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嶺南醫學文化史 醫學 鄭洪主編 廣東科技出版社 9787535950345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220-320
【優惠價】
138-200
【出版社】廣東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95034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廣東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950345
商品編碼:66483776047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09-10-01
頁數:378

代碼:41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嶺南醫學文化史 醫學 鄭洪主編 廣東科技出版社 9787535950345
作者:鄭洪主編
代碼:41.5
出版社:廣東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0-01
ISBN:9787535950345
印次: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



     古代嶺南號稱“瘴癘”之鄉,疾病對該地區的開發和發展有較突出的影響。文化發展和醫學進步的雙重力量,驅散了嶺南“瘴鄉”的陰影。在此過程中,嶺南醫學還形成了有的學術理論,成為中醫學地域流派的重要一支。本書回顧了嶺南古代醫藥文化的發展和演變,從歷史、社會和學術層面闡述了中醫學在嶺南傳播的情況及其對嶺南社會經濟文化的影響,揭示了醫藥文化與社會發展的互動關繫,並且對中醫地域醫學的區分以及嶺南地域醫學的作了深入的分析。


  目錄


章  中醫地域醫學與嶺南醫學
節 現代醫學對地域因素的認識
一、現代醫學中與地理、氣像相關的分支學科
二、嶺南區域的疾病特點
第二節 傳統中醫對地域因素的論述
一、中國傳統醫學的天、地、人關繫
二、地域對人體生理、病理的影響
第三節 中醫地域醫學理論
一、中醫地域醫學的概念、界定及其意義
二、中醫地域醫學的理論內涵
三、地域醫學分區的探索
第四節 嶺南醫學的研究
一、嶺南醫學的研究歷程
二、嶺南醫學研究概況
三、嶺南醫學研究的意義
第二章 醫學文化視野中的嶺南意像
節 古代嶺南的疾病及其意像
一、嶺南疾病的歷史影響
二、唐宋詩文中的嶺南疾病
三、明清時期疾病意像的祛魅
第二節 嶺南“異物”的意像與
一、嶺南“異物”的意像
二、嶺南異物與
第三節 巫卜風俗
一、巫卜求醫傳統
二、禳生求疾神靈
第三章 疾病、醫藥與嶺南開發
節 疾病對嶺南政治與經濟制度的影響
一、唐宋對嶺南任官與駐軍的優恤制度
二、明清嶺南的任官政策與流放制度
第二節 嶺南的醫學進步與社會發展
一、歷朝的普及與發展醫學舉措
二、入嶺士人的集方與興醫
三、嶺南醫學的發展軌跡
第三節 嶺南醫學文化的傳播與推動
一、道教、佛教與醫藥傳播
二、唐宋人粵士人與嶺南醫藥
第四章 嶺南瘴氣的醫學考察
節 瘴氣:嶺南地域環境影響因素的綜合概括
一、“瘴氣”概念的分析
二、瘴氣與自然環境的關繫
三、瘴氣的病機與致病條件
第二節 瘴病的種類及其分析
一、瘴病的名稱與命名
二、對瘴病實質的現代研究
三、從中醫角度對瘴病的分析
第三節 瘴病證治的演變
一、晉唐時期的瘴病證治
時期的瘴病證治的發展
三、明清時期的瘴病證治的演變
第五章 嶺南醫學的內涵與
節 嶺南的自然風土
一、嶺南的自然環境特點
二、傳統理論對嶺南風土的認識
第二節 嶺南的常見病因特點與病機特質
一、外界致病因素
二、內在的病理體質
第三節 嶺南疾病證治的形成雜病證治
二、溫病與傷寒在嶺南的發展
三、嶺南醫藥特點及其運用
第四節 嶺南生活與養生防病
一、嶺南起居與飲食調攝
二、食治與藥膳
三、醫藥經驗
第六章 嶺南經濟文化
節 嶺南的藥材
一、歷代嶺南藥材進貢概況
二、部分貢品藥材的發展
第二節 海外的輸入
一、唐以前嶺南的藥材進口
時期廣州藥材進口情況
三、明清廣東的藥材海外貿易
第三節 嶺南藥業的發展
一、1840年以前的嶺南藥業
二、近代的廣藥產業
後記


  前言
嶺南,在傳統上是指越城、大庾、騎田、都龐、萌渚五嶺以南的地區。這個地區的地理和人文環境富有,是我國地域文化中的重要分支。廣東是嶺南地區的核心地域,近代以來社會經濟和科技文化發展均走在地區的前列。在這裡,傳統中醫藥以的作用深得人們信賴,一直呈現生機勃勃的局面。
2006年以來,廣東省委、省先後出臺了多個促進廣東中醫藥發展的重要文件,提出要將廣東從“中醫藥大省”建設成為“中醫藥強省”,這無疑為廣東中醫藥的騰飛增添了巨大的推動力。其中,《嶺南中醫藥文庫》(以下簡稱《文庫》)的出版就是一項具體的措施。遵《文庫》編委會之囑作序,略述感言如下。

從中國文化發源來看,中國文化的主流發源於中原一帶。中醫藥學是從中原傳入嶺南的。晉代有葛洪、支法存、仰道人等活躍於廣東,唐代開始有李喧《嶺南腳氣論》等以嶺南為名的方書,可見醫學與嶺南掛鉤,嶺南醫學成為中醫藥學科的一個分支,為時至少已有千多年了。

  摘要
(二)地理與人體
早在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人們就對地方水土與人體健康和疾病的關繫提出了相應的理論。當時五行學說流行,人們結合五行與五方的聯繫來探索規律。如《管子·地員》歸納土地和物產,把土地分為上、中、下三等,列出五粟、五沃、五位、五隱、五壤、五浮、五剽、五沙、五塥、五猶、五壯、五殖、五觳、五局等,指出不同方土的土壤生長不同的作物,帶有明顯的五行格局。《呂氏春秋·盡婁殳》論述了水質與健康的關繫說:“輕水所,多禿與癭人;重水所,多馗與蹙人;甘水所,多好與美人;辛水所,多疽與痤人;苦水所,多妊與傴人。”提出了不同水質對人體的影響,其劃分也帶有五行的印記。
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一再強調了研究醫學須通曉天地之理。《素正紀大論》提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問·氣交變大論》要求“通天之紀,窮地之理”,《素問·陰陽應像大論》還認為“治不法天之紀,不明地之理,則災害至”等。《素問·疏五過論》還提出在診斷的過程中,“知天地陰陽,四時經紀,五髒六腑,雌雄表裡,刺灸砭石,毒藥所主,從容人事……審於分部,知病本始”。《黃帝內經》的不少篇章還對地域與人體壽天、疾病和治法等的影響作了充分的討論。正如張景嶽《類經》卷二十五概括說:“不明天道,則不知運氣之變。不明地理,則不知方土之宜。不明陰陽更勝,則本末俱失。不明氣之先後,則緩急倒施。不明壽天生化之期,則中無確見而輕率招尤。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