的浪遊氣質,借“小民老二”筆下的人物、場景,將一幅幅、一幀幀有故事的過往畫面定格在當下,傳遞“我們在哪裡,河山即在哪裡”的浪遊情懷。

 
內容簡介

 一位是曾跑遍山川的媒體人,一位是深耕文字的作家,一位是行跡遍布海外的旅行家。
    他們都是“七零後”,也是生活中的朋友,都有一個共同的嗜好——熱愛旅行,並熱衷於用敏銳的細膩筆觸,無所掩飾地記錄著行跡所至的那些小城鎮的獨特風物,那些被時間長河衝刷過依然感動人心的景致,那些奔波於塵俗生活中卻依然充滿質樸向往的旅人。
    從蘭州附近一座幾近被遺忘的小鎮,到長江流經的那座叫宜昌的城市;從湄公河畔王宮附近的古老銀器店,到西湖邊凌晨四點的茶會;從尼泊爾喜馬拉雅山腳夏爾巴人那碗豆湯飯,到印度那場與神廟頻繁相遇之行;從尋覓真的張愛玲故居,到偶見西域的那片霞光……
    在書中,三位作者“六手聯彈”,寫給讀者的文字,不僅僅關於彼此的旅行,也關於各自人生某一階段的旅程。沉澱下來,能讀出光陰荏苒之後對生活細微點滴的耐心與從容,以及他們這一代人對樸素美好的本真熱愛。

作者簡介

    王愷,作家、媒體人,著有《文藝犯》《浪食記》《中國人超會喫》。

    韓松落,作家,著有《為了報仇看電影》《竊美記》《怒河春醒》《我們的她們》《老靈魂》等。GQ中文版“年度專欄作家”。

    尼佬,旅行家,Lonely Planet中文版資深作者。

目錄

序  火把或墮淚碑  李修文 v

1 自在
西域|霞光映照之地
伊犁|花下埋骨,樹下種酒 
青州|那些微笑的佛像 

2 鄉愁
宜昌|長江從我們身邊流過
蘭州之內|一個城市的所有
蘭州之外|鄉村裡的花朵和被遺忘

3 塵間
佛山、徐聞、包頭|關於“殺人”的回憶
震餘記|片刻印畫
從雲南到緬甸|穿不過的邊界

4 味道
嵊州|喫是一種漂流的命運
淨慈寺|凌晨四點的茶會
四味摩洛哥|薄荷茶、蝸牛湯、塔吉鍋和葡萄酒 

5 溫度
熱湯|進入溫度的漫長旅程
波斯火山|阿布與達瑪萬德
老撾|銀匠、Beer Lao、湄公河畔6遇見
繁花|相遇和一個女人的花園
拉達克|伊雪的故事
馬路巡閱記|真的張愛玲故居,理應隻是廢墟7 閱世
敦煌|夢中之夢
尼泊爾|三十碗豆湯飯的旅行 
印度之夢|追尋朝聖者的腳印 

後記  沒有一次旅行,不是回到故鄉 王愷

前言


火把或墮淚碑

李修文

    就算遠上雪山,抑或奔行在戈壁塵沙深處,韓松落,仍然是我認識的那個韓松落,不管行至何處,這個人總是一如既往地敬天惜人。沙洲裡的白鶴、戈壁石旁的駱駝刺、被風吹動的榆錢,等等,隻要被他遇見,總歸都有著落,就好像,不是他走過了它們,而是它們走過了他。如此甚好:我們當然時常忍不住,要在荊棘草莽間碾壓自己,以使自己獲得實在,卻也別忘了,河山其實不在他處,它們就長在我們身上,我們在哪裡,河山即在哪裡。所以,韓松落所踏足過的河山,全都長成了他的樣子——朗星高懸,風吹草低,山間草木與地上百獸都要在震驚裡止息,都要滿懷溫良與體恤之心,都要先朋友一步偷偷地把酒錢結掉。
    王愷之行跡,幾近於幕府時代武士們的浪遊:裹布拄杖,不平則鳴,該喫飯的時候喫飯,該動手的時候動手;也有一些時候,他受困於曠野,或者說,曠野因之而疑慮和踟躕,東臨碣石,西出伊犁,濯纓還是濯足,仍然不見分曉,因此便要掙脫:
    “我喜歡這些風景,但是這些風景與我無關。我慶幸它們與我無關——我已經逃離了它們。”事實果真如此嗎?要知道,王愷在宜昌長大,此地可謂是楚風淵藪,是屈原問天和撞鬼的所在,我懷疑,王愷的身上也住著一個屈原,事實上,要想和屈原真正作別是多麼難啊,滋蘭樹蕙,終究意難平,花團錦簇之地,偏偏逢到了懷沙自沉之時,於是便要天人交戰,道路延伸到哪裡,戰火自然就燒到了哪裡。
    顯然,在穿林過河的路上,尼佬是自在的,這自在當然不是證悟之後的脫落,反倒像是紅燒肉就在眼前,又像沙彌向著藏經堂奔去,隻要一路往下走,真經總會現身,生米遲早都要被煮成熟飯。有時候,他是赴宴者,面對一席酒菜全無分別心;有時候,他是報信人,卻也分明不是《約伯記》裡的那個逃出來向你通風報信的人,他不過是要對你說:尼泊爾的豆湯飯堪稱鮮美,印度小旅館的床單上有洗不掉的酥油味。正所謂:“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幾乎可以認為:在古代,未被文字描述過的山河是幽暗和不存在的,神仙洞府也好,飛沙走石也罷,唯有被法顯和徐霞客踏足與描述過了,它們纔得以在這世上真正顯影,也因此,法顯和徐霞客,雖說受了苦,但也常有歡喜與創世之意,要我說,尼佬的行蹤裡也含有法顯和徐霞客之意,然而,在各種人跡罕至之地都逃不過旅遊攻略的今天,歡喜與創世,隻怕也都是些殘山剩水了。
    是啊,那麼多地方,已經被那麼多人去過了,他們為什麼還要一意孤行?這個問題,首先讓我來問問我自己,我的答案是:非得要去煙塵泥沙裡打滾,非得要從石縫山間拽出幾個人和幾棵草來,再與之相親相近,我纔能重新做人,所謂重新做人,不過是騰空一個“我”字。唯有騰空了“我”,我纔能認命,我纔知道這世上無法戰勝的東西永遠比能夠戰勝的東西要多得多,所以,管它遠上寒山還是騎鶴下揚州,前方來者是騾子還是馬,你們不過都是一塊塊提醒我就此安營扎寨的墮淚碑。
    且慢,安營扎寨又談何容易?我和韓松落曾經有過共同的旅行,一路上,我目睹過他如何耐心地給一條被鹽堿充滿的小路拍照,也曾見他長時間地沉浸在一片野杏花林裡流連不去,我知道,這個人對世界懷有深悲,並因此對一路遭逢全都獻上了安靜、匍匐和專注——一朵花、一條路,你們都受過苦,從前,我也像你們一樣受過苦,而今天,於你於我,好歹都是嶄新的一天。作為韓松落的朋友,我當然要感謝我們旅途上的那些燈火、佛像和龍卷風,是它們撲面而來,不由分說地裹挾了他,纔使得一個經受過損傷的人尚能大口喫肉,尚能重整自己體內的波濤,隻不過,我還是覺得,在這旅途中顛沛著的,隻有一半的韓松落,另外一半的他仍在奔赴此地的道路上,披頭散發且又合二為一的時刻還沒有真正到來。
    還有王愷和尼佬。嵊州有好喫好喝,卻不免讓王愷倍覺肉身被割裂,命運向著喫喝奔走,自己竟然做不了自己的主;東京泡湯,花瓣落進湯池裡,爽則爽矣,多少也有些尷尬;不忍的,是在一場巨大地震的震餘中,“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人至此境,已經與被打回原形的獸類沒有什麼不同,除了像一隻狐狸般在廢墟邊低走、嗚咽,再悵望首丘,其人又當如何呢?即使是經年累月遠在天邊的尼佬,這位筋鬥雲上的悟空,寫了不少遇見,更寫了不少再見,在緬甸,萍水相逢的人跟他說:“我知道我們不會再見,不會再見了。”波斯雪山底下,他跟自己說:“在熱情沒有化作消耗之前,讓我們愉快地再見吧。”拉達克的山頂上,他與重逢的故人一起往山下奔跑,故人跑向她的男孩,而他自己,則終須回到“當下的人間”,沒錯,就是那個幻夢中斷、炎涼堆壘的人間。我猜,即使在幻夢之中,尼佬隻怕也沒少面對過匱乏和涼鍋冷灶吧,諸多熱情和歡喜,弄不好,隻是他對它們的反對和抵御。
    說到底,還是要繼續浪遊下去,還是要繼續點燃火把,使之照亮那些等待著顯影的事物,過去,在法顯和徐霞客手中火把的照耀下,我們曾經見識過此前從未見識的遠山大河與飛禽走獸,那是大地上原初的、真正的秘密,它們已經作為經卷的一部分永存於世;而今,盡管大地上的樓宇早已建成,殘山剩水裡的二手生活正在依次展開,可與此同時,這茫茫世上,嶄新的草木和群獸也在長出來,我們仍有指認它們,乃至創造它們的可能,就像韓松落、王愷和尼佬這三個人,並未坐以待斃,而是將身體當作不為人知的火把,照亮浪遊之幸,照亮廝磨之苦,後,在微光底下,他們終將找見和抱住各自安營扎寨的墮淚碑。

在線試讀

淨慈寺|凌晨四點的茶會

    半夜在西湖邊水汽彌漫的道路上走,還是容易犯迷糊,總覺得自己是不知道怎麼被甩在這裡的微小生物。道路上沒有人,偶爾能看到的就是一輛車,劃過夜色,也不明白怎麼凌晨三點還在街道上漫遊,和我一樣。不過,我今天目的明確,去淨慈寺參加一場凌晨的茶會。
    西湖邊上的這些道路,修得並不好,車道和人行道緊密地挨著,沒有護欄,可能是道路實在狹窄的關繫——兩旁高大的梧桐罩住了整個空間,被鎖住的世界。就因為主干道太窄,梧桐樹兩邊改造,高大的樹叢後面添了步行道,有很多小橋流水的景致,白天漫步實在是好,凌晨三點,卻不願去走。黑黢黢的,掉水溝裡還算好,更害怕哪個樹叢後面突然竄出來什麼,隻能在主路上走。
    好在我住的酒店到淨慈寺並不遠,步行二十分鐘不到,害怕凌晨三點不好叫車,特意選的這家距離不遠的酒店。人在黑夜裡走,走快了,像水裡遊的一尾魚。
    所謂靜心茶會,很早就聽說了,記得早去臺北清香齋采訪解致璋老師,她就告訴我,他們不久前的一場茶會,是凌晨四點在臺北附近的山上。平時好看的食養山房模糊一片,困得哈欠連天的人們凌晨上山,懵懂中坐在茶桌旁,慢慢靜下來,聽周圍的鳥叫,聽小蟲一聲聲的嘶鳴,逐漸地一點點清醒起來。等喝完了茶,天光大白,人的五感也慢慢打開。整個過程中不說話,其實並不做硬性要求——是自然的結果,在這樣的過程中,人也不太願意說話。
    一直就很好奇這種凌晨喝茶的狀態,和解老師熟悉了,聽她說,他們做過數次靜心茶會。有在海邊的,每個人隻給自己泡茶,在黑暗中隻聽到海浪聲;還有在寺院裡的,半夜裡,慢慢地抬出桌椅,在黑暗中擺好茶席,開始點著酒精燈,看那點小火,一點點活起來。
    水熱了,茶湯出來了,人也舒展了——很多人會質疑為什麼要花費這麼巨大的精力辦一場這麼復雜的、非一般的茶會,但是我從一開始就接受,可能泡茶人確實需要這種對自己的訓練、約束,還有一次又一次的折磨自身,在不自由中纔能成就一杯茶。所謂無拘無束,是你在獲得成就後纔能做到的——就拿茶來說,一杯好的茶湯,不經過幾十次、幾百次的練習,根本就達不到要求,當然,你要喝口水茶、隨意的茶,不在這個討論範疇。
    除了夜間舉行之外,靜心茶會多會安排在戶外,這更增加了難度。很少有人嘗試在戶外泡好一杯茶,我們可以把水倒在保溫壺裡,也可以把小瓦斯爐帶到郊外去,但是能做到的,大多隻是燒水泡茶,僅供解渴而已。沒什麼不好,但茶會的要求要高很多,你要泡得和自己在家裡練習過幾百次的一樣好,因為茶會的目的,是給客人或者自己一杯完美的茶湯,不能輕易逃避掉這個任務,不是光插好花,擺好桌椅,陳設得漂亮,然後在照片裡給大家看,多美——那個隻是表像,底下暗流洶湧,你要面對多變的天氣,有時候是寒冷,有時候是極度的潮濕,有時候是狂風大雨,但是都需要鎮定自若地,燒水泡茶,追求的是那一瞬間泡出來的茶,和自己平素一樣完美,這纔是茶會帶來的修行。很佩服解老師,感覺她能帶領自己的學生們,完全沒有目的性地每年做一次這樣的茶會,如果在古代,基本上也相當於武林一派。
    學生們做這些事情,純粹出於喜好。在世俗的世界,在精神上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這纔是難得的事情。解老師的學生們,基本上從事和茶無關的事業,不少人都是成功的企業家,可是每到一年一度的茶會,大家都提前安排好時間,自己拎著大包小包的茶道具,在完全陌生的環境裡,默默鋪陳開來,這是他們自己給自己安排的舞臺。
    了解艱難後纔生出敬畏:這事兒好玩,表面上看上去極美極優雅的一個事兒,背後卻是煩瑣至極的訓練、安排和管理。真要是一個公司做,倒也能理解,可是背後並沒有所謂的公司化管理,靠的就是學生們多年形成的自我約束能力。
    在茶會上負責泡茶的學生們,至少有五六年以上的學茶經驗,可是準備起來,還是費盡心神,據說我們去的前一天晚上,因為杭州的臺風尾聲,不少桌上的花瓶被吹倒,學生們要一邊鎮定自如地扶起花瓶,安慰客人,一邊小心翼翼地保證風雨裡依然能有好茶喝,茶會上每個泡茶的學生都早已經接受“客人們應該喝到好茶纔重要”的定律,自我約束已經深入內心。想到此,就能明白,茶會,真的是自我修行。
    黑夜裡進入寺院,平時熱鬧的淨慈寺,隻有幾個穿著白衣服的志願者在等著參加茶會的人們,帶領大家去廚房喫粥。早上喝茶,要先在胃裡存點咸的食物,纔會舒服,我們默默喝完了粥,來到了茶會所在的濟公殿。黑夜裡潮氣很重,院落裡露天的桌椅板凳都濕漉漉的,桌布罩住碎碑,也還有點濕潤,默默被領到早先定好的茶桌前。這次挑選的,是一泡臺灣的清香烏龍,產自華岡,所以我這桌,就叫“華岡”——泡茶的女孩子看著年輕,可學茶已經很多年,她所泡的華岡存放了五年,自己喝了不下百次,喝的過程,也是練習泡好這杯茶的過程。
    在這樣潮濕的天氣裡,以往的經驗,也未必全部有效。這個初秋的潮濕的杭州凌晨,和臺北自己的習茶的環境可不一樣,遞給我們的茶則,背後幾乎全是水,後來纔知道,為了讓濕氣不影響茶湯,可以做的,就是調高火苗,讓水的溫度更高,近乎一百度的衝泡,讓茶盡快表現。
    我們拿在手裡的杯,在這樣的水溫壓力下,一開始就有了厚度,香氣倒被收斂住了。天還沒亮,好在月亮極其明亮,泡茶、端茶、喝茶並不受阻礙,桌上雖有蠟燭,但並不點著,也許就是為了讓我們感受黑暗中喝茶的魅力。明亮的,是燒水壺下面那點火苗。
那杯熱熱的醇厚的茶湯進入自己手裡,身體也清醒了一點。同桌的除了我,還有三位客人,都按照要求穿著白襯衣,默默喝茶。一道茶,共五次衝泡,五杯小小的茶湯入喉,每次都比上一次清醒,五杯茶喝完,身上暖和多了。抬頭,天上的星星已經少了,月亮也逐漸模糊,早晨不知不覺降落在每人身上。
    喝完茶,像洗了一把熱水臉,半夜裡那些沮喪的、耷拉的面容,和桌子上飽含了露水的植物一樣,都舒展開來,所有人為了凌晨這杯茶而來,聽起來特別不可思議,但真的感受了一次,纔明白,在這樣稀有的狀態下喝茶,真是一輩子也忘不了的。
    茶會分上下兩席,第二席,選了自己喜歡的高山佛手去喝。泡茶的 Lily姐,平時愛打高爾夫,手臂很有力量,她笑話自己手曬得黑,但恰恰是這樣的運動,纔讓衝泡之時,下擊的水流極為平穩,看她拿著一隻重重的五行壺,手勢非常穩當。
    清晨的露水已經漸漸減少,天光下,茶席清晰可見。茶桌上的插花,引來了各種昆蟲,一隻金邊綠色的小蛾子,一直趴在我的杯子前面,也沒人趕它,每個人都靜悄悄的。佛手緩緩泡來,杯也厚,不如以往喝到的清香,原來還是潮濕的影響;第二三杯,香味漸出,原來是用壓低衝泡的方法,看那水流與茶葉的衝撞,很熟悉的鏡頭,但鏡頭背後的原因,卻從沒認真想過。
    這纔明白,我們以為的美,是有原因的,而這原因,歸根還是“實”,這樣的水流,是人造的,也是天成的。讓茶湯釋放得更充分,除了固有的花果香,依次出現了梅花和梔子花的香味兒。真的是熟悉的佛手啊,我自己有這款茶,但很難泡到 Lily姐這狀態,後來和解老師的弟子們聊天,他們笑話我:“這不是應該的嘛,你並沒有像別人那樣練習幾百遍啊。 ”
    第二席結束,滿足地伸了懶腰,身體被茶湯浸潤,徹底醒來。這時候天已經大亮,淨慈寺鐘鼓齊鳴,加上幾聲清脆的響板,真的發現除了關於衝泡的一些小疑惑,整個兩小時下來,幾乎沒有多說半句話,這纔感受到“靜心”二字的好處——人,是需要一些安靜的時刻的。
    早上的太陽照著漫天雲彩的金邊,要說是祥雲,倒也俗氣了,面對此情景,也沒有話可說。席後送客,我留到後和解老師她們打招呼,想說點什麼,可也說不出,俗氣的客套話說多了,不如自己回家,好好泡一杯佛手。
濟公殿裡陳設的濟公像,雕刻非常靈動,供佛的,不是常見的花束和水果,而是幾盆插得極為素淨的植物,也是解老師和她的學生的手筆。據說天的茶會開始的夜間,泡好的茶,是先行供佛,想來那口茶,更是清香甘活的。

^_^:fddcff9faefba4fa5138597f4f251e0b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