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秦漢社會意識研究/中國上古社會和政治研究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308-448
【優惠價】
193-280
【作者】 王子今主編:何茲全 
【出版社】商務 
【ISBN】978710008663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商務
ISBN:9787100086639
商品編碼:1033079958

開本:32
出版時間:2012-09-01

代碼:36
作者:王子今,主編:何茲全

    
    
"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秦漢社會意識研究/中國上古社會和政治研究叢書
  • 作者:王子今|主編:何茲全
  • 代碼:36
  • 出版社:商務
  • ISBN號:9787100086639

其他參考信息

  • 出版時間:2012-09-01
  • 印刷時間:2012-09-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32開
  • 包裝:平裝
  • 頁數:472

編輯推薦語

我們堅持辯證唯物史觀,以辯證唯物史觀推動中國社會和政治史研究,我們堅持理論、材料並重,宏觀、微觀並重的道路,避免偏頗,並決定從《中國中古社會和政治研究》叢書做起,以後再逐步擴展,我們希望這套叢書的出版,能推動中國歷史學科的建設和發展,為中國學術走向世界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王子金專著的《秦漢社會意識研究》為此繫叢書之一。

作者簡介

王子今,1950年12月生於哈爾濱。1982年1月西北大學歷史繫考古專業畢業。1984年12月獲歷史學碩士學位。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長。已出版《秦漢交通史稿》、《史記的文化發掘》、《秦漢區域文化研究》、《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古史性別研究叢稿》、《秦漢社會史論考》、《秦漢時期生態環境研究》、《秦漢史:帝國的成立》、《秦漢邊疆與民族問題》、《秦漢 聞人肖像》、《秦漢文化風景》等學術著作。

目錄

一 “秦德”:秦漢社會政治意識考察的一個標本
(一)“秦暴”批判與“秦德”宣傳
(二)“立石刻頌秦德”故事
(三)“秦德”的政治可能性
(四)“秦德”的社會文化淵源
(五)“德治”思想的歷史中繼
(六)“秦德”宣傳的文化本質及其政治史的慣性
二 秦代專制主義體制與“忠”的社會意識導向
(一)“忠”的法則與秦王朝的集權統治
(二)“為人臣則忠”:社會觀念的全面規範
三 《呂氏春秋》“大忠”“至忠”宣傳與秦代“忠”
觀念的社會普及··
(一)以“忠義”為品式
(二)不去“小忠”則“大忠”不至
(三)“至忠”:賢主之所說
(四)先王之教,莫顯於“忠”
(五)君明臣忠,國之福也
(六)“不忠,罪及其宗”
四 漢代社會政治思想體繫中“忠”的地位
(一)一中為“忠”,二中為“患”
(二)司馬遷政治道德史觀中“忠”的地位
(三)“盡心曰忠”
(四)忠:封謚美號
(五)人名用字中“忠”的使用頻率
(六)“心忽揚而願忠”
(七)漢代平民社會對於“忠”的復雜心理
(八)漢碑“忠”字遺存
(九)“忠孝李善”故事
五 漢代社會意識中的“和合”觀
(一)“和合”:自然主義的文化原則
(二)儒學社會文化觀念體繫中的“和合”意識
(三)“和合”精神對社會生活的滲透
六 《太平經》“和合”意識探討
(一)自然秩序:“和合陰陽”
(二)社會理想:“和合同心”
(三)“和合天下”,“和合萬物”
(四)《老子》“中氣以為和”思想的繼承和發揮
(五)“和合”:“生長自養”的規律
(六)民間“和合”意識與道家“和合”理念
七 漢代“得民和”理念的社會意識史分析
(一)“民和”與“得民和”
(二)“宜民和眾”理念
(三)“上下和合”追求
(四)“得民和”的歷史標範:“召公之政”“召公之風”
(五)民間政治文化感覺:“百姓追美甘棠”
(六)循吏的榜樣:“民皆樂其生”
(七)“上順公法,下順人情”
八 漢代儒學的神學色彩及其社會影響
(一)儒學和政治權力的結合
(二)董仲舒天人說的神學特色
(三)關於災異譴告
(四)“儒教”的發生
(五)儒學與民間巫術的結合
九 秦漢時期法家的命運
(一)秦政:法家思想的實踐
(二)睡虎地秦律和張家山漢律所反映的法制思想
(三)漢代人的商鞅批判
(四)董仲舒之後法家的地位
十 “四皓”故事與道家的關繫
(一)“四皓”事跡原始
(二)“商山”:特殊的文化環境
(三)“四皓”表演與張良的文化立場
(四)“紫芝”像征
(五)黃老之學的短暫主導和道家行政參與的嘗試
(六)“四皓”在道教文化繫統中的地位
十一 漢代早期道教對社會政治生活的參與和干預
(一)夏賀良政變與“陳聖劉太平皇帝”
(二)“妖賊”暴動
(三)“黃天當立”
(四)“五鬥米道”與張魯政權
十二 《焦氏易林》的社會思想史研究
(一)《焦氏易林》的成書年代及其是否具有
思想史料的價值-
(二)《易》學的普及·《詩》學的擴張
《春秋》學的實用。
(三)民間數術理論化的嘗試
(四)《焦氏易林》:體現廣闊層面社會思想的
史料寶庫
十三 漢代民間的“蒼天”崇拜
(一)法天·循天·合於天道
(二)春為蒼天,以發德化
(三)蒼天舉直
(四)胡場漢牘所見“倉天”
(五)蒼蒼之天
(六)“蒼天已死”
十四 漢代民間的西王母崇拜
(一)漢代文物資料所見西王母
(二)建平四年“聚祠西王母”事
(三)西王母崇拜與社會追求
(四)西王母崇拜與漢代社會的“天下”觀
(五)西王母:西方神秘世界的文化像征
(六)開明人士對於“富貴”的清醒認識
(七)逸民的社會表現和“富貴”意識
十五 秦漢雍地諸疇中的炎帝之祠
(一)秦“疇”的設置
(二)炎帝之祠的神學地位
(三)“炎帝”傳說在漢代社會的影響
(四)“吳陽下疇”地望
(五)炎帝以姜水成
十六 漢代“蚩尤”崇拜
(一)“蚩尤”:反正統的戰神
(二)漢代人意識中的“蚩尤”形像
(三)“兵主”之禱:祭蚩尤·祠蚩尤
(四)齊魯民間的蚩尤紀念
(五)關於“蚩尤五兵”
十七 秦漢人的鄉土意識
(一)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
(二)齊虜·趙虜·關東鼠子
(三)安土重遷,黎人之性
(四)思念故鄉,郁郁累累
(五)“博望“定遠”故事
十八 秦漢社會的“富貴”觀
(一)恥貧賤而樂富貴
(二)“富貴累世”夢想
(三)大富·至富·長富·常富
(四)富貴功名追求
(五)富貴者,入主之操柄
十九 睡虎地《日書》甲種“以見君上數達”解
(一)“見君上”情境
(二)關於“數達”
(三)“毋咎”“說(悅)”“有美言”期待
二十 秦漢鎮墓方式及其意識背景
(一)墓門畫像:食鬼·御兇·闢盜賊
(二)鎮墓獸
(三)鎮墓俑
(四)鎮墓咒語
(五)法律和輿論的“鎮墓”作用
二十一 漢代社會的向學風氣和讀書生活
(一)漢代“小學”教育
(二)漢代神童故事
(三)漢代的知識女性
(四)石渠千秋
(五)漢代民間“書肆”
(六)漢代社會的識字率
(七)東漢“學習型社會”
二十二 戰國秦漢時期商學和兵學對社會意識的
綜合影響
(一)計然學說及其應用
(二)範蠡故事:兵戰和商戰的成功
(三)呂不韋的實踐
(四)白圭經驗之一:猶“孫武用兵”
(五)白圭經驗之二:猶“伊尹、呂尚之謀”
“商鞅行法”
(六)桑弘羊輪臺軍屯建議
(七)商學和兵學的綜合影響與社會意識注重
實用的傾向
二十三 西漢長安的太學生運動
(一)兩漢太學生的請願
(二)王成舉幡太學下,諸生會者千餘人
(三)“舉幡”故事的歷史影響

後記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