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凌耀星內科學術經驗集 海派中醫名家學術思想研究論叢 嶽陽名醫臨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出版社】未知出版社 
【ISBN】978754784587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未知出版社
ISBN:9787547845875
商品編碼:69009042549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12-12
代碼:48


    
    
"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供中醫或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師、中醫院校師生及廣大中醫愛好者參考閱讀。

本叢書主要以上海中醫藥大學嶽陽附屬醫院之名醫工作室為寫作團隊,介紹了11位20世紀中期中醫界聲名遠揚的醫學名家。本書高度總結了名中醫凌耀星的學醫經歷及臨床經驗,並涵蓋了名醫工作室團隊的心得體會等經典內容,選材精當,理驗俱豐,內容新鮮,以饗讀者。

內容簡介

《嶽陽名醫臨證精粹:凌耀星內科學術經驗集/海派中醫名家學術思想研究論叢》是“嶽陽名醫臨證精粹”繫列叢書中的一種,介紹了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名醫凌耀星的從醫之路、學術影響和臨證經驗。《嶽陽名醫臨證精粹:凌耀星內科學術經驗集/海派中醫名家學術思想研究論叢》分為名醫之路、學術思想、經驗特色、經典醫案醫話、名醫工作室團隊跟師心得體會集萃、附錄六部分。凌耀星出身世家中醫,為歸安凌氏中醫第十六代傳人,重視中醫經典研究,並結合臨床提出“三焦的兩個繫統”“髒腑虛實補瀉規律”“健腦養生論”等學說。書中詳細介紹了凌耀星對《內經》、景嶽學說等經典中醫思想的研究心得,總結了臨證加減具體的一百〇八法及煎湯代水、臨床膏方等用藥特色,並選摘了腫瘤、腦病等疑難雜病的臨床應用經驗,且收錄了主要傳承人在跟師學習實踐中的體驗或領會。《嶽陽名醫臨證精粹:凌耀星內科學術經驗集/海派中醫名家學術思想研究論叢》既體現了醫者的專業水平、臨床實效,又有助於讀者提高對中醫經典理論與臨床實踐的認識理解和深入研究。
《嶽陽名醫臨證精粹:凌耀星內科學術經驗集/海派中醫名家學術思想研究論叢》可供中醫或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師、中醫院校師生及廣大中醫愛好者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凌耀星(1919—2015),“歸安凌氏”第十六代御醫傳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上海市名中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特邀專家。凌耀星畢生役於《內經》教學伊事,校注《難經》六年磨一劍。其主要學術貢獻有:創建了三焦兩個繫統學說、總結出《內經》髒腑補瀉規律、以腎(命氣—三焦為軸心的整體生命觀等中醫理論創新。擅用《內經》理論治療癌癥和疑難雜病,“攻、補、調、導”四法對惡性腫瘤的整體調治,享譽滬上。

周嘉,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胸心外科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目前兼任上海市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科醫師分會副會長、國家中管局十二五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外科學科帶頭人、中國針灸學會針刺麻醉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心胸外科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胸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圍術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近5年來主持國家自然基金、973子課題等國家J項目,主持上海市三年行動計劃、上海市科委支撐項目、上海市申康新興前沿技術項目、上海市申康新三年行動計劃項目等。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SCI論文Z高影響因子6.8。獲中國中西醫結合科技進步三等獎、上海醫學科技進步三等獎、上海中西醫結合科技進步一等獎等。


目錄

第一章 名醫之路
第一節 人物簡介
第二節 名醫緣起、傳承、發展
第三節 師友唱和

第二章 學術思想
第一節 教學經驗思想之管窺
一、經典的學習要“鑽進去與跳出來”
二、對《內經》陰陽學說的認識
三、提出《內經》唯物論的觀點
四、提出三焦的兩個繫統學說
五、總結《內經》髒腑虛實補瀉規律
六、析疑《內經》常見爭議
七、從《內經》中歸納髒腑辨證規律
八、獨取寸口,脈證相參的辨證整體觀
九、以腎(命門)-氣(原氣)-三焦為軸心的整體生命觀
十、以五行生克規律為指導的整體防治觀
十一、天人相應的內外統一整體觀
第二節 臨床發揮應用之蠡測
一、“攻、補、調、導”抗腫瘤
二、疑難雜癥,雙向調治
三、防重於治,形與神俱
四、圓融岐黃,恪守家學,針穴得手而應
五、獨特的美容觀
第三節 景嶽學說研究
一、《類經》簡介
二、略論張景嶽的溫補學說
三、張景嶽的八略與八陣

第三章 經驗特色
第一節 腦神的調治
一、《內經》對腦的認識
二、凌耀星治療腦神病
第二節 用藥特色與驗方
一、煎湯代水
二、臨床驗方思路
三、臨證加減一百〇八法
第三節 膏方選錄

第四章 經典醫案醫話
第一節 醫案
一、癥情縱有萬端變息,將擋土掩獨尊其宗
二、減消疾病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帶癌延壽
三、巧遇“仙人”建奇功,有變失治惜殞命
四、不囿西醫病理分期,分段施治步步為營
五、放化療“原子彈”轟療,中醫藥“定軍心”護航
六、家學淵源,針刺點穴,應聲病除
七、曠世怪病,聞刊尋醫,炮制而愈,其證可循
第二節 醫話
一、經典的闡釋
二、臨床雜病的獨特見地
三、科普閑話

第五章 名醫工作室團隊跟師心得體會集萃
繼承發揚中醫藥學術,中醫薪火世相傳
校慶六十載,追憶恩師情
從脾胃論秋鼕養陰
凌耀星學術經驗於肝癌介入術後抗復發體會
溫潛法及運動改善癌癥乏力、睡眠障礙體會
調陰陽復平衡

附錄
附錄一 凌耀星發表論文、撰寫著作題錄
附錄二 凌耀星所作序言、後跋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己亥仲夏,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簡稱“嶽陽醫院”)吳士延主任來青海路門診找餘,出示近編撰的大作《凌耀星內科學術經驗集》,囑書序文,頗感惶恐。凌耀星先生是我畢生最崇敬的中醫大家之一,堪稱女中豪傑, 不僅學識淵博精湛,而且為人仁心厚道,是我終生為學、為醫、為人之楷模。

初識凌耀星先生是我1978年在京城求學時,凌老師應我導師方藥中先生的邀請,來到中國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班講學。盡管時間已經過去了40餘年,我還清晰地記得凌老師所講的題目是“論三焦的兩個繫統”。尤其難以忘懷的是先生滿頭銀發,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聲如洪鐘,講解條理清晰,分析鞭闢入裡,論證絲絲入扣,新意迭現,演講談笑風生,妙趣橫生,令我由衷地感 覺到凌老師是研究《內經》的翹楚,中醫的大家。我頓然而悟:“研究學問就應該 像凌先生這樣。”出於對凌老師的崇拜,也深感自己中醫經典知識的匱乏,畢業以後我選擇了回上海中醫學院(現上海中醫藥大學)教研《內經》。1984年我如願 以償地來到凌老師的麾下,一方面繼續向凌老師學習,一方面在教學中學習研究《內經》。

在進上海中醫學院內經教研室之前,我對《內經》的認識隻有二版《內經講義》的膚淺了解,是凌老師把我引進《內經》之門。我聆聽了先生的每一次講課,認真記下了她對《內經》的許多獨到的見解和深入的闡發。學習《內經》要把握好 “讀書與實踐,探寶與挑刺,文理與醫理,鑽進去與跳出來”幾個環節;“陰陽的基 本概念與基本觀點”“神機與療效的關繫”“髒腑的生理病理特點與虛實補瀉規律”“十二經脈病候與辨證論治的基本原理”“以肺、脾、腎為中心的三焦氣化繫統,以心、肝、腎為中心的三焦相火繫統”等。老師的這些獨到的學術見解,解除了我對《內經》學習的許多困惑。先生曾說:“教師上課,既需要有學問,又要像演員那樣有表演纔能。”“教學的成敗,不是看你教了多少,而是看學生聽明白了多少。”“要教好書,先要學會做人做學問,否則自己隻有半瓶子醋,拿什麼教學生?” “作為教師,要會獨立思考。我過去講課每年都要修改補充講稿,每一次都在肯定自己和否定自己的過程中提高。”“讀古人之書不得死於句下。”“學習《內經》必須密切聯繫臨床,也可以適當地與現代醫學相聯繫。”這些教誨我幾十年來始終 銘刻在心。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曾經說過,對於古人的東西必須采取兩種態度,“一是照著講,二是接著講”,所謂照著講,就是還古人以本來面目,即弄清楚經典的原意;所謂接著講,就是從古人的觀點出發,結合現代的實際情況,推進學術的發展,達到一個新的境界。讀《內經》也是這樣,首先理解經典的本意,然 後結合臨床實踐有所發現,有所發揮,提出新的學術見解。凌老師這樣教導我們,她自己也是這樣做的。老師的這些珍貴的學術觀點大都融會於我後來主 編的《內經選讀》本科教材之中,代表了我們上海的學術特色和水平,老師的治 學理念也是我日後學術生涯的座右銘。

記得有一位哲人說過,“教育就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與其相處的人群,與人格高尚的人相處,日久就會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並滲透到你的心靈之中,從而起到“喚醒靈魂”的作用。習近平同志說:“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凌老師就是一位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學術造詣深厚、人格高尚的好老師,我能夠得到凌老師的教誨是我一生的幸運,上海中醫藥大學就是有了一批像凌老師這樣既有學問,又有厚德仁心的教師,纔能培養出中醫藥事業的優秀人纔。我初到上海中醫學院(今上海中醫藥大學),人生地不熟,但不知為什麼,一遇到凌老師就有一種溫暖、安全、放松的感覺。在學術上凌老師是全國著名的中醫學者、《內經》大家,對於我這樣一個《內經》的門外漢,我所面對的凌老師從來沒有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的感覺。每一次聆聽老師的講座,恍若行雲流 水、漫遊在學術的神殿,智慧得以開啟,心靈得以淨化。回顧40年來我之所以 能夠堅守耕耘在寂寞枯燥的經典園地,完全得益於凌老師的感化。“隻有沒有出息的人,沒有沒有出息的專業”,隻要鐘情岐黃,按住浮躁,沉下心來,從容含玩,寢饋其中,就必然會有所感悟,有所進步。高山流水,厚德仁心,“泰山其 頹,哲人其萎”。先生駕鶴西去經年,但國醫風采、大師風範宛若眼前,並不斷激勵著我儕為岐黃大業砥礪前行!

吳士延主任主編的《凌耀星內科學術經驗集》的問世,是對老師的最好紀念,讓凌先生的思想智慧和學術經驗播撒杏林,嶽陽醫院切實為中醫藥事業做了一件大好事。


王慶其

寫於上海中醫藥大學 2019年7月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