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微觀經濟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387-560
【優惠價】
242-350
【作者】 彭春燕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821762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8217620
版次:1

商品編碼:11891598
品牌: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0
字數:329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彭春燕

    
    
"

內容簡介

《微觀經濟學》定位為一本適合普通綜合性本科院校大學生的《微觀經濟學》教材。它既包括目前主流《西方經濟學》中微觀部分的所有知識點,同時也融人了與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關的經濟學原理。
《微觀經濟學》的創新之處在於,教材既具備了全球發達國家美國各大高校普遍使用的曼昆的《經濟學》教材的優點,通俗易懂、理論聯繫實際、寓理論於實例之中,同時,又將教材中的經濟熱點問題與我國經濟運行實情密切結合,章節和知識點的結構也完全按照目前中國主流相關教材的章節特點設置。

目錄

第1章 引論
1.1 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由來和演變
1.1.1 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由來和演變
1.1.2 亞當·斯密——西方經濟學的鼻祖
1.1.3 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的創始人
1.2 現代經濟學的研究對像、基本內容和研究方法
1.2.1 經濟學概念的由來
1.2.2 經濟學的含義
1.2.3 如何理解經濟學的含義
1.2.4 現代經濟學的基本內容;理論經濟學體繫和應用經濟學體繫
1.2.5 西方經濟學的組成: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1.2.6 現代經濟學的研究方法、邊際分析和均衡分析
1.2.7 為什麼要學習經濟學
1.3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像、基本內容和研究方法
1.3.1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像
1.3.2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內容
1.3.3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
1.3.4 微觀經濟學鳥瞰
1.3.5 學習微觀經濟學的方法
小結
思考題

第2章 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2.1 需求曲線
2.1.1 需求函數
2.1.2 需求表、需求曲線和需求定理
2.1.3 市場需求與個人需求
2.1.4 需求量的變動和需求的變動
2.2 供給曲線
2.2.1 供給函數
2.2.2 供給表、供給曲線和供給定理
2.2.3 市場供給與個人供給
2.2.4 供給量的變動和供給的變動
2.3 供求曲線的共同作用
2.3.1 均衡的含義
2.3.2 均衡價格的決定
2.3.3 均衡價格的變動
2.4 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
2.4.1 彈性的一般定義與表達式
2.4.2 需求的價格彈性的含義
2.4.3 需求的價格彈性:弧彈性
2.4.4 需求的價格彈性:點彈性
2.4.5 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和廠商的銷售收入
2.4.6 影響需求的價格彈性的因素
2.4.7 彈性概念的擴大——供給彈性、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等
2.4.8 恩格爾定律
2.5 供給、需求和彈性的實例應用
2.5.1 易腐商品的售賣
2.5.2 價格放開
2.5.3 最高限價和最低限價
2.5.4 關於農產品的支持價格——谷賤傷農的解釋
2.6 蛛網理論——動態模型的一個例子
小結
思考題

第3章 效用論
3.1 效用論概述
3.1.1 效用的概論
3.1.2 效用分析的兩種理論——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
3.1.3 基數效用論和邊際效用分析法
3.2 無差異曲線
3.2.1 消費者偏好
3.2.2 無差異曲線
3.2.3 商品的邊際替代率
3.2.4 無差異曲線的特例
3.3 預算線
3.3.1 預算線的含義和圖形
3.3.2 預算線的移動
3.4 消費者均衡條件
3.4.1 消費者均衡條件分析
3.4.2 序數效用論與基數效用論對消費者均衡條件分析的比較
3.5 價格變化和收入變化對消費者均衡的影響
3.5.1 價格變化:價格一消費曲線
3.5.2 消費者的需求曲線
3.5.3 收入變化:收入一消費曲線
3.5.4 恩格爾曲線
3.6 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3.6.1 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含義
3.6.2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3.6.3 低檔物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3.6.4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3.7 從單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到市場需求曲線
3.8 不確定條件下的消費者選擇
3.8.1 不確定性與期望效用函數
3.8.2 消費者個體對待風險的態度
3.8.3 降低風險的途徑
小結
思考題

第4章 生產論
4.1 生產函數
4.1.1 生產函數的定義
4.1.2 三種常見的生產函數
4.1.3 技術繫數
4.2 一種可變要素投入的生產函數
4.2.1 一種可變生產要素的生產函數
4.2.2 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
4.2.3 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之間的關繫
4.2.4 邊際報酬遞減規律
4.2.5 短期生產三個階段的劃分及生產要素合理投入區域的確定
4.3 兩種可變投入的生產函數
4.3.1 兩種可變投入的生產函數
4.3.2 等產量曲線
4.3.3 等產量曲線的其他類型
4.3.4 邊際技術替代率
4.4 等成本線
4.4.1 等成本線的定義
4.4.2 等成本線的移動
4.5 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
4.5.1 既定成本條件下的最大產量
4.5.2 既定產量條件下的最小成本
4.5.3 擴展線
4.6 規模報酬
4.6.1 規模報酬
4.6.2 規模與產量之間變動關繫的三種情況
小結
思考題

第5章 成本論:
5.1 成本的概念
5.1.1 機會成本
5.1.2 顯成本和隱成本
5.1.3 利潤
5.2 短期總產量和短期總成本
5.2.1 短期總產量曲線和短期總成本曲線的關繫
5.2.2 短期總成本和擴展線
5.3 短期成本曲線
5.3.1 短期總量成本
5.3.2 短期平均成本和邊際成本
5.3.3 邊際報酬遞減規律
5.3.4 短期產量曲線和短期成本曲線之間的關繫
5.4 長期成本曲線
5.4.1 長期總成本(£粥)和長期總成本曲線
5.4.2 長期平均成本(以G)和長期平均成本曲線
5.4.3 長期邊際成本(肼C)和長期邊際成本曲線
5.4.4 長期成本曲線和短期成本曲線的綜合關繫
小結
思考題

第6章 完全競爭市場
6.1 廠商和市場的類型
6.1.1 市場、廠商與行業
6.1.2 市場的劃分標準及類型
6.2 完全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
6.2.1 完全競爭市場的條件
6.2.2 完全競爭市場的需求曲線和完全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
6.2.3 完全競爭廠商的收益曲線
6.3 廠商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均衡條件
6.4 完全競爭市場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給曲線
6.4.1 完全競爭廠商短期均衡產量的決定
6.4.2 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6.4.3 生產者剩餘
6.5 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
6.5.1 完全競爭廠商對最優生產規模的調整
6.5.2 行業中廠商數目的調整
6.5.3 廠商進入與退出的成本
6.6 完全競爭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
6.6.1 成本不變行業的長期均衡
6.6.2 成本遞增行業的長期均衡
6.6.3 成本遞減行業的長期均衡
6.7 完全競爭市場的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
6.7.1 完全競爭市場的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
6.7.2 消費者主權說法的理論基礎
6.7.3 生產者主權
6.7.4 完全競爭市場簡評:優缺點
小結
思考題

第7章 不完全競爭市場
7.1 壟斷市場
7.1.1 壟斷市場的定義
7.1.2 壟斷廠商的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
7.1.3 價格歧視
7.1.4 對壟斷的治理
7.2 壟斷競爭市場
7.2.1 壟斷競爭市場的定義和特征
7.2.2 壟斷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
7.2.3 非價格競爭
7.3 寡頭市場
7.3.1 寡頭市場的定義和特征
7.3.2 古諾模型
7.3.3 斯威齊模型
7.4 寡頭間的博弈
7.4.1 博弈論的基本概念
7.4.2 優勢策略均衡和納什均衡
7.4.3 廠商間的競爭和合作
7.5 四種市場的評說
小結
思考題

第8章 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
8.1 生產要素價格決定的需求方面
8.1.1 理論基礎:分配論
8.1.2 引致需求
8.1.3 完全競爭廠商使用要素的原則
8.1.4 完全競爭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
8.1.5 賣方壟斷下的情況和買方壟斷下的情況
8.2 生產要素價格決定的供給方面
8.2.1 勞動供給曲線和工資
8.2.2 土地的供給和地租
8.2.3 資本的價格和利息
8.2.4 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繫數
小結
思考題

第9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經濟學
9.1 一般均衡的定義及其存在性
9.2 帕累托最優
9.2.1 帕累托最優的含義
9.2.2 交換的帕累托最優條件
9.2.3 生產的帕累托最優條件
9.2.4 生產與交換的帕累托最優條件
9.3 一般均衡的效率
9.4 社會福利函數
9.4.1 效用可能性邊界
9.4.2 社會福利最大化
9.4.3 阿羅不可能性定理
小結
思考題

第10章 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10.1 市場成功與市場失敗
10.2 壟斷
10.2.1 壟斷與低效率
10.2.2 尋租理論
10.2.3 對壟斷的公共管制
10.2.4 反托拉斯法
10.3 公共產品與公共資源
10.3.1 公共產品與搭便車問題
10.3.2 公共產品的最優供給
10.3.3 公共資源
10.4 外部性與環境問題
10.4.1 外部性的分類
10.4.2 外部性的影響
10.4.3 科斯定理與外部性
10.4.4 政府對控制污染的作用
10.5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對稱
10.5.1 逆向選擇和“檸檬”市場
10.5.2 保險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
10.5.3 金融市場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10.5.4 勞動力市場上的道德風險
10.5.5 勞動力市場上的逆向選擇
10.6 政府的作用:公平分配
10.6.1 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繫數
10.6.2 政府的再分配政策
10.7 政府介入市場:政府管制
10.7.1 保護消費者規定
10.7.2 職業許可證制度
10.8 政府失靈
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微觀經濟學》:
例如,當一個人饑餓時,喫第一塊面包給他帶來的效用最大,隨著這個人所喫面包數量的連續增加,雖然總效用不斷增加,但每塊面包給他帶來的效用增量即邊際效用卻是遞減的。當他完全喫飽時,面包的總效用達到最大,邊際效用降為零。如果他繼續喫面包,就會感覺不舒服,這意味著面包的邊際效用下降為負值,總效用也開始下降。可以進一步用表3—1來說明。這個人喫第一塊面包時,他對第一塊面包的效用評價為10,即第一塊面包給他帶來的邊際效用為10。當他喫第二塊面包時,他對第二塊面包的效用評價下降為8,即第二塊面包給他帶來的邊際效用為8,這時他喫兩塊面包的總效用為18。類似地,當他喫第三塊面包時,他對第三塊面包的效用評價下降為6,即第三塊面包給他帶來的邊際效用為6,而此時他喫三塊面包的總效用為24。依次類推,直到他喫第六塊面包時,邊際效用遞減為零,總效用達到最大值30,當他喫到第7塊面包時,邊際效用會進一步遞減為—2,總效用下降為28。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