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杏林拾趣/讀懂中國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166-240
【優惠價】
104-150
【作者】 周明鋻楊東方王婧文 
【出版社】中國廣播電視 
【ISBN】978750436744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廣播電視
ISBN:9787504367440
商品編碼:1028100466

開本:16
出版時間:2013-01-01

代碼:29
作者:周明鋻,楊東方,王婧文

    
    
"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杏林拾趣/讀懂中國
  • 作者:周明鋻//楊東方//王婧文
  • 代碼:29.8
  • 出版社:中國廣播電視
  • ISBN號:9787504367440

其他參考信息

  • 出版時間:2013-01-01
  • 印刷時間:2013-01-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16開
  • 包裝:平裝
  • 頁數:230
  • 字數:179千字

編輯推薦語

由周明鋻、楊東方、王婧文編著的這本《杏林拾趣》從浩如煙海的中醫資料中,從歷代學者的詩詞文賦、筆記小說中尋覓國學與中醫藥的淵源,從醫師、醫食、醫史、醫事四個方面,精選了101個詞條,每個詞條下都附有“相關鏈接”,用圖文並茂的方式來拾取杏林中的國學趣味。

內容提要

跨過歷史的長河、歷經千年的演變,杏林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種趣味 , *是一門學問可以研究,也是一種文化需要了解和品味。
     翻開《杏林拾趣》一書,讀懂杏林,就是讀懂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要旨與 精髓,讓你在*生動活潑的日常生活 中,品讀中醫文化的來龍去脈,品味那貫穿古今、綿延不*的國學風情…… 《杏林拾趣》由周明鋻、楊東方、王婧文編著。
    

目錄

醫師
1 “傳說”的醫家們
相關鏈接:春秋戰國時期醫家
2 中醫也有“江湖”
相關鏈接:朱熹被騙
3 “鈴醫”也有高手
相關鏈接:國醫不如草澤醫
4 “伴虎行”的御醫
相關鏈接:中醫也是官
5 醫生的風險:文摯殉醫
相關鏈接:許紳之死
6 “起死回生”的奧秘
相關鏈接:“起死回生”三步走
7 “醫聖”的資本
相關鏈接:張仲景與餃子
8 中華道醫:葛洪
相關鏈接:葛洪的妻子是同行
9 華佗隻是個傳說?
相關鏈接:華佗行醫二三事
10 死華佗醫活關公
相關鏈接:世界*早的麻醉藥
11 “藥王”是怎樣煉成的
相關鏈接:孫思邈治腳氣
1四大家
相關鏈接:朱震亨改換“專業”為了什麼?
13 “醫花”曾懿
相關鏈接:古代的女醫生們
14 京城四大名醫
相關鏈接:俠骨仁心的施今墨
15 被魯迅諷刺的名醫
相關鏈接:“原配蟋蟀”的藥引子
16 杏壇僧醫
相關鏈接:葉天士的和尚師父
17 “業餘”中醫——宋朝皇帝
相關鏈接:文學家的醫學生活
18 “世醫”徐氏
相關鏈接:“世醫”之*
19 中醫的鼻祖
相關鏈接:中醫之*

醫食
20 **命名有門道
相關鏈接:**為何要“抓”
21 “四個湯頭”如何開藥鋪?
相關鏈接:藥鋪禁忌多
22 **也有“四君子”
相關鏈接:紅樓中的人參
23 皇帝祖孫的‘1人參之爭”
相關鏈接:蘿卜用好賽人參
24 “御藥”幾種
相關鏈接:被迫“改名換姓”的**
25 “五毒”種種
相關鏈接:古代九大毒藥
26 貴族毒藥——鴆酒
相關鏈接:動物糞便也是藥
27 “信口雌黃”中的雌黃
相關鏈接:“豆蔻年華”中有藥
28 “藥農”杜甫
相關鏈接:杜甫的醫藥傳說
29 甘草憑什麼稱“國老”?
相關鏈接:方劑中的“君臣佐使”
30 大黃與鴉片戰爭
相關鏈接:叱咤宮廷的藥將軍——大黃
31 和尚的“飲料”
相關鏈接:茶本是味藥
32 魏晉人時尚養生:“五石散”
相關鏈接:石頭能治病
33 新年**飲:屠蘇酒
相關鏈接:臘八粥中的養生之道
34 粥的“多重身份”
相關鏈接:紅樓養生粥
35 諸葛行軍散的“版權”
相關鏈接:“留求子”為何變成“使君子”
36 致命的馬虎
相關鏈接:**也有“性格”
37 “薏苡”的人命官司
相關鏈接:洋“**”
38 孫悟空發明的“烏金丹”
相關鏈接:醫者吳承恩
39 太子參被《本草綱目》“遺棄”之謎
相關鏈接:《本草綱目》是怎麼命名的?
40 **裡的“歷史書”
相關鏈接:**的“龍氏家族”
41 鼻煙原為避瘟疫
相關鏈接:花香療法
42 當半夏遇上生姜
相關鏈接:“多面手”生姜
43 毒蛇的“菩薩心腸”
相關鏈接的醫者之心
44 大禹餘糧竟是石
相關鏈接:結石也是寶
45 姜維與當歸
相關鏈接:謝安與遠志
46 馬尿治格格
相關鏈接:人體裡的“**”
47 蒙冤千古的“蒙汗藥”
相關鏈接:《水滸傳》中的蒙汗藥
48 斷腸草不斷腸
相關鏈接:以毒攻毒
49 砒霜也治病
相關鏈接:劇毒得用“蘇三藥罐”裝
50 川芎的來歷
相關鏈接:道地藥材

醫史
51 中醫為何愛“杏林”
相關鏈接:“杏人’緣何變“杏仁”
52 醫書起名愛“橘井”
相關鏈接:蘇耽的出生和離世
53 中醫為何稱“岐黃”?
相關鏈接:《黃帝外經》之謎
54 行醫為何稱“懸壺”?
相關鏈接:文化之果葫蘆
55 中醫為何與“堂”結緣?
相關鏈接:中醫“三堂”
56 “大醫精誠”有深意
相關鏈接:孫思邈論良醫
57 病歷原本叫“診籍”
相關鏈接:“診籍”告訴我們什麼?
58不為良相,則為良醫
相關鏈接:中醫裡面的治國之道
59 “大夫”、“郎中”有來歷
相關鏈接:翰林醫官院
60 “二豎”緣何成病魔
相關鏈接:“膏肓”在哪裡
61 醫學協會重仁德
相關鏈接:徐春甫其人
62 眼科為何崇“龍樹”?
相關鏈接:“金針撥內障”與“穿顱術”
63 藥鍋為何稱“急銷”
相關鏈接:**“大變身”
64 藥渣為何倒路上?
相關鏈接:中醫藥店鋪的招幌
65 遊移不定的阿是穴
相關鏈接:中醫穴位如何命名
66 **百科全書:《本草綱目》
相關鏈接:《本草綱目》出版曾成問題
67 中醫兒科“**書”
相關鏈接:“兒科之聖”錢乙
68 廢除中醫案始末
相關鏈接:餘雲岫其實並不“崇洋媚外”
69 廢除中醫誰先舉旗?
相關鏈接:梁啟超力挺西醫
70 “踏雪”“掃葉”為哪般?
相關鏈接:“名醫”診“名醫”
71 白居易的眼科“病例”
相關鏈接:古代文人流行眼病
72 中國古代“衛生節”
相關鏈接:清明插柳
73 倘若“醫不三世”真的“不服其藥”?
相關鏈接:為“三折肱為良醫”正名
74 講究衛生的春秋戰國
相關鏈接:《詩經》裡的“醫經”
75 古代的“口香糖”
相關鏈接:“前牙刷”時代
76 環保的化妝原料:益母草灰
相關鏈接:**的“白氏”家族
77 文人藥名詩
相關鏈接:藥名詩催生文學巨著
78 清宮夢魘:天花
相關鏈接:“上醫”康熙

醫事
79 風流纔子的流行病
相關鏈接:患有消渴病的名人
80 醫生的“預言”
相關鏈接:張仲景的“預言”
81 舌頭救胎兒
相關鏈接:“望診”都要望什麼
82 香氣果真能“襲人’’
相關鏈接:醫生得有個靈鼻子
83 “聽”病
相關鏈接:聲音洩露出的“天機”
84 “懸絲診脈”的秘密
相關鏈接:中醫診脈有“教材”
85 “望梅止渴”也治病
相關鏈接:《三國演義》中的“少鹽”觀
86 藥也“挑”水?
相關鏈接:王安石與蘇東坡的“水往事”
87 “不治已病治未病”
相關鏈接:孔聖人也會“治未病”
88 神醫也有“六不治”
相關鏈接:中醫的“十不治”
89 放翁養生法
相關鏈接:歐陽修的“五友”養生法
90 不合格的病人:孟浩然
相關鏈接:不聽話的病人
91 巴掌也是良藥
相關鏈接:“情志相勝”巧治病
92 “因勢利導”的中醫
相關鏈接:用藥如用兵
93“情”病還需“情”來醫
相關鏈接:“心理療法”祝由術
94 “有病不治”竟是良方?
相關鏈接:診病也需“霧裡看花”
95 “舟”有深意
相關鏈接:**也要“隱名”
96 割股果然能療親?
相關鏈接:大臣為何稱“股肱”
97 立夏食俗中的藥香
相關鏈接:谷雨那些事兒
98 王維給秦觀治病
相關鏈接:鄭板橋畫竹治肝郁
99 “秀纔學醫,籠中捉雞”
相關鏈接:蒲松齡的《草木傳》
100 醫諺中的那些事
相關鏈接:醫諺一則
101 蘇軾:一個聰明人的糊塗死亡
相關鏈接:蘇軾與聖散子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