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俞秀松革命思想與實踐研究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750-1088
【優惠價】
469-680
【作者】 俞敏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7602029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76020298
版次:1

商品編碼:13438750
品牌:ECNUP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1-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0
字數:22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俞敏

    
    
"

編輯推薦

俞秀松(1899~1939), 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五個成員(陳獨秀、李漢俊、俞秀松、施存統、陳公培)之一,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任書記,是中國共產黨建黨史上的重要人物。本書圍繞俞秀松革命思想與實踐,面向國內外學者進行征稿,對俞秀松在蘇聯的生活、革命精神、歷史貢獻等問題展開研討。建黨時期,他在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學生運動中都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他最早以中共黨員的身份參加共產國際會議,為擴大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影響做出了努力。他還是我黨最早的軍事工作者,以後還是在新疆第一個宣傳馬克思主義、團結各民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領導人。研究俞秀松,對於深入研究黨的創建史、團的創建史、中共和共產國際蘇俄關繫史、國共關繫史,都具有重要意義。俞秀松作為一個為理想、信仰與主義獻身的烈士,他的堅貞、智慧和勇氣對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依舊有著強大的感染力。

內容簡介

俞秀松(1899~1939), 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五個成員之一,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任書記,是中國共產黨建黨史上的重要人物。建黨時期,他在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學生運動中都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研究俞秀松,對於深入研究黨的創建史、團的創建史、中共和共產國際蘇俄關繫史、國共關繫史,都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為建黨100周年,本書詳細闡明了俞秀松的革命精神與實踐,為我黨開展紀念性活動以及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等提供重要的素材。此外,該書為與俞秀松相關展館(如上海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紀念館(如俞秀松紀念館)等提供重要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陳紅娟,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愛知大學客座研究員,北京大學《馬藏》編撰與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近年來先後被評為上海年度(2016)“社科新人”、2017年度上海市馬克思主義教學研究中青年撥尖人纔、上海市曙光學者等。出版學術專著2本,3篇學術論文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目錄

序1
俞秀松的貢獻
青年俞秀松的歷史足跡及其重要貢獻李蓉葉成林3
俞秀松對中共建黨建團的重要貢獻及其成因肖甡17
俞秀松對中國革命事業的重要貢獻劉金菊齊巧潔29
俞秀松與早期馬克思主義傳播王文軍38
弘揚俞秀松的革命精神及俞秀松精神對當代的啟示薛魯光45
析論俞秀松在新疆傳播馬克思主義及中國化的突出貢獻崔景明52
俞秀松在新疆的革命活動研究陳鑫依再提古麗·吾買爾李理想田菲菲唐芳玲66
俞秀松的革命精神及當代啟示劉韋玲79
青年俞秀松的革命活動研究
俞秀松1921年莫斯科之行邵雍91
俞秀松與陳獨秀的歷史交往徐光壽徐敭102
四川第一批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的創建宋鍵114
俞秀松青年運動思想及其對大革命時期共青團理論與實踐的影響吳石堅124
俞秀松青年及青年工作思想研究綜述袁昕131
“求知”與“革命”: 俞秀松早期思想的困境與抉擇陳斌143
淺談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對俞秀松教育理念形成的影響楊沫江154
俞秀松、施存統之比較研究瀋建中165
俞秀松相關史料解讀
俞秀松《青年團籌集基金啟事》的歷史解讀吳海勇181
俞秀松和中文報紙《工人之路》王利亞187
俞秀松在虹口革命實踐的基本史料考證及價值分析王佩軍蔡春華202
後記209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在建黨百年之際出版《俞秀松革命思想與實踐研究》一書,是很有意義的。
2019年,即俞秀松同志誕辰120周年之際,華東師範大學在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和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的支持下,成立了俞秀松研究中心。同年6月28日,由華東師範大學、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共青團上海市委共同主辦的“紀念俞秀松誕辰120周年暨俞秀松與近代中國革命學術研討會”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行。來自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新疆等10個省市以及俄羅斯的學者100多人參加了會議。2020年10月17日,由杭州師範大學、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浙江省中共黨史學會、共青團浙江省委共同主辦“俞秀松與中國共產黨、青年團的創建”學術研討會在杭州師範大學召開,來自浙江、上海、北京、廣東、新疆、安徽、四川、黑龍江等省市的專家學者80餘人參加了會議。兩次會議對俞秀松的生平、思想和歷史貢獻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章百家教授指出,俞秀松是中共黨史上的重要人物,研究俞秀松具有重要意義。他指出,現在研究早期黨史人物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意義,那就是與眼下正在全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相結合。中共中央黨史與文獻研究院李蓉研究員認為,俞秀松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二是對黨的早期組織創立做出貢獻,三是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黨綱黨章的起草做出貢獻,四是對中國共產黨組織名稱的確立做出了貢獻,五是為共青團的創建做出貢獻,六是在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交流方面做出貢獻。國防大學肖牲教授強調了俞秀松作為中國共產黨發起人所作的重要貢獻。共青團中央青運史檔案館館長胡獻忠教授論述了俞秀松在中國共青團的創建和早期青年運動中的作用。
同濟大學唐培吉教授指出,我們要充分認識到俞秀松作為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重要地位。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徐建剛研究員認為,俞秀松為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由於歷史的原因,俞秀松長期不為人所知,被掩埋在錯綜復雜的歷史迷霧中,其在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作用鮮有提及,這從側面反映了中國革命和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復雜性、艱巨性。近年來,隨著各種史料的披露,俞秀松的名字逐漸為世人所了解,其在中國革命歷史中的作用和地位逐步為世人所知。如何把對於俞秀松的研究推向學術研究層面,從更廣闊的視野來研究俞秀松的生平和思想,上海黨史研究應有新的作為。
俄羅斯著名學者、美國首都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教授亞力山大·潘佐夫介紹了1925—1935年俞秀松在蘇聯的情況,並向俞秀松後人俞敏同志贈送了一批相關史料。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中國現代史及其與俄羅斯關繫研究中心主任Н·Л·馬馬耶娃對中國共產主義運動中作為歷史文獻史料的“俞秀松個人檔案”進行了解讀。
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會長忻平教授,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徐光壽教授,浙江省黨史學會副會長包曉峰研究員,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邵雍,杭州師範大學吳漢全教授,華東師範大學陳紅娟教授,新疆大學陳建平教授,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瀋建中、吳海勇等,從各個角度對俞秀松進行了論述。這些研究及論述對推進俞秀松與黨的創建的研究具有積極作用,也為本文集的編撰提供了基礎。
我想結合本書的內容,談談自己在研究過程中對俞秀松一生的革命工作對黨的創建與發展的重要貢獻的認識。以往,我們對俞秀松的研究比較薄弱,對這些貢獻的認識不夠。
俞秀松,1899年8月1日出生於浙江諸暨的大橋鄉溪埭村。少年時期的俞秀松面對外敵入侵、山河破碎、社會動蕩的近代中國,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從而立下志願,“要做一個有利於國、有利於民的東南西北的人”。在確立了馬克思主義信仰後,他積極追隨陳獨秀參與中國共產黨的創建、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等工作。他是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創始人之一,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任書記,還是最早以中共黨員的身份參加共產國際大會的代表。他在早期的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和軍事運動中都留下了重要的足跡。作為資深的黨的領導人,他在蘇聯學習工作期間,對王明等教條主義和宗派主義進行了堅決鬥爭。以後,他又是最早赴新疆宣傳馬克思主義、團結各民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領導人。他是一個為信仰而獻身的烈士,在坎坷的一生中,他的堅守、智慧和勇氣對當代中國的共產黨人有著強大的感染力。
第一,俞秀松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發起人之一。俞秀松對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所作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其一,堅定支持陳獨秀發起黨的創建工作。1920年2月,陳獨秀回到了上海,他與《星期評論》社等一批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戴季陶、瀋玄廬、李漢俊、邵力子、瀋仲九,瀋雁冰等結合在一起,開始了實際的建黨工作。但是,怎麼建黨和建立一個什麼樣的黨,還是出現了意見分歧。俞秀松積極參加了陳獨秀召集的建黨活動。在6月份的第二次會議上,他與李漢俊、施存統、陳公培一起支持陳獨秀開會決定成立黨的組織,並共同起草黨綱。其二,俞秀松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發起人,承擔了大量的實際工作。上海共產黨發起組成立不久,施存統、陳公培先後攜黨綱赴日本和法國,隨後又有陳望道、楊明齋、李達加入,俞秀松就主要承擔了發起組的日常和實踐工作,包括做工人的工作、青年的工作、與各地聯絡的工作等等。他在《自傳》中說:“我作為上海的領導成員之一,實際上一個人承擔了上海的全部工作。”其三,俞秀松代表黨和團組織參加了共產同際第三次代表大會和青年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當發現所謂中國社會黨的江亢虎和所謂共產黨的姚作賓也是會議代表時,俞秀松聯合張太雷等致信共產國際三大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和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季諾維也夫,提出聲明和抗議,揭露江亢虎、姚作賓等政客和無政府主義者的面目,致使國際執委會取消了江亢虎等正式代表資格。這件事意義極大,明確地確立了初創的中國共產黨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地位,避免了可能出現的多派整合所產生的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混亂,這是對正在召開的黨的一大的獻禮。
第二,俞秀松是領導工人運動的先驅。開展工人運動是黨的發起組的一項基本工作。早在1920年4月,他就本著改造社會的願望,“改名易服”,到上海厚生鐵廠做了4個月的工,以體驗中國工人的生活勞動狀況,進行勞動運動。5月1日,俞秀松組織了上海厚生鐵廠等500多人參加了上海工人第一次紀念國際勞動節大會,發表了《上海工人宣言》。黨的發起組成立後,他參與成立了上海火車頭司機俱樂部、上海印刷工人俱樂部等,參與成立了機器工會、印刷工會等。他還參與了《勞動界》刊物的編輯工作。他作為一個實際工作者,起了重要作用,為推動上海地區的工人運動和革命運動做了重要準備。1921年初,俞秀松還是上海職工運動委員會主要負責人。
第三,俞秀松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創建社會主義青年團(後改稱共產主義青年團)是黨的發起組的一項重要工作。這件工作的意義不僅在青年工作本身,而且對黨的組織和干部的建設意義十分重大,是黨的創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俞秀松到上海後就積極參加青年組織活動。據1921年7月俞秀松在青年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當時有一個“青年社會革命黨”。黨的上海發起組成立後,對這個組織進行了改組。1920年8月,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發起人有俞秀松、施存統、瀋玄廬、陳望道、李漢俊、葉天底、袁振英、金家鳳等,俞秀松任書記。1921年3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臨時中央委員會成立,俞秀松再任書記。俞秀松積極聯絡各地建立組織,從1920年8月至年底,在北京、天津、濟南、武漢、南京、長沙、廣州等地相繼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有了1000多位成員。在當時,黨的組織是秘密的,青年團的組織是半公開的,黨和團在一定的意義上是不可分的。這些團的組織和團員直接成為黨的組織基礎。
俞秀松還致力於培養干部。1920年9月,黨的發起組以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為核心,成立了外國語學社,吸收進步青年入校學習,俞秀松具體負責學社的事務。俞秀松在學員中發展了一批團員,並對團員進行每周一次的政治報告會。外國語學社除外語學習外,還學習《共產黨宣言》和《共產黨》月刊。從這裡走出了一批黨的重要領袖和骨干,如劉少奇、羅亦農、任弼時、蕭勁光、汪壽華、王一飛、梁柏臺等。
第四,俞秀松對中國革命道路的初期探索。俞秀松是社會革命的積極探索者,他不僅是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而且較早地參與探索農村工作。1922年8月西湖會議後,他與陳獨秀、李大釗、張國燾、蔡和森、張太雷等一起,第一批加入中國國民黨,以推動國民革命。他先後擔任過國民黨浙江省臨時省黨部執行委員、國民黨杭州區委書記、國民黨上海第一區委書記等。1924年開始的國民會議運動中,他擔任了上海和杭州國民會議促進會的主要領導人,發揮了重大作用。1925年五卅運動中,他擔任了罷工運動的總指揮,直接推動了運動的發展,揭開了中國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俞秀松還是我黨最早探索軍事工作的實踐者。1922年8月,俞秀松等與保定軍官學校金佛莊有了聯絡,金佛莊組織有“壬戌社”,以“羅致各省革命軍人同志,以謀中國之革命”為宗旨。俞秀松等認為“壬戌社”的“主義與本團相同” ,並發展金佛莊為團員。11月19日,俞秀松親自到福州“東路討賊軍”總司令部工作,任參謀處一等書記官。他說,“進軍隊學軍事知識,就是打倒軍閥的準備工作”。在軍隊中,他認真瀏覽各種軍事書籍,參加了東路討賊軍從福建到廣東的所有戰鬥,歷時一年多的時間,獲得了軍事鬥爭的理論和經驗。1924—1925年,俞秀松在上海工作了一年多時間,他在《自傳》中說,擔任了“上海黨中央下屬的軍委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正式設立是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擴大執委會決定的。俞秀松應該在那前後參與主持過中央的軍事工作。
第五,俞秀松最早對王明進行了堅決的鬥爭。1925年10月,中共中央選撥了103名黨員和團員赴蘇聯學習,俞秀松被任命為旅蘇黨團臨時書記,率隊赴蘇。在中山大學學習期間,俞秀松對王明誇誇其談、阿諛奉承的作風提出批評。但是,王明依附米夫,組成了教條主義的宗派,借助於在當時聯共黨內反對托洛斯基鬥爭,在中山大學進行“清黨”,大肆排除異己,在學生中具有崇高威望的俞秀松就成了他的打擊目標。1927年夏,王明捏造了“江浙同鄉會”反動組織的罪名,攻擊俞秀松、董亦湘、周達文、左權、孫冶方等。俞秀松等向共產國際告發了王明等人的行為,並向中共中央和共產國際中共代表團提出申訴。在瞿秋白、周恩來、鄧中夏等同志的參與下,1928年,共產國際監委和聯共(布)監委作出了不存在“江浙同鄉會”的結論,王明的陰謀被挫敗。但是,1931年黨的六屆四中全會召開,王明 “左”傾教條主義路線在黨內占據了統治地位。1939年2月21日,因王明、康生等人的誣陷,俞秀松在蘇聯遇害,時年40歲。
第六,俞秀松在新疆的工作為黨在陝北根據地的發展和西路軍的援救作出了重要貢獻。1935年6月,經聯共(布)中央派遣,俞秀松(化名王壽成)率領25位在蘇聯工作的中國干部到新疆,幫助當時表現親蘇的新疆軍閥盛世纔工作。俞秀松擔任了新疆民眾反帝總會秘書長、新疆學院院長,還先後擔任新疆省立第一中學校長、軍官學校政治教官等職,並主編《反帝戰線》雜志。他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提出了“反帝、親蘇、民平、清廉、和平、建設”六大政策,推動了新疆的文化發展、民族平等和政治的清廉,體現了卓越的治理能力。在此期間,俞秀松還為迎接突圍入疆的西路軍戰士做了大量的工作。做好新疆的工作,建立起與蘇聯的聯繫,為黨在陝北根據地立穩腳跟做出了貢獻。1937年12月,俞秀松等24位同志被王明、康生等人誣陷為“托派分子”並予以逮捕,這也摧毀了黨在新疆工作的基礎,是黨的重大損失。
俞秀松具有堅定的信念,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和中國革命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他是一個知行合一的實踐者,深入基層、踏踏實實,不為名、不為利。他是一個勇於擔當的開拓者,對中國革命的初期探索具有重要的意義。他是一個不妥協地反對教條主義的鬥爭者,有著強烈的憂黨之心。他在長期的逆境中矢志不渝、堅忍不撥,為社會進步和民族解放盡心盡力,體現了一個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崇高風範。我們努力推動關於俞秀松的研究,這對於深入研究黨的創建史、深切把握偉大的建黨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華東師範大學俞秀松研究中心主任
丁曉強
2021年8月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