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秦伯未醫學全書:秦伯未實用中醫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市場價】
617-896
【優惠價】
386-560
【作者】 秦伯未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0676743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06767439
版次:1

商品編碼:11469746
品牌: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秦伯未醫學全書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4-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60
字數:394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秦伯未


    
    
"

編輯推薦

中醫世家 傳世經典
見解獨到 啟迪後學
字字璣珠 學界推崇
歷久彌新 名不虛傳

內容簡介

《秦伯未醫學全書:秦伯未實用中醫學》是秦伯未老先生的代表性著作之一,該書以中醫學說經驗化而成,文不求繁而切實是貴,義不務奧而有用為貴,故名實用中醫。該書共分為12章: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藥物學、治療學、處方學、內科學、婦科學、幼科學、外科學、五官科學、花柳科學。並收錄了秦伯未老先生幾篇關於中醫藥工作的文章。《秦伯未醫學全書:秦伯未實用中醫學》對於臨床醫生、中醫院校學生及中醫愛好者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生理學
第一節 髒腑
肺髒
心髒
腎髒
脾髒
肝髒
胃腑
膽腑
小腸
大腸
膀胱
心包絡
三焦
第二節 經絡
手太陰經
手陽明經
足陽明經
足太陰經
手少陰經
手太陽經
足太陽經
足少陰經
手厥陰經
手少陽經
足少陽經
足厥陰經
督脈
任脈
衝脈
帶脈
第三節 形體
骨骼
筋腱
皮肉
毛發
第四節 九竅



口舌
齒牙
生殖器

第二章 病理學
第一節 疾病概論
疾病與健康
癥候及診斷
愈後及經過
轉歸
第二節 病原論
素因
誘因
第三節 六淫七情論
六淫
七情
第四節 內經之髒腑病理







小腸
大腸
三焦
膀胱
第五節 巢氏病源提要
時氣候
溫病候
傷寒候
中風候
霍亂候
痃瘧候
癲狂候
黃病候
痰飲候
吐血候
上氣候
虛勞候
癥瘕候
諸疝候
水腫候
九蟲候
濕匿候
諸淋候
赤白痢候
小便候
大便候
第六節 先哲之病理學說
徐大椿
程鐘齡
莫枚士
陸九芝

第三章 診斷學
第一節 切診
浮脈
沉脈
遲脈
數脈
滑脈
澀脈
虛脈
實脈
長脈
短脈
洪脈
微脈
細脈
濡脈
弱脈
緊脈
緩脈
弦脈
動脈
促脈
結脈
代脈
革脈
牢脈
散脈
芤脈
伏脈
疾脈
怪脈
第二節 問診
寒熱

頭身
二便
飲食



第三節 望診
神氣


……
第五章 治療學
第六章 處方學
第七章 內科學
第八章 婦科學
第九章 幼科學
第十章 外科學
第十一章 五官科學
第十二章 花柳科學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瘡瘍大便洩瀉,或因寒涼克伐,脾氣虧損,或因脾氣虛弱,食不克化,或因脾虛下陷,不能升舉,或因命門火衰,不能生土,或因腎經虛弱,不能禁止,或因脾腎虛寒,不能司職。張仲景雲,下利腸鳴,當溫之。脈遲緊,痛未止,當溫之。大孔痛當溫之,心痛當救裡。精要雲,癰疽嘔瀉,腎脈虛者不治,此發內經微旨也。凡此實難治之癥,如按前法治之,多有可生者。瘡瘍小便淋漓頻數,或莖中澀者,腎精虧損之惡癥也,宜補陰。足脛逆冷者,宜補陽。若小便頻而黃者,宜滋肺腎。若小便短而數者,宜補脾肺。若熱結膀胱而不利者,宜清熱。若脾氣躁而不能化者,宜滋陰。若膀胱陰虛,陽無以生,或膀胱陽虛,陰無以化者,皆當其滋其化源,苟專用淡滲,復損真陰,乃速其危矣。治腫瘍法腫瘍有雲忌補宜下者,有雲禁用大黃者,此其為說若異,而亦以癥不同耳。忌補者,忌邪之實也。畏攻者,畏氣之虛也。即如腫瘍多實,潰瘍多虛,此常也。然腫瘍亦多不足,則有宜補不宜瀉者,潰瘍亦或有餘,則有宜瀉不宜補者,此其變也。或宜補,或宜瀉,總在虛實二字,然虛實二字最多疑似,貴有定見。如火盛者宜清,氣滯者宜行,既熱且壅宜下,無滯無壅,則不宜妄用攻下,此用攻之宜禁者也。至若用補之法,亦但察此二者.凡氣道壅滯者不宜補,火邪熾盛者不宜溫補。若氣道無滯,火邪不盛,或飲食二便,清利如常,而患有危險可畏者,此雖未見虛癥,然腫瘍未潰,亦宜即從補托。蓋恐困苦日久,無損自虛,若氣,則毒必易化,膿必易潰,口必易斂。即大贏大潰,尤可望生。若必待虛癥迭出,或自潰不能收斂,而勉力支持,則輕者必重,重者必危,能無晚乎。此腫瘍之有不足也,所繫非細,不可不察。
治潰瘍法
立齋日,膿熟不潰者,陽氣虛也,宜補之。瘀肉不腐者,宜大補陽氣,更以桑木灸之。膿清或不斂者,氣血俱虛,宜大補之。寒氣襲於瘡口,不能斂口,或陷下不斂者,溫補之。脈大無力,或微澀者,氣血俱虛也,峻補之。出血或膿多,煩躁不眠者,乃亡陽也,急補之。凡潰膿而清,或瘡口不合,或聚腫不赤,肌寒肉冷,自汗色脫者,皆氣血虛也,非補不可。凡膿去多,瘡口雖合,尤當補益,務使氣血平復,否則更患他癥,必難治療也。
又日,大抵膿血大洩,當大補氣血為先,雖有他癥,以末治之。凡癰疽大潰,發熱惡寒,皆屬氣血虛甚。若左手脈不足者,補血藥當多於補氣藥。右手脈不足者,補氣藥當多於補血藥,切不可發表。蓋癰疽全藉氣血為主,若患而不起,潰而不腐,或不收斂,及膿少或清,皆氣血虛也,俱宜大補之,最忌攻伐之劑。亦有膿反多者,乃氣血虛而不能禁止也。常見氣血充實之人,患瘡者,必腫高色赤,易腐潰而膿且稠,又易於收斂。怯弱之人,多不起發,不腐潰,又難於收斂。若不審察,而妄投攻劑,虛實之禍,不免矣。至患後更當調養,若瘰疬流注之屬,尤當補益也,否則更患他癥,必難措治,慎之。又日,潰瘍若屬氣血俱虛,固所當補。若患腫瘍而氣血虛弱者,尤當予補,否則雖潰而不斂矣。又凡大病之後,氣血未復,多致再發,若不調補,必變為他癥而危。或誤以瘡毒復發,反行攻伐,則速其不起,深為可戒也。又日,瘡瘍若痛腫焮甚,煩躁脈大,則辛熱之劑,不但腫瘍不可用,即潰瘍亦不可用也。
潰瘍有餘之癥,其辨有四。氣本強,火邪本盛,雖膿潰之後,而內熱猶未盡除,或大便堅實而能食,脈滑者,此形氣病氣俱有餘,仍宜清利,不宜溫補,火退自愈,亦善癥也。一以真陰內虧,水不能制火,膿即洩而熱反甚,脈反躁者,欲清之,則正氣已虛,欲補之,則邪氣愈甚,此正不勝邪,窮敗之癥,不可治也。一以毒深而潰淺者,其肌腠之膿已潰,而根盤之毒未動者,乃假潰非真潰也,不得邃認為潰瘍,而概施補托,若誤用之,則反增其害,當詳辨也氣已虛,極似宜補,然其稟質滯濁,肌肉堅厚,色黑而氣道多壅者,略施培補,反加滯悶,若此輩者,真虛既不可補,假實又不可攻,最難調理,極易招怨,是亦不治之癥也。總之潰瘍有餘者,十之一二,腫瘍不足者,十常四五。潰瘍宜清者少,腫瘍宜補者多。此亦以癰疽之危險,有關生死為言,當防其未然也。至若經絡浮淺之毒,不過腫則必潰,潰則必收,又何必倦倦以補瀉為哉。
汗下法
仲景治傷寒有汗吐下三法,東垣治瘡瘍,有疏通托裡和榮衛三法,用之得宜,厥疾瘳矣。假如瘡瘍腫硬木悶,煩熱便秘,脈沉而實,其邪在內,當疏其內以下之。掀腫作痛,便利調和,脈浮而洪,其邪在表,當先托其裡以戎雲,榮衛充滿遏抑為癰者,當洩之,以奪盛熱之氣。榮衛虛弱壅滯而為癰者,當補之,以接虛怯之氣。又東垣雲,瘡瘍雖面赤伏熱,不得攻裡,裡虛則下利。仲景雲,瘡家雖身疼體痛,不可發汗,汗之則發痙,苟不詳審,妄為汗下,以致氣血虧損,毒反延陷,少壯者難以潰斂,老弱者多致不救。
張景嶽雲,瘡瘍之屬在表邪者,惟時毒、丹毒、斑疹及頭面頸項上焦之癥多有之,察其果有外邪,而脈見緊數,癥有寒熱者,方宜表散,然散之之法,又必辨其陰陽盛衰,故或宜溫散,或宜涼散,或宜平散,或宜兼補而散,或宜解毒而散,此散中自有權宜也。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秦伯未先生是著名的中醫學家、中醫教育家,他學識淵博,醫術精湛,著述宏富,堪稱中醫界泰鬥級人物,在中國近現代中醫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他在中醫教育、臨床實踐、中醫科學研究以及中醫工作發展等諸多方面都作出了傑出貢獻。
自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秦伯未先生在中醫學發展史中的地位再次被凸顯出來,隨之而來,撰述秦氏生平事跡和中醫學術思想的文章越來越多,我們雖先後寫過一些回憶和紀念性文章,但總覺未能盡其心言,此次我們重輯秦老相關文章、醫學稿件成一大集,自覺又為秦伯未研究及中醫藥研究添磚加瓦。此篇瑣記,多為我們承學師門之時記錄的一些鮮為人知的資料。藉此機緣,茲錄於此,望能為後學全面了解秦氏一生提供些細小而真實的資料。一、秦老一生鐘愛荷花秦老名之濟,字伯未,號謙齋。生於一九零一年農歷六月十六日,上海浦東陳家行(又名陳行鎮)人,因為他是辰時生入,所以每年生日的這一天,他都起得很早,清理他一年來的文章、讀書筆記之類文字。這天,全家都陪同秦老喫些清淡的素食,到了晚上秦老總要寫上一首小詩用以自勉,他常吟誦的一句“六月荷花生生日”,也經常出現在秦老自作的書畫之中。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