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雕塑的故事 安東尼葛姆雷 馬丁蓋福德 重新定義雕塑 造型發展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2473-3584
【優惠價】
1546-2240
【作者】 安東尼·葛姆雷馬丁·蓋福德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5983796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59837967
商品編碼:10035372208266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1-05-01
代碼:298

作者:安東尼·葛姆雷,馬丁·蓋福德

    
    
"
作  者:(英)安東尼·葛姆雷,(英)馬丁·蓋福德 著 王珂 譯
/
定  價:298
/
出 版 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1年05月01日
/
頁  數:392
/
裝  幀:精裝
/
ISBN:9787559837967
/
主編推薦
"? 重新定義雕塑,一部雕塑的歷史,也是一個人類改造世界的歷史。英文書名為Shaping the World,“Shaping”是洪荒時代人類刨削與打制石器,學會使用工具的開始,“Shaping”也是人類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最基本方式。《雕塑的故事》回顧了史前至今的人類造型發展史,是一部涵蓋豐富的圖文巨作。 ? 從脫離牆壁到塑造世界,雕塑作為媒介的潛力,要比繪畫大得多。“雕塑是什麼”這個問題和另一個更大的問題密不可分,那就是:“人類是什麼?”《雕塑的故事》以雕塑家與藝術史學者對話的方式,等
目錄
●前 言 PREFACE 6
第1章 空間中的人體 BODIES IN SPACE
第2章 脫離牆壁 OFF THE WALL
第3章 高地、原野與立石 MOUNDS, FIELDS & STANDING STONES
第4章 樹木與生命 TREES & LIFE
第5章 明與暗 LIGHT & DARKNESS
第6章 泥土與造型 CLAY & MODELLING
第7章 虛空 VOIDS
第8章 形體與塊面 THE BODY & THE BLOCK
第9章 青銅時代 THE AGE OF BRONZE
第10章 身體與建築 BODIES & BUILDINGS
第11章 巨像與奴隸 THE COLOSSUS & THE SLAVE
第12章 時間與死亡 TIME & MORTALITY
第13章 衣紋與解剖 DRAPERY & ANATOMY
第14章 行為與事件 ACTIONS & EVENTS
第15章 畏懼與拜物 FEAR & FETISHISM
第16章 收藏與選擇 COLLECTING & SELECTING
第17章 工業與重金屬 INDUSTRY & HEAVY METAL
第18章 塑造一個變化的世界 SHAPING A CHANGING WORLD
注釋 NOTES
圖像來源 PICTURE CREDITS
索引 INDEX
致謝 ACKNOWLEDGMENTS
內容簡介
雕塑是什麼?雕塑可以調動人的身體,甚至操控人的身體,進而通過身體來影響人的思想。雕塑是一種行之於物的思維方式。它就像煉金術,能夠將一塊黏土或石頭變成接近不同的東西。雕塑的基本前提,回應了由來已久的觀點——“物質至上”。在這個虛擬數字時代,雕塑依然是質疑世界,以及地球的重要方式——前者由我們所創造,而後者是我們創造的來源。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與藝術史學者馬丁·蓋福德圍繞關於造型藝術的十八個主題,展開了一場關於“雕塑是什麼”對話,結集成冊,是為《雕塑的故事》。在這部近四百頁的圖文對話集中,讀者借助兩位對話者的視角回顧了史前時代至今的人類造型史,涵蓋了出自部落巫師、無名工匠、偉大的雕塑家,直至當紅藝術實踐者等創造者之手的藝術傑作。雕塑是什麼?本書的探索早已突破了所謂雕塑的傳統疆界。《雕塑的故事》會探討巫術、儀式和舞蹈,也會暢談那些由光線、人的行為以及虛空構成的作品。以素,都能夠作等
作者簡介
(英)安東尼·葛姆雷,(英)馬丁·蓋福德 著 王珂 譯
馬丁·蓋福德,藝術評論家,《旁觀者》的撰稿人。他曾以凡`高、康斯太布爾和米開朗琪羅為主題出版專著,受到好評。他曾與霍克尼合著談藝錄,此外他還與菲利佩·德·蒙泰貝洛合著遊記以及談話錄,以上著作均由Thames & Hudson Ltd出版。
精彩內容
     葛姆雷藝術家既有創作和感受的內在需求,又有對神聖秩序形而上的直覺,並在兩者之間張力的驅使下展開創作。我想米開朗琪羅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他一生也沒能把自己從這種張力中解脫出來。你能在他晚期的繪畫和雕塑中感受到他的存在,他內心深處與愛、上帝和性進行的種種抗爭,還有蠕動著的騷亂。 接近可以說,他所有的雕塑作品都呼喚著人體。他在極細微的層面探討尺度,即體量與空間。他邀請你緩步上前,在一個嚴謹的構造面前,感受自身的尺度和運動。和建築相比,雕塑作用的方式更為直接,能夠獨立呈現建築般的體量,讓你反觀自身。想想當代雕塑家理查德·塞拉(RichardSerra)的作品,他也是我的偶像!蓋福德當然了,塞拉的作品接近是抽像的,但卻能夠通過塊面、重量和體量形成壓倒之勢。他的作品就像一個個動詞,也就是說,它們不像事物的圖片,更像是凝固的動作(扭曲、彎折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