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驚鴻一瞥:席財經主播陳偉鴻自述(《對話》13年,一名高端財經主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198-288
【優惠價】
124-180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996558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9965581
商品編碼:21484107085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3-10-01
頁數:244000

代碼:39

    
    
"

編輯推薦

陳偉鴻是一位不卑不亢、拿捏到位的對話者,雖專業而內斂,雖內行而平和;面對全球工商巨子,陳偉鴻潛心營造的話語場為觀眾洞開商業與人生的獨特境界,令枯燥而嚴謹的財經話題平添個性之美和交鋒之趣。這段由《新周刊》撰寫的頒獎詞,見證著陳偉鴻的獨立之路。
數年時間的往返奔波,陳偉鴻始終致力於在舞臺上沉住氣、找到自己的觀眾,終於在一個新的世界磨煉出一個新的自己。從不盲從,也絕不狂妄……在這本書裡陳偉鴻總結了自己的前半生,同時也是對自己的後半生提出鞭策。
陳偉鴻說:“自從有了主持人,觀眾就多了一雙看世界的眼睛。我願這雙眼睛永遠公正、明亮。”我們有理由相信他,相信作為“另一雙眼睛”的陳偉鴻,永遠公正、明亮。


內容簡介

陳偉鴻,一個在海邊長大的男孩,一位遍訪世界500強的高端財經主播。一輪時光,中年況味,陳偉鴻為你親述人物和財富背後的精神,洞悉時代與人生起伏的真相。
45年的半世人生,個人小傳與時代大傳相互映襯;13年的“對話”如流雲過隙,政、經各界高手輪番登場。“驚鴻一瞥”,瞥見的是這個時代最本質、最喧囂、最激動人心的片段。正如陳偉鴻書中所寫,“我們都是這世界的一瞥風景,而自己,也從別人的風景裡審視世

作者簡介

陳偉鴻,1968年出生於廈門。早期曾在廈門電視臺做過記者、編輯、主持人、制片人。2001年開始擔任《對話》欄目主持人至今,是央視秀的財經節目主持人。

陳偉鴻說:“我在主持方面沒有經過任何專業的培訓,惟一的優勢就是善於觀察,願意不斷地學習。”

精彩書評

《驚鴻一瞥》不隻是偉鴻一個人的成長告白,更有他對這十幾年中國財經社會的審慎觀察。
——柳傳志


看陳老師的新書,感覺他站在局內與局外的界碑上,把我們這些“張牙舞爪”的人看得很清楚。
——馬雲


平等、舒適以及“存在以安全感為前提的不確定性”,是實現充分對話的三素。陳偉鴻先生在節目裡營造的話語場滿足了這一切。
——馬化騰


翻看這本新書,你會明白為什麼非主持專業、非財經專業的陳偉鴻先生能把一檔高端財經節目主持得那麼好。
——李彥宏


對於一個主持人而言,“聽”很可能比“說”更重要。陳偉鴻是真正在用心聽你說話,你的傾訴欲會很自然地釋放出來。
——王石


在媒體眼中,他是觀眾的代言人,從不艱澀,善於啟發,用對手的智慧豐富觀眾的認知。從綜藝節目主持人到財經節目主持人,他完成了職業生涯的轉型和蛻變,為節目營造出課堂的氛圍,在觀點交鋒和頭腦踫撞中駕馭現場。
——2012年《新周刊》

應變自如,纔氣天成,深諳主持之道,兼修纔藝文章。
——《中國電視報》

目錄

1 時代和我一起“長大”
2一座小島的懸疑志
3非典型性財經男士
4在喧囂的九十年代,我失聲了
5我講給CCTV的第一個故事
6你聽說過柳傳志嗎
7昂貴,也心酸
8從“纔女”到“財女”
9“鬼”纔喜歡機場書店!
10如何纔能站到前排
11“不正經”的政策
12再不改革就老了
13“明天晚上”的馬雲
14北京的水,能深過海嗎
15三位農民:張維迎?潘石屹?龍永圖
16我的那些江湖兄弟
17一場用力過猛的奔跑
18爭或不爭,都是內心的戰爭
19跳進“長江”
20逃出“風暴眼”
21我們隻和國王做生意
22我隻有一套衣服
23在“對抗”中對話
24對話永遠高於對抗
25教父不死,隻能復活
26神和鬼都會愛上好孩子
27你,需要我嗎
28天堂口,有食堂
29看愛
30去愛
31的大人物
32最不敢對話的人


精彩書摘

我們都是這世界的一瞥風景
為了你的出場,我用什麼熱場?
在一個焦灼的時代,我和你,還在進行著一場不那麼輕率的對話。思想的慢火悄悄熄滅,財富的動車永不停歇。我們彼此裹挾,希冀在對話的氣場中成為那隻驚鴻,留一瞥,給彼此。
十年之後,終將一瞥投向自己。
2003年,加盟《對話》不及三年,卻名列《新周刊》中國電視榜單“最佳財經節目主持人”,“雖專業而內斂,雖內行而平和”是它給予的頒獎辭,剛剛踏入財經主持領域的邊緣,“內行”之說顯然過譽於我;十年之後,我有了一份豪華版本的對話名單,再度收獲了這個“最佳”,而“在觀點交鋒和頭腦踫撞中駕馭現場”評語中的“駕馭”又讓我心生忐忑。
但是,我仍然感恩這份權威大刊,是它,提前為我描摹了那個期許中的自己,那份屬於未來的夢想。如果自己有什麼會與“內行”和“駕馭”相關,倒是在命運的海面上,我正在學習如何內行地駕馭自己的內心,風平浪靜,抑或風起雲湧,這一路上略過驚鴻無數。我與對話者在彼此生命軌跡的踫撞瞬間突然綻放的朵朵浪花,是大千世界中的匆匆一瞥,卻讓人內心泠然。對話,是猶如雙槳一般的重要力量,驅動著我,又平衡著我。
在異化中對話。是一種冒險?背景由歷史和現代拼接而成,喜歡背景的人除了政治家,就是對話者。而我的對話分明是在歷史和現代的異化中進行。誠如美國學者彼得斯所言:中國既是最古老的社會,又是最年輕的社會,說它最古老,那是因為它有四千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說它最年輕,那是因為它面對著時間上高度壓縮的現代化進程,是因為它那姍姍來遲卻又遽然實現的現代性。異化使我們看不見自己身上奇異的陌生之處;倘若我們的任務是克服這樣的異化,那麼與中國和世界的相會―――世界自有其未來和過去―――就有機會達到《論語》所謂“恕”的境界,中國和世界的遭遇就可能既是單向的撒播,又是雙向的對話。如何在短兵相接的語境重新發現並構成對話的玄機?發起者與聆聽者都無法缺席。雖然這個世界的秩序很難通過紙上談兵被攪動,但並不妨礙媒介生意的越發興隆。對人的理解和對歷史的理解生成對話之中的真理,它引領我們與對手達成伙伴一樣的相依為命。先對話,而不是先衝動。
在內化中對話。是一種幸運。主觀作用客觀,客觀反作用主觀,得以構建一個完整的交流繫統。就像雕刻家從未雕刻出完全符合想像的塑像.這個世界的強硬就在於和誰的意志都不配合。對話,是激蕩歲月一個舒緩的出口,享受從我到他的傳播,也接受從他到我的說服。他人的世界猶如他方的景色,總有一塊新大陸在交流的入口處閃耀光澤,與他人,與外界達成深度的和解,這是一種讓內心愉悅的科學邏輯。《從海豚到》有句話說得很酷:你的本質,我的本質,人人的本質都連接在一起。在任何時候,在整個銀河繫中,始終存在著直接的完全的交流。而良好的交流,自如的交流,內心的交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始終具有治療的價值。走低的是喧嘩,走高的是內化,在與人的擁抱中順從神祗,從容駛入愈加開闊的生命航程。
我們都是世界眼中的一瞥風景,而自己,也從別人的風景裡審視世界。生長於海邊的我總是希望能夠看透水深之處的真相。少年時,看海,驚詫於表面的喧嘩與翻滾;至中年,潛海,卻震撼於捉摸不透的厚重與詭異;一個為所欲為的魔力時代又撲面而來,與3D打印巨頭米歇爾對話,打印出童年的巧克力棒和老唱片是他的夢想。而我隻想問對面的這位創意高手:大海,我心中的那片海,又該如何打印出來?這絕非一個頑童似的惡意調侃,而是試圖掘墓未來的美妙衝動。
在路上,展開越來越自我的旅程,持重的肉體卷裹衝動的心,在每一個關節點上尋求動態的平衡。
一切都在路上,大數據、資本、工業革命、市場、制度,它們彼此莫名交集,扯開的是一場又一場的顛覆與被顛覆。
未來,正以亙古不變的時空法則,挾裹著人類上路。而人類,這時空之路上的過客,選擇對話,是為了彼此印證,飛鴻已去,唯有生命之痕,永存。
我們隻和國王做生意
2009年4月,猶太裔中的名門望族——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第六代大衛?羅斯柴爾德決定接受我的訪問。消息剛公布,我的博客就被各種問題擠爆。關於這個家族的傳說實在太為震撼,也太過神秘。當250多年前第一代羅斯柴爾德開始創業的時候,他隻不過是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普通猶太商人。僅用了不足100年的時間,羅斯柴爾德家族便控制了整個歐洲的金融命脈,在其鼎盛時期,勢力範圍遍布歐美,所控制的財富甚至占到了當時世界總財富的一半,達到50,相當於美國全年GDP的四倍。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國債由他們發行,每天黃金交易的開盤價由他們來確定,世界各國的股市都隨著羅斯柴爾德資金的走向而波動,他們被稱為當時凌駕於英國、法國、德國、俄國和奧地利之上的歐洲第六帝國,而羅斯柴爾德家族被折斷的五箭齊發的族徽,也因此成為世界金融權力的像征。那時“羅斯柴爾德”這個名字在歐洲的影響力遠比今天最當紅的流行更深入人心,在俄國作家契訶夫的小說裡,棺材鋪的老板都會用這個名字來嘲笑貧窮的猶太音樂家。以色列以這個名字命名的城鎮和街道不計其數,南極洲甚至有一個島就被稱為“羅斯柴爾德”。這個家族有著肖邦和羅西尼為其譜寫的樂曲,巴爾扎克和海涅為其撰寫的書籍。 財富與名望的雙重桂冠一路頂到今天,羅氏家族的歷史,有著太多的燦爛與輝煌。
走進羅氏家族的北京辦事處,首先進入視線的便是從地角頂到天線的高高書架,書架上擺放著的都是與這個家族有關的傳記,“羅斯柴爾德”這個姓氏,被翻譯成不同的文字印刷在各式裝幀精美的書本上,頗有漫漫家族長史的厚重氣勢。大多數的中國公眾對於羅斯柴爾德家族或許還不甚熟知,這個家族對中國卻並不陌生,早在100多年前他們就來到了大清帝國的紫禁城。書架的顯眼位置,當年清朝重臣李鴻章寫給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一封字跡工整的親筆信,如同文物般珍貴,亦如同勛章一般隱隱散發著一個龐大的西方家族滲透到遙遠東方的顯赫勢力。
雖然這個猶太家族與中國的淵源已久,但最終引發中國公眾對它產生強烈興趣的,則是一本名為“貨幣戰爭”的暢銷書。這本書講述了西方近代史與金融發展史當中,國際金融集團及統治世界的精英俱樂部如何控制世界財富和金融法則,算得上是一部揭秘性書籍。第一章的標題就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大道無形”的世界首富。與大衛?羅斯柴爾德的對話現場,我問出了無數網友在我的博客裡提到的熱點問題:
“你們家族究竟有多少錢?”
“我覺得我不告訴你這個答案你也不會驚訝的,我們從來不對外公布。” 這位年過六旬的家族似乎早已習慣了這樣的問題,開誠布公的回答卻將秘密掩蓋得滴水不漏。“我們的祖先250多年前創建了企業,到了今天,我們羅斯柴爾德家族如果再去成天數錢,已經不是什麼很有意思的事情了。” 身為“富六代”的大衛早已遠離了對於數字的追逐,更為看重的是觸踫不到的影響力。而《貨幣戰爭》一書在中國為他的家族所帶來的影響,顯然並不那麼令這位衣著精致的爵士滿意。他對我說,他知道我為什麼對這個問題感興趣,“我想這可能跟一本在中國出版的暢銷書有關,但是這本書和我們家族的真實情況還是有差距的”。
差距在哪裡?大衛·羅斯柴爾德特意囑咐欄目組自己無意和這本書的作者宋鴻兵見面,因此兩個人的對話無法實現。但我的同事們還是興奮異常,以《對話》的解讀方式制作了一份精美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檔案。當我將這份檔案交給大衛爵士的時候,內心忐忑,不知道我們的解讀在他看來又將如何,教養良好的爵士撫摸著質地精良的頁面留下了一句出乎意料的感嘆:你們的做工太細致了!隻是感嘆歸感嘆,成長於歐洲的爵士依舊保持著自己特有的傲慢,關於羅氏家族發跡的歷史細節,他沒有任何與外界分享的欲望。同樣身處節目現場的裡特爾咨詢公司中國總裁托馬斯?席勒透露,歷史悠久的羅斯柴爾德家族與各國政府都保持著良好的關繫,他們一半以上的收入,都來自政府。
“說到這個家族留給我的印像,就是依靠250多年延續下來的聲望和影響力,隻和政府做一些很大的生意。你覺得這樣的描述準確嗎?”我和大衛進一步確認。
“是的,我們確實有很多政府的業務。羅斯柴爾德家族有一個祖訓:‘我們一定要和國王一起散步。’”
這個祖訓更將羅斯柴爾德金融帝國的生態繫統推向迷宮,未知的財富數量、遠離大眾市場的政府交易,卻又在冥冥中左右著每一個平民的生活和命運。大衛似乎很願意聊一聊“命運”這個神秘的詞彙,對我說人人都希望能夠掌控自己的命運,但掌控命運的能力卻是有限的。“我們法語有一句俗話,胃口再大也不可能喫下所有東西。”這個熱愛美食的法國人將慢慢消化的道理運用於家族業務中,相信每年10%?15%的增長已經能夠讓生意越做越興旺,“做得太大,你可能會喪失掉你的靈魂。”這或許就是靈魂不死的羅氏家族長盛不衰的秘訣。
訪問羅斯柴爾德家族北京辦事處的前夕,我曾經借閱過一本名為“世界銀行家”的書本,書中的一句話令即將對話大衛爵士的我頗有些洩氣:“如果您想完全了解這個神秘的家族,那是幾乎不可能的。”有人說,以前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更像是一艘航空母艦,但到了21世紀的今天,則更像遊弋在深水區的潛水艇。“低調內斂”成為越來越多的媒體描繪羅氏家族在這個時代的行事風格時所慣用的形容詞,昔日龐大家族如今的刻意隱匿身影,是擔心樹大招風,還是為了故作姿態?以深色調著裝沉穩露面於節目現場的大衛爵士淡然一笑:“我們並不是有意把自己藏起來,也沒有刻意地保持神秘或者是低調,其實我覺得老是說自己沒有什麼意義,能夠保持一定神秘感的話,你會更長壽一些。”如此看來,名利場果真是新貴們的江湖,歷經風雨的百年望族,更在意的是繽紛江湖之外的萬古長青。
對於我的問題,羅斯柴爾德的回答幾乎都以NO開頭。面對那一副“你們,都錯了”的表情,我沒有感覺迷惑,而是心生一分隱隱的惶恐。中國的財經媒體平臺從他傲慢而淡定的表情上,比照出的究竟是什麼?追逐財富的商業中國是否跑得太快,使得靈魂跟不上腳步?身處全球金融的江湖之中,新入場的我們都想當那個積極的演員,而不情願做一名冷靜的旁觀者。保守、神秘、謙遜、堅韌,從在這片江湖遊刃有餘已久的羅斯柴爾德家族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世界銀行家所必須具備的品質與風範。說到底,貨幣戰爭比拼到最後,看的就是誰堅持得久。歲月悠悠,朝夕哪堪回首?
透過羅斯柴爾德家族彌漫了250多年的風煙,也許隻能揭開歐美金融史的一角冰山。兩年之後,當我來到世界上最為古老的金融之都倫敦金融城,纔親身感觸到這裡所隱匿的歷史更為浩大——800年的歲月灰塵,厚重到令人窒息。那次的對話現場就設立在倫敦的心髒“倫敦城”,討論的主題是這片金融機構最為密集的地域在800年的歷史進程中如何於金融危機中屹立不倒。倫敦金融城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傅思途現場濃縮了倫敦城的歷史,從羅馬人在這裡建立貿易點開始,幾百年來一直承擔著貿易中心的角色。國際化的進程加速了倫敦城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初的一場大變革基本廢除了所有限制性的措施,讓這裡變成了一個輕松的俱樂部。取消幾乎所有全球貿易限制的結果,便是大量外國公司的湧入。以美國為發端,之後各國爭相效仿,最終讓倫敦城變成了金融城,一座真正的國際貿易中心。

……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