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正版圖書】從零開始做運營1+2 運營人的進化 薦書聯盟推薦(套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遼寧音響出版社
【市場價】
828-1200
【優惠價】
518-75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ISBN】TSJD049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店鋪:遼寧音像出版社圖書專營店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ISBN:TSJD0495

商品編碼:10038585954728
包裝:平裝
開本:大32開

出版時間:2019-10-01
用紙:純質紙


    
    
"

產品特色


內容簡介

這是運營*好的年代,但同時這也是運營*壞的年代。互聯網整體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無論是創業公司還是互聯網巨頭,它們都對運營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運營這個行業也更加成熟、更加規範,對運營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這個節點,《從零開始做運營》的作者張亮將近年來在自我認知升級過程中積累的實戰經驗、對運營行業的思考記錄了下來。

他以自己一貫的坦率和務實態度,結合實際案例,對運營的核心工作進行了剖析,為運營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邏輯清晰的解決方案。

此外,張亮基於對運營發展趨勢和當下環境的認識、對中外運營環境的比較,從更寬、更前瞻、更宏觀的視野,提出了自己對“大運營”的思考。他認為,大局觀和節奏感實際上是初級運營和運營的分水嶺,這兩點決定了運營人的格局。基於此,他在這本書中為運營人的自我迭代和成長提供了可借鋻的發展路徑。


作者簡介

張亮,《從零開始做運營》作者、互聯網企業高管、知乎互聯網領域回答者、“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專欄作家。從業十載,擅長會員忠誠度計劃、企業積分設計及運營、網站(產品)運營、用戶運營。

目錄

《從零開始做運營1》


前 言

章 實話實說說運營

苦哈哈的運營、產品兩兄弟

開闊的職業發展道路

假如你是一個實習生

第二章 運營是個筐

運營是個筐

運營是的嗎

第三章 揭開內容運營的面紗

內容運營的初期事項

持續運營中的內容運營——以知乎為例

公共平臺的內容運營

內容運營的核心

讓內容健康地流轉

如何讓社區用戶動起來

第四章 做一個有趣的活動

活動設計與成本預算

完成活動設計之後做什麼

寫一份靠譜的活動總結

以的觀念對待活動策劃

內部活動與聯合活動

第五章 用戶運營比想像得更難

你了解你的用戶嗎?

用戶運營的工作內容

市場拉用戶,運營留用戶

談一談用戶激勵

尊重用戶,但保持距離

分級管理,用戶運營的手段

如何獲取種子用戶

第六章 關於數據的一二三

談論數據的基礎

數據分析的方法、誤區與數據說謊的手法

跳出數據看數據

運營的核心數據

第七章 當運營遇到產品

當運營切入產品

運營與產品的聯動

當說到運營目標,我們在說什麼

第八章 用戶習慣的養成

用戶習慣的養成

教育用戶還是貼近用戶

第九章 移動端的運營

流量,在哪?

移動端的運營

關於社會化媒體矩陣的思考

後 記



《從零開始做運營2》

前言


章 再聊運營

運營的屁股

細節是魔鬼

非標與標準化

大局觀與節奏感

大運營與小運營

再次定義運營


第二章運營的基礎:用戶運營

用戶為本

內容平臺中的用戶

拉新、活躍與留存

如何做好用戶裂變

構建你的用戶體繫


第三章 興奮劑與助推器:活動運營

制造一個節日的基本邏輯

節日制造的助推器:注意力營銷

把活動變成節日的重點:累積勢能

好活動應該產品化

活動運營人應該具備的產品思維

第四章 忠誠度工具與激勵體繫

忠誠度管理與互聯網運營

如何構建一個會員體繫

管理好你的積分


第五章 從執行到管理

執行與管理的區別

思維跨越與上萬種解法

運營人的職業規劃


後記


精彩書摘

這是運營*好的年代。在《從零開始做運營》的後記裡,我曾自問能否帶動互聯網運營圖書的寫作熱潮,現在看來,與運營圖書寫作熱潮相伴而來的是運營的職業化和標準化程度日益加深。

與許多運營人一樣,我經歷過運營的洪荒年代。那時的運營工作沒有標準,所以充滿了各種機會。隨著職業化和標準化程度日益加深,以後互聯網運營的門檻會越來越高。這意味著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面臨新的機會和挑戰。

2018年,我關注和參與了很多關於運營的討論,讓我感受*深的莫過於業內對“增長”的推崇。關於“運營”和“增長黑客”的異同,我覺得用兩句話就可以講清楚。

*一句話:雖然名稱不同,且崗位人員數量有差距,但是中國的“運營”和美國的“增長黑客”實際上是一回事,隻是由不同規模的人來完成。

第二句話:中國的商業競爭更加激烈,對模式創新的訴求比美國更加強烈,但美國對數據驅動的研究比中國要更加深入,更注重標準。

這些年,產品與運營的關聯越來越緊密,有些產品經理具備驚人的運營嗅覺,而有些運營人也開始寫需求文檔,產品和運營的界限終於不再那麼涇渭分明了。事實上,這兩個崗位本身就應該是融合的,甚至它們曾經是一體的。所以,在未來的時代中,有運營嗅覺的產品經理和有產品思維的運營人將會獲得更多的機會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我一直堅信:產品是1,運營是0。一款產品是否能夠活得好、活得久,還是要看產品本身的質量,但讓產品從“苟活”變為“瀟灑”,是運營人的職責。

說到運營人的職責,我並不是以新媒體運營、類目運營、活動運營、數據運營這些職能來做劃分的。我認為不管什麼“運營”,運營人永遠在和三件事打交道:內容、活動、用戶。而這實際上是對工作內容進行的劃分。

針對工作內容的劃分是指不管你的頭銜是什麼,隻要你從事運營工作,你都要對內容、活動、用戶三方面的工作負責,而指導這些工作順利開展的核心,就是你要充分了解數據,並能利用數據去挖掘運營可能性。

所以,在這本書裡,你會發現我依然在討論內容、活動、用戶,但是這本書裡的這些內容和之前出版的《從零開始做運營》可以說完全不同。

不同點在哪裡呢?

首先,認知升級。經過三年時間,我認為用戶運營是運營工作的基礎,所以這本新書從用戶運營開始講起。

其次,細節表達和對有關案例的長期與多角度的觀察。有很多很成功的產品,其看似復雜的運營動作的背後其實是非常簡單的邏輯和持之以恆的優化,所以我把這些我觀察到的案例與你分享,你會發現,我們可以從一個案例裡得到更豐富的內容。

再次,我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也就是會員積分體繫經驗。我相信自己在這個領域裡超過五年的經驗積累,可以幫助大家解決關於會員積分體繫的問題和一些困惑。

*後,我增加了我並不太擅長但又有自己堅定認知的管理方面的內容,希望可以給帶團隊的讀者們更多的幫助。

如果說《從零開始做運營》側重於為想入行和剛入行的運營人答疑解惑的話,那麼現在這本書就是為工作3~5年之後的運營人,甚至需要帶領團隊、獨立負責產品線的運營人提供一些我自己的運營經驗,當然還有教訓。

在《從零開始做運營》中,我曾定義“運營”為:能夠幫助產品進行推廣、促進用戶使用、提高用戶認知的手段。

在這本書中,我需要更新這個定義,以消除一些誤解。運營是能夠幫助產品進行推廣、促進用戶使用、提高用戶認知,並基於用戶達成商業目標的手段。

其中,商業目標應該是具像化的東西,用戶規模、用戶貢獻、交易付費都可能是商業目標的一環。運營就是要聚焦商業目標,而不是脫離商業目標而存在,單純為了情懷而開展的運營,是不可能具備長期生命力的。

雖然這是運營*好的年代,但同時這也是運營*壞的年代。因為這個職業、這個行業的門檻正在建立,很多人會被淘汰。因為這兩年人們對概念的追捧有些過於熱烈,所以會困惑於運營人未來的發展方向究竟是什麼。甚至因為行業特色的原因,運營人將在不同的行業中面臨挑戰。

運營工作從來沒有像這樣對“與時俱進”有如此高的依賴與要求。我們當前生活的年代,科技爆發,各種終端不斷更新,互聯網能夠覆蓋的地區與場景越來越多,地鐵裡也可以使用Wi-Fi(無線上網),下一步,私家車也會成為互聯網的流量入口……由於介質變化、載體變化,運營手段的迭代需求也越來越緊迫。跟上時代、不被淘汰,這可能是這本書的寫作初心。

這本書從一開始就沒有定位於簡單的升級版或者補遺版。相信你讀完全書之後,會對此有非常明確的感受,也歡迎你將其與我分享。在你需要的時候,你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我。

*後,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夠“不念過往,不畏將來”,永遠做*好的自己。

前言到此,正式開聊。


^_^:844e5bb41c0f58ae987f163c29b1efd9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