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寶寶入園那些事兒:李躍兒園長寫給媽媽的“入園指南”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408-592
【優惠價】
255-370
【作者】 李躍兒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826480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8264808
版次:1

商品編碼:12545322
品牌: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03-01
用紙:輕型紙

代碼:39
作者:李躍兒

    
    
"

產品特色

/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媽媽、父母

◆不肯入園,分離焦慮,被欺負,一入園就生病,喫飯、穿衣、如廁、缺乏自理能力……寶寶要入園,媽媽早準備,千萬別讓孩子傷在幼兒園!

◆北京芭學園創辦人、30年教育經驗、“教育木蘭獎”獲得者李躍兒園長,教你如何助力寶寶DI一次獨立!讓寶寶更快地適應並喜歡上幼兒園!

◆早看早知道!全景式展現寶寶在幼兒園的生活情況,從而徹底解決那些讓寶寶受傷、媽媽焦慮的問題!涉及入園年齡、如何擇園、如何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如何與其他寶寶相處、如何與幼兒園老師溝通等具體問題,並都給出了詳細的指導方法,讓你和寶寶“有備而來”!

◆“……我看到了她的一片赤子之心,她是個真正懂教育和愛教育的人。她的芭學園表裡如一,在中國當前的教育形勢下,獨樹一幟,自信地堅持著自己的教育風格。”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家庭教育專家 尹建莉

內容簡介

孩子多大年齡纔適合上幼兒園?

應該為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幼兒園?

寶寶總是哭著鬧著不願意去幼兒園怎麼辦?

為什麼一上幼兒園寶寶就總是生病?

寶寶不會自己喫飯、如廁怎麼辦?

寶寶在幼兒園被其他孩子欺負該怎麼處理?

應該怎樣和幼兒園的老師溝通?

……

離開爸爸媽媽熟悉的懷抱,要去面對陌生的小朋友及老師,這對年幼的寶寶來說是一項極大的挑戰!喫飯、穿衣、如廁這樣一件件小事,對他們來說也是太難了!有的孩子哭著喊著不去幼兒園,有的孩子一到幼兒園就生病……當孩子上了幼兒園,媽媽心中也會充滿焦慮,每天會想:寶寶在幼兒園過得怎樣?會不會餓肚子?會不會被其他寶寶欺負?會不會和老師及小朋友相處?……

寶寶要入園,媽媽早準備!這本由芭學園創辦人、“教育木蘭獎”獲得者李躍兒園長所著的《寶寶入園那些事兒》,是一本寫給媽媽的“入園指南”!她會讓家長清晰了解寶寶在幼兒園生活情況,從而徹底解決那些讓媽媽頭疼、寶寶受傷的問題,讓孩子更快、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請打開這本書,助力寶寶的Di一次獨立!

作者簡介

李躍兒

兒童教育家、美術教育家、“李躍兒芭學園”創辦人。曾入圍“中國油畫三百家”,曾為《父母》雜志教育答疑專家、央視少兒頻道簽約專家。現任北京市女園長協會常任理事,受聘為清華師資。著有《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把幸福還給孩子》《孩子是腳,教育是鞋》等育兒暢銷書,在家長中擁有很高的人氣。

2004年榮獲第三屆中國國際家庭教育論壇“華表獎”和“形像大使”稱號。

2006年榮獲“2006年中國幼兒教育百優十傑”稱號。

2009年榮獲“2009中國民辦幼兒教育十大傑出人物”稱號。

2013年榮獲搜狐教育年度盛典“教育木蘭獎”。

2018年世界園長大會(WPC)特邀專家。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我看到了她的一片赤子之心,她是個真正懂教育和愛教育的人。她的芭學園表裡如一,在中國當前的教育形勢下,獨樹一幟,自信地堅持著自己的教育風格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家庭教育專家尹建莉

李躍兒正以她的理念和行動改寫著中國兒童的教育版圖,她尊重孩子的意志,呵護兒童的心靈,讓他們感到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同時,她又耐心幫助孩子們建構原則,絕不漫無邊際地放縱。
——著名央視特約編導紀錄片導演張同道

目錄

引 子 001
第一章 寶寶幾歲上幼兒園合適 005
第二章 該為寶寶選擇什麼樣的幼兒園 011
第一節;尋找理想的幼兒園 013
第二節;關於公立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的爭議 016
第三節;強調玩耍的幼兒園 021
第四節:參觀各具特色的幼兒園 027
第三章 入園準備 047
第一節:孩子必須要上幼兒園嗎 051
第二節:入園前要為孩子準備什麼 061
第四章 幼兒園那些事兒 065
第一節:寶寶撕心裂肺的哭聲 067
第二節:在幼兒園喫飯的問題 086
第三節;孩子為什麼不願意上幼兒園 090
第四節;孩子上幼兒園為什麼總生病 097
第五節;在幼兒園被打 102
第六節;在幼兒園蹲守的一天 113
第七節;換幼兒園對孩子的影響 117
第八節·新幼兒園的風波 121
第五章 興趣班 137
第一節;興趣班的困惑 139
第二節;選擇繪畫班 142
第三節;舞蹈夢和鋼琴夢 148
第六章 假如媽媽是幼兒園的老師 159
第一節;媽媽到幼兒園做義工 161
第二節;從局外人到局內人 164
第三節;面對家長的問題 171
第七章 幼兒園畢業了 177
第一節;珍藏美好的回憶 179
第二節;即將成為一年級的小豆包 183
第三節;父母放松的心,是孩子最好的成長階梯 191
後 記 200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第三節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上幼兒園
小楊老師走了以後,溫娜突然想起,她可以到有大沙坑的大幼兒園去咨詢一下,假裝自己的孩子要入園,了解他們是如何照顧新入園的孩子的。
自己的女兒不在那所幼兒園,如果自己能去看一看那所幼兒園裡的孩子一天是怎樣度過的,孩子是否快樂,自己就更能了解幼兒園的生活。如果這所小幼兒園跟那所是一樣的,就可以再待一段時間,如果不一樣,孩子去上那所大幼兒園也不遲。
這所幼兒園有專門負責對外咨詢的部門,老師熱情地接待了溫娜。幼兒園有專門供來訪人員談話的場所,布置得很溫馨。坐下來後,溫娜問負責咨詢的老師:“我不知道你們這所幼兒園是怎樣照顧剛入園的新寶寶的,我朋友的孩子在一所小幼兒園……”
溫娜將女兒在那所小幼兒園經歷的事情一一敘述了一遍,看看這所大幼兒園是怎樣回答的,她覺得有比較纔有鋻別。
溫娜問:“寶寶第一天入園時沒怎麼哭,為什麼上了一天反而哭得兇了?”
老師說:“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因為寶寶在家裡一直跟家人在一起,家庭環境和家裡的人成為寶寶生活的所有內容,我們從兒童心理學上講,就是寶寶已經同化了家庭。自己家的環境成了她的自然環境。雖然家裡人也經常帶寶寶到陌生的環境中去,但那時有家人跟孩子在一起,家人成為寶寶的心理支持,也叫安全參照點。就是寶寶隻要知道有家人和自己在一起,無論什麼樣的陌生環境,孩子的感覺都是安全的。但寶寶上了幼兒園就離開了這種安全環境,她被放在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中間,從來沒有這麼多陌生的大人和孩子長時間跟她在一起,包括喫飯睡覺,家人也沒有這麼長時間地離開過寶寶。在這種情況下,寶寶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被家人拋棄了,所以就會特別恐懼,特別憂傷。”
溫娜覺得這個老師的解釋很有說服力,她接著又問:“那為什麼她第二天會哭得比第一天厲害?”老師說:“因為第一天她沒有經驗,以為還像以前一樣家人會跟她在一起,媽媽是暫時離開。但有了第一天在幼兒園的生活經歷之後,她發現跟以前的任何情況都不同,而且老師對她的照顧方式也和家人不一樣,小朋友也沒有一個是認識的,寶寶就有了第一天在幼兒園的不愉快經驗,於是第二天就會堅決拒絕去幼兒園。”
溫娜說:“朋友家寶寶上的幼兒園跟你們的幼兒園理念也很接近,應該也是會使孩子們快樂的一個幼兒園,為什麼寶寶上了一天幼兒園會留下痛苦的經驗呢?”
這位老師回答說:“不要說寶寶,就是成人,從一種已經熟悉的生活進入另外一種不熟悉的生活時,內心都會惶恐不安。在還沒有適應新的生活的時候,人們普遍比較注意那些不好的,令自己不舒服的事情的感受。
所以,初期的體驗一定是不愉快的多,愉快的少。等寶寶開始適應幼兒園了,就會逐漸地去感覺那些令她愉快的事情,慢慢地不愉快的感覺就會少,愉快的就會多,那個時候,寶寶就適應幼兒園了。”
溫娜想想這位老師說得有道理,現在她理解了為什麼自己的寶寶第一天不哭,第二天哭得那麼兇,應該不是幼兒園可怕,而是孩子適應過程中的自然現像。溫娜又問:“那位朋友說他們寶寶在那所幼兒園裡從早到晚都在哭,而老師又那麼忙,在寶寶新入園的時候,怎麼照顧新入園的寶寶呢?”
這位老師說:“這得看具體情況 ,剛入園的孩子老師當然得多照顧一些,在我們的幼兒園,有新孩子入園的時候,老師要調整工作,專門有一個老師負責照顧新來的寶寶,但這個老師不是一直照顧這個寶寶,是以一位老師為主,其他老師為輔。”
溫娜問:“寶寶剛離開媽媽來幼兒園,如果有一位老師持續照顧,寶寶容易對這個老師產生依戀,這樣更加容易度過入園的痛苦時期,要是多位老師照顧,寶寶不知道該依戀哪一個老師,對這麼小的孩子來說,是不是又是一個難題?”
咨詢老師笑了一下,顯然要集聚一下足夠的耐心纔能回答這個問題,但溫娜暗暗地下決心,為了女兒,一定要把自己的疑慮都搞清楚。
咨詢老師說:“以一個老師為主,其他老師為輔,不是一會兒換一個老師,負責照顧寶寶的老師要關注到孩子所有的困難和喫喝拉撒睡,以及剛入園以後生活能力方面的學習,我們叫作日常生活訓練。在寶寶出現情況的時候,像流鼻涕、尿褲子、喫飯時需要特殊照顧等,其他老師也可以協助照顧新來的寶寶。如果一個孩子入園期所有的事情都由一個老師照顧,寶寶會很快依附於那個照顧他的老師,對寶寶入園期的焦慮確實有緩解作用,但同時也會帶來不利影響。比如,寶寶會把專門照顧他的老師當成第二個替代媽媽,在入園期結束之後,仍然隻要那個曾經依附過的老師,不願意接納別的老師。更糟糕的是,寶寶會在那個老師擔負自己的工作並照顧其他孩子時,感覺到被忽視而產生嫉妒心理等不良情緒,這種情緒會保持很久,而且很難消除。除非把寶寶和這個老師分開,寶寶纔不會受到進一步的傷害。如果一旦造成這種局面,寶寶斷了一次媽媽,還得再斷一次老師。”
說到這兒,溫娜覺得自己聽明白了。她又接著問:“據說他們家的寶寶在入園前就已經會上衛生間,不尿褲子了,為什麼上了幼兒園後,反而又開始尿褲子?”
老師說:“這也是正常現像,寶寶在兩歲多到三歲多的時候有個肛欲期,到了這個時候,寶寶會練習有意識地憋住大小便,不像以前那樣,有了就尿,沒有就不尿。在做了大小便練習之後,寶寶有了便意以後會憋到自己想要解的時候再解,這樣纔能慢慢地練習到自由地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孩子剛剛開始這種練習的時候,會突然尿褲子,拉褲襠,因為他們還不熟練,在練習的時候出現失誤是正常的。”
溫娜說:“肛欲期我是知道的,為什麼寶寶上了幼兒園之後纔開始肛欲期,是不是孩子由於痛苦的原因大小便失禁呢?”
咨詢老師微笑著說:“應該不是痛苦得大小便失禁。每個孩子情況不一樣,這種情況大多數是由於到了一個新環境,上廁所對孩子來說成為一件很重要很特別的事情。以前在家裡孩子沒有遇到有了大小便怎麼解決的困難,所以沒有專門憋過,但到了新環境後,孩子有了大小便不能再像在家裡那樣,到熟悉的地方以熟悉的方式去解決了,所以大小便成了一件困難的事情,孩子就開始控制大小便。這樣,入園就引發了肛欲期現像。”
老師加了一句:“按照人類發展的原理,出現這種現像是一種進步的標志。”
溫娜在心裡感嘆著,如果沒有人講,大多數人會把重新尿褲子當成是退步的現像。話說到這裡,溫娜有點不好意思再往下問,因為她所擔心的問題,在這位老師嘴裡都成了正常現像,看來自己是多慮了。自己的寶寶沒在這個幼兒園,老師不會為了掩蓋自己或者隱藏幼兒園的不足而欺騙她,而且老師說得有理有據。
但溫娜心中的疑慮並未完全消除,她接著問:“對不起!我還有兩個問題想幫朋友問一下,孩子流鼻涕在你們幼兒園能夠得到老師及時的關注嗎?”
咨詢老師沒有聽懂,認真地看著她說:“你是說孩子鼻涕流出來了,老師看到了不擦,還是老師根本就沒有看到?”
溫娜也被問住了,隻好說:“我也不了解具體情況,隻聽朋友說,孩子的鼻涕經常弔在嘴唇上,有時候孩子會下意識地去舔,也沒見老師及時來給孩子擦掉。”
咨詢老師笑著說:“噢,是這樣。不知道你朋友家孩子上的是哪家幼兒園。在我們這裡,孩子剛入園的時候,老師會及時替他們擦掉鼻涕,但有時候孩子鼻涕流出來了,老師沒有看到,就沒辦法及時擦。如果家長身處這樣的環境,出於對孩子的擔心,也是因為父母的眼睛隻盯著自己的孩子,所以會很容易注意到那些情況,如,鼻涕流出來了、褲子尿濕了等。但老師很可能在這個時候,關注著前後左右好幾個孩子,哪個孩子的工作需要引領,哪個孩子出現了不當的行為,以及怎麼恰當地解決這些問題。還有,我們認為一個孩子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成人沒有第一時間替他解決,他就會想辦法自己來解決,孩子的能力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在我們幼兒園,孩子剛入園的時候,我們老師會教他們怎麼做,到什麼地方拿紙,擦完了以後,用完的紙扔在哪裡。過了入園期的孩子,有時候鼻涕出來了,老師會故意不替他們擦,讓他們有機會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人類隻有能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了,纔能真正獲得身心的自由。”
溫娜說:“再問最後一個問題,朋友說她去接孩子的時候,明明她已經在教室的外間了,這時她的孩子哭了,老師卻把孩子攬在懷裡,安慰了一會兒,纔讓孩子下地找媽媽。朋友不明白,為什麼這位老師不讓孩子第一時間去找媽媽?”
咨詢老師又笑笑說:“這還真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問題,每個老師應該都有自己的想法,可能有的老師會直接讓孩子去找媽媽,有的老師會把孩子領過來,送到媽媽的手裡,你說的這位老師,應該有她自己的想法。據我理解,有可能是她覺得一天結束了,孩子要離開幼兒園了,在見到媽媽之前,老師先抱一抱她,跟她建立一個情感關繫,這樣孩子去找媽媽的時候,就帶著對老師的信任和老師給她的溫情去找媽媽,明天孩子再來幼兒園的時候,內心中就會留存著昨天那個對她溫情過的老師的影子,所以就不會感覺到太無助。不知道我理解得對不對。”
無論咨詢老師講得對不對,如果這樣理解,溫娜是可以接受的。
咨詢老師又接著說:“你朋友孩子上的幼兒園的老師應該是一個很有想法的老師,而且據我們的經驗,孩子隻要送去了,如果沒有發現老師對孩子不好的行為和做法,沒有發現教育理念中確實讓家長不接受的內容,家長最好盡可能地放松自己,這樣孩子纔有可能更好地適應。”
這場談話結束之後,溫娜覺得自己心裡的一個疙瘩解開了,她真正有信心讓孩子在那個小幼兒園了。
李躍兒貼心話
適應是有人類的生物性所決定的,既然是生物性,就很難發生如化學反應般快速的結果,所以適應是需要過程的。家長要能感受到孩子的痛苦並理解這種痛苦,接納孩子逃避痛苦的行為和表達憂傷的情緒,不要因為孩子的痛苦而痛苦,因為孩子的憂傷而憂傷,最後做出把孩子帶離他要是適應環境的決定,這麼做對孩子是不利的。家長必須把自己和孩子的心理感受分開,讓孩子形成處理自己情緒的能力。這樣,孩子在經歷了痛苦之後纔能獲得成長。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陪孩子走過幼兒園
不知道有多少家長,為孩子上幼兒園的事情糾結、無奈、痛心。他們先是不斷地打聽哪所幼兒園適合自己的孩子,傳統的幼兒園好還是新式教育的幼兒園好,公立的好還是私立的好。離家近的口碑不好,離家遠的孩子受不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可以送寶寶去的幼兒園,又為寶寶突然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怎麼適應而擔心:從來沒離開過媽媽的寶寶到了幼兒園怎麼喫飯?怎麼睡覺?遇到困難他會不會自己忍著?他會向老師求助嗎?他怎麼度過漫長的一天?老師對他好嗎?他有沒有受欺負?會不會被訓斥被罰?寶寶有了問題到底該怎麼辦?萬一和老師合不來,又要天天想著怎麼給寶寶換個幼兒園,換到哪裡,再經歷新一輪的糾結、揪心,真是寢食難安。
難道我們的孩子非得上幼兒園嗎?我們該為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幼兒園?在寶寶上幼兒園時
我們該怎樣幫助他們度過入園的艱難時期?聽到各處幼兒園發生了那麼多可怕的事,我們怎樣纔能放心地把孩子放在幼兒園裡?
選擇一個什麼樣的幼兒園,在孩子的一生中不能說是最大的問題,但絕對不是個小問題,這關繫到如何讓孩子在人生之初有良好的人格建構、持久的關注力和良好的社會性能力,將來能成長為一個理想的成人,並建立起良好的自立、自信、自尊意識,所以幼兒園這個階段是至關重要的。
因為以上的問題,寫一本關於孩子上幼兒園的書一直是我的願望。家長們很需要這方面的信息和幫助,而我又辦了這麼多年的幼兒園,既了解家長又了解幼兒園,寫這本書應該是最合適的人選。為了能使家長們容易理解,我試著以小說體的形式,從一個客觀的角度去表達難以表達的問題,借主人公溫娜之口說出家長的感受,說出幼兒園工作的特點,說出我對孩子入園問題的一些看法。書中無論是小幼兒園還是大幼兒園都有芭學園的影子,那些經驗和故事都來自芭學園自身,而不是其他幼兒園的信息,如果書中所描述的人物故事與其他幼兒園類似,純屬偶然。
由於時間倉促,書中可能會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但我希望那些正考慮為孩子選擇幼兒園或家有上幼兒園孩子的家長,讀了這本書後能獲得一些啟發,哪怕心中的困惑和焦慮能稍稍平和一些。如果再能從中看到如何讓孩子在成長中獲得力量,那將是我最大的收獲!
李躍兒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