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斯文(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265-384
【優惠價】
166-240
【作者】 易中天易中天 
【出版社】廣西師大 
【ISBN】978754953178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廣西師大
ISBN:9787549531783
商品編碼:1029249028

開本:32
出版時間:2013-03-01

代碼:39
作者:易中天,易中天

    
    
"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斯文(精)
  • 作者:易中天
  • 代碼:39
  • 出版社:廣西師大
  • ISBN號:9787549531783

其他參考信息

  • 出版時間:2013-03-01
  • 印刷時間:2013-03-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32開
  • 包裝:精裝
  • 頁數:239
  • 字數:128千字

編輯推薦語

《斯文》收錄了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名譽教授易中天先生談文化嘴臉的文章30多篇,分五輯編排,包括:文化人的分野,新新儒家,再談教育,憤不顧身,我和我爸。釐清了中國文人的品格和品類,清算了古往今來中國文人的“紅”與“黑”。 本書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內容提要

《斯文》為易中天教授談文化嘴臉的諸文結集。
     “文化人的分野”繫列文章,從孔子時代追溯文 人的源頭,探求文化人的品格和品類的分野,在對士 人、學人、詩人、文人等類型的區分中,考量風骨、 氣節、擔當、性情、學養和理想,穿透皮相,排列出 文化人的精神光譜,燭照中國文人在歷史和當下社會 中扮演的幫忙、幫閑、幫腔、幫兇及其他角色。在人 格光譜的比對中,分明映現出中國古今文人的紅與黑 。
     另有長篇訪談《那時我們唱紅歌》,暢談紅色年 代的“紅歌”往事,透視“紅歌”歲月的荒誕和離奇 。此外,又有繫列專文,就儒家的遺產,與秋風論道 ;從藥家鑫的悲劇,反觀中國教育的缺失及教育官僚 的職責與擔當,伸張科學的方法和科學的精神;以“ 方韓之爭”,辨析公民的權利與言論的自由。
     《斯文》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作者簡介

易中天,湖南長沙人,198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他長期從事文學、美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和跨學科研究,若有《〈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等著作,並曾出版“易中天隨筆作學術著作·中國文化繫列”四種:《閑話中國人》《中國的男人和女人》《讀城記》和《品人錄》。他信奉“讀書明理做人不做秀,登科治國做事不做官”。他是央視《百家講壇》“開壇論道”的學者,其主講的“漢代風雲人物”在2005年4月首播即獲熱評。

目錄

**輯 文化人的分野
文人原本是怪胎 ——“文化人的分野”之一
詩人與文人——“文化人的分野”之二
學人與文人——“文化人的分野”之三
士人的風骨——“文化人的分野”之四
文人真面目——“文化人的分野”之五
文化氣質與文化血型——“文化人的分野”之六
誰都可能是文人——“文化人的分野”之七
做人要做怎樣的人——“文化人的分野”之八
第二輯 新新儒家
我們從儒家那裡繼承什麼,又該怎樣繼承
這樣的“孔子”不離奇嗎——與秋風先生商榷
儒家的限政隻能是徒勞——再與秋風先生商榷
獨尊儒術:革命還是參股——兼答秋風先生
第三輯 再談教育
“後藥家鑫時代”之某校
藥家鑫案:啥教訓,咋整改
誰把藥家鑫變成了兇手
兒童節:何妨也是“親子節”
改革是沒有任期的
*該以人為本的,*不拿人當人
第四輯 憤不顧身
反對票不該是奇跡
正義是不是一座很遠的橋——由音樂劇《時光當鋪》所想到的
“擦桌子的主義”之排列組合
惟其獨立,方能妥協
美德本是天良
文化是個慢活——答《人民日報》記者潘衍習
放水養魚——答《南方都市報》記者王晶
傳統文化不是道德缺失的解藥——答《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馬芸菲
“文化入世”與“文化航母”
國罵·漢罵·非非罵——答《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倩
我看方韓之爭
兔子怎樣證明自己不是駱駝
決不能再設“道德祭壇”——從“方韓之爭”說開去
第五輯 我和我爸
我的父親易庭源
那時我們唱紅歌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