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新開端:18世紀英國小說實驗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651-944
【優惠價】
407-590
【作者】 帕特裡夏·邁耶·斯帕克斯韓加明蘇勇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7965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79651
版次:1

商品編碼:12408305
品牌:ECNUP
包裝:精裝

叢書名:JANUS十八世紀研究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8-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8
字數:24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帕特裡夏·邁耶·斯帕克斯,韓加明,蘇勇


    
    
"

編輯推薦

一部18世紀英國小說的發展史

《新開端:18世紀英國小說實驗》是繼《英國小說的起源》之後的又一部研究18世紀英國小說的力作。
小說作為一種文學樣式,是啟蒙運動的重要產物。英國的小說是英語世界虛構敘事的開端,也是西方小說誕生的源頭。
《新開端:18世紀英國小說實驗》的主題是:通過對18世紀小說文本的分類和分析,考察了小說形成的流變和發展,挑戰了西方文壇以現實主義解讀小說起源的傳統觀點,這對於我們重新認知西方的小說敘事傳統,反觀漢語小說的早期樣式有著積極的理論意義。

內容簡介

《新開端:18世紀英國小說實驗》通過對多種多樣18世紀小說文本的分析,將小說分成7種類型,挑戰了以現實主義解讀小說起源的傳統觀點。對於普通讀者來說,帕特裡夏·邁耶·斯帕克斯關於18世紀小說的早期歷史的介紹無疑是全新的、富有吸引力的。
與傳統上局限於現實主義小說發展的著眼點不同,作者重點展示的是在19世紀小說的標準確立前,這一體裁在18世紀歷經的種種實驗。從膾炙人口的《湯姆·瓊斯》、《項狄傳》到鮮為人知的薩拉·菲爾丁的《呼喊》(介於小說與戲劇之間的一部作品)和簡·巴克的《女士們的拼布屏風》(充斥著感傷詩歌與無數類敘事的一本小說),本書讓人驚喜地發現小說的發展、變化過程是多方面的、無法預知的。
在作者筆下,18世紀小說的具體文本有著不同的個性,而小說與小說之間又有著共性。作者所討論的形式與主題極為廣泛,包括神佑敘事、心理驚悚小說、影射小說、感傷比喻、政治寓言、哥特小說,以及其他諸多種類。這些多樣化的敘事試驗顯示,僅僅將18世紀小說看作是19世紀小說的先驅是不可能的。相反,小說誕生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種種問題表明,文學歷史不是不可改變的,而是可能沿著完全不同的道路前行。

作者簡介

作者:(美)帕特裡夏·邁耶·斯帕克斯(Patricia Meyer Spacks),美國弗吉尼亞大學英文繫教授,曾任美國現代語言協會(MLA)主席,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院長(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等職,當代18世紀英國研究領域著名學者。著作包括《女性想像》(The Female Imagination,科諾夫出版社,1975年)、《願望與真相:18世紀英國小說中情節的作用》(Desire and Truth: Functions of Plot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ish Novels,芝加哥大學出版社,1990年)、《厭倦:一種思想狀態的文學史》(Boredom: The Literary History of a State of Mind,芝加哥大學出版社,1995年),《新開端:18世紀英國小說實驗》(Novel Beginnings: Experiments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ish Fiction,耶魯大學出版社,2006年),《關於重讀》(On Rereading,哈佛大學出版社,2011年)等。


譯者:蘇勇,北京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博士,北京大學英語繫副教授,專業方向為18世紀英國文學。曾在《國外文學》、《外國文學研究》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數篇。

精彩書評

“該書對18世紀初至法國大革命時期英國小說的豐富多樣性給予了公正的評判。”
——戴德·林奇,《角色經濟:小說、市場文化與深度含義》

“在介紹18世紀小說的發展方向及探討的問題方面,沒有任何一本書比這本書做得更好、更全面。”
——保羅·亨特,弗吉尼亞大學

目錄

第一章 激動人心的開端
第二章 冒險小說
第三章 發展小說
第四章 意識小說
第五章 感傷小說
第六章 社會風俗小說
第七章 哥特小說
第八章 政治小說
第九章 《項狄傳》和小說的發展
第十章 後記:接下來發生了什麼
推薦書目
引文
索引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1719年,英國出現了兩本暢銷的虛構文學作品:丹尼爾?笛福的《魯濱遜?克魯索》和艾麗莎?海伍德的《過度的愛》。隨著識字人數的增多,一個日漸擴大的讀者群正迫不及待地盡享各類虛構文學作品。而就在20多年後,塞繆爾?理查遜將會發表《帕米拉》。該書引起轟動,也引發爭議,仿寫,續寫,以及其他的成文的回應更是紛沓而至。這些顯著的例子證明,小說——那時它還不知道將被稱作小說——已然引起了越來越廣泛的注意。
像許多孩子仍熟知的一樣,《魯濱遜?克魯索》講述的是一個失事船隻上的海員在一座荒島上的身世沉浮。《過度的愛》包含了一繫列半情色故事,由彼此認識的參與者串聯起來,並以其中一個經歷了多次情色體驗的男人的幸福婚姻為結局。《帕米拉》講述了一個15歲女僕的故事:她打破主人誘奸、強奸的企圖,直至他迎娶自己,而後不得不直面她丈夫的貴族姐姐的強烈反對。這些例子表明,早期小說探討了許多主題。如果這些小說家們隻是在敷衍經典所堅持的文學必須起到愉悅和教誨作用的理想,他們在聲稱擁護後者時,卻日趨強調著前者的作用。同時,他們也常堅稱自己作品的真實性。理查遜就聲明自己僅僅是帕米拉書信的“編訂者”;笛福在他好幾部小說前面加上了關於它們真實性的詳細聲明。
但把笛福,海伍德,理查遜的作品稱作“早期小說”的例子使文學史比實際情況更簡潔了。小說的起始點和定義都存在著爭議。當然散文式虛構文學(prose fiction)從古典時期就存在。2世紀時,朗戈斯的筆下達佛涅斯就追逐著克洛伊。甚至更早一些,在阿普列烏斯的想像中,盧西恩就變成了一頭驢,踏上精彩的冒險之旅。古希臘人創造了傳奇故事,中世紀的歐洲和亞洲也是一樣。到了16、17世紀,翻譯過來的精巧構思的法國傳奇故事在英國有著廣大的讀者群。這些傳奇故事——道德家們認為,因為它們突出愛情,因此威脅了年輕女性的道德健康——以上流社會美麗的少女為中心,她們眾多的追求者們為效力於自己所愛的人面臨嚴峻的、無盡的磨難。傳奇故事以精巧的散文,閑適的筆調,繁復的細節,講述著與讀者生活沒有直接聯繫的故事。它們屬於幻想的範疇,因此——像我們這個時期流行的愛情小說一樣——滿足的是想像的需要。
從18世紀的開端開始講述關於小說的故事是一個主觀的選擇。之前寫就的很多作品為1700到1800年間將要出現的作品做好了準備與鋪墊。但這一主觀設定的時間段見證了新的活力的爆發,一繫列小說嘗試,因此值得特別的關注。本世紀早期出現的一個創新自己就引發了其後大部分的變化。像丹尼爾?笛福這樣的作家開始圍繞著想像中的工人階級或是中產階級人物的生平組織小說——不是每個男人或是每個女人,或是像約翰?班揚在《天路歷程》中的基督徒;也不是像阿弗拉?貝恩在《奧魯諾克》中有著超常能力的異邦“野人”;而是有著個性化特點,個性化生命軌跡的船長和女僕。這種發展的影響仍繼續存在。
把新小說中的“普通人”當成中心人物並不是說18世紀小說一定是“現實主義的”。恰恰相反:我要講述的故事重點在對現實主義的偏離。主要因為小說刻畫的人物有著物質需求,普通的職業,相對常見的背景,所以它們纔常常被描述成是現實主義的。另外,我很快會更全面地展示,這一時期的小說常常以可識別的方式反映它們所植根的社會之思想和動蕩。我們所處的世界用事實為我們中的大多數人衡量現實,而18世紀小說常常依賴現實經驗。但因為這些原因就把它稱為現實主義則需要忽視其他許多:例如,它對明顯的技巧的依賴程度,涉及到的得遂所欲,以及依賴太簡潔而不符合現實生活軌跡的情節發展。這一章裡除卻其他,我還準備開始探究對現實主義的期待掩蓋了的早期小說的方方面面,並讓人們關注18世紀小說中幻想的復雜作用。我會從不同角度討論這一主題。
在我們關注的這一時期,有些小說家對刻畫細致的心理活動表現出了新的興趣。其他作家則提供了社交界的大量細節。因此,他們的作品從有限的意義上符合現實主義的傳統標準,即:給現實提供了貌似真實的一個假像。但很多作品嚴重依賴誇張的技法,這是諷刺常使用的,也是感傷文學常用的;而且幾乎全部作品展示的情節都按需要而不是可能性發展的。小說的現實因素很重要:它們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及反映,它們對社會階層含義的興趣,以及它們在調查深層次心理方面的努力。但那些方面並不是全部的重點。把18世紀小說看成是由現實主義主導的,會讓我們更難看清它的復雜性和廣度,更難體驗它的豐富多彩。
從一個角度來說,不講述妖怪和巫師的故事都屬於現實主義的範疇。但泛泛的名稱掩蓋了18世紀敘事在形式上的多樣性,它探索的技法的種種可能性,從高到低可信度之廣,這些都是這一時期小說的特點。1957年,伊恩?沃特宣稱“形式上的現實主義”是18世紀英國小說的重要特點,他選用笛福,理查遜,和菲爾丁做了主要的例子,忽視了一大批名聲不那麼顯赫的小說家。差不多在50年之後,一定程度上因為沃特之後的幾代評論家的努力,我們能看到更復雜,更令人困惑,更引人入勝的一副圖景,考察更大一批有著種種抱負的作家們。從一個新的角度研究這些小說,我希望從一定程度上拋開現實主義的問題,一切重新開始,努力再現18世紀小說的多樣性。
換句話說,我打算講述一個關於18世紀小說的全新的故事,一個爭論的要點是,很多故事尚未被發掘。像其他文學史上劃分的各個時期一樣,18世紀可謂多姿多彩。如同其他文學史的敘述一樣——實際上,如同所有的故事一樣——我的故事將不得不為其連貫、為其簡約而將事實化繁就簡,但它會努力呈現出一個見證激進的文學嘗試時代所有的躁動與力量,整個18世紀就是這樣的一個時代。活力是它的標志,是新勢力的首要證據——小說的命名本身就體現了它的“新”。到這一世紀末,小說已成為主導文體。亨利?菲爾丁早在1740年間曾半真半假地試著將他的新文體與史詩結合,聲稱《約瑟夫?安德魯斯》是“以散文寫就的喜劇性史詩”(4)。盡管它不及史詩宏大,但小說確實是通過宣揚民族的價值及其自身在巨變時期的復雜的自我定位方面起到了傳統上史詩所起的作用。
我把本世紀的小說首先當作文學,而不是當作社會文獻或是單一運動的實例來考量,將注意力不但放在了其時著名的作家和作品上,也放在了幾乎已被遺忘的作家的作品中所展現出的敘事技巧,我所講述的本世紀小說的故事同樣也會竭力使21世紀的讀者感受到面對陌生的觀點以及陌生的刻畫人物、活動手法時的喜悅,這也是本書對閱讀行為及閱讀過程的致敬。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