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河畔居隨筆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331-480
【優惠價】
207-300
【作者】 李天揚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0939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09399
版次:1

商品編碼:11421301
品牌:ECNUP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4-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0
字數:2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李天揚

    
    
"

內容簡介

天揚撰寫新聞評論有年,在報社裡是要天天動手的,“河畔居隨筆”是市政協機關報《聯合時報》“論語版”的一個個人署名專欄,每周一篇,寫了四年多,一百七十多篇。他說他寫隨筆是學習“新民體”。短,題材大小不拘;廣,筆調力求輕快、生動、有趣、平實;軟,寓諍諫於諷刺幽默如漫畫,舉重若輕如勝友閑談。

內頁插圖

目錄

序一 清詞麗句必為鄰
序二 敢言·代言·善言
序三 末代理想主義者
哀慟中的信任
第一反應
如何看待高考作文題?
中國足球的級別
書之聚散
假如“周老虎”是真的
“公民記者”,燙手的山芋
“大熊貓”王旭明
奧運會·中國·我
穆鐵柱的時代
美女與野獸
潤格與級別
酒後狂言析
披著“外衣
禁“禁操辦
文理分科
怎麼老是你
從“十大假新聞”說起
不能把孩子逼瘋逼獃
清者、濁者
為什麼要發電腦?
“雷人”提案之我見
常識
從今天到未來
又聞“讀書無用論”
我為什麼不看《梅蘭芳》
“讀書讀太多了”
毛邊本與腰封
棄考表像的背後
理想主義VS潛規則
官員豪言的別樣功能
想起魯迅的祖父
趙超構發脾氣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第一反應
震後,二十多天了。報社派到災區的記者陸續回家。我雖在後方,神經也一直繃著,該松一松了。
一些關於地震的新聞,也由沉重、緊張轉為輕松。下面這一條,完全可歸入“社會新聞”一類:重慶市婚姻情感熱線接到一女子的電話,表示要離婚。理由是丈夫在地震來臨那一刻,隻顧自己逃命。或許是“寧拆十座廟,不毀一門婚”之古訓仍深入人心。這條新聞一出來,就有好事者替這丈夫求饒。婆婆媽媽的勸和評論,登上了好幾家報紙的評論版。
既然有數位評論寫家出手,我就不再就此饒舌。我想說的是,遇到地震這樣的突發事件,人的第一反應,確實能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和職業素養之高下。就拿這個丈夫來說,他的第一反應,總不像個男子漢所為。
這次地震後,鋪天蓋地的報道中,什麼樣的細節最感人?正是地震後許許多多老師的第一反應——汶川縣映秀鎮小學29歲的張米亞老師跪撲在地,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兩個孩子活著,張老師卻走了。鄉親們怎麼也掰不開他拼死護著孩子的雙臂。同樣撼人心魄的畫面也出現在德陽、綿陽、綿竹、什邡、都江堰……譚千秋、杜正香、瞿萬容、錢富波、向倩、何智霞……他們離去時都與張米亞同一個姿勢:俯身向下,雙臂護著學生。那麼,什麼樣的細節最讓人不齒呢?也是一個老師——都江堰光亞學校教師範美忠,他的第一反應,是棄學生不顧,第一個逃到操場。網友們贈他一個諢名,叫“範跑跑”。他還振振有詞:“《教育法》並沒有規定在地震時,老師一定要救學生,我一個人跑了,沒有違反國家法規。”第一反應,高下立判。真可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還有一種第一反應,是不在地震現場的人士所為。試舉三例:其一,5月13日,好幾家省報的頭版,把汶川地震的消息與聖火傳遞歡樂喜慶的照片編排在一起——這些版面,幾乎可以作為反面例子,編入新聞編輯學教科書。
其二,5月13日,北京奧組委新聞中心主任李湛軍表示,汶川地震不會影響奧運火炬在四川省內的傳遞活動,火炬傳遞將按計劃照常進行——如今,全國哀悼日火炬傳遞暫停三天,綿陽、廣漢和都江堰的火炬傳遞取消等決策相繼出臺,正說明了遇到地震這樣非常之事,火炬傳遞是不該“照常”的。
其三,5月14日,國新辦就汶川地震舉行第二次新聞發布會。主持人華清張口就說:“我們很高興請來了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馮正霖先生……”而馮正霖先生呢,也“華規馮隨”,接口道:“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就四川省汶川縣地震發生之後,交通運輸部門在抗震救災中的工作情況與目前的進展情況給大家做介紹。”——他們“很高興”,卻讓全國人民很不高興。
這三個例子的荒謬之處,不言自明。這都是“習慣性思維”作祟。這些人在工作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即使面臨汶川地震,他們仍然“按常理出牌”,結果卻大悖常理。因襲陳規、不思變通之風,在地震後的第一反應裡,暴露無遺。
其實,隻要把掛在嘴邊的“以人為本”放在心中,這樣的低級錯誤,就不會犯了。
我們每個人,是不是該回想一下:地震以後,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序一 清詞麗句必為鄰
負責新民晚報新聞評論工作的青年雜文家李天揚老弟,與我先後同事一報,雖然很少往來,但我是他“河畔居隨筆”的讀者,讀了他的文章,如承謦欬,精神上總覺得人在左右。他是上海新聞評論隊伍中的新銳人物之一,平日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掌握不少信息資源,加上他觀察深遠,出手敏捷,敢於仗義執言,真正後生可畏。他的新聞評論有雜文味,清詞麗句,綿裡藏針,與一般的“時評八股”大異其趣,可以說多少繼承和發展了以林放、亦即趙超構先生所代表的新民報文化傳統,這是我喜歡讀他“河畔居隨筆”的原因。
天揚是科班正途出身,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繫。他對我說,畢業時很想進新民報工作,希望追隨林放等一批老報人之後,“同在一個屋檐下”作息,日夕得到他們的“親炙”,是他朝思暮想的一個“願景”。但身不由己,事與願違,等他終於走進新民晚報的年代,許多老報人已經不在。新民報是一家老報紙,改革開放後復刊,是新老兩代人的班子。同行中戲說是“爺爺帶孫子”。到今天,連“孫子”也紛紛退休了。
天揚撰寫新聞評論有年,在報社裡是要天天動手的,“河畔居隨筆”是市政協機關報《聯合時報》“論語版”的一個個人署名專欄,每周一篇,寫了四年多,一百七十多篇。他說他寫隨筆是學習“新民體”。短,題材大小不拘;廣,筆調力求輕快、生動、有趣、平實;軟,寓諍諫於諷刺幽默如漫畫,舉重若輕如勝友閑談。
要寫好雜文昧的新聞評論談何容易,“新民體”雲雲,我也隻是初窺門徑,未入堂奧。
新民報的老報人並沒有標榜“新民體”,林放先生的個人專欄曾叫《今日論語》(抗日戰爭時期)、《隨筆》(五十年代中期)、《未晚談》(晚年),他隻說是“小言論”,每篇五六百字,很少誇誇其談“下筆千言”的。短的隻有一二百字一則,三四則為一篇。林放提倡過“短些再短些,廣些更廣些,軟些再軟些”,(後來得到毛澤東補正,改為“軟中有硬”。)“新民體”的雜文味新聞評論,大體上與此同出一轍。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