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劉渡舟先生《傷寒論》講解實錄 劉渡舟講述 羅江滸整理 中醫四大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419-608
【優惠價】
262-380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5633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56339
商品編碼:65133686133

開本:24開
出版時間:2018-04-01
頁數:194

代碼:56

    
    
"

編輯推薦

郝萬山為此書作序道:“講述《傷寒論》之《辨脈法》《平脈法》《傷寒例》《辨痙濕暍脈證》前四篇的人不多,劉渡舟教授對其條分縷析,又結合臨床和自己的感悟,精彩不斷,對後學啟迪頗多,如果就此淹沒,那真是傷寒學術界的一大損失。幸有當年參加進修班的貴陽中醫學院羅江滸老師,根據完整的聽課筆記精心整理修潤而成本書。”

《傷寒論》前四篇研習者甚少,實乃憾事,今幸有劉渡舟先生講課之筆記,相信讀者閱後會有撥雲見日、豁然開朗之收獲,對仲景學說能在整體上、根源上有所體悟。

內容簡介

本書為劉渡舟先生1985年在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首屆全國傷寒師資班時的《傷寒論》講解實錄,內容包括《辨脈法》《平脈法》《傷寒例》《辨痙濕暍脈證》四篇。其內容翔實,語言樸素,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講述《傷寒論》之《辨脈法》《平脈法》《傷寒例》《辨痙濕喝脈證》前四篇的人不多,劉渡舟教授對其條分縷析,又結合臨床和自己的感悟,精彩不斷,對後學啟迪頗多,如果就此淹沒,那真是傷寒學術界的一大損失。幸有當年參加進修班的貴陽中醫學院羅江滸老師,根據完整的聽課筆記精心整理修潤而成《劉渡舟先生<傷寒論>講解實錄/中醫師承學堂》。


作者簡介

羅江滸,女,1944年生於貴州貴陽花溪,1967年畢業於貴陽中醫學院。十年農村基層臨床後,考入貴陽中醫學院舉辦的貴州省首屆中醫研究班,得到當時國內諸多明師親授。畢業後留校任教於傷寒教研室,教學的同時從未間斷臨床,迄今已五十餘年。理論上於“六經氣化學說”頗有心得,曾撰文提出“六經氣化1-2-3狀態繫統模型”,得到劉渡舟、杜雨茂和聶惠民等老師的肯定,經劉渡舟先生推薦至中醫核心期刊進行發表。

前言/序言

在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首屆全國傷寒師資進修班的講課中,劉渡舟教授以成無己《注解傷寒論》為教材,將《傷寒論》10卷22篇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上部分為前四篇,即《辨脈法》《平脈法》《傷寒例》《辨痙濕喝脈證》。中部分為中十篇,即辨六經病脈證並治、《辨霍亂病脈證並治》和《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下部分為後八篇,即辨不可汗、可汗、汗後、不可吐、可吐、不可下、可下和發汗吐下後篇。劉老親自講解上部分。我能參加這次進修班並聆聽劉老講課,三生有幸。
從開學典禮的致辭到以後的講課中,劉老對中醫學、《傷寒論》、張仲景的熱愛溢於言表,盛贊中醫學、《傷寒論》可比肩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對世界的偉大貢獻,對王叔和、成無已及後世傷寒學者滿懷著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劉老強調,王叔和是張仲景的師承弟子,是《傷寒論》的第一位變革者,是研究仲景學術的第一人。他搜集撰次仲景舊論,付出了一生的精力,也有一些自己的學術觀點,融進整理的著作中。劉老肯定了這次師資班將仲景長期以來被束之高閣的內容在正式的課堂上加以研究、弘揚的意義。
劉老謙遜地說,自己也覺得這部分內容生疏而深奧,加上身體不好,氣力也不足,講這一部分難度較大,也可能講不好。但他還是要給我們講一遍,哪怕硬著頭皮也要上。因為講不講是態度問題,講得好不好是水平問題。
古稀老人端著據說泡著人參水的茶杯,滿懷激情地在講臺上踐履自己的承諾。劉老多次結合自己數十年的經驗來肯定條文內容的臨床意義,指出《傷寒論》中望診和脈診兩大診法是中醫的精髓,《素問·脈要精微論》的內容是實實在在的,痛惜我們在脈學方面落後於古人的局面,強調繼承和發揚中醫學,繼承是第一位的。劉老語重心長地說:若我們沒能把這些精髓繼承下來,則對不起古人,對不起祖先。
劉老將《注解傷寒論》序言中‘《傷寒論》十卷,其言精而奧,其法簡而詳“作為學習辨脈法的指導思想,希望我們要像剝筍子一樣層層深入地學習和理解,要拓展視野,細心體會其理論的深度和廣度,要用心去思考。講課中,劉老提綱挈領、層次分明地逐層剖析,引經據典地生動講解,例如將相似脈進行對比說明,結合臨床,讓學員對深奧的脈學及應用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劉老將所講內容與六經辨證部分,甚至《金匱要略》等相關內容前後聯繫起來參合講解,互相印證、互為補充,十分清楚明白,具體而生動,真是條分縷析,深入淺出,精彩連連,讓人覺得整個《傷寒雜病論》在劉老胸中渾渾然一體,巍巍然聳立。
劉老站在較高的中醫理論視野高度上,前以《黃帝內經》《難經》,後以《脾胃論》、溫病學派及”保胃氣存津液“的學術思想等結合起來講解。劉老說,學術有源流,《黃帝內經》《傷寒例》就是後世溫病之源,《傷寒例》起到了一個源頭的作用,為後世學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劉老講課筆記的整理成文,得到郝萬山老師的鼓勵支持並賜寫序文,謹深致謝忱!十幾年來,在反復多次的打印、修改中,書稿得到羅江望、崔東明、徐筍晶、劉端倪、劉端竹、羅慧玲、蔣寒梅、趙洪敏、周燁泓、陳傑、顧翔宇等同志的幫助,一並致謝。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