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走馬燈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作者】 範雪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5839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58397
版次:1

商品編碼:12201585
品牌:ECNUP
包裝:精裝

叢書名:六點詩集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7-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28
字數:76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範雪


    
    
"

編輯推薦

《走馬燈》作者繫享有盛譽的八零後女詩人,2002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繫時便嶄露頭角。
《走馬燈》所選的均為作者原創詩歌。作品的時間段從2006年到2015年。主題較為多樣和豐富,主要有:旅行見聞、文化批評、家庭問題和當代都市情感。作者突破了先前詩人習以為常的風格禁錮,有意識地排斥空洞宏大的敘事,著眼於日常生活細節的扎實敘述。某種意義上,開創了一個嶄新的詩化道路,通過時間和場景的介入,從而有效地揭示了全球化和現代性語境下當代的生存圖景。

內容簡介

《走馬燈》均為作者原創詩歌。作品的時間段從2006年到2015年。
主題較為多樣和豐富,主要有:旅行見聞,繫作者數年遊學的所見所聞所感;文化批評,繫作者對當代社會和文化現像的討論;家庭問題,主要是對80後獨生子女一代感覺結構的分析;當代都市情感,這部分主要是情詩;女性話題,討論女性對經驗世界的重構、設計和控制力;歷史話題,這部分是與中國古代和現當代歷史人物與場景的交談。

作者簡介

範雪,女,1984年1月出生,在陝西和海南成長,2002年進入北京大學中文繫讀書,2010年赴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研究繫讀博士,隨後在美國探親一年。現在南京東南大學人文學院工作。曾在《未名湖》、《中國詩歌評論》、《詩刊》、《詩林》等刊物上發表詩歌作品,亦寫小說。有“新詩”繫列第19輯《擇偶的黃昏》。

目錄

紫禁城1
走馬燈的北地河上新年會3
現世裡那神氣正泛著微光5
紅土山谷中彈出了一聲南方琴弦6
見過的一個神仙8
盛夏9
南方新娘11
北京的問好13
一個京城男副處的憂傷17
坐在中年師長的客廳裡19
紅星機械廠20
六十歲的飯桌上21
波德萊爾寫得太動人了23
那個懷舊的江湖的少年25
三個妓女27
擇偶的黃昏28
妻子30
仿摽有梅32
一二年的最後一天〖33
歡後愛前34
太行山之戀36
小花38
一九二八年在莫斯科39
君王40
街道上41
關於女權42
山花總爛漫44
感時45
蔑視47
站在這片海邊48
鄉間一日50
美國草坪52
農墾農場三日記54
烏托邦56
噓59
永夏61
赤道63
給海子66
NEW AGE 68
鼕日午後客廳69
一個聲名狼藉的下午70
酒店裡72
蘇氏夫婦的婚姻73
5號60378
懷念家80
外公81
琵琶骨83
妹妹,今天你出嫁85
與阿朱離別前夜87
月出88
情詩的下場90
她悲傷地感到美好生活正在湧來92
八個月94
個人主義的秋天96
給Gmail的情詩97
一日醒來98
一個孩子99
你熱愛偉大的生活101
一個一般的晚上103
愛戰105
泰國之行107
我們本要一同108
車中記趣110
下午茶112
想114
十年115
傷感過了頭117
愛的浪潮118
新結婚的一對兒人120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2015走馬燈的北地河上新年會

離開不說話的家,人們一起離開。
到一去就會覺得高興的地方,
在節日這一天,節日就是這樣快活的忙碌。

和妻子、和丈夫、和姥姥、和女兒、和兒子,
離開胸口感到悶的房子,人們一起離開
鎖在城市枯燥空氣裡的大大小小的公寓。

沿著高樓之間的河流是八裡長的走馬燈,
連接了天上和水下,電氣都市一瞬也有浪漫,
舉著手機拍下的美景,發在三個社交平臺上嗎?希望誰看到呢?

你看,看不見夜裡人們穿的衣服,
看不見離開家的一家人,在走路嗎,在笑嗎,
關繫在變得溫柔嗎。璀璨的紅光照亮了大家的幸福。

水邊的花也盛開了,花瓣掉在草上,
一人一片,一人提一個生命的燈,在熙攘的春天夜裡,
像秋千一掠,望見了其他的風光。走在河邊的

美少女畫著純白的妝,臥蠶的眉毛和紅唇,
一代比一代的女人啊,一代代的浪費了吧,
不滿足今晚節目拍了三十六張相片,怎麼纔能奔放啊。

好想和想在一起的人在一起纔會舒服,
但獨自著散亂纔是本質,脈衝代替肉和肉接觸著。
大家不斷在分身,虛著的身影正像涼亭裡紫籐盛開的碎花陰。

哪有誰都喜歡的風俗,哪沒有真心沉醉的時刻。
被奉上Tiffany和Cartier也是寂寞的,漫天光霧的下面,
走馬燈間隔著心髒在跳的鼓點,上下和左右一並都蕩開。

2016




盛夏

盛夏裡,我放暑假
蟬叫過午後
這國家樹葉綠得異常
小學生上學,上班的不歸
砰砰地心跳
我尚不怕曬黑能享受陽光
我爸爸住在同城
我媽媽住在同城
我丈夫住在同城
我上班無需早起
他們都有房子
賬戶裡有錢有股票
他們定期檢查身體
身體仍籠絡著活力
盛夏裡,我有個暑假
雲飄在涼席上
我積累一些錢又無需奔波
隻用想著回農村度假
哦,我公公住在同城
我婆婆住在同城
我丈夫住在同城
他們一家恩愛
興趣廣泛,釣回來的魚
還在水裡睜著雙眼
夏天的繁陰
我一點也不想哭

2013


蔑視

已被現代主義洗禮得體無完膚。
重估價值,重估著均勻分布在時空的道德。
學別人的驚人的見解。
學那些一知半解朝暮即死的認識。
學把天然的身體和靈魂不節約地實驗。
學膽小的言傳者心慌拖拉猶疑著發出的壯語。
學舌尖上的方向。
學極其敗壞敗壞得攝人的嘴巴。
學美妙的新倫理。
學解散的新道德。
學在視覺材料裡分析自我。
學在身體上實現社會理想。
學在駭人的意見裡體會虛無。
學在交易的實踐中分析高貴。
學崩潰的自我修養。

2015


永夏

我住的九層樓下,一共有七種十五家小店。
兩個是大排檔,蜂巢般排列著各種攤位,
晝夜賣熱帶米粉、油炸豆腐、咖啡加蜂蜜。
肥胖痴獃家族的三兩成員坐著輪椅,天天在此觀看往來的人,
沒人說話沒有交流,誰都繞開他們,因為四溢著的輕微臭氣。
雜貨鋪有兩個,老且古董的太婆太爺放閩南歌,收著錢。
洗潔劑、消毒液、殺蟑螂螞蟻的褐色藥水,陳列在大貨架上直到天花板。
在這植物衝天,動物茂盛繁殖的氣候裡,
氯氣就是人間的味道。
一眼一嗅即可辨識的,有印度人的小理發店。
發油香,伙計黑亮年輕,坐在門口發獃望天,
招貼畫貼在透明玻璃上,光頭的南亞大漢已經少了色。
還有一家中藥鋪,櫃臺擺著大瓶西洋參切片和天麻粉。
老板售賣各種蟲子尸體,三天開門四天歇業。
一個私人診所,卷簾門似乎總是拉著,
偶爾開時,坐在屋裡長凳上的人都瞪著大大的眼白。
最勤勞是金紙鋪的生意,紙糊的iPad、iphone擺了一地,
幾對碎花鑲金邊的硬紙胸罩,掛在牆邊隨風嘩嘩作響。
頻繁的祭祀,擁擠的空間。
晚上回家路中,火星和灰燼順空氣正上樓梯。
白天走出這條街,永遠是遮不住的太陽,
樹葉在陽光下發亮,變得更亮,
鴿子爬滿了樹蔭。
夜裡從樓上望下,街道是暗紅色,
反映不出白天的漫長,也不預告外太空在干嘛。
有時路過那些店鋪,有時從樓上望住它們。
長夏永恆,偶爾似乎目睹著帝國版圖正在崛起,
偶爾不知日日夜夜能托付些什麼。

2012


她悲傷地感到美好生活正在湧來

抑郁癥的時代來了。
秘聞架著自尊、執念和認真
攪和肉心,天玄地黃。
網上流傳著,有了塞樂特,好似活神仙。

都是曾經的優等生,
知識是護身法寶,前途不需泥濘,
但終有一天疑惑了,
知道就是將錯就錯,滄海上一段原木。

抑郁癥發炎般在城中綻放。
人們親手砌起自己的命門,
夜深人靜時,向誰問禱,
是不是人間的血統害了病。

不斷失貞的少女隻能自我譴責,
過日子的手冊在哪裡,哦,還有風險控制。
她悲傷地感到美好生活正在湧來,
捋開芳草,要她順從。

2010


烏托邦

從事農業活動以來,
漸漸發現,單講農耕的
種植、管理與收獲
並不是現代經濟社會的小心翼翼
與斤斤計較。農業,
生和死都茁壯,不傷感,
不精確,不是籠罩小資產階級的環保與節約。

也可以將之與所謂前現代的
人的集體無名,和個體不值錢聯繫。
個體值不值錢這事,
顯然已是現代生活的基本賬。
一家一個娃,一個蘿卜一個坑,
必須不浪費,
自我管理要講經濟與效率。

但農業的效率其實出乎意料的高,
我被關於土地落後和貧瘠的概念
教育了幾十年。講起來,
不乏著急和苦干迎上的心情。
然而,農耕的力量
如自然科學一樣堅固,
比社會科學更放松,勞動更隨意。

蔓延的根繫與分支,不留意就泛濫,
一朵花開敗,一串果實就紅透了,
果實結得比人生的機遇不知多幾倍。
我想到工人階級形成之前的農村時光,
自然遼闊,不乏閑情逸致。
而從農田走進工廠,
纔真的關上了向外的門。

今天,我站在滿地掉落果實的初秋,
對豐收的場景有些傷感。
但真正的農耕心情,大概絕不在意它們落地腐爛。
這有什麼呢,枝頭上的生命力
超出我教養的預設,太多了。
也因此,我對書上許諾的
教訓了創造性毀滅後的農業生活,充滿了狂歡心思。

2014

注:我在印第安納聖母大學附近生活的社區,是一個有烏托邦氣氛的空間。當然它與所在的破落城市是相對隔絕的,它也需要這個私立大學成功的金融投資維持運行。因這個社區太久不盈利,學校準備2018年之前把它拆掉。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